第50期::啟蒙專題

為後代點亮一盞明燈〜重視古文傳承之價值

 宏誠

古文傳承德學業  確立人生之價值

提昇眼力知興衰  能為後代作榜樣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一個國家培育人才的根本,人才的良莠取決於教育的優劣。我國的教育在五四新文運動之後,一改傳統私塾、學院制度,仿傚歐美,由學制到教材甚至幾次的教育改革都受到歐美許多影響。比較特別的是教育政策向來由政府主導,而前幾年推動的九年一貫教育改革,則是由民間向政府施壓而逐漸形成氣候終至不得不改。教改實施至今已數年之久,各界對教改的讚譽與批評方興未艾,連當初推動教改的推動者,對教改的功過與責任都沒有承擔的勇氣,因而出現搖擺與推諉的現象。八十七年推動教改,提出十大能力,標榜要用帶得走的能力替代背不起的書包,幾年來教育界沸沸揚揚,用心的人累翻天,做的卻都是長官的績效,對學生的付出變成心有餘而力不足;八風吹不動的則有所謂「教改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不管一樣不一樣,我還是一樣。」的荒誕現象;教改成敗優劣尚未定案,九十四學年度卻又要在國小國中實施所謂的「數學科補強教學」,凡此種種在教育界已由新鮮轉為見怪不怪,然而最近又傳教育部長擬刪減中學生古文課程,這些現象,使人不禁感嘆我國的教育政策真可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啊!

老子云:「治大國若烹小鮮。」教育是百年大計,一國教育的政策與方向不宜草率更改,然而,目前我國的教育政策如此動盪搖擺,政令制定竟可以不經相關教育決策團體議決,由個人率爾定之,暫且不論刪減古文課程優劣如何,單就其決策之粗糙,出言之草率,便令人側目。

關於中學生課本中的古文是否應刪,末學認為可以就幾個方面來思考:

壹、從中國學術的特質來看

不同的民族文化,具有不同的特質,以下僅就中國古文學的幾項特質略作討論。

一、文史哲不分家

史學、哲學、文學,分別追求學術的真善美。史學、哲學、文學,在西方學術裡是可以分門獨立的學科,但在中國傳統學術裡,卻是渾然一體的。我們往往在古文閱讀中領略到文字之美,同時,領受其哲學思想的深邃,甚至,對歷史亦需具備相當的修養才能有更透徹的理解。舉例來說:

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在,一樂也;兄弟無故,二樂也;得天下之英才而作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在這段話中,孟子要表達的是有德行的君子所引以為樂的三件事: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作育英才,前二者講的是天倫之樂、手足親情,人類自然生命的傳承,而重視自我能夠反哺的孝道;後者講的是作育英才,傳承智慧的命脈,一段話傳達的是重視天屬綴人心的親情與人類智慧傳承的大愛,討論的是哲學思想,也是韓愈所謂文以載道的道。

我們再看他的修辭:前後二句「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用的是兩包中間法,前句提起主旨:有德之人有三樂,而王天下非其所衷;中間加以說明君子三樂為何,末句再嘆。有詠、有強調,餘蘊幾許,耐人尋味。中間三句,用的是排句,說明君子三樂,其間又層層遞進,先道父母俱在,是言孝,蓋凡人皆有父母,皆當盡孝,故先言之;其次論及兄弟,是亦自然親情,故次之;人未必皆有子女,或有子女而不肖,故不若得英才而作育之,傳承文化的命脈。我們若再就孟子為何出此言論去思考,就會進一步了解到孟子所生活的年代特色,及其對百姓生活的影響等歷史的事實。

孟子短短一句話不到六十字,就涉及文、史、哲三方面的學問,可見經文的深度,也正因為如此,古文學才能滋味雋永,耐人尋味啊!從另一方面來看,讀一段話而增進了多方面的學習,這樣的教材可謂高價值啊!然而高價值的教材豈止孟子如此,在中國古代學術中,可謂俯拾皆是,那麼,進一步,我們就要考慮到中國古代學術,是以什麼樣的形態呈現?如果我們希望從中國古代學術中學習到一些什麼,我們可以怎麼做。

二、學術保存的形態是以古文為主

中國學術的寫作形態長久以來都是以古文為主,晚清學者之中固然也有主張白話文的,但文學大量以白話文面貌呈現,則在五四之後。白話文雖然發展迅速,成熟得很快,我們也絕對同意白話文學有其順應時代需求的價值及其力與美的一面,但白話文學發展的時間較之古文學畢竟是短了許多;要自其中有所體會絕對是有的,但若希望更廣泛地了解古人的思想內涵、歷史發展的脈絡、或是探究古人在醫學、天文、算術、園林……等方面的成果,汲取更多的生命智慧……,都必須具備古文閱讀的能力;否則古文美則美矣,與我等生命不相干涉。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生命更有價值、更有意義,或者更平安、更幸福;因之,學習他人或前人的智慧以減少試驗犯錯的機會很重要。而我們學習的教材更影響著學習的結果,這點相信大家都會同意,因此,我們要思考的是:這樣一個發展三千多年,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文化,我們如何能等閒視之?再者,美國、日本的歷史文化顯然不是台灣的歷史文化,是否我們就因此不讀英文、禁止哈日?

三、德業重於功業,有積累無速成

中國古代讀書人的思想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所以在中國文人的許多著述中不乏經世濟民的精要著作,更多的是指導吾人透視人生窮通壽夭的豁達言論。我們讀古人書,可以學習人之所以為人的種種德行行止,可以學習經世之道,更重要的,在吾人得意時指導我們進退得宜;失意時可以給予生命支撐的力量。然而這樣一個好傳承、好文化,沒有速成功夫,你我必須細細體會、用心領受,讀出其中滋味,達到淪肌浹髓的作用,才能真正成為我們生命中的力量。所謂「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若是讀不出古書滋味,古道何來顏色?因此,古文學的教育需要長、需要久,這不也正是生命教育的特色嗎?如影隨形,與生命相終始。

明瞭古文此一教材的特質,我們可以清楚知道:把古文視作一項教材,可以以簡鍊的文字,提供學生文、史、哲多方面的學習,並且可以是生命教育的基石。探討語文教育的功能與責任,有助於釐清選取教材的標準。因此,接下來,末學試就語文教育的功能與責任來討論刪減中學生國文課本中的古文教材是否明智。

貳、從語文教育的功能與責任來看

大致說來,語文教育有以下幾項責任與功能:

一、培養學生運用文字與閱讀的能力

語言文字是記錄人類思想與文明最普遍的工具,人類文明之所以能日新月異,傳承久遠,語文可說是功不可沒。因此,任何一個國家的語文教育,其最基本要培養的能力,不外乎閱讀與寫作的能力。具備應用文字與理解文字的能力,學生們淺則可應用於日用生活;深則對各類科的學問有深入研究及創造的能力。具備語文能力,人與人之間才能做思想的溝通與交流;國家或民族的文化才能傳承久遠。因此,語文教育最基本的一個目標,便是培養學生運用文字與閱讀的能力。

從培養學生運用文字與閱讀能力的角度來看,不論學生讀的是哪一種教材,只要能讓他們認得字,理解語文的結構與規律,並進而具備自行閱讀吸收學校教育所不及教的材料,都是適合的材料。從這個角度思考,又可以分為二層:其一、單就在現實的環境中運用文字來看,文言文或具水準的白話文都可以達到培養學生運用文字與閱讀的能力的目的,而文言文發展成熟得早,其精鍊的結構,對學生們來講是很好的教材。學生能讀懂古文,就能從古人典籍中汲取需要的智慧與養分;而學生具備相當程度的文言文文字運用能力,對其白話文的閱讀與寫作能力亦有很大的助益。若考慮到白話文較符合學生的生活環境而要刪古文補白話,就要慎重選用新編入的教材及斟酌分量,白話文既然貼近生活許多,選材的目的為何?是介紹其思考內涵?或是只是為補足分量?有許多問題要多思考。其二、考慮文化傳承的部分,我國文化典籍的形態以文言文為主,若是學生不具備閱讀古文的能力,那麼他們將來要從古典文學中汲取營養就非常困難了。切斷青年們與古典文學接觸的橋樑,對我們的文化、教育、社會、人心,是否有不得不然的理由呢?

二、了解文明發展,建構通達的史觀

人類文明其之所以成為文明,很重要的一個指標即為人類有書寫的文字。人類透過考古與文獻的記載了解過去的文化,並從中記取教訓、學習知識、培養智慧、向更好的方向發展。世界上任何一個具有相當歷史的國家或民族莫不以其先民優秀的傳統而自豪,並且都會將自己民族的歷史列為孩子學習歷史的第一個對象,因為這是國家之所以成為國家、民族之所以延續的重要工作。先學習與自己切身的歷史,其後再學習世界的歷史、人類文明的歷史,以此培養孩子們的歷史觀而不忘本。由於地球村的形成,國際社會關係的日益密切,學習人類文明的歷史以了解文明與文化的發展更成為通識教育的基本課程。舉世所知:中國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並且至今僅存;華人人口佔世界的四分之一,這樣一個特殊的文化,世界各國都對這個東方文化有所嚮往,許多國家的大學裡設立漢學研究的科目或院所,而我們身為炎黃子孫,豈有對其棄之如敝屣的道理;從另一個角度想,即使受到現實政治的影響,日後臺灣獨立,不論是溯源或是當作研究四大文明古國的歷史文明、當今最大民族的文化,了解中國文化乃至於其歷史發展,都是成為所謂地球村的居民所應具備的人文素養啊!政治人物口口聲聲說要把臺灣國際化,要向世界邁進,為什麼獨獨對中華文化抱著置其於消亡的態度呢?我們不讀這些典籍,文化就不存在了嗎?還是它會自顧地存在,自然有其他人去從中汲取精粹,而我們,自顧地作井底之蛙?再者,要深入了解一個國家的歷史,究其原典及相關具水準的論文是相當重要的;本此,對有志深入研究歷史的學子而言,培養古文閱讀的能力,以利於深究原典成為不可或缺的訓練;至於一般人容或可以只從具水準的論文了解中華歷史,但需知這一類有水準的論文,其文字亦甚洗鍊,鬆散地語文教育是否能培養孩子們足夠的能力?會不會有些學生,有那麼一天想貼近原典了解真相呢?如果看古文像看天書,比應用英文還難,我們今天的決策是否對得起後代子孫?   

三、培養學生邏輯思考的能力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要面對大大小小的事情做出判斷和抉擇,而判斷和抉擇的能力則賴吾人的邏輯思考能力。具備足夠的觀察、分析、歸納等能力,使我們在工作或生活中能減少犯錯,獲得幸福。因此,不論哪一門學科,都以不同的方式培養學生邏輯思考的能力。不論哪一門學科,只要成其為學科之實,必然具備其學術的結構,亦即邏輯的結構。自然數理等科學,固然有其演繹、分析、歸納的科學方法;語文藝術學科,亦同樣有其組織條理。語文學科要指導學生能夠有條理地運用語文,而有條有理地運用語文,即涵蓋有條理地思考及表達。就此來看,文言文語法的精要簡鍊與其結構的井然有序,正是訓練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極佳工具;白話文學並非沒有符合這樣條件的佳作,但就分量上看,能成其為經典的作品畢竟較之文言文少,教育的目的既然是為了教給學生帶得走的能力,既然是要培養學生邏輯思考的能力,焉有好教材當前而不取之理!若說將以其他白話文來替代消減的教材分量,試問新增的是些什麼文章?更令人擔心的是,我們從九年一貫教改之後的調整來看,國語課由原本的十節降為五節;小學國語課本原本是由教師研習中心請教授們領導一群優秀有實務經驗的老師編寫,歷經討論、修正、試教、重修、再試教、最後再定稿等嚴謹的過程,最後才到全國學子的手上。而現行所謂的審訂本,所貲貴則貴矣,其產生過程則散矣,其印刷插圖美則美矣,從中可以學習到的語文內涵則少矣,遑論邏輯思考力的培養。若是中學生的國文課本也如法炮製,那麼我們很擔心,這樣的教材會教出怎樣的青年。

四、提供人生價值以參考的方向

任何一個國家、民族或個人,想要有文化的內涵而不只是單純地在世上存活著,其對人生之所以存在的觀念便成為人生首要課題。人之所以為人而與一般動物不同,就在人有人生價值觀,人有思擇的能力。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哲學觀,不同的人生取向,之所以如此,主要受到歷史、傳統、文化與現實環境的影響。個人之所以有不同的人生觀,理同於此。除非是一等一的天才或哲學家,我們一般人的人生價值觀實受到教育和環境很大的影響;因此,我們給予孩子們怎麼樣的教材和薰習,孩子們就還給我們怎樣的樣貌。心有多深路就有多長,閱讀的視野能上探多遠,生命就能延長多遠。相信沒有什麼國家在指導學生哲學史時,選用的教材會排斥柏拉圖、亞理士多德、蘇格拉底,沒有哪所漢學研究中心,會拒老子、莊子、孔子於門外,沒有那個介紹宗教起源的教材,不會多少提及佛教、回教、基督。因為:沒有人願意自己的國民或後輩子孫成為一隅之士、井底之蛙,因此,不論古今、不論國界種族,只要是人類文化的精粹,就值得在適合的學科或時機教給孩子們,他們,是人類的希望,不是嗎?在中國古文學的典籍中,多的是先民們智慧的結晶,先秦時期百家爭鳴的璀璨,奠定了中國思想的基本樣貌,其後江山代有才人出,在在有人創佳作、立典範,而這些智慧的結晶,具備了人生多種多樣的價值內涵,提供了吾人人生方向以豐富的參考。我們今天讀古人的文章,可藉古人文章澆胸中之塊壘,豐富生命的內涵,建立自我的價值體系。如果一個人有定見有正見,即使在最窮困的時候也不會鋌而走險,做出傷天害理甚或自殺的事,好好地指導學生深究古人的思想,就是最紮實的生命教育。就是最深厚豐富的人文素養訓練。

五、具備欣賞美的眼光及鑑賞力

文學乃藝術之一門,國文課本的選材既然以各種各樣的文章為主,培養學生對文學之美的欣賞力自然是重要的任務。「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然後識器」,教學選材的良莠,直接影響到學習者的鑑賞力與創作表現,因此編選教材時如何選擇好的材料是很重要的:選得好,凡夫變雅士;選得不好,將才成匹夫。藝術無國界,藝術家們莫不努力從人類過往的作品中汲取營養,不論國界。大學裡安排通識教育的目的,就在培養孩子們的人文素養。那麼請問,上過文學概論的青年會不知道莎士比亞嗎?研讀藝術史,會對古典主義、浪漫主義……毫無概念嗎?我們應該從教材的角度去思考:古文是教材,有其相當的價值,而不要一味地從政治去思考。

     

綜上所述,古文若作為語文教育的教材,具有相當的價值,不應因為少數個人的曲解而任意刪減,在地球村如此關係密切的今天,學生除了要有國際觀之外,具有文化的根與生命的定見同樣重要,調整教材內容與分量使學生可以受用是必須的,但若因為政治因素而扭曲教材,大量刪除古文教材,那麼,學生們學習的是管窺之學,偏曲之見。今日的決策者啊,您是否擔當得起歷史的檢責?抑或只是想快意恩仇,之後再厚顏推卸責任?

教育改革是好事,重點是取而代之的是否真的比改掉的更優良?近幾年來筆者所執教的學校,老師年年忙於應付新生的課本教材或政策績效,教育當局動輒以教改要求教師有專業自主力為由,要考核教師教學檔案,要發表教學成果,老師們疲於奔命,而是這些付出卻往往不是為了學生,而教材的變革,使得原本精鍊的國語課本被淺顯而口語化的文章所取代,讓學生耗費精力去學習二等文章;至於數學,坊間實際上是有不錯的本子,但並非本本如此,即令有好教材,老師施教及家長支持都可成為學習的變數,到最後竟頒下一道公文:數學不一定要用建構式去教;一綱多本的結果,又冒出個銜接與補強的指示。試問,教改誰得利?

筆者深深覺得,教學選材很重要,好的教材保障學生的某些基本學習,然而好的老師同樣重要。好老師才是真正讓教材在學生還不能自行吸收消化時,成為佳餚的良廚,教材本身是不具色彩的,教材就是教材,不是政客的工具。因此,談教改要從心做起,加強教學者的專業素養與能力,加強其人文關懷才是根本之道,否則,如許多的教育問題,如此變動不居的社會現實,教育怎麼可能好?

我們所應該關心的事往往與我們關心的事不同,臺灣社會因為政治的特殊性的確是混亂了點。因應時代的脈動,教材的確是需要檢視其適合性,但是教材就是教材,在增刪改補之際,要思考的是教材本身的特質及其對家國深遠的影響,教育部長容或可以以官長身分要求相關人員換教材,但是歷史的評斷,千秋的功過,卻是官長所承載不動的啊!即便是因為意識形態的差異而要做改革,需要思考的是:趕走了一方陰影之後,天是不是就亮了?還是,漸漸地,我們發現變成文化的瘸子了!

 

原本,對於古文是否刪減,末學所抱持的是「沒有感覺的感覺」,小市民的想法沒有什麼人會在意,因緣會聚於此,沒什麼好悲傷。沒想到因為邀稿的關係,卻說了如許多的話。末學忍不住想談談初聞刪減古文的想法,這或許是我們目前能做而重要的事吧:

(一)儘我們所能地買下一些好版本的文集吧,也許,以後不容易買到囉!

(二)把沉寂已久,因為照顧孩子或忙於工作而荒廢的書房整理好,好好讀書吧!

(三)為我們的學生或子弟尋明師益友,選擇多一些的好文章來讀吧!

(四)持之以恆地指導或陪伴孩子們讀經吧!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