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期::活動報導-大專生的歷練—兒童生活體驗營

生活體驗營餐前觀修(下)

信其道用餐之道

每個人都應該學「道」,那是人生唯一的出路。所謂學道,是學習良好的觀念與正確的知見。常禮舉要說到,君子在學習方面,要「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也就是將身心安住在學習上,並且親近良師益友,因為良師益友就是我們學道很好的對象。而更重要的,是要「信其道」,也就是對我們學習的道理生起信心。

信心對於道的學習太重要了,正面來說,信心的建立能幫助我們學得更好,就好像一棵大樹,根扎的越深,樹才能長的越高、越壯;同樣地,對於道的信心越是堅定不移,我們對道的學習和內涵的了解才會越深刻。反面來說,信心的建立,能使我們不會迷失方向、無所適從,如同一棵大樹,只要根站得穩,就不怕狂風暴雨的侵襲;同樣地,在我們的人生當中,也會遭遇種種的順境、逆境,社會混亂的價值觀,都如同狂風暴雨般考驗著我們,容易動搖我們的內心。比如說,如果周遭的同學考試都在作弊,考出來的分數竟然比我們努力讀書還要高,我們能夠秉持良心而不同流合汙嗎?如果我們做了一件善事,卻引來周遭的人異樣的眼光,我們會不會反而懷疑自己做的事是錯的呢?當面對困難還能堅持對於「道」的信心是很難的,但如同孔子的教導:「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君子即使面臨困境,依然能夠固守正道,小人面臨困境就放肆亂為了。因此最重要的是對「道」的信心,只要我們「信其道」,就算無法時時刻刻與良師益友相伴,「道」也已經在我們心中,如同一盞明燈,時時指引我們前進的路,如此一來,則「雖離師輔而不反也」,就算離開了同學師長,也不會背棄道義了。

然而,信心的表現是身體力行,因此這幾天所學的常禮舉要,應該要在日常生活中實踐,並養成習慣。透過身體力行,能使我們對道理有更深刻的體悟。例如,當我們幫父母做家事,並從做家事的辛苦中,體會到父母對我們的付出和辛勞時,我們會更懂得感恩和孝順父母。

那麼,為了有充足的體力好好學道,現在我們要用心吃飯,讓自己健健康康,上課有精神,學得更好,那麼這一餐就會吃的很有意義!(蔡易儒)

在校用餐團體榮譽

為什麼團隊榮譽會跟在校用餐扯上關係?

先問問大家:你們有沒有自己的夢想?希望各位小朋友十年後還能持續擁有現在這個夢想,甚至是正在實現它。

而什麼是團隊?團隊,就像一部機器,每一個人就像機器裡每一個螺絲,將每個環節絲絲入扣,互相搭配,才能使整部機器運轉起來。

平常,我們需要的保養機器裡的各個環節,替它上潤滑油、清除汙垢和鐵鏽,用愛心去保養它。就像在團隊裡,平時要關心團隊中的每個人,像是簡單的問候,能給人溫暖,熱情的參與活動,能讓大家看到你的奉獻與犧牲,讓籌辦者感到欣慰,自然而然,有助於營造出強而有力的向心力,有了強而有力的團隊默契,團隊自然會越來越茁壯,造就出無限的可能性。

學校,小範圍來說,班級就等同於那台機器,是個團隊,而你就是那個螺絲,大範圍來說,班級則成了螺絲,學校成為了那台機器,成為了團隊,你眼前所用的餐點,正是學校這個大團隊裡的廚房所努力烹煮出的結晶。所以一樣的,享用時不宜狼吞虎嚥,而應好好品味每一分味道,體會每一分用心,感謝廚房師姑們努力的烹煮。如此潛移默化中,更能幫助你認同學校這個團隊,更能讓你養成懂得感恩,不怨天不尤人、充滿陽光的正向心態,開心度過每一天。認同了所處的團隊後,知曉自己是團隊的一份子,自然必須為了團隊努力付出,為了他人努力付出,在團體中的表現一定會越來越好,最後達成團體的榮譽,而這榮譽很有可能,就是你的夢想。

沒有任何人的夢想是可以一個人就能獨立完成的,若你想達成你的夢想,就一定得找到對的團隊,對的人,一起做對的事。與大家共勉,謝謝。(游皓文)

在校用餐衛生的講究

現在,世界每一天都不停地發展,人類的步伐也愈來愈快,為了爭取每一分每一秒,把很多生活的細節也忽略了,所以我們現在要把這些所忽略的細節重新做好。

很多的學校對於用餐衛生的教育不注意,有些甚至連最基本的規條都忽略。結果造成很多學生肚瀉、腸胃炎等病症。為了學生們的健康?我們必須在個人衛生的教育做起。

對於在校用餐的講究,我們可以參考常禮舉要聚餐條目,裡面記載了我們用餐衞生的必備條件。

在第九條,公食之器,不用已箸翻攪。就是說,我們跟別人一起吃飯,每一道菜旁邊,一定要放公筷跟公匙,把菜夾到私人的碗裡,再使用私人的器具進食。原因是我們不知道同學們的身體狀況如何,有沒有傳染病。一不小心就容易造成交叉感染了。

在第十四條,公食以不言為原則,須言應避免唾沬入公器中。為甚麼我們在吃東西時以不言為原則呢?因為在我們吃飯時高談闊論,嘴裡的口水飛出來,飛到菜盤裡,這是不合乎衞生的,也很容易散播傳染病。還有一些人不知道,一邊吃飯一邊講話,是很容易把舌頭或是腮咬破。所以我們吃飯時盡量不要聊天啊!即使要說話,也要謹慎小心,不要把口水掉到別人的碗裡啊!

第十五條,也是最重要的一條,咳嗽必轉身向後。如果我們食飯時要咳嗽怎麼辨呢?第一步是要用手或是手帕把口遮起來,然後立刻轉身向後。因為咳嗽是最容易傳染細菌的,只要一個有傳染病的人不小心咳嗽到小菜上,那盤小菜就滿佈細菌了,我們只要吃一口,病菌就會來到我們身上,使我們發病,這是多麼可怕的事啊!

還有一些更基本的條例,就是我們吃飯前一定要先洗手,雖然我們看不到細菌,但是其實我們的手裏都滿佈細菌,因為我們的手很容易碰到食物,這樣細菌就會走進食物裏,就等於我們把細菌食到肚子裏面。聽起來也覺得很可怕吧!

為了我們的健康,我們一定要遵守以上每一條法則,這樣才會真正享受到進食的樂趣。(黎子健)

在校用餐食品安全的選擇

如何選擇食物,讓我們活得更健康。健康是做任何事情的先決條件,而吃得健康,才能活得健康。那我們要如何吃呢?首先我們要認識我們的飲食環境,以下分為五點做說明。

第一、食物來源:在現在高度分工的社會環境下,大家往往都不知道便當裡花椰菜是從哪裡來的,高麗菜原本長的樣子?西瓜是長在樹上還是地上?也不知道在種植蔬菜水果的過程中,是無毒栽培還是使用過量的化學物質,以前消費者無從得知這些資訊,但最近幾年來政府有推廣標章制度,像是有機認證以及產銷履歷,也就是實際告訴買菜的人菜的來源,全民監督農民種植健康的菜,也可以在挑選蔬果時選擇有菜蟲咬的,或大小不一的,因為那就表示較無農藥與肥料。

第二、食物的種類與多樣化:人是由很多不同的部分組合而成的,身體的運轉也是靠不同的營養來供應能量,所以,一天三餐食物種類的選擇與搭配,對於保持健康是非常重要的,食物可以大分為五大類:五穀雜糧、青菜、水果、肉類,以及奶蛋乳製品,其中,要多吃青菜水果,少吃肉類,吃蔬菜水果時不可挑食,五顏六色的食物都要吃。

第三、份量的多寡:這包括了食物實體的份量以及其所包含的熱量多寡,青菜水果富含各種纖維與維生素,是保持良好身材與健康必備的,可以多吃,但米飯、油脂類是必須但只能少量、適量。

第四、食物的成分與精緻程度:精緻程度越高,就代表人工加工的過程越多,俗話說,天然的最好。讓我們以白米與糙米飯的比較來作例子,為什麼大人常常說糙米飯比白飯好?其實,白飯就是糙米飯去除胚芽與穀殼,剩下胚白的部分,但是,大多的維生素、微量元素,都儲存在穀殼裡,所以只剩下白色胚白時,這米已經沒有什麼營養價值了。

最後一項,是觀察各種食物可取得的方便程:因為人都是有偏好、慣性與惰性的。例如,我們在學校裡,常常可以在轉角處看見投幣式飲料機,可能渴了就隨手去買一罐含糖量超高的健康蔬果汁,但相較於真正健康的蔬果卻相對的非常難取得,也因為這樣社會結構性的安排,會讓我們有個錯覺,就是一個禮拜買一、兩次品質佳健康蔬菜水果,就是健康的生活,但其實不然,要找到真正健康在地的食物,我們要更花心思、有計劃性的食用。總的來說,健康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我們想要有健康的生活來好好念書、孝順父母、走遍全世界,就要用心的去觀察我們所吃到肚子裡的食物。願大家對食物有正確的認識,想用健康天然有機的食品,得到健康的生活,充實自己愛護別人,走完有意義的一生。(海辰)

為人子的用餐

這幾天學了常禮舉要居家、在校篇,在居家篇前三條都是以為人子作為一個開頭,由為人子做為整個常禮舉要的開頭,再擴展到晚輩對長輩所應該具備的禮節。而為人子在用餐方面,又有什麼禮節需要大家特別注意的呢?

過去與家人一同用餐時,是否只顧自己吃飯而忘記要等父母先用再開動呢?而這就是為人子在用餐時所需要注意的,而在吃飯之前我們也必須幫父母盛飯,等到父母都開動之後,子女才可以開始動筷子,就如同這些天在學會用餐一般,我們都事先請師長及家長們先取餐,才讓小朋友們取餐,這就是對父母及長輩的尊重,為人子就是應該這麼做。而在餐後的處理,子女也要負責收拾,主動詢問長輩是否吃飽,若已不需用,就應該趕快幫忙收拾善後。

這方面也不是只有在與父母用餐才要做到,出門在外與長官吃飯時,甚至與同學同事吃飯時都是要注意的,在飯前幫忙大家擺好碗筷、盛飯等等。

另外居家篇第十條「同桌吃飯不另備美食獨啖」,這同樣也是大家在用餐時必須做到的,若是在家與父母同桌吃飯,而自己另備美食獨啖這會讓父母傷心,為人子必須盡到孝道更是要尊重父母,所以在家與父母同桌而自己又有另備美食的時候請不要吝嗇拿出來與父母共享吧!共享不但可以減少自己的貪心也可以使得父母開心,何樂而不為?擴大一步來說,分享也是提升自己心量的一種方法。

從為人子在家的訓練作為修行的第一步,秉持著為服務大眾的精神,以及對人恭敬有禮節的做事態度,使得自己成為一個讓大家尊重的人,更能夠將自己培養成人才,方對這個社會有所貢獻,這是社會與自己的父母所樂見的,不但盡到下屬對上司的忠道,更可以盡到為人子該有的孝道。(晏家方)

常禮之食樂無窮

常禮並不只是書本上的知識,更不是一種技藝,而是決定我們生活的一種態度。學習常禮舉要,最重要的是要能將常禮實踐於自己的日常生活作息,並且持之以恆,逐漸養成習慣,最終形成自己的人格特質。這是一個成長在細微處、變化在無形中的正向過程。我們今天坐在教室裡吃飯,特別是結合常禮舉要的吃飯,就是在養成好的習慣與好的禮儀。當我們依據常禮不斷地訓練與堅持,就是在訓練我們的眼力,也就是辨別是非對錯的能力,久而久之,我們會發現,規矩不再是束縛,既定的步驟不再成為綁手綁腳的阻礙,我們所學習過的常禮舉要,有一天都將成為自己的一部分,成為自己的能力、成為我們之所以與眾不同的原因。

如果我們能有這樣的體悟時,我們舉手投足、一言一行都會散發出自信,並且更會要求自己持續精進,說到這裡,難道不值得期待與感到高興嗎?這說不盡的好處,僅僅是從吃飯間就可以開始培養,所謂見微知著,擴展出去,透過常禮舉要的學習,能夠深入我們生活的各個層面,讓我們在面對生活上各種困難時,減低阻力,增加能力,更甚者,我們能夠依據一個人的行為舉止,得知他的人格與涵養。所以,在這暑期生活營當中的最後一餐,讓我們帶著興奮的心情,專注於當下這一餐,期許自己,從今而後,脫胎換骨,迎向更有意義的人生!(張鑑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