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期::專題研學-聖者的祕密~大佛頂首楞嚴經二十五圓通暨七處徵心探源

二十五圓通暨七處徵心簡介(一)

 時哉

轉凡成聖學圓通

入道多門所證同

觀待發心破二障

世出世間兩相宜

前言

此經之緣起乃佛之侍者阿難遭摩登伽女之難,佛為彼宣說如來密因,亦即於諸菩薩萬行中修證了義,得到成佛之大定,亦即首楞嚴(究竟堅固),此即佛最殊勝之證量,是名大佛頂,故此經全名為「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此經可約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為妙奢摩他,乃開顯成佛的知見,以七處徵心做代表;第二部分是三摩地,乃證入圓通的方便,以二十五圓通為代表;第三部分是禪那,乃破除修行中所遇的障礙,以降伏五十種陰魔做代表。

蕅益大師得利於楞嚴經,能於雙徑山坐禪時得到殊勝的受用。現今許多人不能通宗、通教,自以為修行,實則盲修瞎練。若不依正法而抉擇,由許多似是而非的體會生起增上慢,則依修行所起的過患就無量無邊了。

楞嚴經中的二十五圓通,是佛為了令阿難通達實相(證得圓通),命法身大士及諸阿羅漢來講述證得圓通的修學歷程,古人云:「方便有多門」,六根、六塵、六識、七大,都可以入門,入門所證悟的實相是一樣的,稱為「歸元無二路」。因此,由二十五圓通的修學法,能了知聖者們是如何成就。證得圓通即是究竟的解脫處,是究竟安樂處。

再者,研究此經亦可做為淨土修學法門的助功,因為發菩提心,解第一義諦是上品往生的資糧,不但在坐上修要能證得,在歷緣對境修時,例如在行、住、坐、臥、說話、辦事當中不離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嚐味、身接觸、意知法,當下降伏煩惱,降伏煩惱的方便即是二十五圓通的修學,可見學習二十五圓通的重要。

前有於證交所二十五圓通的講座,後有於共修會週六念佛共修後七處徵心的講座,更於今年七月初,於中壢修學會舉辦為期五天的二十五圓通與七處徵心講座。今有幸能將授課內容作一整理並藉會刊連載之,願大眾同沾法益。

所用的科判是明朝交光大師的楞嚴經正脈科會,並依古德注釋,特別是圓瑛法師楞嚴經講義,並結合中觀義趣,來對本經作淺釋。以下是經文之淺釋:

壬二佛敕諸聖各說

癸一佛問諸聖

子一標所告之眾

爾時世尊,普告眾中諸大菩薩,及諸漏盡大阿羅漢」,爾時是何時呢?是阿難尊者意請佛開演最究竟的修學法,佛於冥冥中同意,而安排這樣殊勝法會—令諸大菩薩及諸漏盡大阿羅漢等聖眾,通達佛法實相義的聖者,一一出來證明,彼是如何修學及證悟,令阿難尊者體悟佛法實相義。

依中觀宗之宗義,阿羅漢所證悟的實相與大菩薩所證悟的實相無二無別,若是眾所知識可稱大阿羅漢。

子二述告敕之言

丑一先按所成之果

汝等菩薩及阿羅漢,生我法中,得成無學」。阿羅漢是聲聞乘無學位,由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而證得四果阿羅漢。前三果都是有學位,是聖人的因位,到了第四果時是無學位,是小乘聖人的果位;若是大乘,則十地菩薩仍是有學位,成佛方是無學位。依中觀派的宗義,初地的菩薩就已破無明證法性,到第八地盡破煩惱障,由第八地到第十地則進破所知障,所知障是法執的習氣,然此習氣不會生起法我執,亦即第八地、九地、十地,每地分別破上三品、中三品、下三品所知障,三地共破九品的所知障。

丑二後問入圓方便

吾今問汝最初發心。悟十八界誰為圓通。從何方便入三摩地」。吾今問汝,此汝即是大菩薩及諸漏盡大阿羅漢。問從十八界裡(六根、六塵、六識),以何方便證悟圓通,從哪一方便門入圓通三摩地?

最初發心,若是觀待於大菩薩,則最初發心是菩提心,若是觀待於諸漏盡大阿羅漢,則最初發心是出離心。為什麼觀待出離心與菩提心的修行人,會得到圓通的境界?而為什麼會以現證空性為究竟?原因是發起出離心即是厭離輪迴,厭離輪迴就要找到輪迴的因,輪迴的因就是惑與業,惑與業以惑(煩惱)為主,而煩惱又以癡為上首,癡就是無明我執,執我有自相,這才是煩惱的根源。所以發起出離心、菩提心的人,都是有心想從輪迴解脫,要破的是就是執著。

執著的行相就是對人或法看到自相,由此而生起執著,若法可以自己成相,方對該法的可愛或不可愛相生起執著,若該法不能自己成相時,請問何用執著?如何會生執著?若法之生起如水中月,在水的各部分都找不到月亮時,還會去執有一個真實存在的月亮嗎?當通達世間的顯現如水中月時,還會執著世間事嗎?所以能執的心就不起現行,不是有一個執著可以破,而是所執實的境界自相空時,能執的心才不會起來。舉例來說,貪心要如何破呢?貪心是緣著可愛境生貪,當觀修可愛境的過患時,能貪的心才不會起現行,可是能貪的心不現行,它的根本在可愛境界的實體根本找不到,自相找不到,自性找不到,真實找不到,就如在水中找不到真實的月亮,鏡中找不到真實的人像,此時貪如何生?能執的心無從生起時,所有的煩惱通通不生。

斷見惑的聖者(或言登地以上的聖者),最後必斷盡煩惱障,因為當通達自相不可得時,會很喜歡這種現證空性的感覺,這種看法會與日俱生,煩惱的斷除是指日可待。而煩惱的斷除可分別觀待分別執或俱生執而生起的煩惱,分別執所生起的煩惱在見道位時就破了,在修道位時則破了觀待俱生執所生起的煩惱,分別執與俱生執破了以後,就是破煩惱障,對小乘而言就是四果的成就,對大乘而言就是七地的圓滿,八地的第一剎那。

「悟十八界誰為圓通」,十八界和二十五圓通到底有什麼關係呢?十八界再加上地、水、火、風、空、根、識即是二十五,所以真正根本的圓通是由十八界悟入,因為地、水、火、風、空歸於色大,根歸於根大,識歸於識大。識為何不分為第七識、第八識呢?為何此處是六根、六塵、六識呢?唯識宗鈍根的修學者是以八識為了義,其他則說六識是了義。

而圓通就是圓滿通達,其實通達一法上的空性與通達一切法上的空性是一樣的,此為圓通。在茶杯上能夠見到空性,與五蘊上見到我空、法空道理是一樣的,此為圓通,這就是中觀派的見解。圓通就是由十八界裡其中一界證得空性,從十八界的那一個方便入?不論是從根入、塵入還是識入都能證得圓通。

癸二眾說本因

子一眾聖略說

丑一六塵圓通

二十五圓通修學法先說六塵修學法,其中聲塵排第一,何以如此?依次序應是色塵排第一,可是此處以憍陳如聲塵圓通為先;以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為結尾,正說明「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音(聲塵)為首,聞(耳根)安排為結,來彰顯娑婆世界眾生的根機是耳聞,此種修學法最為殊勝,亦是應當機眾阿難多聞之根機。經說部及中觀宗亦說佛經是聲塵,由聲塵耳根成立聽聞,是修學佛法開智慧的第一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