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期::共修法語-週六共修止靜法語
除過引德之方
心超
聞過狡辯及諍訟
無師友規過勸善
父母不責背後評
主政必然天下亂
九十五年九月九日
人生的意義在除過引德,這也是 雪公老恩師華嚴經上的開示,除掉過失與引發種種德能,然而除過又比引發德能更重要;了凡先生於四訓也說:未能行善先論改過!文中又說,改變命運要斷惡修善,但修善之前要斷惡改過。改過才能引發真正的善法欲,所以一般說十善業是先對治十惡業成立十善業,例如,不殺生要先對治殺生,在不殺生的基礎上建立護生、放生的功德,才能感應自己壽命長遠、無病,並將這樣的功德迴向解脫與成佛,在修道時,必然身體健康壽命長久。
有些人在世間享樂時,身體特別健康,抽菸抽到九十歲也無礙,每天只是消遣娛樂,但沒有修學正法的因緣,有些人當要修學正法時,或得到病苦的折磨,或生活資具不足、謀生困難等種種的障礙產生,這些是在過去做善法時,沒有抱持著想求解脫、成佛的心,所以善法顯現樂報時,卻不能成為修學的資糧。若有解脫、成佛的心,才能將善法的功德,轉成解脫、成佛的資糧,所以十惡業的對治變成十善業,將十善業轉成解脫、成佛的資糧,這是十善業道經裡一個非常重要的知見。
但要對治惡業才能論善業,惡業就是我們身口意的惡造作,是一種過失,這過失來自有意和無意,無意的過失尚且不可有,何況是有意的過失!若在世俗環境上,有父兄給我們很多的責備,這是我們除過的方法之一;其次對我們規過勸善的師友,會用種種的勸誡和比喻,能使我們的過失不再犯。若既沒有父兄的指責,也沒有諍友的誡喻,剩下的就是一般人在背後竊竊私語品頭論足。
若有規過勸善的師友及家人,自然不會讓我們離開好的名聲,也不會使自己陷入無義、無益的境界。如果一個國家的為政者處處自以為是,且無諍友及明理之父兄,則易領導這個國家朝向敗亡。或有云,人的成功,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但亦有其爭議,為什麼呢?因為努力追求固然是結成果實的方便,但是這努力的目標是什麼呢?若是好樂於追逐五欲六塵,當然也會在五欲六塵中得到快樂,因為他以勤奮的方式,將過去的善業引發,使他在五欲境上感到快樂,在世俗上得到受用,在生活上也得到享樂,這都是過去一分耕耘的結果,才有眼前的一分收穫,若沒有規過勸善的師長、朋友、家人,會以短暫的享受,消耗了過去耕耘的深厚善業,即使快樂的享受還相續著,已使他漸漸流於志得意滿的情境中,甚至是忘恩負義,欺世盜名,這些例子在古書上均有記載,是不可忽略的歷史教訓。
是故在世俗上的安樂,應當成為行菩薩道的方便,然未有清淨的動機、想要利益有情的心、除過與引德的知見,自然會使世俗福報現起時一併現起過失,如此能將他的福報快速破壞,並結成未來的劇苦,身邊沒有規過勸善的人,又加上諂媚逢迎的人圍繞,過失一天比一天增長廣大,到最後已無法收拾,苦難也比想像的大很多。在過去堯舜時代,為了避免過失增長廣大,在宮殿之外設立了諫鼓和謗木,鼓勵臣民諫言,能讓國君知道錯誤而反省改過;禹則惡旨酒而好善言,歷史上也讚歎大禹聞過則拜,孔子的弟子子路是聞過則喜。
雪公老師在華嚴經講席之最後,告訴我們念佛成就三昧的方便是「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當一個人透過了反省與改過,內心已沒有愧疚,則不會活在內心隱微處有恐懼的生活中,然要如何反省自己的過惡呢?總括的說,就是將身口意的惡造作去除,身體不做殺盜淫的事情,嘴巴不說妄語、惡口、兩舌、綺語的言語,心意上也不起貪、瞋、癡的心念,這些就是成就念佛三昧的修學法。若有過不思悔改的淨土修學者,自然在念佛時照見內心深處的陰暗面,內心會十分懊悔而悔箭入心,自然不會證得念佛三昧。應知越修行越能發現自己內心的煩惱過惡,就像打開窗戶,陽光照耀進來,塵埃遍佈般,此種觀修對於修學有非常大的助益,這正是他要用功的下手處〜除過引德。
一般而言,君子常將別人對他的批評,作為反省改過的依據,小人則是聽到別人舉發他的過失就狡辯,並與勸諫他過失的人斷絕往來,甚至起諍訟,君子與小人的行相在儒家是分別清楚的。風氣若是由小人來引導的話,風俗則變得澆薄,諍訟風氣盛行,國家也就動亂不安,反之若由君子引導,風俗純厚,百姓善良,治安良好,諍訟風氣也不會有。昔日在堯舜時期,皋陶是一位明察秋毫的大法官,可是竟然沒有案子可辦理,監獄尚且長草(無人住),當時的風氣非常良好是可想而知,大家皆共榮共存。
若無除過引德,使自己成為惡人、小人,即使修學百千萬劫難遭遇的淨土法門,亦不能往生,此是 雪公恩師華嚴、論語講座中之重要開示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