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期::共修研學-佛說八大人覺經講記

(十一)離愛發心求慧

 編輯部整理

心無厭足我執生

唯得多求結惡緣

菩薩知足且安貧

守道求慧以利他

 

第二覺知: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補充〜科判部分

由第二覺知,能知生死疲勞之苦果,以貪欲為因,以多欲(境)為緣。緣為「多欲為苦」,果為「生死疲勞」,因為有執我的心,愛我之念,由愛我而欲我樂,所以凡能令我樂皆欲之,以貪欲之心追求五欲之境,感得生死疲勞之苦果。

「少欲」是指聖者在現證空性已破分別我執,但未破俱生我執,猶有煩惱障之聖者(初果三果),雖有貪愛之心,然已甚為薄弱(少欲);「無為」則是指四果羅漢的成就,已破俱生我執,能將俱生貪愛都破除,所以是無為,於三界之業無造作,亦即不造作投生於三界之業,故稱無為;得到的果報就是身心自在,心自在就是任何的狀況下都不會引發俱生執著、不會生煩惱困住自己;身也自在,因為沒有輪迴之業來繫縛他,不是身自在嗎?所以身自在是觀待於心自在。感生死苦果之因是業,其行相乃欲使自己於三界中離苦得樂,而有各種思惟,並由思惟引發三業種種造作,而這種思惟造作是由愛我之煩惱(惑)所發動,而成辦生死苦果,所以是惑緣業因苦果。

 

第三覺知:心無厭足,惟得多求,增長罪惡;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惟慧是業。

乙二、齊修六度,智悲雙運

乙二包括了第三覺知至第八覺知,為什麼第三覺知是指大乘呢?因為經文裡面提到 「菩薩不爾」,什麼叫做菩薩?菩薩就是發菩提心的修學者。既然是發菩提心就進入了大乘,所以由第三覺知起是大乘的修學者,大乘、小乘之區分是以菩提心有無而分。當阿羅漢回小向大時,是進入大乘的資糧道,並進入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因為他(阿羅漢)還未發菩提心故,雖已證入空性的位階且破除了煩惱障,已有大乘第八地第一剎那的證量 (約破煩惱障而言),但未發菩提心,若欲入大乘道修學,還得發菩提心由大乘道資糧道修起。

補充〜科判部分

八大人覺經中每一覺依科判區分,都可區分為所患之病,以及能治病之藥,第三覺知亦復如是。學佛法一定要先有苦的覺受(認知)並且尋求以佛法之修學對治苦因,如世間吃藥解除病苦一樣,真正聽聞佛法的覺受應是如此。

經文「心無厭足」乃指世人執我之心未破,觀待執我之心而生愛我之心,並由愛我去追求種種能讓我樂之欲境,所以是心無厭足,唯得多求。此心無厭足是惑,亦即愛我之心,生起要讓我樂的心是沒有滿足的,此是惑(愛我的煩惱),由惑能造業,「唯得多求」是業,因為有愛我樂之心,能生起種種的思維去追求種種五欲的享受,此即唯得多求(業)。由此而「增長罪惡」,何以會增長罪惡?乃因有種種損人利己之業(追逐五欲的享受),而有增長罪惡的苦果,苦果都是罪惡所來,所以罪惡就是苦果,此處罪惡能令苦果現形。

太虛大師將「心無厭足」釋為十二緣起支之愛,「惟得多求」是十二緣起支之取,「增長罪惡」是十二緣起支之有;有三界樂境之愛,因愛而增上為取,就有(增長罪惡)了下一生結生相續的業(定業難逃)。

菩薩不爾」是有志於修學大乘道成佛以利益有情者,在觀念上是非常的通達,此時他用什麼心態來對治這個病?用「常念知足,安貧守道,惟慧是業」之藥來治三界之愛取(病因)有(病相、苦果);常念知足可歸為三學之戒,安貧守道可歸為三學之定,惟慧是業可歸為三學之慧;或問  雪公老師何以將第三覺知歸為禪定度,先明常念知足何以是戒,戒律精神在防非止惡,若能常念知足,必能防非止惡。而安貧守道之安貧就是安住於貧困,守道就是追求道業,追求道是心無旁騖,專心致一,謂之定,亦即專注在道業的追求。而惟慧是業之業就是思,亦是心心念念想的就是要開智慧,想要明心見性一定要開智慧,什麼是開智慧?能正對治二種我執。亦即能見性破除二種我執的智慧是菩薩努力之目標,因為開智慧才能圓滿他欲廣度有情的心願。所以第三覺知歸攝為菩薩六度中的禪定度,以智慧為他追求的目標,對此目標專心致志、心無旁騖,故稱為禪定度。是故將人生的目標鎖定在開智慧,則人生會知足樂道,如顏回是簞食、瓢飲而樂於追求聖道,所以孔子讚歎顏回:「賢哉」。可是你的人生目標如果鎖定在五欲境的獲得,那就不知足了,每天過的很辛苦,常常造作損人利己的惡業,即使得到短暫的五欲之樂,所要付出的代價是慘痛的,不可不察,以上是第三覺知。(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