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期::啟蒙園地-歷史故事

持天下之正〜宋璟

 妙音

故事深具教化義

按語最足發人醒

誰說天下興亡事

匹夫無責己何干

 

大唐人才輩出,所以國勢強盛,但在唐一代眾多名臣中,宋璟以正直而為人所稱道,他一生持正的人格特徵,因緣際會,正好承接開創帝業後之守成階段,所謂創業維艱,守成不易,宋璟如何造就一生守成的事功,茲略述之。

宋璟唐朝邢州南和人,約當今河北省邢台縣東。唐朝承襲北周隋之科舉取士,十七歲時,即中進士,可說早年便嶄露頭角。武后除賞識其才華之外,更因其個性剛正而屢重用他,後逐步升遷至御史中丞。宋璟為人耿介不阿,守法正直。反觀武后所寵信張易之、張昌宗兩兄弟,二人在朝中專擅政事,權傾一時。話說昌宗弟昌儀為洛陽令,仗著兩位兄長的勢力,膽大妄為,於是遭到當時任肅正中丞魏元忠的訓斥。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其家奴亦狗仗人勢橫行於市,被魏元忠逮捕責打,死於杖下,導致二張懷恨在心,計謀策劃誣陷元忠。於是散佈「魏元忠因武后年老,欲倚投太子」等不實之言論,武后知道大為震怒,將元忠捉拿下獄;並命元忠與昌宗對質,雙方各執一詞,難辨真偽。於是昌宗暗中以官位利誘張說,請其出面做偽證,張說畏於權勢,只得無奈答應。宋璟得知,特選於臨訊當天在朝房等候,在武后召見張說前曉以大義。當張說見到宋璟時,其面色不安惶恐,宋璟曉以大義,勸其不可因畏於權勢而阿黨偏私,屈服於邪惡,陷害忠良,以求苟免。縱使坦言而獲罪,名譽節操必得世人傳揚;若遭不幸,必當全力營救,與君共生死。這一番義正嚴詞感動了張說,於是在武后面前奏以實情,元忠才得以免死。但宋璟此舉卻激怒二張,竟遣刺客謀殺,幸好有人得知先為通報,才得以免難,此一結果,正說明得道者多助;正所謂: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宋璟分別於睿宗及玄宗期間任宰相,與房玄齡、杜如晦、姚崇並列唐朝四大名相。睿宗稱帝時首度封相,後因事被貶。玄宗時,在著名的政治家姚崇的推薦下再度任相,與姚崇同心協力重振朝廷綱紀,革奸佞、任賢臣,為「開元之治」打下堅實的基礎。他鐵面無私堅持任人唯賢,甚至在皇帝面前亦敢犯言直諫,且不畏惡勢力,不惜開罪太平公主等權貴,罷黜了無德無才的各級官員多達數千人。他為防奸佞小人,私下在皇帝耳邊進讒言,提出百官奏章,必定要有諫官、史官在旁的規定。其不懼皇親國戚及寵臣,總是站在正義公理一邊,為大唐創業近百年後之政局,注入新血輪。

唐朝有令,每年地方官員都要派人赴京向皇帝、宰相等匯報工作,使者多帶珍貴禮物四處送禮,巴結權貴以求晉升。宋璟奏明玄宗,勒令禮物一律退回,否則嚴處,因而收禮、賄賂之歪風銷聲匿跡。玄宗十分器重宋璟,並以老師的禮節待之,故宋璟提出具有建設性之建議,通常均會被採納,於是一改以往用人唯親的惡習,並減少了奸佞小人誣陷好人的情況;因而吏治不亂、綱紀有條,使開元初期的政治氣象為之一新,後世史家稱讚有貞觀、永徽遺風。宋璟一生持正,不愧泰山喬嶽之身,而居樞機之位,更發揮其旋乾轉坤之手,使朝政為之一振,並達撥亂反正之效,令後人堅信風俗之厚薄,繫乎一二人心之所嚮的鐵律。

有句成語「有腳陽春」,歌頌的人物就是宋璟。其愛護百姓,體恤民情,受到朝野一致的讚美。正因為他所到之處,有如萬物臨春受到和煦陽光的照耀,充滿生機,當時的人就尊稱宋璟為有腳陽春,而這句成語後就演變對地方官愛民風範的讚美詞。宋璟不僅是一位政績卓越的一代名相,其詩文也是聞名天下,獨樹一幟。他一生著有文集十卷,因性喜梅花,「梅花」更是其托物言志的力作,文如其人,雖與雜草為伍,但冰心玉潔,貞心不改,本性不移,故能成就一代名相,實良有以也。

小朋友聽了宋璟的故事,不要以為距離我們好遙遠噢!繼而心又想辯駁,以後自己不一定從事公職,與我何干?大家千萬莫作如此想,宋璟一生持正行相,便是我們一輩子學不完的課題。不論當官或其他職場,有誰不要正直的部屬,又有誰不尊崇正直的長官,明白這箇道理,小朋友從現在起,內化此一理念,當下就是一位有德性之人,熏習久便成君子,君子之德,風也。居家以德便有家風;團體有德便有道風;國家有德便有國風,故家風道風國風之吹拂,根基在每一個人的持正開始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