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期::共修研學-小止觀導覽

(三十一)調和身息心修止觀

 蓮心整理

眠少神疲難用功

眠多昏沈障正念

調和能助止觀行

當念無常生勇悍

三、調身,四、調息,五、調心,此三應合用,不得別說;但有初中後方法不同,是則入住出相有異也。

總論止觀法之調身、調息、調心三者應合用。

一、行者欲將人生的價值發揮到極致,必須要有殊勝的覺悟,而要有殊勝的覺悟,必須要有善巧的方便,善巧的方便就是止觀法門,若想要發起輪迴的覺受、無常的覺受、皈依的覺受、菩提心的覺受、空性的覺受,都要善學止觀,捨此無他,但若僅知其理,情乖所說,則如說食數寶,淪為教理無用者。

二、摩訶止觀:「三事合調者,三事相依,不得相離。如初受胎:一、煖,二、命,三、識。煖是遺體之色(溫度);命是氣息,報風連持;識是一期心主。託胎即有三事;三事增長,七日一變;三十八七日竟,三事出生、名嬰兒;三事停住、名壯年;三事衰微、名為老;三事滅壞、名為死。三事始終不得相離,須合調也。……若能調凡夫三事,變為聖人三法:色為發戒之由,息為入定之門,心為生慧之因。」茲分述其要義如下:

(一)第八識攬父精母血,成其胎中,住母胎時,是有次第的成長,每一個七天,有一個變化,第一個七天是父精母血和合而成的一團凝滑的穢物。第二個七天漸漸增長成瘡皰之形(其形似蛋打於碗中,有蛋白有蛋黃之狀)。第三七日漸成軟肉之質。第四七日變為堅肉。自第五七至七七日有諸根及四肢的差別,七七日後就開始成熟諸根,一直到卅八個七日(九個月零四天),諸根逐漸成熟,而後從母親的產道中被壓擠出來,此時孩子痛苦不堪,母親也是生死交關(故孩子不應該在生日時唱生日快樂歌,此日實為母難日),生命體在母胎裏面,必須要煖、命、識三者和合,才能住世。

(二)受胎時是煖、命、識三者和合,命即息,因為有呼吸,所以壽命可以延續;煖即身,因為有煖所以身不會敗壞;因為有識,所以心可以住持在這個生命體裏面,使其產生作用,若諳此理,則知修學止觀時調身、調息、調心的重要性,三者應合用,不得分說,若能把握其要領,則入止觀力量會轉強。

(三)「色為發戒之由」是指吾等若能善調御色身,則戒從此生焉。戒乃防非止惡,行者應從身口開始做起,管束自己身不亂為,口不亂言,此為發戒律的前行。或云:為何不從防心始?然防心應先從防身口開始,比如教導童蒙,宜先立規矩,以為遵循。「息為入定之門」,行者若知調息之法,則入定有門,若能在一法上修止,則在其他法上之修止則易,而數息之修止(將心止於息上)最易修,故曰息為入定之門。「心為生慧之因」蓋因覺受由心生,若能用心觀修教法,則易開慧,故曰心為生慧之因。

夫初欲入禪調身者:行人欲入三昧,調身之宜,若在定外,行住進止,動靜運為,悉須詳審。若所作粗獷,則氣息隨粗,以氣粗故,則心散難錄;兼復坐時煩憒,心不恬怡。身雖在定外,亦須用意逆作方便,後入禪時,須善安身得所。

入坐前的調身法。

一、證量愈高的祖師,愈能在日用平常注重自己的身口意三業,因為這些都是入止觀門的前行,若舉止輕佻隨便,說話浮誇不實,心思散亂放逸,則修行難成。蓋因平日動作粗獷輕佻者,呼吸必會急促,心必不安定難以收攝(難錄),入止修觀時煩惱躁動、心思昏憒(煩憒),難以專注於善所緣境,遑論入定,故平常語默動靜的講究,是入止觀之前的重要課題。

二、「身雖在定外,亦須用意逆作方便,後入禪時,須善安身得所。」句中的定外,是指我們還沒有入定修觀之前的狀態,定外還包括食衣住行育樂等,入定之前要好好的運用心思,以種種的方便,使自己能在修止修觀時,得到禪定的成就。而安身得所,是指行者的舉止動作都非常的安詳平靜,安詳是一種恭敬的表現,吾等要得到心的輕安之前,必須要身先安住,心生輕安後,身自然也會產生莫名的快樂,這才是真正的身輕安之樂,並由身輕安之樂而引生心輕安之樂,故禪定者得到離生喜樂、定生喜樂、離喜妙樂等覺受,皆因心的輕安,帶動身的輕安,但要帶動心的輕安之前,必須預先(逆作)有很安定的身,故日用平常時,能管束自己的行住坐臥,則止觀易成。

初至繩床,即須先安坐處,每令安穩,久久無妨。次當正腳:若半跏坐,以左腳置右腳上,牽來近身,令左腳指與右陛齊,右腳指與左陛齊。若欲全跏,即正右腳置左腳上。次解寬衣帶周正,不令坐時脫落。次當安手:以左手掌置右手上,重累手相對,頓置左腳上,牽來近身,當心而安。次當正身:先當挺動其身,並諸支節,作七八反,如似按摩法,勿令手足差異。如是已,則端直。令脊骨勿曲勿聳。次正頭頸,令鼻與臍相對,不偏不斜,不低不昂,平面正住。次當口吐濁氣,吐氣之法,開口放氣,不可令粗急,以之綿綿,恣氣而出,想身分中百脈不通處,放息隨氣而出。閉口,鼻納清氣。如是至三。若身息調和,但一亦足。次當閉口,唇齒纔相拄著,舌向上齶。次當閉眼,纔令斷外光而已。當端身正坐,猶如奠石:無得身首四肢切爾搖動。是為初入禪定調身之法。舉要言之:不寬、不急,是身調相。

此為入坐後的調身法,舉要言之即是不寬、不急。

一、修學止觀法門前,很多細節都要講究,以便於入定前,把身心調整到最利於修學的狀態,入定要由粗到細,出定要由細到粗,除如佛家靜坐方法論所述者外,尚需注意下列各項:

(一)心態:在止觀修學前應立定目標以自我期許,或願透過修學引發對教法的殊勝覺受,或者志在解脫以念佛求生西方,或者以圓成佛果為究竟來利益眾生等,總之應在調身、調息、調心之初中後都以正確的動機來攝持。

(二)坐具:坐具係為防禦地上植物、蟲類以保護身體,避免三衣及寢具之汙損而作者,另有坐墊或為吉祥草製成,或者是用棕櫚草製作,不論材質為何,要以軟墊為宜。

(三)坐姿:屬四威儀之一,若能在威儀上有所訓練,在心思上有所調整,不僅可使氣順心平,也可讓人望而生敬,如大將軍桓溫至廬山拜謁慧遠大師,立其背後見其坐如鐘,氣定神閒的威儀,肅然起敬。

        1.或雙盤、或單盤、或散盤,結跏趺坐就是成佛的姿勢,行者靜坐時,除應講究正確的坐姿外,並應觀想眼前以成佛的姿勢做為修定的姿勢,引發成佛的意念,使自己得到最究竟的成就,也幫助眾生得到殊勝的利益。

        2.初學者不堪久坐,靜坐時間不宜太久(約十至十五分鐘即可),以免畏而生厭。腳麻時應即調整使之舒緩,以免造成後遺症,另外放腿時,不宜馬上起坐。

        3.靜坐時若手置於腳掌上,離小腹太遠,則身不易挺直,故應牽來近身,靠近小腹,拇指相扣,但也不可太貼近小腹,以免妨礙血脈流通。

        4.入坐時可先將身往後仰一些,然後再往回坐,身體很自然的就挺起來,人一挺直,朝氣自現。坐定後應端身正坐,頭頸靠著衣領,二肩放平,不可前伏,伏則易睡;不可後仰,仰則氣急;身體曲聳,腑臟受壓,容易氣逆昏沉,故脊骨自然正直才合宜。

        5.所謂的眼觀鼻、鼻觀心,眼睛順著鼻子往下看,遠不過五尺或三尺,此為垂簾法。至於閉眼法則要小心,因為閉眼會呈現暗相,久之變成沉沒或昏沉相,削弱修行勢力,或引發其他煩惱。

(四)吐納:口吐濁氣,領納清氣,是讓身體內充滿氧氣,呈現利於修學的狀態。吐納時可做以下三種觀想:

        1.生理:口吐濁氣是把身體百脈不通之處的濁氣排出來,口吸清氣是把新鮮乾淨的空氣吸進來。

        2.心理:吐氣可觀想成將貪瞋癡三毒排出,吸氣可觀想得三寶加被,能令戒、定、慧的修學增上,成就福慧的圓滿。

(五)溫度:靜坐時太冷或太熱,都會引起身心的變化和身體的不適,如太熱易生褥瘡,太冷易感涼氣,故溫度以適中為宜。

(六) 環境:佛堂要清淨,佛像要莊嚴,供品要齊備,環境要整潔,因為這些都是對佛菩薩虔誠與恭敬,能感應善神擁護、三寶加被,則止觀易成。

二、菩提道次第廣論:「如修次中編、下編所說,於安樂具身具八法。足者謂全跏趺,如毘盧遮那佛坐,或半跏趺。眼者,謂不應太開亦非太閉,垂注鼻端。身者,謂非過後仰,莫太前屈,端身內念。肩者,謂平齊而住。頭者,莫揚、莫低、莫歪一方,自鼻至臍正直而住。齒與唇者,隨自然住。舌者,令抵上齒。息者,內外出入莫令有聲、粗猛急滑,必使出入無所知覺,全無功用,徐徐而轉。聲聞地說於佛所許,或床或座或草敷上,結跏趺坐,有五因緣:一、善歛其身速發輕安,由此威儀順生輕安故;二、由此宴坐能經久時,以此威儀不極令身疾疲倦故;三、由此威儀不共外道及異論故;四、由此威儀令他見已極信敬故;五、由此威儀佛、佛弟子,共所開許、共依止故正觀如是五因緣故,結跏趺坐。端正身者,為令不生惛沉睡眠,先應令身具八威儀,尤於調息如說善修。」可為止觀修學之參考。

三、「不寬、不急,是身調相。」身以恭敬心收攝來,非放逸坐,此時身正氣順心也提振而不放逸,以恭敬心來作止觀門之修學極為重要,乃祖師成就的秘密法。吾等志求解脫,以往生為手段,以成佛為究竟,止觀即為成就的重要法門,故對止觀法要以恭敬心來修學;不急者安詳也,即身心不緊張。不寬不急就是又恭敬又安詳,行者應培養此種氣質。(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