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期::專題研學-聖者的祕密~大佛頂首楞嚴經二十五圓通暨七處徵心探源
講座考題
編輯部整理
考題目的在複習
能令師知生程度
過程辛苦多學習
心得能令成績優
前言:
舉辦講座目的之一,在培養能在教法上深入的人才,而考試不但能令學子們於課中專心、課後複習,更能從中瞭解課程重點。今就此次楞嚴講座重點摘錄十四條而為考題,並附上解答刊登於後,提供有心人士參考之。
一、試述佛說楞嚴經之因緣?
答:因阿難尊者在乞食時,遭摩登伽女之難,阿難自覺慚愧,一向多聞卻沒有內化。多聞雖是生起智慧的第一步,但光多聞不經思修的內化,道力不足,於外不足以抵擋外在的勾引,於內不能降伏蠢蠢欲動的煩惱,因此佛為阿難宣說如來秘密成就之因,以七處徵心開顯佛的知見,由二十五位圓通聖者來講述證入圓通的修學法,並破五十種陰魔,成就聖果住持聖教。此即佛宣說本經之因緣及經中大要。
二、本經全名為何?
答: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三、本經全名之解釋?
答:大佛頂乃佛三十二相之一(無見頂相),顯示佛的證量崇高無人能見。如來密因即是成就如來最秘密的因行,密因為何?即是修證了義:修了義、證了義(現證空性);諸菩薩萬行:諸菩薩利益眾生的種種行持,亦即於種種行持中現證空性,或說以三輪體空慧,攝持種種菩薩行。首楞嚴指的是佛究竟堅固的大定,佛是以不出定的方式利樂無量無邊的有情眾生,即經中所謂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經題全名之解釋:佛最殊勝的證量(大佛頂),其成就的祕密因(如來密因),是於諸菩薩萬行(總綱是六度)能現證其自相空(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此利益有情的一切時都能證得空性的大定,能破所知障,是佛最殊勝的證量(首楞嚴)。
四、試述二十五圓通其中之ㄧ種圓通的修學法?
答:以六根、六塵、六識、七大這二十五法,其中一法為所緣,不見該法的自相,該法自相空顯現於修學者的心識前,即得該法的圓通。例如香嚴童子之香塵圓通,經文:「我觀此氣,非木非空,非煙非火,去無所著,來無所從。由是意銷,發明無漏。」火燒香木,香氣撲鼻,此香氣(香塵)若有,必能在四處尋得,在木上?在虛空中?在煙上?在火上?若四處一一探尋都不可得,此時香氣自相倏滅,以香氣為所緣,尋覓其自相,在心識面前空靈靈境界現起,則香氣自己成為香氣(自相所成香)是連微塵許都不可得,即是在香塵之法上證得自相空,亦即在該法上證得圓通。
五、觀音大士如何展現與十方諸佛同一慈力?又如何與眾生同一悲仰而拔除眾生的痛苦?
答:觀世音菩薩能在一念中現證二諦(世俗諦與勝義諦),此證量與佛無二無別,有能力給予眾生成佛的安樂(與十方諸佛同一慈力),成佛的安樂無量無邊,總攝為二:涅槃寂靜樂與菩提覺法樂。
其次此菩薩能與眾生同一悲仰,亦即瞭解眾生的痛苦,以及他們渴望拔除痛苦的心情,能以各種方便(十四種無畏)令眾生遠離痛苦的怖畏。
六、觀音菩薩有三個名號,試述之?
答:第一、觀自在(菩薩),此名號出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乃云觀音菩薩於深般若有自在意,亦即能雙證二諦,能於甚深空性義中,通達甚深的緣起法。
第二、觀世音(菩薩),此名號出自《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指觀音菩薩觀世間音聲,尋聲救苦,菩薩是千處祈求千處應,唯一的目的就是拔眾生苦而給予眾生快樂。
第三、施無畏,此名號見於《楞嚴經》或《普門品》,指觀音菩薩施予眾生無畏,亦無畏施予眾生,不但令眾生遠離恐懼,從苦難至安樂,大士救拔眾生時自己亦無所畏懼。
七、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為二十五圓通之何者圓通,其憶佛的修學法門為何?
答:根大圓通。憶佛修學法是以男女相憶或母子相憶的修學法,使自己能與佛建立親密的關係,成為佛所攝持與護念的對象,能依佛的教導與加被,現證圓通成為聖者。
八、何謂七處徵心?從七處徵心裡知心到底在哪裡?
答:依於阿難眼見釋尊三十二相,見相發心願捨生死中的安樂隨佛修行;而所遇之摩登伽女之難亦是由眼見摩登伽女,心起微動方被此女咒術所攝,所愛所樂皆由心目,故佛問阿難心目所在,而有如下七處徵心,所謂:在內、在外、在根裡、在內外、在合處、在根塵中間、在無著,尋求自相所成的心存在於何處,一一皆不見,可知自相所成的心了不可得(覓心了不可得),佛則為彼安心竟。
九、普賢修學法是何種修學法?
答:普賢菩薩的修學法在華嚴經中,是十大願王的修學法;在本經則是以耳識聽聞為修學法。普賢菩薩以耳識知眾生心意與其根機,以各種行相保護行者,暗中摩頂,擁護安慰,令其修學成就。
十、世尊如何幫助周利槃特證果?
答:一面令其服務僧團去除私心、能得三寶加被並迅速積累福報,一面教以修學數息觀對治散亂的習氣,練習專注於一境的能力。在數息中,將心靜下來,並以鼻根為所緣,尋求鼻根自相了不可得,現證鼻根自相空而得聖位。
十一、舍利佛與目連在路上聽到三迦葉宣說何偈頌而開悟證果?
答: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我師大沙門,常作如是說。
十二、若欲證得小乘圓通(破煩惱障)須具備何種資糧?
答:發出離心依戒斷惡修善作為通達空性的資糧,能以此福報感應善友、法本,並在三寶的加被下,依善知識對空性作聞思修,能現證空性破煩惱障,出離三界。
十三、若欲證得大乘圓通(破所知障)須具備何種資糧?
答:發菩提心,修學菩薩六度萬行,此即是上求與下化的菩薩行,並攝持現證空性的智慧,使此智慧力有力斷除所知障,證得阿耨菩提。
十四、何以聞得四諦法能出離三界?
答:因為在輪迴的娑婆世間,所有的受用本質都是痛苦(苦苦、壞苦、行苦),此即苦諦;為了要脫離痛苦,須尋求其根源(苦因),其因在惑業(集諦),而惑業中又以惑為上首,惑又由何來?乃第六識以五蘊為所緣,生起有自相的我,有了實有我的執著(癡相無明),為了保護這個實有的我,令我樂的生貪,令我苦的生瞋,此實有我的執著(薩迦耶見)即是集,能離苦的滅是所欲證,而欲證得離輪迴的滅(滅諦),修學現證空性之道(道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