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期::啟蒙園地
嚴先生祠堂記(上)
願度整理
本文(范希文)
「先生,光武之故人也。相尚以道。及帝握赤符,乘六龍,得聖人之時,臣妾億兆,天下孰加焉?惟先生以節高之。既而動星象,歸江湖,得聖人之清,泥塗軒冕,天下孰加焉?惟光武以禮下之。在蠱之上九:眾方有為,而獨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先生以之。在屯之初九:陽德方亨,而能以貴下賤,大得民也。光武以之。蓋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武之量,包乎天地之外。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豈能遂先生之高哉?而使貪夫廉,懦夫立,是大有功於名教也。仲淹來守是邦,始構堂而奠焉。乃復為其後者四家,以奉祀事。又從而歌曰: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壹、人物介紹:
一、范仲淹:本文作者,字希文,北宋蘇州吳縣人。太宗端拱二年(西元九八九年)生,仁宗皇祐四年(西元一〇五二年)卒,享年六十四歲,諡文正,世稱范文正公。公二歲而孤,母謝太夫人再嫁長山朱氏,從其姓,名說,少有大節。到了長大以後,知道自己的家世,於是辭母到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縣南)去,依戚同文學,晝夜不息;在這當中,文正公之「起居飲食,人所不堪,五年中未嘗解衣就枕」,到晚上如果感到昏怠,輒以水沃面提神,曾自比「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食不足,就用稀粥餬口。真宗祥符八年,考中進士,為廣德司理參軍。迎其母歸養,恢復了本姓,改名仲淹。文正公每派駐到一個地方,就首先興辦當地的教育、培養人才。仁宗時,遷吏部員外郎,權開封府。忤呂夷簡,罷知饒州。西夏趙元昊反,仲淹以龍圖閣直學士,經略陝西。守邊數年,號令嚴明,羌人呼為「龍圖老子」,夏人不敢犯其境,說「小范老子,胸中自有數萬甲兵。」慶曆三年,拜樞密副使,參知政事,大事整飭吏治。因受人反對,罷相,出知青州,不久病卒。著有范文正公集二十卷。
二、嚴光:字子陵。先生從小喪母,其記性強、悟性高,由父親親自教導。其深受祖父(嚴景仁)遺留下來的家風〜「讀書為明理,做人當守真。國有道則進,國無道則退。寧窮困終身,不昧心求榮。」所影響。因此在小時候就以節操聞名於世,十五歲時並以新野神童聞名,後又與劉秀立志到洛陽遊學,成為患難與共的同窗好友,兩人原本要一起輔佐王莽,但後來發現王莽有篡漢之心,嚴先生於是就失望的回到故鄉,而劉秀則加入起義軍的行列,討伐王莽。老父死,他便於父親墓旁搭草棚讀書,後來漢光武帝即位以後,先生又到桐盧去隱居、垂釣於富春江。光武帝思念先生的賢能,想請他出來做官,繪其畫像,昭告天下,後來被富春縣令湯久可發現,上報朝廷,光武帝很高興,立刻派遣使者,駕馬車,攜幣帛去禮聘他。先生拒不應聘,經過三次的往返徵聘,先生拗不過,只好隨使者進京。光武帝特別命主膳之官早晚進膳,禮敬有加。大司徒侯霸(字君房),與先生為舊識,聽說先生到了京城,特別派姪兒奉書問安。先生回書說:「君房足下:位至三公甚喜,懷仁輔義天下悅,阿諛順皆要領絕。」侯霸將回書上呈光武帝,光武帝笑著說:「他仍和以前一樣狂啊!」於是立刻移駕去看先生。到了賓館,先生正臥於床上假寐,帝摩著他的肚皮說:「喂!喂!子陵,為什麼不肯相助呢?」先生睡著不答。經過許久,才睜開眼睛,回答說:「從前堯舜有天下,帝德遠聞,尚有巢父、許由不受遜位。士各有志,何必強迫我?」不久,帝又請先生入宮,和他敘談舊事,不覺日落,於是留下先生,夜間與他同席共寢。睡眠中,先生以腳伸於光武帝腹上,並偽做鼾聲,帝全不在意。第二天,拜先生為諫議大夫,但先生不受。先生考察當時的局勢已經安定了、難免有分一杯羹的嫌疑,所以便回到桐盧隱居,耕釣自娛。年八十,終於家。後人稱他釣魚的地方為嚴陵磯;其後山,稱為嚴山,以紀念他的高節。
三、漢光武帝:(公元前6〜57年)字文叔,蔡陽人,漢景帝後裔。新朝王莽末年,起兵反對王莽,昆陽之戰,光武挽狂瀾于既倒。王莽政權的喪鐘,由此而敲響。光武以偏師徇河北,平王郎,降銅馬,艱難奠定中興之基。統一天下,定都洛陽,重新恢復漢室政權,為漢室中興之主。政治措施皆以清靜儉約為原則,興建太學,提倡儒術,尊崇節義,為一賢明的君王。在位三十三年,諡號光武,廟號世祖。
貳、釋題:
嚴先生指嚴光先生。有些版本題目為「桐盧郡嚴先生祠堂記」,因為此祠堂是在浙江桐盧郡,但大部分版本之題目都為「嚴先生祠堂記」。嚴先生,為浙江會稽人,嚴先生之祠堂之所以在桐盧,而非在會稽之原因是因為他隱居在桐盧,並且在富春山耕種,而垂釣於富春江。他在垂釣的時候,穿的是羊裘,所以在釣台旁就有四字〜「羊裘高風」,高風是指嚴先生有很高潔的風範、令人敬仰。嚴先生與漢光武原為一齊讀書的好朋友,等到光武帝作了皇帝,便四處派人尋找嚴先生,結果在富春江找到了一位穿羊裘垂釣的人,大家認定就是嚴先生,所以才有「羊裘高風」這個典故。祠堂為祭祀祖先或先賢、烈士的殿宇。在文體上,此篇文章後面有個「記」字,都是屬於雜記類。
參、大意:
本篇文章是在文正公因反對仁宗廢郭皇后,被貶至睦州時所做,紀錄構建嚴先生祠堂記之由來,並冀藉此影響整個世道人心及改善社會風氣。(下期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