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期::禮懺法會

慈悲淨土懺法會

 編輯部整理

壇城能令淨土彰

攝持人心善修懺

祖師用心弘教法

觀待後人續慧命

 

年底因彌陀聖誕所舉辦的淨土懺法會行之有年。為免拜懺流於形式,在法會開始前需先提起內心殊勝意樂,除了淨障集資、超薦親友外,更將淨土懺轉為往生、成佛之法行。下文謹就舉辦淨土懺所應具備之心態,整理如後。(編者)

為了遍滿虛空的有情眾生,我們必須要成就無上的正等正覺,為了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在中壢研學會興辦淨土懺法會,拜淨土懺前除了在家中戒齋、沐浴提起清淨的意樂外,到現場還可以做點燈、發願的前行,讓我們今天拜懺的體性轉為大乘法;並且以好樂求生淨土的心態拜淨土懺,使淨土懺轉為往生法;並以淨土懺來懺除我們無始劫來的忤逆重罪、十惡業、一切損人利己的惡業;使得淨土懺轉為殊勝的懺法。

如果我們抱持著這樣的心態來拜淨土懺,今天淨土懺生起的功德將無量無邊,不但能將我們宿世的障礙懺除,也能將善根福德引發,並且感應十方三寶特別是西方三聖的加被,眼前消災免難、趨吉避凶,能遇善知識、聽聞經教、體會正法、家庭和樂、事業順利,未來能以殊勝的意樂,在無病苦、無障礙、蓮友助念下安然往生西方;在西方極樂世界能以清淨的意樂、廣大的心態,以及結合諸上善人的提攜,阿彌陀佛的攝受,很快的成就佛果,利益無量無邊的有情。

因此所有的利益從眼前的淨土懺來發起,以今天拜懺一頓飯的時間,所累積的功德將是不可思議的增長廣大。有人喝下午茶、看場電影、補習功課,時間好像一溜煙就過去了,可是在拜懺時卻覺得難熬、意樂也很難提起,乃因不了解拜懺的殊勝,且無始劫來的放逸、懈怠已經積累成為習氣,使精進勇猛的心力無法提起;也不知道過去惡業生起時,將會結成多麼嚴重的苦果,對此沒有覺受,因此對佛法的實修、對懺法的禮拜、觀修的心意都提不起來。

是故我們今天要將過去不良的習氣反轉過來,好好的在修學上用功,在心情上調適。抱著歡喜的心,因為能夠拜到淨土懺是我們宿世的大因緣;抱著感恩的心,因為沒有護持的善友們,今天不可能有此拜懺的法會;抱著懺悔的心,因為我們無始劫來修學佛法連絲毫的成就也無;抱著隨喜的心,隨喜十方諸佛菩薩所開演的正法、以及諸善知識所修學的正法;抱著傳承的心,能夠將正法透過我人的實修來傳承;以種種的心來參加這樣的法會,當具足的善心越多,所成就的果位則越殊勝。

有人說抱著平常心,殊不知所謂:「修道的平常心」是指要將修道變成非常自然的事情,而不是像日用平常懶散、放逸。我們對很多日用平常的事情很專心,比如上班時為使自己表現更好,做事情則很專心;開車趕時間時,注意交通安全很專心;遇到自己切身問題時也很專心;電視節目看到精彩處亦專心;這種日用平常的覺受是無時無刻都存在的。反而將佛法的修學視為平常,所以懶散、放逸,殊不知修學佛法不需要這種日用平常的心態,否則對自己善根福德會是嚴重的傷害,會讓他人覺得修學正法是可以這樣的懶散、懈怠;反而造成正法流通及傳承的障礙。

佛法之所以要運用於日用平常,乃因能將煩惱習氣降伏、將善根福德引發,能令我與一切有情結上善緣,具足正確的觀念,得到一切的安樂,謂之佛法運用於平常。往生的心態亦要用在日用平常不退失,修學佛法之所以會有成就,乃在於善用其心。

所佈置之壇城美妙莊嚴,內涵是淨土的表法,包括白鶴、孔雀、迦陵頻伽、流水、七寶、四色蓮花等的莊嚴、以及各式美妙的曼陀羅花,在在顯示佈置者在阿彌陀經上的體會,才有辦法在壇城的擺設上表達對淨土的莊嚴,以此來供養十方三寶、淨土三寶,累積自己往生成佛利益無量無邊有情的資糧。其他如環境的打掃、香積廚飯菜的準備,這些眾志成城的力量是不可或缺的。

拜懺常被一般人誤解為家中有人過世才拜懺,寺院出家眾常被戲稱趕經懺,其實祖師大德著作懺本時,如作藥師懺是根據藥師經而編的藥師修學法;淨土懺則是根據佛說阿彌陀經編的淨土修學法;法華三昧懺則是根據法華經編的法華修學法,編著懺本的動機及意樂,應該是幫助修學者體會各種佛經的修學法,不應對懺法有任何的毀謗。

例如淨土懺的作者即是天台家祖師遵式(慈雲懺主)法師,與四明尊者、知禮大師為中興天台的大師。所寫的懺本非常的多,人稱百部懺主,與之學習者有千人之多,於當時是佛門的盛況。

今日之人才大都流向科技界、醫學界、法律界,僅能以一技之藝謀個人發展而已。樊遲曾問孔子種菜,孔子回答:我不如老圃!請問種田,孔子答:我不如老農!乃因時代進步,國家健全發展最需要的是文化的人才,須有大格局、有眼光、有見地,然現在這樣的人才寥寥可數。唉!當佛法不再流通,人才不再深入正法,佛法將面臨衰亡。佛法衰,並非釋迦牟尼佛的損失,正如同孔學衰退,損失非在孔子而是眾生;大德過世、後繼無人,如海邊的燈塔暗了,海外歸岸的眾生失去了明燈,受損失的是眾生而不是祖師大德,只不過祖師大德的悲心不能發揮而已。因此,以今日拜懺的機緣,體會淨土及祖師的悲心,如何去傳承淨土的教法,如何善用正法掌握人生,謀家人之幸福、莊嚴社會,這才是拜懺的本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