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期::專題報導-養成班專題演講
人才形象〜養成班專題演講一
安昕
曾為總裁善根厚
歷經職場大變化
充實自我成人才
立身處世不忘本
引言
受命報告人才的形象,感到不安,深恐浪費大家時間。其實老師平日苦口婆心的教導,已涵蓋了做人、處世及求知識等等的範疇,然師命難違,又鑒於現今台灣每年約十六萬社會新鮮人進入競爭激烈的職場,故將自己近四十載的工作經驗及企業管理模式與各位分享,期對各位有所助益,能有一正當職業及固定收入,對修學正法而言,是很重要的道糧。
近四十年來 台灣資訊環境的改變
十八世紀歐洲工業革命前,人類依農業或畜牧為生,數千年間,生活方式變化不大。然工業革命以來,工業與科學緊密結合,許多地區的人民皆被迫由農畜變更為工商的生活方式。台灣亦不例外,尤其近十五年來,因資訊科技的奇蹟發展,生活與職場工作環境起了巨大的變化。末學畢業於民國五十年代,至今四十年間,台灣資訊環境的改變記憶猶新。我們不妨回顧一下,民國五十年代,數理等基礎科學已十分發達,但電子工業似未萌芽,學生或工程師使用計算尺作各種運算,機關使用手搖計算機。民國六十年代,少數的現今大企業在此期間誕生,且亦開始使用笨重的進口大電腦,電子計算機逐漸普遍。七十年代個人電腦慢慢出現了,宏碁也推出了配合使用中文的個人電腦,由於當時磁碟作業系統〈DOS〉及中文套裝軟體使用的不方便性,阻礙了辦公室電腦化。民國八十年代,台灣微軟公司中文視窗軟體的推出,創造出一個突飛猛進的年代,企業大量使用個人電腦,業務全面電腦化,辦公室難得見到手寫文件,此一年代台灣有許多輸出資訊電子產品之佔有率高達全球五成以上。民國九十年代,更是個網路革命時代,台灣的資訊社會指標進入全球第十名。二十餘年來,資訊科技進展快速,約在民國七十年以前之大學畢業生,亦即年約五十歲以上者,在進入社會前,較少有機會提早學好電腦,難以適應此一劇變而發生了中年失業或被迫提前退休的窘境,年歲愈長情況愈嚴重,因而造成中層幹部的斷層,這也可能提供更多升遷的機會,大家或可把握。
新世代的管理模式 取代了傳統型態的管理
為了成就優良人才,我們須進一步認知現代的管理特色,以適應工作環境,末學歷經上述工作環境的變化,眼見企業經營管理方式隨之逐步改變,玆就下列諸項提出報告。
一、由所謂日式管理演變成所謂美式管理,細說如下:
1.從注重團體成績演變成重視個人競爭。
2.過去重視技術保留在公司傳承,現在注重個人研究專利。
3.過去注重公司未來長遠發展,現在則是眼前利益更為優先。
4.過去強調員工之優良人格特質,現在更偏重個人的工作能力。
5.過去講求年資及其人世體驗,現在則講同工同酬,二十歲年輕人可勝任的工作絕不會請四十歲高薪者來做。
6.終身僱用制度將愈行愈遠。
7.秘薪制度逐漸普遍,同事間談論或洩漏薪資是違規的。
二、透明的e化管理:
主管坐在電腦前,透過網路隨時都可看到部屬的人事資料,包括相片、學經歷、歷年考績、身高體重、請假或外出等等,所以不要誤以為層層主管中,只有單位主管一人認得你。此外,公文擬稿、填寫各類表單、開會通知及紀錄、報表等等,除附件較多閱讀不便者外,無一不是在網路上進行,各公司在其本業的專業管理亦復如是,企業已全面電腦化了,因此諸位對自己專業上的各類應用軟體也要多認識。
三、組織結構型態的改變:
傳統是層級式的企業組織,是層層節制的權威領導及集權管理,強調忠誠、努力、責任、制度、規章。現代的組織逐漸趨向扁平式的專案工作團隊,每個團隊囊括各類人才,由專案經理領導,講求分權、受權,強調專業、績效、資訊、技能。
四、經營定位:
由國內的本土經營演變為全球性且企業間相互往來的經營,放眼全球化已成趨勢,語言溝通能力將不可或缺。
以上是現代經營管理的幾點特性,疏漏難免,亦請多加思考,如何調整自己俾適應環境。
定位自己 進入職場 成就優良的人才形象
在座許多是學生或想換工作的學長,因此必須談談有關應徵工作的問題。首先要說的是每個人在大環境職場中的定位,現在畢業生進入職場的競爭十分激烈,有人會想,若非研究所畢業,亦非名校或熱門科系畢業,如何進入職場呢?又如何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呢?這確實是個問題,但仍然須克服困難為自己去卡位,想想自己能做什麼,適合做什麼,興趣在那裡,是為賺錢養家糊口?抑或要一份有興趣的工作?因此我們必須在大職場排行中尋找自己的位置究竟在何處,唯若不把自己定位在進入大公司而中小企業也是選項之一,同時不要計較薪資待遇的話,問題將可解決一大部分。台灣中小企業非常多,其從業人員占全國就業總數的七成以上,雖然選擇到大公司工作的好處很多,包括可從基層訓練做起,而後一步一步學習制度化的管理,但大公司分工很細,很難學到該領域的全部,所以不要排斥到小公司工作,因為從那裡可以學到企業營運架構,全方位獲得經驗。
接著談談人才招募,一般招募人才的媒介為網路及報章雜誌,也有很多企業進入校園招募人才,台積電甚至於上下班的火車上加掛車箱招募員工,一般應徵程序是先繳證件〈如畢業證書、成績單、自傳、詳細履歷表等〉,經篩選後參與筆試〈考性向測驗、專業科目、英文等〉,接著口試,身家背景調查〈查有無前科〉,最後是體檢。因此諸位在校時勿荒廢學業以致成績單太難看。撰寫自傳時大致包括三部份,一是個人背景介紹,二是執行成功的案例〈例如在學時參與社團之經歷〉,也可介紹成績最好的科目之讀書心得,三是說明自己未來謙虛學習的心態及願景。面談則是關鍵,平時要培養好的人格特質,讓人覺得氣質儀態非凡,一定會有熱誠的工作態度,也須訓練表達能力,面試官常問的問題是:你有什麼缺點?你的生活規劃與抱負?何以來本公司應徵?將來有何充實自己的計劃?在原公司之工作心得?對原公司上司或本身工作的看法?此時不可賣主求榮,過度批評原公司。
進入企業後,想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才,須在做人與做事雙方面同時努力,先說做人,老師平日在這方面教導太多了,但若知而不能行那就太可惜了。末學認為在做人方面,要摒除自私自利的習性,建立處處為人的觀念,培養優質的人格特質,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自然發展人脈,擅用人際資源,加強溝通能力,維持個人與團隊〈含上司與同事〉的和諧互動,能如是,則處處受歡迎,無往不利。再說做事,首先要吸收新知,充實技能,盡量在年輕時學會基本專業知識及工作技能,做事要專注且要求完美,經常訓練思考、分析、規劃、思辯及創新的能力,能如是,做事將能成功。以上說來容易,做起來可不簡單,還得有相當的毅力。
結語
建立人才形象確實不易,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總是不可得,上班工作必定會承受壓力,壓力來自多方面,包括上司壓力、工作繁重、擔心失敗、失去信心、無成就感及同事對立等。除了注意運動健身解壓外,別忘了服用老師經常介紹的法藥。另成功者總是較常人多付出一份心力,今日若不努力工作,明日就要努力找工作,如果您已經有了一份工作,工作愉快,公司正規經營且經營穩定,上下相處愉悅,如此則除非情況特殊,否則就不必老是想換工作了,因為滾石是不生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