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期::大陸行腳-重現心中的驚奇〜丙戌年夏大陸五古都參訪-滴水成河的心得〜懷雪公暨參訪心得

清明上河圖與清上河園

淨資

依畫設園大鉅作

遊客如織尋古蹤

繁華重現是表面

深層文化待尋思

 

民國九十五年七、八月間,筆者有幸跟隨老師及諸多蓮友到中國大陸五大文化古城:長安、洛陽、開封、濟南、北京,作參訪放生之旅。

經過了長安、洛陽,第三站來到河南的開封,這是北宋的首都(古稱汴京、汴梁或大梁)。主要景點是大相國寺和清明上河園。清明上河園是中國近年為開發觀光旅遊事業,依據北宋張擇端所畫《清明上河圖》而建造的。雖然建築物很新,型式卻是傳統的亭台樓閣,頗具古色古香之美,園中人物皆穿著宋裝,表現的是宋人的生活狀況,令人頗有走入時光隧道的感覺,怪不得有「古代的迪士尼」之美譽。此園既是依據清明上河圖而建造,我們就先來認識一下清明上河圖。

為什麼名為清明上河圖?就是畫中所顯示的是:清明時節,上河附近人民過節的狀況。上河就是汴河,也稱為汴水,在河南境內,北宋首都汴京就在汴河邊上。換句話說:這幅畫就是畫清明時節,在繁華的首都汴京,人民過節的熱鬧狀況。

清明上河圖,目前收藏於世界各地博物館有不同的版本,是出自不同時代、不同畫家之手。在台北故宮博物院就有七種之多,其中包括最具知名度的清朝乾隆年間五位宮廷畫家合作的院本。這麼多的清明上河圖,最初的原稿,就是北宋張擇端所畫的,這幅畫相當受到肯定,還被當時的皇帝稱許為「神品」,說是只有神仙才畫得出來的作品。

清明節,我們現在稱為民族掃墓節,其實它本來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春分之後十五天,也就是冬至之後一0五天是寒食節,再過兩天為清明,約在農曆三月初,合國曆約在四月五日,或其前、後一天。因為與寒食節接近,所以古人也習慣把寒食、清明相提並論。例如宋朝黃庭堅的清明詩:「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塚只生愁。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餘驕妻妾,士甘焚火不公侯。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其中第五句「人乞祭餘驕妻妾」,用的是孟子齊人章所載,齊人於清明到墓地乞討祭餘,回家謊稱受富貴人家邀請,而驕其妻妾的典故。第六句「士甘焚死不公侯」則用的是寒食節的典故,話說春秋時代,晉文公重耳於年少逃難時,誤入荒山絕糧病倒,幸有同行忠臣介之推自割腿肉供養他,終獲病癒。等後來晉文公即位犒賞功臣時,獨漏介之推,之推亦不邀功,攜母遁入綿山。有一天晉文公突然想起介之推種種好處,遍尋不著,始知已避居綿山,文公親率人馬到綿山呼請,不獲回應,有人建議燒山,介之推必然逃出,誰知整座山燒光了,仍不見人影,後來發現介之推緊抱老母,焚死在一棵樹下,文公傷心之餘,定此日為寒食節,不許燒火。還有宋朝趙元鎮寒食詩:「寂寂柴門村落裏,也教插柳紀年華。焚煙不到粵人國,上塚亦攜龐老家。漢寢唐陵無麥飯,山谿野徑有梨花。一樽竟藉青苔臥,莫管城頭奏暮笳」。其中第二句「也教插柳紀年華」是寫清明,男女頭插柳枝(或謂門上插柳)祭先壟,名曰踏青。下一句「禁煙不到粵人國」是寫寒食禁煙之習俗不到邊地。由此看出,在宋朝寒食、清明已混為一談。禁煙、掃墓、插柳、踏青已成應節習俗。

再說到上河邊岸的汴京,在歷史上,曾有好幾個朝代建都於此。最早是戰國時代的魏國。本來韓、趙、魏三家分晉時,魏國建都於山西的安邑,到魏惠王時遷都到大梁(汴京),所以孟子一書裡就稱魏惠王為梁惠王。到了唐朝之後的五代,就有四朝:後梁、後晉、後漢、後周,以至於北宋都是定都於此,所以汴京在張擇端書清明上河圖時,可以說是最鼎盛、最繁華的時期了。

寒食、清明雖在農曆三月初,但是此時北方還不算暖和,卻要禁火,吃冷的東西,怕老弱婦孺承受不了,於是就定了踏青、郊遊、盪鞦韆、蹴鞠(堪稱今日踢足球的起源)、打馬毬…等野外活動,讓大家出門曬太陽,舒活筋骨,增加抵抗力、也就是說除了掃墓、慎終追遠之外,還有許多野外健身活動,以歡樂的氣氛,去融合追念先人的感傷,是一個非常特別的節目。

這幅畫雖然沒有掃墓的場面,卻表現了當時的社會生活,有郊遊、迎娶新娘、趕集、來來往往大大小小的船隻,趕路的牛車、馬車、商店、地攤的買賣…等,只要我們能想到的民間活動,幾乎在這幅畫裡都能找到,滿足了我們對古人生活的好奇心。筆者真的很佩服畫家的巧思、筆法。裡面的人物何止數百人,衣著、形態、動作表情、頂戴都各各不同,幾乎看不到重複的。還有數隻蹣跚的駱駝正要走出城門,你彷彿可以看出牠遠從千里而來,剛卸下重貨的疲憊;還有伸展雙手在轎前開道的童工,以及叫賣的吆喝聲似乎都可以聽到一般;還有經過寒冬,剛冒出新綠的枝枒,彷彿還可以感受風吹柳條的清涼。嘿!真的好神,怪不得會叫做「神品」。

參觀清明上河園當天,我們要從東大門進入,沒想到才一下車,包公大人已率領大隊人馬到城外來迎接了,哇!好神氣喔!進城後,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張擇端雕像,手上拿的卷軸,應該就是清明上河圖吧!走到主題廣場看踩高蹺,那一群人真了不起,踩在兩公尺高的木蹺上,還可以跳舞逗趣。踏上虹橋,兩邊小店林立,橋下有船隻,正是汴河漕運,才一下橋,遠遠就聽到武大郎賣炊餅的叫賣聲,既沙啞又淒涼,令人不禁同情起那水滸傳中被潘金蓮和西門慶殺害的武大郎。旁邊有遊客拿起相機,才要「喀嚓」,說時遲那時快,武大郎喝叱說:「不可以照相!」喔!原來武大郎可是有肖像權的耶!豈可亂照?看他昂藏大男人,硬是要扮成矮子、蹲著走路,也確實很辛苦。

接著來到古玩字畫市場,筆者買了一幅複製清明上河圖,以便回家好好欣賞。來到勾攔瓦肆看民間絕活,那小女孩大約只有五、六歲吧?四肢簡直柔軟得像綿花一樣,任由她扭來轉去,小小年紀一定吃了不少苦頭吧?還有倒栽蔥,以頭當腳爬梯子,一蹬一蹬地上去,好驚險喔!真怕他的頭會折斷呢!走到磨房,看到好大的石磨,是要人力推動的,原來宋人是這樣磨豆腐的。還有大宋公平秤,竟然連人都可以坐上去秤。再來是看氣功噴火,那師傅表演數次,好令人驚心動魄,最後一次他好像是被火燒到了,那表情好痛苦,真叫人心疼,筆者忍不住在心中問:一定要賺這樣的錢嗎?

走到上善門,看到的正是疲憊的駱駝,正在休息呢!然後參觀王員外招婿—小姐拋繡球招親哩!再走過孫羊店碼頭、趙太丞家,去馬毬場看打馬毬,這可是唐宋時代的人最喜歡的活動之一,我們幾天前在陜西博物館就曾看到唐人打馬毬圖,那飛奔的架式,真是神勇極了。兩隊人馬騎在馬上,以長棍打毬入對方的球門,這不僅比技巧,還要比體力、騎馬技術以及隊員的合作,可惜當時下大雨,場地泥濘,只有比劃比劃而已。接著去看鬥雞時,先放一段影片,影片中兩隻雞鬥得血肉淋漓的,真是好殘忍的遊戲,現場的鬥雞雖只有爭鬥數下,沒出現令人不忍卒睹的場面,不過筆者還是不能認同這樣的遊戲。

最後是沿著九龍橋走回程,旁邊出現了拂雲閣,巍峨壯觀,其氣勢不亞於黃鶴樓、滕王閣,可惜我們沒時間進去瀏覽。

多次進出中國大陸,感覺對岸確實很有心發展觀光旅遊事業,也確實有優越的條件,例如名勝古蹟很多、風光秀麗、語言相通…等,但是不重視衛生,實在令人不敢恭維,筆者修行不好,難以觀想尿臊變香氣。幾時對岸能把廁所改善了,有門、有水洗手、不再臭氣衝天,相信不須費心推銷,觀光客自會蜂擁而至的。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