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期::四海遊蹤
緬甸參訪放生行紀要(下)
願度
六、馬哈希禪修中心
這是我們第一次體會在緬甸齋僧的情境,一早我們到中心時,吳塞牟先生的團體已經幫我們把菜都準備好了,我們分成男女眾兩部分,把菜裝入小的塑膠盒中,裝好後就在路旁等待供僧。僧眾排成一列,拿著一個大缽徐徐而來,末學只是感受到佛陀在世的正法時代或許就是如此情況,我們到這個國度才能約略得知;以前末學很會在造善法時偷懶,後來想造善法,就像此次的齋僧,因為事少人多,就會開始爭著去做、而沒有考慮到別人,老師曾對末學說緬甸這個居士團體的器度非常好,它們一早把飯菜煮好以後就往後退、不爭功,而齋僧的功德讓我們去成就;聽了老師的話,末學開始思考—造善法時,要看情況,別人喜歡做的事情,我們可以退到後面去隨喜別人的功德,若別人有所不足之處,我們應該很敏銳的去補足它,可以讓人無後顧之憂的去興辦各種善法,並非一定要我親手去成就(或可是貪功德),從這當中可以破我執--「這是我做的」;其實每一件善法的成就都端賴團體的促成,何來有我一人可以獨立承擔呢?
齋僧後,住持和尚幫我們做了簡短的開示:這裡的禪修中心是以數息觀為主,在一呼一吸當中把意識集中到丹田,從觀出入息當中慢慢得到禪定的喜悅。以禪定讓心定,讓心力很強,而產生戒定慧三無漏學。在學習三學之前,我們必須生起出離心,知道人生與輪迴的苦,看清諸法實相:身體是不淨的、是由微小元素所構成,而心卻是念念遷流不住。對於自己面對的生死問題,神通並不能解決,唯有斷除煩惱、達到涅槃的境界,才能了脫生死;因此有心出離的行者必須修行解脫法,以禪定來扶持戒(定共戒)及慧(定共慧)。以禪定鞏固自己的出離心,去觀察心念是無常的;身體是不淨的,它只是由細胞元素所組成,生命只是維繫在呼吸間,呼吸是肚皮的脹縮來維持,從這裡去生起對身體的厭離—身心只是無常性、一切都在變化之中,而沒有常恆不變的一個我存在,而由我這個身體是產生對朋友、財產及眷屬的執著。有了厭離心,我們就必須運用方法好好修行,其方法包括:坐中修時用數息觀把念頭定在丹田,歷緣對境修時則在四威儀中好好維持當下的一念,譬如走路時,知道我是要走路了,再把腳跟提起,右腳往前跨、放下,對於每一個動作都知道的清清楚楚。訓練自己的明瞭意識,很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事情,而且很清楚的掌握所有現象的生起都是無自性的。從禪定當中去觀察三法印,可以把心念定在教法上,念念去觀修自己的所作所為而不會再造惡業,這就產生了戒,並觀察無獨立存在、常一主宰的自我,從這裡可以使我們產生很多的能力斷煩惱以自利利他。
林老師說出了自己的覺受:這裡的修行人放下所有的欲望,從身、到心,最後連我執也放下了,我執的過患就像非常大的一個胖子,他要過門就無法通過,會把所有的門都弄壞了,我們的我執即是如此,會處處妨礙到別人,讓別人很難受。從身、心及我執當中去看到其痛苦的一面,產生厭離;而快樂是來自於內心的清淨—從深刻的觀察當中深刻的體會而得到深刻的覺受。我們對於眼耳鼻舌身意,只要單純的去感覺即可,所有境界來了,就單純的觀察,沒有任何好或壞的自性,事情來了須做完,做完了就完全的放下即可,是非對錯是良知良能,做錯了知道下次不要再犯就好了,盡心盡力做完了就放下,不要再去緣慮境界緊緊的抓住他不放,也不要去餵養與縱容境界的愛執,不要隨著自己的煩惱思路去攀緣而讓它在心裡留下痕跡,就如在天空飛過的小鳥不曾逗留,又如波浪起了又回復到原點,而視一切境界其淡如水、水過無痕,而留下的只是對生活的體會與殊勝的覺受而已。
七、塞卡灣佛學院
經過了早上馬哈希禪修中心的齋僧,接著我們又趕到勃固市的塞卡灣佛學院;這裡有一千二百位僧侶,我們到達以後分成四隊供養白飯給這裡的僧侶;看到他們整齊有序列隊而過,沒有發出任何的聲響,進到齋堂也很整齊無聲的到達自己的座位上,一千多人用餐沒有一點聲響,難怪從前一位宋明理學家看到僧眾過堂的威儀時,他不禁要讚嘆:「三代禮儀盡在其中矣。」托缽是身心全部放下,修行已經融入生活之中了,每一刻每一秒都學習放下自我的身段,從這個苦行當中可以降服慾望,並與信徒們結善緣,讓信徒們培福報,並藉此機會說法給信徒聽。
八、雪達良臥佛寺
這是世界最大的臥佛寺,長五十五公尺,高十六公尺。看到臥佛,老師帶領我們提起意樂:佛陀示現涅槃也是為了讓眾生了知生滅無常之道理,並希望眾生在往生西方時都可以示現像佛涅槃如此安詳之像。看著佛陀靈動喜悅的眼神,不禁懺悔自己:「佛在世時我沈淪,佛滅度後我出世,懺悔今生多業障,不見如來金色身。」若平常對自己家裡的佛堂一杯供水、一枝香也無法供養的話,我們還以什麼資糧去感應生於佛陀或阿彌陀佛的正法時代呢?更以什麼能耐去修學正法呢?
九、五塔山
這是吳塞牟先生著力興辦的道場,在決定興辦這個道場時,先生遭受到人與非人的一些阻力—人即是村民的反對,而非人則是或許此地是龍族所居,但都被先生的誠意所感而一一克服,我們到達山上時,末學為了洗毛巾而到處找水,結果當地的居民竟誠意到幫末學用肥皂洗好,再拿給末學,一時不知所措。
休息了一下,我們先去放生—放穿山甲,他是很可憐的動物,身體的鱗片上有很多小蟲吸它的血。放生後,我們就開始供燈,因為風很大,我們想盡了各種方法讓我們的蠟燭不要熄滅,有人把幾根蠟燭合起來點(團結力量大)、有人把它點在佛像處、有人把它點在風吹不到之處,大家拼命的點燈發願,並代為這次無法同行的眷屬與善友乃至全台灣、全世界及法界眾生來點燈,我們都希望自己可以發起無漏之因來供養我們手中的燈,所以大家都點的不亦樂乎、流連忘返。
當我們用晚餐時,當地的居士們便拿了扇子在後面幫我們搧,就像古時的皇帝一樣,讓我們非常的惶恐。我們將桌上的菜吃完,它們就快速的把菜又補足了,吃完了又很快的把飯桌移到後面。在用完餐之後,住持就告訴我們必須以慈悲、宽容及善良的心態來面對眾生,對於護持者每日幫他們迴向,希望他們早日解脫生死輪迴。
下山時,他們已在山路上點好了蠟燭,又怕我們看不到路,並走在泥濘的路上,用手電筒照著我們的前路,以讓我們好走。等到我們要上車時,又準備好了水讓我們洗手洗腳,其實這些都非他們刻意的,而是他們平常招待客人就是用這樣的禮節,所以對於「禮」,我們要平常訓練,才會表現的落落大方;這種誠意表現緬甸民風的純樸,難怪孔子要說:「先進於禮樂,野人也。後進於禮樂,君子也。如用之,則吾從先進。」
十、孤兒院道場
早餐後,懷著最至誠恭敬的心去供養一千三百位孤兒的出家人,約一小時的隊伍,有條不紊的依序接受供養,可以揣測正法時代的威儀是如何的攝受人心,我們真的生不逢佛世,無法體會佛陀在世他老人家真正的教化是如何。午餐後,大家懷著依依不捨的心到達了機場,三寶給了我們緬甸之行的最後加持—一場大雨,看看我們緬甸行的豐富覺受是否一場大雨就把我們洗刷殆盡了,但我們似乎都不受影響,而懷著歡喜的心情滿載而歸。(完)
編後話:此篇文章乃匯集各位長輩的心得及記錄而成,在此感謝大家「編輯資源」的提供,阿彌陀佛,願大家法喜充滿,光壽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