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期::共修研學-小止觀導覽

小止觀導覽(九)

 

蓮心整理

經文夫發心起行,欲修止觀者,要先外具五緣:

大意:修習止觀應先具五緣。

導覽

一、發心是指發出離心及菩提心,發心修學正面而言可離苦得樂,小則出離三界,大則成佛證果,發心修學反面來說是破除煩惱及業(煩惱為主),煩惱的核心是無明我執(包括人我執及法我執),無明我執的對治,以戒為前方便,定慧為正行,定的因是止,慧的因是觀,故止觀的成就,就是定慧的成就,破除我執,即可出離三界、圓成佛果。因此修習止觀者的動機,就是發心,發心大小不同,其果亦千差萬別。

二、外具五緣,是指修學止觀門成就之前最外圍應具備的條件,約內因講是指持戒懺悔、約外緣講是指衣食具足、閒居靜處、息諸緣務、近善知識,以上均為止觀修學有成的要件。

經文第一、持戒清淨:如經中說:「依因此戒,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是故比丘應持戒清淨。

大意說明持戒的重要,並引經證明。

導覽

一、戒定慧是所有行持的總綱,而其成就法亦是止觀。戒行清淨亦須止觀,在善法上修止修觀,方有斷惡修善之力,此即戒律之成,然以世法為所緣之止觀稱為方便止觀。定慧的究竟處乃成就解脫,然須以緣空性的定及緣空性的慧,才能成就解脫,方是真實止觀。緣世俗(緣起法)的止及觀為方便止觀,成就斷惡修善勢力,此歸為戒之內涵。

二、「比丘應持戒清淨」乃舉一攝四,正說比丘,兼說在家,涵蓋四眾,在家人應隨順修學。在家居士為十善戒,若在十善法上好好講究也有入定開慧的能力,在家人也能成就解脫,以及菩薩功德的成就,十善戒也可做為淨土法門的助功。另如八關齋戒、菩薩戒均可作為止觀修學的能力,若未持戒清淨,不易降伏世間的欲望,將妄念紛飛,無法安止於教法,修學止觀門亦無所成就。

三、持戒懺悔是內在相,非外在相,是福慧雙修,因為持戒就是斷惡修善,斷惡修善即是福,慧是在持戒中要善於思惟因果關係,在因果中若能體會空義,更為殊勝,持戒者如法持戒、在定上成就、慧上圓成,回過頭來再來持戒,戒會更為清淨,為無煩惱的清淨戒,故現證空性以上的二地菩薩,能成就戒的增勝德。

四、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中云:「持淨戒者,不得販賣貿易,安置田宅,蓄養人民、奴婢、畜生;一切種植,及諸財寶,皆當遠離,如避火坑;不得斬伐草木,墾土掘地。」是指凡夫戒,乃約束行者不要跟凡夫造共業;以上會使吾等追求五欲境,無法專心修學佛法,有志於修學止觀者,應生起避如火坑的覺受。「合和湯藥,占相吉凶,仰觀星宿,推步盈虛,曆數算計,皆所不應。」屬外道戒,約束行者不與外道造共業,若廣為弘揚此等內涵,將本末倒置,使眾生不能破迷啟悟,離苦得樂,妄卻了生死之大事,造成佛法的泯沒。「節身時食,清淨自活。」是少欲知足而能以充沛的體力與精力來修學善法,「時食」指出家人的過午不食,及用餐的定時定量。「不得參預世事,通致使命,咒術仙藥,結好貴人,親厚媟慢,皆不應作。」是斷惡,屬生活上的行為,不要結太多擾亂修學的外緣,且有些外緣易引發惡心,成為修學的障礙,且遭致苦果。應求三業之清淨。「當自端心,正念求度。」並且要好好收攝內心,希求解脫,作為修學止觀之動機。「不得包藏瑕疵,顯異惑眾」乃約去惡而言,修學止觀的目的乃為去除內心的煩惱。而非求名求利並以神通惑眾。「於四供養,知量知足」指在受用的資財上,要知量知足。「趣得供事,不應蓄積。」指除你所應得的供養(如比丘為三衣、瓦缽及頭陀的十八種法器物,在家人則日用平常之物足矣即可)之外,不應再蓄積。戒固為佛所制定,但一部分亦開放給今日的戒師視時局在不違背制戒精神下,依時代的潮流而遮止,故今日之下四眾弟子亦應戒電視、電影、賭博、吸煙、吃迷幻藥,學生戒逃課、作弊、男歡女愛、長幼無序,以厚培學佛的基礎。

五、定是梵語「三昧」翻譯過來的,智度論上說:「善心一處住不動,是名三昧。」所謂三昧即是隨心所欲將心安住於任一境界上,而且可隨心所欲安住多久就多久,百法直解:「於所觀境,令心專注不散」為定的體性,但心專注於一境界上僅是定的一部份,定是想要專注在那一種境上,都能隨心所欲的安住。比如念佛,心緣在佛號上,可隨心所欲,安住多久就多久,猶如清澈暢通的水流,不會阻塞。研究教法,也要有這種定功,如窺基大師研究唯識學至吐血,其心好樂唯識學,心就在唯識學上,此即定的功夫,因定可生出輕安的感覺。

六、禪譯為「思惟修」,例如欲修色界禪者,須思惟欲界的過患、色界的功德,一心安住於善所緣上,提起正知,警覺煩惱,欲界的煩惱(昏沉、掉舉、散亂)一旦起來,立刻剪除,而得到初禪未到定的證量,故思惟修就是幫助行者在緣境界時能修止修觀,得到止後的思惟修即是觀。比如念佛時,以思惟力察覺欲界煩惱(特別指男女飲食睡眠)之生起、將生,及如何修對治法以去除之,此時佛號轉為精緻、純淨。另外值得一提是欲界善法,但卻是禪定障礙,那即是「沉沒」,若在修學時,沒有力道,即是沉沒相,於境界有安住力而無明顯力,以致堪任性不足,此亦須依思惟修予以對治。故禪定為將心緣念在所緣境(或為佛號、或為咒語、或為無常的義理、或為皈依的決定見),一方面遠離男女飲食睡眠的障礙,一方面對治沉掉,加強緣念的力量,當你如此往上走時,會發現忘了身體的活動,連呼吸、身心都慢慢的靜下來,到最後連鼻子都不用呼吸,變成身上的毛孔在呼吸。吾等未在禪定上下功夫,因此這個佛號沒法提起來,或提起而無力伏惑,臨命終時,也沒有辦法將心力提起緣念西方,並在佛號上好好執持,淨念相繼,則無法了生死,得淨土受用。

七、禪即「禪那」、「思惟修」,但思惟在未生止時不可名為觀,而是正知,在修止的過程中若有沉掉之障此時立刻察覺,而予以對治,雖可隨順說觀,然實為正知。真正的觀是在止的成就下所建立的。故思惟修有二種名義,懂得思惟修的運用,方可除掉禪定的障礙(如沉沒、掉舉、昏沉、散亂),思惟修所引發的定叫做三昧,這個定可由心輕安引發身的輕安之樂(如風大充身、六根愉悅),從身的輕安之樂再引發心裏愉快的感覺(心輕安之樂)。故真正的輕安,一定要透過心輕安(對境界之專注力成就),而引發身的變化,由欲界的四大脫胎換骨成為色界的四大,此時身的輕安快樂引發心的輕安快樂,才是禪定的成就,即使初禪未到定亦須如此。

八、禪定可分為世間禪及出世間禪,以空性為所緣,建立出世間禪,以緣起為所緣建立世間禪。但以空性所緣得到破執的成就,回過來對世間的緣起如實的安住及觀察,了知如幻而破愛,仍屬出世間禪。因悟證空性故,回觀緣起則為甚深的緣起,能知世間幻化如水月空花。聲聞緣覺但以出離心為主修解脫道時須以空性為所緣,得以破迷啟悟了生脫死,故為出世間禪。若以菩提心為動機,以無量法門為所緣而抉擇空義,得到的成就為出世間上上禪。不發菩提心者不知其妙奧,只能出離生死,發菩提心者則不但能出離生死,且能利益無量無邊有情,在無量眾生與無量法門上顯現空義。故出世間上上禪與出世間禪本質雖同,但作用卻大異其趣。

九、在無色界時生命現象並無色界四大,透過禪定的力量,擺脫形體的束縛,可隨心所欲的現起生命現象(意想身、定果色),並隨心所欲的去受用這些依報環境,但不可誤以為是解脫,因為解脫是破除對相的執著,然不妨相的現起,此即外道內道的差別;世尊遍參印度的外道所得的答案都不是解脫,因此回過頭來在菩提樹下好好思惟什麼才是解脫,夜睹明星,成等正覺,大開方便利益有情。

十、「滅苦智慧」的「慧」是對空性的認知,「智」是在緣起上對空性的證知,證悟空性能滅分段生死苦(六道輪迴),為利益眾生,從空出假,並由無量假法抉擇空義時,會生起很多解脫大用,是變易生死的對治。

十一、戒是廿五方便之一,其餘廿四方便與戒同是定慧的前行。「因戒生定,因定開慧」,非指戒中有定,定中有慧,而是指持戒清淨的人有修定慧的能力,但仍須講究入定的方法與開慧之方便。定中亦無慧,若定中有空性慧,則四禪八定的外道即可出三界,然實非如此。而是以四禪八定的功夫緣念空性,對空性種種的觀修,種種的觀照,發起對空性的證悟,破除執著,這叫「因定開慧」。定的體性是止,慧的體性是觀,故運用止可以得定,運用觀可以得慧。定的主體是止息妄念,可任運緣住所緣境,而且不夾雜,此為定的成就,觀是在此義趣上(所緣境)種種的觀察思惟,如止住空性上(),對空性種種的思惟辯證(),得到對空性的證悟,能破除執著、出離生死。此時回過頭來對緣起觀修時為甚深緣起,可以破愛而出離三界,並進一步以無量眾生與無量法門為所緣而抉擇空義,得甚深智慧破所知障(變易生死)

十二、「滅苦智慧」是透過觀修,開發智慧,方能把苦滅了。因此開智慧的目的,是要解決痛苦,如訓練部隊要先認識敵人,以強化作戰能力,當我們對無明我執有真實的認知時,下手修學空性以破執(無明我執的正對治即是修學空性),執破則煩惱不生,不造新業,不潤舊業,則何來生苦。故學佛者應以人身難得而易失、無常可畏、輪迴可怕,眾生可憐,引發出離心、菩提心,以及自己內心深處對佛法的渴望,好好找到決戰點(以戒為修學空義破執的資糧),佛法才能展現真正的實用性。(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