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期::大陸行腳-九三年江西福建參訪放生行
樸璞婺源〜再見麗水秀園
淨域
中國最後桃花源
靜處一角待人賞
驚歎人文與建築
伴隨山水舊風俗
婺源,好一個如詩幻夢的名字,不惹塵埃、不入俗世,僅軼軼錯落於山間,不禁叫人獨自流漣神往。
婺源地處贛東北,與皖浙交界,東臨衢州,南至上饒,西去景德,北抵黃山,是鑲嵌在眾景上的「綠色明珠」。婺源之美在於整體,隨處走走皆可入景;身在婺源,猶入詩境,青山、碧水,白墻、墨瓦,古橋、老樹,翩然而至,令人滿是驚喜;所謂:「五岳歸來不看山,婺源歸來不看村」,正是最佳的寫照。
婺源建縣於唐朝開元年間,是座歷史悠久的古城,原屬徽州,故地貌保有濃厚的徽派人文特徵,與江西別地顯有差異。古來,婺源即有尚文之風,素有「江南曲阜,山里書鄉」之譽。自宋以還,名士備出,佳作屢傳;代表人物如南宋理學家朱熹,清代音韻學家江永、文學家齊彥槐、工程師詹天佑等,近來則有中共前總書記江澤民。
婺源山多田少,農務不足以餬口;因位居衢道要衝,古來商旅頻繁,故「徽商」行列中遍見婺源人的身影。婺源人以茶、木商為主,行商腳步遍及天下,商人們在外賺錢後就回鄉建屋;另官員們在外功成名就後亦返鄉營屋;是以,修成一座座古老的徽式建築。明清建築遍佈全縣,官宦府第、家族祠堂、商賈住宅、鄉民故居,應有盡有。此等建築,有前堂後堂先後序列者,亦有數十戶連片者,街巷由一式青石板鋪成,古意盎然。古建物多集中於沱川、浙源、江灣、流頭、思口、龍山、許村和清華等鄉鎮,此外尚有廊橋、路亭、門樓、戲臺等,因行程之憾無法一一造訪。
婺源的特產可以「紅、白、綠、黑」 四色為代表。紅色指的是「荷包紅鯉魚」〜此魚頭小尾短,背高腹圓,形似荷包,故名。相傳明朝萬曆年間,吏部尚書余懋衡告老還鄉,神宗特從御池選出數尾紅鯉魚作為賞賜,後傳入婺源繁殖。綠色指的是「婺源綠茶」〜明清時,號稱「四大名茶」的婺源 「溪頭梨園茶」,即被列為貢品,耳熟之屯溪綠茶,實際上就是婺源綠茶。黑色指的是「龍尾硯」〜此硯為中國四大名硯之一,因產於婺源縣溪頭鄉的龍尾山而名;婺源古隸歙州,故龍尾硯又稱「歙硯」,歷朝被定為貢品。白色指的是「江灣雪梨」〜此梨體大肉厚,皮薄核小,鬆脆香甜,汁多味美,入口即融,素有江南梨王之名,古來貴為進貢之品。
來到婺源,我們並不在意「紅白綠黑」,也不管「蕭瑟初冬」,滿眼全心都注入於「徽派建築」中。在村裏繞轉,盡是「黑瓦白壁馬頭墻」,屋子一般兩層高,亦有三層的,相應於馬頭墻就有三層檐和四層檐之別,更顯得高墻深院。除墻上屋檐外,窗上還有一段翹角短檐,門上大都配有一面避邪鏡,周圍飾以精美磚雕。進門為廳堂,兩邊是廂房,上有天井。若是大戶人家,入門後迎面又是一道門,兩扇木門緊閉,好似四合院的影壁,須從旁邊繞行,方得進入廳堂。廳堂正面掛有中堂,兩旁立有對聯,大都為祖傳墨寶。下方是一條長几,供著祖上牌位或佛像,長几前兩張太師椅,中央四方桌,一家人在此用餐。最迷人的是天井,陽光從此灑落一地斑爛,讓廳堂明亮光鑑,或見無數塵灰在光束裏舞動。天井造勢較為低陷,下雨時,屋頂的雨水順勢納入天井,通過暗道流經廳堂下,然後再排到屋外,此一設計稱為「四水歸堂」,因水主財,寓意「財不外流」,此為徽商的傳統。然天井之於宗祠又有另番巧思,於排流口作一銅錢雕飾,教育後代子孫「財從腳底過,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處處窺見前人的巧思。
一天的過訪,對婺源來說實是小睨,僅能說聲「對不起」。四段的訪程〜「清華彩虹橋」、「汪口俞氏宗祠」、「李坑小橋流水人家」及「曉起示範村」,在催促聲中匆匆走完,儘管意還在,然身已離,心底油然生起讚歎與不捨。以下僅就此四行程所見、所聞雜記略書如次:
一、清華彩虹橋
彩虹橋位於清華鎮,始建於南宋,距今約八百多年,全長一百四十公尺,寬七公尺,由五亭六廊構成,橋墩石砌如船形,前緣鋒銳利於分洪,亭廊飛燕造型流線優美,有中國最美廊橋之稱。
此橋原為一木板橋,屢為洪水所毀,造成居民不便;後有出家人胡濟祥與工匠胡永班發心勸募修建,經四年方竣工。據悉,完工時天邊出現一道彩虹,鎮民以為是祥瑞之兆,而倒映於水中的彩虹,有如李白詩句中的「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秋登宣城謝眺北樓》),故將廊橋命名為「彩虹橋」。
初冬午後造訪彩虹橋,恰見老嫗在溪邊搗衣滌器,斜陽透射於江面,粼潾波瀾伴著金晶爍曜,若假王勃之言,此景應是「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此刻,凝逸中卻出現了驛動,好似「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這於畫中的景,怎得浮現在眼前?一輪明月似的木橋,橫置在散入水中的木柱上,一肩挑起雙桶的村婦,正弓背挺腰屈膝慢步前行,心中暗暗迴響起「內山姑娘要出嫁」的韻律〜「扛轎的啊!少等咧噢!嘿咻嘿咻!盧卡咻!」我的心也隨著肩挑一起渡了河。
啊!這裡竟然也有水車,雖不如黃河邊上的大,但卻是多功能的。近靜地看著水車,已讓我們雀躍不已,一旁的村姑見狀,忙著為我們開閘引水,瞬時水車滾動,濺起片片水花,輪軸嘎嘎作響,帶動水磨、木杵運作,方才了知這是一座磨坊,村民利用水利來臼米磨粉。回程時,雙腳跳躍於溪中石墩之上,隨著聲聲的驚嘆,告別如彩虹般的美橋。
二、汪口俞氏宗祠
俞氏宗祠位於江灣鎮汪口村,村景「清溪如帶,青山疊翠」,有詩云:「鳥語雞鳴傳境外,水光山色入閣中」,景色宜人。此村落始建於宋代朝議大夫俞杲,距今有一千一百多年的歷史,因村前碧水汪汪,故名「汪口」。
宗祠主建築為清代中軸歇山式,在主人「比巧不比大」的氣度下,不論建築、佈局或工藝,益顯「雄偉、嚴謹與精湛」,被古建築專家譽為「藝術寶庫」。宗祠由山門、享堂、後寢組成,兩側有花園,園內三棵古桂樹至今年年吐芳。祠內鬥拱、脊吻、檐櫞、雀替、柱礎,無不考究形制,凡木質結構均巧琢雕飾,惜部分雕飾已毀於文革。柱聯傳承意味濃,更顯宗主的襟懷,有道是「無情歲月增中減,有味詩書苦後甜」、「雨過琴書潤,風來翰墨香」,與享堂「仁本」二字,相得益彰。
對照於柱聯,緊閉的山門、疊阻的門檻,更令人生奇。蓋因祖上多經商致富,於建屋立祠時,仍不忘勸進子孫力以學文,待功成名就時方能開門入祠,而門檻高低則用以分別仕品。捐官買爵者,負重攀爬而入,意在阻其不可行;若中秀才、舉人、進士、探花、榜眼、狀元,則依次取下一層門檻,唯有狀元郎可大搖大擺地登堂入室,豈不光耀門楣。
汪口的人文景觀豐富多彩,但時間有限,也僅能參觀俞氏宗祠一處。在眾人央求下,老師特准十分鐘自由行程,一行四人,頓時飛身縱入街巷中,在千年古街裡,誤闖「大夫第」,尋覓「一經堂」,但總不見久聞的「養書屋」,這十分鐘是既寶貴又餘歎連連。行筆至此,歷歷在望,隨興賦詩一首,且道:「暮靄餘暉身影長,盞燈殘煙意興短。百轉千迴堂第間,七嘴八舌說人閑。」回程的路上,眾人七嘴八舌地說著感想,末學想著若有閑時,來此好好住上幾晚,當真就不虛此行了。
三、李坑小橋流水人家
元曲名家馬致遠於《天淨沙˙秋思》中說:「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以景訴說遊子的離愁心緒。一聽到要參訪李坑,似要拜見祖庭,想不到李氏祖地也有如此的美居。
李坑非坑,此坑當地之意為「小溪」,故李坑應是環溪而成的村落。昔時此為驛道,商賈雲集,小溪穿村而過,村落依山傍水而建,青石板道縱橫交錯,巷道四通八達。
入園先過「中書橋」,此橋為單孔拱橋,上有廊屋,相傳是北宋中書大夫李侃所建,後人感念其功,以官職命名。進至文昌閣,原亦為李侃所建,除供文人彙集、吟詩作對之用外,亦是鄉人求子金榜而奉之廟宇,本有名流聯額,但為文革所毀,雖重建已不見昔日樓廊亭榭之規。
沿小溪直上,途經十二景之「水碓、見田、理田、鄉衛……」,始步入村落。李坑的恬靜純樸,不因我們的到訪而有異樣,搗衣洗菜的依舊埋首專注,吞雲吐霧的還是不改英姿,踞門依牆進食的猶然張口咀嚼,若非回神,恰似流轉少年時。眼前的大夫第,告訴我們這兒曾是官宦之家,雖在重修,仍可見出昔日的光彩。一旁的眺樓,試著揣摹名門閨女的靈秀;屋內的繡樓,又是怎得一拋身許情郎,在在都令人訝然神往。
隨著曲流、小橋、輕舟,一路穿入「申明亭」;此亭建於明末,係村落論斷是非之處,舊時每月朔、望二日,宗祠鳴鑼聚眾於此,公開懲判違反村規民約者,因能論說見真,故名「申明亭」;一旁有石階下至溪底,為人群往來必經之地。為因應遊客之需,有民居變身為茶樓、客棧,喚名「三去」,惟不知去那三物,姑且以「貪、瞋、癡」代之。欲去貪瞋癡,還見真工夫;當下老師見溪中有待售荷包紅鯉十條,即商議買下放生,在簡單的儀軌下,由隨行的小朋友釋放,頓時沉凝的溪水美豔生動起來,後與村民具結不得網捕,眾人皆生歡喜。
一路覓至「魚塘屋」,此係南宋武狀元李知誠的故里,宅第自與文人不同,庭上一個大「武」字,說明他的來歷與背景。此屋之特在於庭前有一魚塘,活泉浥流而入,水清明鑑照人,鰱鯉搖頭擺尾,落薇紛沓戲水。園中紫薇高壽八百,樹幹已蛀去半邊,輕騷其身,枝枒微顫,亦名「癢癢樹」。夏日結蕾開花,美不勝收,有詩云:「獨占芳菲當夏日,不將顏色托春風;誰道花無百日紅,紫薇長放半年花。」此時有學長送來烤地瓜,大家在老師的帶領下,一口地瓜、一首詩地吟唱了起來;您可還記得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那高亢的音韻。
回轉來到「銅綠坊」,因主人李聘如以經營銅錄起家,鄰里以此稱之。古時,銅綠為化合農藥的元素,以糯米飯置於銅錢上發綠霉而成。主人於蕪湖經商致富後,返鄉仿宮廳型式建屋,與一般民居不同,大門後另有一座儀門,稱為「中堂門」,兩側立有皇牌「儒學正堂」,以明此屋曾有進士及第者。庭上匾書「裕善堂」,柱聯張立「傳家有道存仁厚,處世無奇但率真」,顯見此家傳門風惟「仁善」。天井下有後人擺賣,三塊人民幣得紙筆一書,導遊陳老表以「積善行德,功德無量」相贈,老師隨即囑咐順福老師潤筆回敬,所書「親切大方,飽學多聞」恰如其分,兩造皆大歡喜,撫手稱慶而去。
四、曉起示範村
在曉起的一堵牆上這麼寫著:「古樹高低屋,斜陽遠近山,林梢煙似帶,村外水如環。」尚未上橋進入村落,環睹所見盡是茫茫碧波,樹也俏,水也渺,芒也妙,娘也窕,觀者心底竊竊笑。
曉起始建於公元七八七年,六百年的古屋幾十幢,風格鮮明,氣勢非凡,進士第、大夫第、榮祿第等,無不展現鐘靈毓秀之氣。「禮耕堂」雖擺桌成餐館,猶可感受到門第之風,銅錢味仍掩不了柱聯的兩行字〜「第一等好事只是讀書,幾百年人家無非積善」,可惜的是業力流轉,今不如昔。
途經一小學,孩童們正下課玩耍著,探詢得知為「江上青希望小學」,江上青為中共前總書記江澤民的養父,但具紀念緬懷意涵。當地導遊引領我們參訪古樹群,近千年的古樟、大葉經楠與江南紅豆衫,被吹噓得神靈活現,彷彿是當地的福德正神。曉起為一示範村落,故商業氣習濃厚,店家林立,或許是前已過訪汪口與李坑,對於此地也就無太多的新奇與記憶。
一天的走馬看花,慶幸自己還來得及看到原貌;半途的逗留觀機,傷感鄉民並不知道環境已變。樸璞婺源,今日一別,他日可得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