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期::共修研學

記一段廬山參訪的研學〜慧遠大師念佛三昧詩集序(下)

 編輯部整理

根本位現證空性

後得位見世如幻

二者相互觀待生

破所知障成佛果

念佛三昧詩集序

夫稱三昧者何。專思寂想之謂也。思專則志一不分,想寂則氣虛神朗。氣虛則智恬其照,神朗則無幽則無幽不徹。斯二者,是自然之玄符,會一而致用也。是故靖恭閑守,而感物通靈,禦心惟正,動必入微。此假修以凝神,積習以移性,猶或若茲,況乎尸居坐忘,冥懷至極,智落宇宙,而闇蹈大方者哉。

請言其始,菩薩初登道位,甫闚玄門,體寂無為而無弗為。及其神變也。則令脩短革常度,巨細互相違,三光迴景以移照,天地卷舒而入懷矣。又諸三昧,其名甚眾,功高易進,念佛為先。何者,窮玄極寂,尊號如來,體神合變,應不以方,故令入斯定者,昧然忘知,即所緣以成鑒。鑒明,則內照交映而萬像生焉,非耳目之所暨,而聞見行焉,於是睹夫淵凝虛鏡之體,則悟靈根湛一,清明自然;察夫玄音以叩心聽,則塵累每消,滯情融朗,非天下之至妙,孰能與於此哉。

以茲而觀,一覿之感,乃發久習之流覆,豁昏俗之重迷。若以匹夫眾定之所緣,固不得語其優劣,居可知也。

是以奉法諸賢,感思一揆之契,感寸陰之頹影,懼來儲之未積。於是洗心法堂,整襟清向,夜分忘寢,夙興唯勤。庶夫貞詣之功,以通三乘之志,臨津濟物,與九流而同往。仰援超步拔茅之興,俯引弱進,垂策其後,以此覽眾篇之揮翰,豈徒文詠而已哉。 

 

其次別釋三昧深義分兩段,第一段乃登地所證,「請言其始」,現證空性的開始是止觀雙運的成就,此時「菩薩初登道位」,是菩薩現證空性的登地位,「甫窺玄門」,甫是剛開始,玄門是指玄妙之處,法性即是玄妙之處,非凡夫外道所能見到的面相乃聖者現證之境界,所以「體寂無為,而無弗為。」體證寂滅無為就是空性,而無弗為就是緣起,現證空性者不能現證微細世俗,尤其是佛能在現證空性的同時現證世俗,亦即能證悟一法的兩個面相,空性的面相(無為)與世俗的面相(無弗為)。菩薩登地以上就能累積這樣的能力。

菩薩在後得位時是如何?為了利益眾生所以由根本位出定,「及其神變也,則令脩短革常度」,脩短就是壽命可長可短,革就是變革,常度就是這些固有的法則,換句話說,他能夠改變各種固有的法則,也就是說,這個人可以通權達變,反經合義,就是這個人可以用愛惜萬物來表現慈悲,也可以用殺來表現慈悲,此證量非一般凡夫可以測得的。「巨細互相違」,可以以細含攝巨,可以以巨含攝細,在巨與細當中兩者互相運用,在神變當中小來容大,大來攝小。「三光迴景以移照」,就是指日、月、星的改變,如文殊菩薩的神變,可以以手將這些星球擲往無窮遠的地方,而位於上面的人都不知道,菩薩的神力是令我們難以想像的。「天地卷舒而入懷矣。」可以把天地收到自己的胸懷,如普賢菩薩能將三千大千世界收到自己身上的一毛孔,這是登地以上的菩薩,所具有的神變,後一地的菩薩超過前一地,是後後勝前前,成佛時的神變簡直就是無可測,以上是登地以上的三昧神變。

再者強調三昧修學中以念佛最易,且功德最大,文:「又諸三昧,其名甚眾」,有許多的三昧,比如空性三昧、無常三昧、皈依三昧等等,所以三昧的名數非常多,「功高易進,念佛為先。 念佛法門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所以修學三昧以念佛為先。

修學念佛三昧深入的時候也是根本位與後得位,根本位是「窮玄極寂」,窮盡玄妙,極為寂靜,亦即理一心念佛三昧的成就,即是證入空性的證量,空性義境顯現時內心極為寂靜,不管是有為空、無為空都是空性,叫做極為寂靜,體會到最玄妙的義境,內心是最極為寂靜的,即是空性的證悟。「尊號如來」,就是能現證空性破所知障的聖者。「體神合變」,體就是指所證悟的空性,神就是指智慧,合就是相應,變就是有各種的變化。「應不以方」,就是不回應各方,何謂?就是可以入定而不回應各方,但是在不回應各方當中,又可以回應各方,佛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入空性定,如圓瑛法師於楞嚴經講義稱佛之大覺為那伽定,而云: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此即佛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入空性定的,同時又可以普應十方,此即菩薩與羅漢難可了知的證量,所以是「故令入斯定者,昧然忘知,即所緣以成鑑。」入這樣的定,昧然忘知,能知所知兩不可得,欲尋覓知之自相了不可得,必須對著能知才有所知,對著所知才有能知。雖能緣心與所緣境自相不可得,但能在空性定中同時鑒察萬物,即所緣以成鑑,有喻為鏡子能鑒照萬物。佛在現證空性破所知障時不必出定又同時顯現世俗法來利益有情,這就是佛的證量。阿羅漢因為沒有菩提心的攝持,入定就是入定,出定就是出定,不能如佛在同時入定當中同時顯現世俗法的證量。

就後得位來說,叫做「鑑明,則內照交映,而萬像生焉。非耳目之所暨,而聞見行焉。於是睹夫淵凝虛鏡之體,則悟靈相湛一,清明自然;察夫玄音以叩心聽,則塵累每消,滯情融朗,非天下之至妙,孰能與於此哉。」慧遠大師所用的名相都非常難懂,只能抓到皮毛的意思,「鑑明,則內照交映,而萬像生焉」,對外是鑑明、對內是內照,內照是根本位,鑑明是後得位,兩者交映而色象生焉,同時顯現萬像,「非耳目之所暨,而聞見行焉。」此種對世俗的了知,就不是世俗的耳聞、眼見,世俗人在耳聞、眼見當中顯現有自相,而佛可以同時在空性當中以色塵、聲塵為所緣顯現它無自相,佛有這樣的能力,不但不被外境所轉,同時顯現外境自相空,同時是名言的顯現,不需要比量,乃同時顯現名言相(鑑明),同時顯現自相空(內照),非一般的眼見、耳聞。

「於是睹夫淵凝虛鏡之體」,淵就是非常深,凝就是不動,虛就是無相可得,鏡就是照得非常清楚,亦即現證法之自相空時的形容。「則悟靈相湛一」,湛就是非常清楚的顯現,相與能悟相之心(靈)為一,乃是能所雙亡,現證空性時是以能所雙亡方式而現證。「清明自然」;清楚明白而法爾如是,「察夫玄音以叩心聽」,內心可以聽清楚此玄妙之音,如觀世音菩薩從音當中可以聽到音的玄妙相(自相空),同時顯現名言的聽,「則塵累每消」,所有世俗的塵勞通通沒有了,「滯情融朗」,執著的情融化了、清明的氣象顯現,「非天下之至妙,孰能與於此哉。」天下再妙沒有可以和現證如此的義境相比的!念佛三昧如果下到這樣的功夫,沒有比這個更妙的了,以上是以念佛來說的。

最後歎知音難得,「以茲而觀,一覿之感」,如此看來,當修學見到法性時,不但能破煩惱障,也能「乃發久習之流覆」,將過去久學的法一樣、一樣的顯現,好比過去學過什麼法,此時能很快的生起,如止觀修成可以生起俱生慧,過去的能力一下子就引起來,好像與生俱來一樣。我們宿世學過很多,這一生卻全部都忘光,若能有能力將俱生所學生起,則此生所學可以由過去經驗作基礎而增上,能「豁昏俗之重迷。」豁破了世俗之嚴重的迷惑,「若匹夫眾定之所緣」,一般的世俗三昧,或以木頭、石頭為所緣生起的三昧,或者是修吐納的三昧,這些都算是匹夫眾定之所緣,這叫做「固不得語其優劣」,都相差不多,沒有什麼特殊的,分不出優劣的,以木頭為所緣得到四禪八定,和以石頭為所緣得到的四禪八定是一樣的,無所謂優劣,但是念佛三昧及現證空性的理三昧,它其實不是一般的世俗三昧,所以「居可知也」。可以知道不是這種世俗三昧。

最後結論勸誡我們要深深的體悟無常,勸我們修三昧,「是以奉法諸賢,咸思一揆之契,感寸陰之頹影,懼來儲之未積。」勸我們這些諸賢,好好的想一想,我們大家一致想要契合的心是什麼呢?我們大家都想要離苦得樂,我們今天想要放生也是為了離苦得樂,想要齋僧也是為了離苦得樂,想要參訪也是為了離苦得樂,那我們要好好想想如何幫助自己離苦得樂?是在修行當中得到一個簡單的輕安就是離苦得樂嗎?或是來生投生人天就叫做離苦得樂嗎?或是得到羅漢的解脫就叫做離苦得樂嗎?所以要好好的想一想,要感慨寸陰之流逝將所有的盛況都變成頹景,所以經論上說老法老,壞法壞,死法死,你要知道該老的法會老,該壞的法會壞,該死的法會死,一切的法都是這樣的,而且都是每況愈下,絕對不會越來越好,諸賢者應當有這樣的體會。並且懼來儲之未積,恐懼將來沒有好好積聚功德,面對世間名聞利養的有無不在意,對於功德法財不能好好積蓄應該要好好的在意,因為這些世俗都是頹景,五欲境容易敗壞,努力的追求、保護也沒有用,都是在剎那中敗壞,此是深體無常。

深體無常者害怕光陰之消逝,必把握時間精勤用功,「於是洗心法堂,整襟清向,夜分忘寢,夙興唯勤。」在法堂上好好的洗心,但是一切處都是法堂,放生處是法堂、聚會處也是法堂,要將煩惱去除,要把覺受生起,這就是洗心。「整襟清向」,好好整頓自己,很清楚的是要向道,要「夜分忘寢,夙興唯勤。」用功到晚上忘了睡覺,早(夙)晚(霄)都是要精進。

如此的用功,必能通達三乘的志向,如大菩薩能夠通達三乘的志向,才能夠度三乘,就是「庶夫貞詣之功,以通三乘之志」,貞就是純,詣就是到,用功用到純淨的時候,能通達三乘之志,「臨津濟物,與九流而同往。」到了渡口要來濟物,亦即面對各種境界,要來度各類眾生,如同到了渡口,要用大願船承載眾生從生死的此岸到涅槃的彼岸,要與一切的有情(九流)同往涅槃的彼岸。其次,為了利益無量有情,須「仰援超步」,仰望善知識三寶援助而能夠頓超,「拔茅之興」,拔除心茅的法喜,因為有般若的學習,所以有拔心茅的法喜,心裡有許多孔竅,都被茅草(煩惱)所閉塞,心水不能流通,法水能將茅草沖掉,此謂之茅塞頓開,即是拔茅之興!「俯引弱進」,仰望期待頓超,拔除我心頭之茅,俯指的是引導後進,向上想要頓超,向下要提攜後進,所以是「垂策其後」,在學生的後面用馬鞭鞭策,在後面打屁股,叫他往前跑,也就是說自己往上是想要頓超,往下是要警策後進往前衝,來「以此覽眾篇之揮翰,豈徒文詠而已哉。」,揮翰指的是用筆書寫,像這樣的文章其實是讀很多的書,有這樣的體會時來寫出這一篇念佛三昧詩集序,他難道只是炫耀自己的文筆很好?文字用得很美讓你看不懂?不是這樣的,是因為這種義境很難懂,他必得用這樣的文字來形容,這樣的文字雖然不好懂,但是他也只能用這樣的文字,去詮釋這樣的義境,以上為慧遠大師的念佛三昧詩集序。還望尊重大師的體悟,珍惜大師的悲心,讓我們做個能以般若教法自行化他的菩薩行者。(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