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期::活動報導-有朋自遠方來〜文化一家親

文化交流講座開結訓

編輯部整理

走到人生的瓶頸

開發未來的希望

踏上光明的前程

坐穩文化的弘傳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一日至八日

本會指導老師 開訓致詞

此次講座活動與馬來西亞的文化人士交流,不得不說緣起,去年九月在法務部的生命教育研習營中認識了張會長,由張會長作一個緣起,認識了大家。

在一九六五年,曾經有馬來西亞的蔡榮華老師到臺灣向雪廬老人求學,老人非常高興,高興的是文化能夠傳播出去。老人是國學泰斗,在臺灣講學這麼多年,當然最希望的是能將文化弘傳,文化是不分國界、地區的,是求則得之。例如東漢馬融是陝西扶風人,他的高材生鄭康成是山東人,千里迢迢來向馬融求學,且青出於藍,馬融看著他學成離開,說:「吾道東行。」

中國歷經五四運動,又逢文化大革命,已將文化剷除,成為一個沒有根的國家,兩岸都知中華文化在臺灣,然那是什麼景象,那是當年因戰亂而有許多理解與實踐文化的前輩來到臺灣,尤其雪廬老人,老人家學淵源深厚,又在文化底蘊深厚的山東濟南成長,來到臺灣時年已六十歲,安靜的在臺中教學了三十八年,將文化的正解留在台灣。對岸已是經濟、武力的強國,但也明白只有文化才能讓國家長治久安,讓民族不亡,能培養人成為有遠見、有抱負、有能力的人才,這是文化的力量。雖說文化在臺灣,然已隨西洋風氣的影響漸漸沒落,到底會傳到那裡呢?求則得之。

此次大家遠地而來,代表文化有發展的趨勢,張會長帶來有心的人士,透過《論語》等課程的學習,並體會雪廬老人的風範與傳承,老人對文化的正解,相信會有弘揚與傳承文化的人才出現,有此幹才,團體必興、國家必興、民族必興。有云:中興以人才為本。

以上是肺腑之言,有幸認識張會長這樣有魄力的人,有熱誠、有幹勁、有理想,我願意與各位一起來共學,謝謝大家!

丹江弟子規教學中心 / 張偉慈會長  開訓致詞

聽唐老師一席話,內心震動、震撼,這一股震撼是來自我們固有文化。對我們一行人稱呼為:馬來西亞文化人士參訪團。實為慚愧,我們是有教育沒文化,雖受過高等教育,但在這樣的教育體制下,我們充實的是生活知識,變成了什麼樣的人呢?我們的下一代又變成什麼樣的人呢?

有老師說:上學其實是受污染。沒錯!我的女兒今年九歲,是在小學讀書,當時在掙扎要不要將把女兒送到學校,由於母親及家人反對在家治學,為了不讓女兒受人污染,所以在小學以及所住之處,大力推廣傳統文化,並成立學會,根本解決問題。

這四年多來,我一直都在提倡:大家學《論語》。因為《論語》是中華文化的根本,而《論語》的根本處就是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我們近十年來,推廣〈弟子規〉,有一千零八十個字。雖是將文化落實於生活,但不能不懂內涵與精神,若不具足論語的正見,成為實踐弟子規的內涵,慢慢的推廣弟子規會變質,會流於形式。

今天有幸來到台北向唐老師、林老師以及各位老師學習,我們來學習什麼呢?來學習文化,趁這一次的機會,將孔老夫子的內涵學好,才不會辜負此行意義。

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 宋寶蘭主任 開訓致詞

此次活動能參加,非常感恩張會長,張會長是屬於行動派的,我是屬於穩定派的,張會長是不斷的往前衝,有時我也得拉著他一下,但有時讓他衝,因為美好的夢,有時候是一些很傻的人、很有夢想的人衝出來的。

之前向他提起了唐老師,他就非常積極的想要過來學習,法務人員講座就接通了這樣的因緣,回國之後,張會長很快的就號召了今天這個七十七位的團隊過來學習。

本中心這次參加的有六位行政人員與七位教學人員,我們是文化團體,要弘護正法,得多多學習傳統文化內涵。

唐老師在雪廬老人底下學習多年,本次教學《論語》所用的〈論語講要〉,唐老師下了非常多的功夫。傳承對我們非常重要,本中心師承淨空老法師,雪廬老人當年開了三個條件給老法師,作為向老人求學的條件,老法師有今天的成就,也常跟我們提起是雪廬老人的教導,對雪廬老人非常的恭敬,所以雪廬老人也算是我們的師公。到這裡除了學國學,亦觀摩無盡燈的團隊,這樣的師承來自於雪廬老人。

我們馬來西亞是多元文化的國家,除了國內各個民族,還有西方文化的衝擊,所以馬來西亞的特徵是樣樣通、樣樣鬆,語言也講的比別人多。一位馬來西亞人基本上會懂四、五種語言,有母語、馬來文、中文、英文等等,我們的文化可能缺的就是深度。古文有說:「無常安之國,無宜治之民,得賢者則安昌,失之者則危亡。」怎樣才能稱得上賢者?論語當中有仁者、智者、君子、小人、賢者、聖者,這方面對我們來說,沒法深刻的瞭解。

從二00二年開始,我們跌跌撞撞依王財貴博士讀經法:「小朋友跟我念」,以為這樣就可以教傳統文化了,教著教著師生們覺得很悶,雖然該背的都背起來了。

到了二00四年蔡老師來了中心,教導我們〈弟子規〉不是拿來背的,是拿來作的,結果我們的老師們又提升了,就不是這樣教了。

在今天的二0一二年,我們發覺在馬來西亞,家長對傳統文化的信心還不算高,到中心的年輕人,會問自己是否有出路?中心能持續下去嗎?成家之後養得起家嗎?二0一一年十月,我與中心王主任第一次來到貴會,感覺中華傳統文化是非常有出路的,學會把我們的眼界提高了、格局加大了,對中華傳統文化有信心。

學文化不單是德性還有能力的培養,學記裡面:「能博喻﹐然後能為師。能為師,然後能為長。能為長,然後能為君。」若有這樣的內涵,必能帶出中華文化的出路。

所以我們這一次來,就是要學習孔老夫子的氣象,才是認識我們的文化,然須來自於師承,雪廬老人、老法師是一脈相承的下來。我們中心願以真誠的心、恭敬的心、謙虛的心來學習。

最後感謝中華無盡燈文化學會,在唐老師的帶領之下,讓我們到貴會來學習,這真是道義之交,每當我們有問題,一定是兩肋插刀,義不容辭的幫助我們,在這裡也代表中心,向貴會的各位老師致謝。

張會長  結訓致詞

這一次講座,中華無盡燈文化學會委實花了不少的人力、物力、財力,我一直在找真正的傳統文化,找真正原汁原味的傳統文化,這個中國人的道統,這次真的找到了。

在座很多領導都知道,過去這十年我們不斷的推廣〈弟子規〉,可以說是馬不停蹄,到處辦講座,十年前我剛從國外畢業回來,就找宋老師一起來討論,如何將〈弟子規〉這種祖先的教誨傳遞下去。

在馬來西亞,我們經歷了幾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小朋友跟我念,那時候我們就展開了兒童讀經,經讀了幾年,也看過很多團體辦理小狀元比賽,小朋友們唐詩、宋詞,四書五經都倒背如流,但是雖然如此,回到家裡對父母親的態度是很傲慢的,不懂得捨己為人,那時候就覺得這個兒童讀經運動有問題。

接下來中國安徽廬江成立了推廣文化的據點,我們組成馬來西亞的校長志工會,這是很大的團隊,到那裡也聽了不少課,老實說當時在聽課時,就一邊思考這是不是我們真正的出路。雖然我很喜歡〈弟子規〉,教導我們的是孝親尊師,但幾年來又覺得不對勁,剛開始時我以為只有我自己有這樣的想法,所謂的不對勁不是否定任何一門課程或老師。那種不對勁好像是太過於強調形式,好像不鞠躬,穿的比較不傳統就是死罪,以為這樣做就是在搞背叛的運動。

然而我們此時此刻需要的是真正的道統,而不是形式的道統,只講究形式到最後只有死路一條,我們太重形式卻忽略了實質。應學習的內涵是夫子的智慧與仁愛,在我們的教學中,越教就越心虛,慢慢形成無力感,就這樣慢慢洩了氣,馬來西亞的〈弟子規〉教學到今天已經慢慢步入洩氣的階段,為什麼洩氣呢?因為大家都在作表面、作形式,這樣做下去是沒有前途的,是看不到希望的。

好不容易才有這次機會,唐老師在台上講課,我在台下乖乖的聽課。去年九月在天母法務人員講座,開始時還是充滿質疑,也想看看這位老師不知道會不會弄出什麼名堂,我心裡一直在想,千萬不要再搞形式了!想不到唐老師、林老師所講的課,給了我信心,這信心是對道統的信心。

經過上一次在天母的上課,我內心就有一個底,這次來無盡燈文化學會,就是來找出路的,不單是為我們馬來西亞的中國人找出路,我們甚至要為全世界的華人找出路。我們今天有幸能將傳統文化請回馬來西亞,這幾天的課程並不是結束了,是剛要開始而已。我們每一天從早上九點到晚上九點都在課堂聽課,回旅社是研討到凌晨一、兩點,這個現象告訴我們什麼?透過老師這樣的講解,能夠讓完全沒有接觸過〈弟子規〉或者《論語》的人,產生如此的興趣,而且不斷的檢討,這叫做明師,是智慧的「明」,只有明師才有辦法把論語講的如此精彩,出神入化,讓我們產生信心、產生興趣。

我四年多前看到〈論語講要〉,就自己一個人慢慢看,辦很小型的讀書會,傳統文化到了這個時候,我們不得不慎重,不得不努力,我們過去在推廣〈弟子規〉當中犯了很多過失,但這樣的過失不能再犯了,我們不能再作蠢蠢的好人,要作有智慧的好人,我們要推行傳統的傳統文化,我們要朝著這個目標進行,我們要把文化的精神找回來。

這一趟我們來到台北,跟著唐老師、林老師以及其他老師學習,我們每一個人都如獲至寶,每一個人的心裡都是滿滿的,除了充滿震撼以外,心裡面那種實在,內心的那種滿足是前所未有的,我相信唐老師講的,只要我們堅持在培養人才的道路上繼續進行,好事會陸續來的,所以回到馬來西亞,會繼續籌備請唐老師及團隊,到丹江辦講座。

同時也希望丹江弟子規教學中心作一個試點,用網路連線上課,且勉勵他人要學《論語》之前,我自己要先學好,如果我自己都不學好,我就不配當一位推廣傳統文化的人。雖然老師說不用很多年就可以把《論語》學好,但我下定決心是一生一世,要把〈論語講要〉學好,別人沒作之前我自己先要作,別人不推廣之前我自己先推廣,別人還沒行動之前我自己先要行動,只要是好的事情、對的事情,我自己一定要以身作則領導一個風氣,領導一個學《論語》的風氣,將雪廬老人的風骨找回來,相信我們是辦得到的,只要我們不斷不斷的努力。

今天非常感謝各位老師,尤其剛看完這幾天活動短片(網址:http://www.youtube.com/watch?v=dDE9gX7hG-Q),內心非常感動,如同課程裡在欣賞音樂時,突然有人把美味的點心端上來,我心裡面已經在流淚了。其次在去故宮的路上,學會已給我們準備好傳統早餐,每天課程之外還有香積組準備的飯菜,我常以為我們丹江弟子規教學中心的素食很不得了,到這裡一看,發現我們全部都要重新開始,我們丹江的廚房、行政都要重新開始,來個乾坤大挪移,若不如此,未來難度會越來越高。

我們在推廣文化的過程中,真的犯了很多過錯,唐老師的課不是講講而已,他們的團隊不但學到,也做到,不只是用手作,更是用心去作。比如餐前觀修,讓我們想想該用什麼心態去吃飯,否則一頓飯就白吃了,這些細節我們都沒想過,這些所有的安排,乃至到故宮時還有人殿後招呼我們,看到義工們的用心,不但學習到正知見,還能落實到這般,這些都是我們今天學習傳統文化的目標,謝謝大家!

唐老師  期勉

以上讚譽更令我們戒慎恐懼。張會長若致力於文化人才的培養,會得到很大的讚譽,另一方面也會得到很大的毀謗,或成為毀譽參半的人物,承擔毀譽參半就能辦出一番事業。但重在有內涵的引導,是一種能令善知識的讚譽,非僅僅只是一般的毀譽參半,這也能考驗自己的動機及堅持的能力,以及毅力的訓練,願力的持續,是遇障不退的精進力,那將是馬來西亞華人之福,中華文化海外發展之福。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