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期::活動報導-有朋自遠方來〜文化一家親

文化交流講座餐前觀修

編輯部整理

食衣住行最平常

體會最難凡聖別

二時粥飯雜用心

趙州猶恐失本來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一日至八日

聖者的用餐 / 王東煜

為了有情眾生成聖成賢,所以眼前興辦與馬來西亞來臺的文化講座,現在進行餐前觀修,題目是「聖者的用餐。」

凡夫的聰明與聖者的智慧相較量,可說是天壤之別,若就用餐這件事來論,凡夫追求的是佳餚美食,聖者則講究要依禮而行,要合乎道。所以,首先就為大家報告聖者的用餐是如何依禮而行?我們可從孔子在論語鄉黨篇的進退應對中找到明確答案。例如孔子曾說到「齊必變食」,第一種解釋是講齋戒時要變更平常的食物,就是不准飲酒、不准吃肉,或者是第二種解釋為雖然可以吃肉,但不能多吃,必須以飯為主,因為不能使肉氣勝過飯氣,以免傷胃。而酒也可以飲,飲多少沒有定量,但以不醉為原則,不醉則不會違禮作亂。孔子還說「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不厭就是說不求其精細而飽,意思為聖人即使沒有精細的飲食也可以吃飽。然而,卻有許多人誤解孔子特別講究精細美食,那就大大的冤枉了聖人!而孔子也注重食物的清潔衛生,故說:「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是講穀類的食物,若是原來的氣味變了,那一定是不新鮮。而魚肉若是腐爛了,吃到肚裡就很容易中毒,所以是不會食用的。

孔子還主張「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色惡不食」是指食物的顏色惡劣時,是不能食用的。而「臭惡不食」的臭惡不是講腐臭,是指烹飪產生惡劣臭氣時,也是不能食用的。所謂「失飪不食」,是說如果食物未煮熟,或煮的太過熟了,皆是不適當的烹飪,也是不能食用的。至於「不時不食」的不時,則有三種不同的講法,第一種是指烹飪不到火候的食物;第二種是指不合春夏秋冬四時所宜的食物;第三種是指一日三餐不在早上、中午及晚上應該用餐的時候,這都有害於健康,所以不食。再者,孔子還說過「割不正不食」,這句話絕對不是講切肉不方正就不食,而是說用殘忍不人道的方式宰殺的肉,是不食的。

此外,在用醬料方面,孔子認為「不得其醬不食」。醬有醋及肉醬等多種,不得其醬,是指若用到不適宜的醬料,恐怕與食物相冲,吃下去會有害身體健康。反之,若用到適宜的醬料,可以讓食物更美味,且能引起我們的食慾,所以要重視它。

而孔子也主張「沽酒市脯不食」,因為當時從外面買來的酒未必清潔,而買來的乾肉也不知是何種動物的肉,所以都不食用。孔子又提到「不撤薑食,不多食。」因為薑能夠去邪味,引發正氣,所以可以使用,但卻不能吃太多。

孔子還認為吃飯及睡眠皆不是說話的時候,所以說「食不語,寢不言。」因為吃飯時,口中咀嚼食物,而睡眠時,則要安靜休息,所以皆不適宜言語。但在宴會時,敬酒敬菜,也不能不說話,朋友也有連床夜話的情形,然而亦須少說。

又因為古時候有祭拜食物的禮節,故孔子則說「雖蔬食菜羹瓜,祭,必齊如也。」即在飲食之前,將每種食物取出少許,放在食器之間,以祭祀古時發明以火作熟食之人,表示不忘本。但是若非美食可以不祭拜。而孔子日常所食的,雖是粗疏的食物,以及菜羹瓜果之類,也要祭拜,不敢因此廢掉禮節。

此外,當孔子應邀作客,「有盛饌,必變色而作。」是指如果見菜餚豐盛,而且是主人親手端來,孔子必變面色而作,表示驚異感激之意。

接著報告聖者的用餐是如何與「道」相結合?例如在學而篇中孔子說:「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並非要求我們不要吃飽、不要居安,而是勉勵我們努力求學求道,它比食求飽,居求安更重要。而在述而篇中孔子曾說:「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這說明孔子飯則粗食、飲水,睡覺則曲其臂而枕之。窮困雖到如此,而樂在其中。因為有道,所以無所不樂。甚至更讚歎顏回:「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是說顏回賢而貧窮,但顏回已得其道,故不改其樂。

又在里仁篇中孔子說:「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是說讀書人若立志真心學道,則不會以為惡衣惡食是羞愧的事。否則,表示他的志向沒有在仁義上,那就不足與他談道了。

以上就是聖者用餐的修學法,古今作法雖不盡相同,但精神是永遠不變的。相信大家已明白其中的道理,此刻內心必然法喜充滿,那我們接下來吃這頓飯就不是普通人的用餐了,若進一步將前述內涵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則必能進德修業,最後成聖成賢,以利益國家社會,願藉此與大家共勉之。

天命的用餐 / 王順福

為了有情眾生成聖成賢,所以有眼前興辦與馬來西亞的文化講座,目前因緣是餐前觀修,題目是「天命的用餐」。

翻閱論語整本經書談到天命的地方,不論是顯明或隱藏,至少有七章,尤其末章,提及「不知命無以為君子」,宛如樂章最後湧現天籟的音符,餘音繞樑,久久不絕;又如一篇佳文,除前當似鳳頭,中若豬肚,結尾亦須有如豹尾,充滿智慧又有震撼力,令人印象深刻。

我等容或都是孔聖私淑弟子,套用現代的術語,自己常不揣簡陋願當孔學的推銷員,而推銷員除須對自己的產品孔學最精華的論語一書,要有自信外,更要深信這部東方的聖經,是有益於世道人心,且歷久彌新。其中夫子的天命觀,最是提供世人安身立命的殊勝理念及離苦得樂的良藥。

雖期許自己當孔學的推銷員,跟從唐老師學習論語多年,但自己性本駑鈍,所學仍淺,目前就夫子天命觀尚不是稱職的推銷員,確信終有一天會明白。天命雖在述而篇夫子自述五十的境界,可是知命的境界,絕對不是到了五十,憑空而來,由天而降,若以為如此,那是世俗人習以為常的窮通夭壽的天命觀,那是宿命論,逢樂境則生貪、臨逆境就瞋,認為命該如此,無能改易;夫子則不然,迥異凡俗,不隨順逆境而轉,那是由志於學,而立、不惑,一生發憤忘食所修到的境界,遇窮通的境地,不起貪瞋的心,不會隨外境而轉。舉例來說,在陳絕糧七日,依舊弦歌不輟,了然現前的困境,只不過是隨順過去所作業的現起,何怨之有?更藉此來砥礪弟子向道的心。由此可悟,夫子天命觀,何等重要!大則為我輩出處進退、用行舍藏、了脫生死的南針;小則也能指引作為我等日用平常,如穿衣吃飯的準繩,以吃飯來說,若能了知夫子的天命觀,縱使處在疏食飲水,也能樂在其中。

其次,夫子的天命觀展現承繼道統的使命感,讓夫子每每逢危轉安,此點最值得後人學習,也增加無比的信心,對遠道來訪的嘉賓,僅擷取講要數語相贈「學中華文化,有志於為文化的傳遞者,遇見惡劣的環境,當學孔子的精神,…以道自任,環境自然隨之轉變。」

鬼神加被的用餐 / 謝治平

各位老師,為了有情眾生成聖成賢,特別興辦馬來西亞文化講座,目前的因緣是餐前觀修,題目是鬼神加被的用餐,經過幾天的課程,相信各位老師已對儒學的內涵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儒家是講生死、講鬼神的,鬼是死去的祖先,神是指生前對社會國家有功、有貢獻的人,被後人奉為神明,儒家對於如何祭祀鬼神也是十分講究的。所謂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一心想像所祭的鬼神就在眼前這樣誠心的祭祀,就會感得他們來享,其中的意義有兩層:一是報本還恩、飲水思源;二是求福報加被,就是向鬼神禱告請求,求福報加被,而孔子又說「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能事奉人就能事奉鬼神,也就是要在人事上講究。

剛才說求鬼神加被,就是求福報,那什麼是福呢?在《尚書》〈洪範篇〉有提到世間福統稱有五種,所以過年春聯會寫五福臨門。一是壽,即是長壽;二是富,就是財富豐厚完備;三是康寧,是指一生無病;四是攸好德,是指所愛好的是德,現在有人解作修美好之德,因為愛好美德亦會修養美德;五是考終命,是說能得善終,通說是這五種,若要細分,又可從這五種開展出去。比如長壽之外又能子孝孫賢,財富豐厚又不會被人侵害等等,而壽、富、康寧、考終命這四種常是互相消耗的。比如花錢治病,病好了錢消耗了,是富轉化為康寧,拚命賺錢,升了官,身體狀況卻變差,是康寧轉化為富,只有攸好德,是不會消耗,而且可以日積月累,一切福都以德為根本,有德始有福,但是任何一種福都不是別人送的,必須自己求,自己如何求呢?自求之道就是攸好德,所以福不是向外求,而是講求內化自己的德性,平時言行合於天地神明,如《詩經》〈大雅〉有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配命就是配合天命而行,就是天然的法則,就是說永遠配合著天命而行,自然就能求得多福,因此在人事上講究,在進德修業上講究,才是出路,僅以此淺陋心得向各位報告,希望大家用餐愉快,謝謝大家。

不改其樂的用餐 / 陳琇琦

為了有情眾生成聖成賢,所以眼前興辦與馬來西亞的文化講座。今天的餐前觀修,末學要分享的是「不改其樂的用餐」。

講到「不改其樂」,我們馬上可以聯想到《論語》〈雍也篇〉中:「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顏子的樂是樂在道上,經由學習而產生的法喜與輕安,雖然環境是陋巷,而食物是一般人無法忍受的簞食瓢飲,即使處在如此的逆境,因為顏子心中的法喜是相續不斷的,食物與外在的環境的陋劣也就不成為他的煩惱了。這是顏子「心不隨境轉」的境界。

顏子有一位「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的好老師—孔子,不僅「博我以文,約我以禮」,還能「循循然善誘人」,依次第而教導學生。有好的老師,還要觀待像顏回這樣「既竭吾才,如有所立」的學生,如此師資道合互相觀待下,才可以體會內心源源不絕的法喜,才會「欲罷不能」想不學都辦不到,而外在環境也就不成為困擾了。

相對於顏子的「不改其樂」,孔子的境界又是如何呢?在《論語》〈述而篇〉中講到:「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孔子的樂是「朝聞道,夕死可也」的樂,是「以心轉境」的樂。

結合眼前用餐,雖然食物與環境不是最需在意的重點,我們還是要具備觀察的能力,面對美好的食物,要生起感謝準備餐點者的用心,並警惕自己以食物做為修學的道糧,而非逞口舌之欲;面對不精美的食物,也能期望自己生起效法先賢之心,在簞食瓢飲之中不改其樂。結合上述觀修,並以食物做為長養色身與修學中華文化之資糧,那我們這餐一定可以樂在其中。

志向的用餐 / 陳怡瑩

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古人十五歲就算成年,成年時將一生的志向立定在學習上,去親近善知識、結交善友、研學經典、確立正知正見、不斷地增上。為求利益最多的眾生,將來不是辦政治就是辦教育,辦政治可以福國利民,辦教育可以培養人才,兩者都是千秋之業。學習是從自利開始,培養自己的能力,沒有能力而想利益別人是有慈悲卻沒有智慧;自利以後,要能利他,回報眾生的恩德,否則有能力卻不想利益別人,這種沒有慈悲的智慧不是真智慧。所以立定志向在學習上,是一種有遠見的、自利利他的、聖人的志向。眼前要充實自己,第一步就是親近善知識,作正知見的學習,唯有正知見才能破迷啟悟,才能讓我們知道人生大事如何抉擇,才能知道在逆境中如何自處,才能得到善知識的提攜,也才能成為他人的善知識。

將志向立定在學習上,眼前是正知見的學習,不只在課堂上,所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時時刻刻都在學習,令人感到十分喜悅,要怎樣來結合用餐呢?我們若想成就自己的志向,需要健康的體魄,所以需要用餐來滋養我們的色身,這是我們修學正法的資糧。也因此,營養、乾淨的飲食就足夠,不需挑剔食物是否美味,不須講究口腹之欲,但這是約著自身來說。

若我們是提供飲食的人,則應當要以最用心、最美好的食物來供養善知識、供養法行人,所謂「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普賢行願品》教我們廣修供養,所有的供養中,又以法的供養最為殊勝。所以當我們誠心誠意地以食物來供養修學正法的法行人,那功德利益不知增長廣大多少!若是拘泥於粗茶淡飯,認為修行人本來就要心在道上,對食物不要執著,把對己的要求拿來對人,就有失偏頗了。特別是對善知識,要展現的是自己的誠意,就像主人要請貴重的客人,最極致的誠意表現就是自己下廚來招待,若沒有以美味用心的食物來體現誠意,那誠意在哪裡?所以在用餐前,可以觀修自己眼前的餐點是有人的護持,若我好好修學正知見,那麼他人的付出是功德一件;其次,將來若換我有機會以飲食供養他人,我要如何地去表現誠意、來結這個善緣?

所謂君子立恆志,小人恆立志,要怎麼樣在用餐中更堅定自己的志向?若是吃到自己喜歡的食物,生起滿足高興的覺受,就要珍惜自己的福報,既可以修學正法得到心靈的充實,又可以嚐到令人歡愉的飯菜,身心皆得到養分,更應在福中修福,而不是消耗福報,所以更要加倍用功;反之,若是吃到不喜歡的食物,生起失望或是厭惡的覺受,那麼就應該期許自己在修學正知見的同時,也要好好地廣結善緣,並且學習各種度化眾生的方便,讓他人在歡喜心下也得到正知見的引導。

心懷志向的用餐是有內涵的用餐,在用餐中堅固自己的心志,在用餐中體會主人的用心,期許自己將來也能護持有志向的人、而且懂得供養善知識的殊勝,期許自己在正知見上的學習如同吃飯,每天都不能少,吃飯提供生命所需的養分;正知見提供慧命所需的養分,這才是養生之道!

結合論語的在外用餐 / 吳錫堂

誠摯歡迎遠道而來的師長、學長及各位貴賓們,末學謹以出外用餐結合《論語》所示的心得淺見,與諸位分享餐前觀修。

生活中,在外用餐的機會有越來越多的趨向,或許在外可以品嚐到獨特的美食,但終不如在家用餐的舒適自在。除了口味是否習慣外,在外用餐通常有諸多不便,甚至還要排隊才能取用,不若在家只需眼到、手到即可享用的舒適,這也是末學鮮少在外用餐的主因之一。

出門在外用餐雖有諸多的不便,但是吸引大家千里迢迢至此,除了善知識的研習外,還是有些需要大家去領受的。

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又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君子戮力於求道,成聖成賢是君子所求,飲食本身良劣與否並非重點。而且「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以哉。」所以在外用餐不計較的是自己不強求主人必得提供什麼餐點,亦不計較主人所提供給自己的是什麼菜餚。但最起碼,菜餚好不好吃,於自己的體認上還是有計較的。

一樣出外用餐,用心者的體悟,會有不同的層次。吃的同時他會思維這道菜的材料有那些?是怎麼烹煮的?如是來感受作膳者的誠心與用心,誠是待人如己,以利益他人為出發,如是仁者,更能藉由觀修仁心對己之益達到智者利仁的境界。

香積組的志工們,本於利益眾生的誠心為大家準備膳食,只祈願大家可以好好用餐,有精神、體力持續的修習正知見,藉由正知見、善法的廣傳,成就利益自己的功德。未知大家吃出這番味道否?請細細地體驗。

引申而論,短短幾天無以究探聖賢之道的全貌,老師也說,相較之下,這幾天的課程只是小菜而已。師長、學長及貴賓們在品嚐老師所提供的小菜之後,有沒有感受到老師的誠心,有沒有激發大家立志於道,心生大啖後續大菜以推廣正法,傳承道統,利益眾生。

子曰:「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除了時時警惕自己不違仁,藉由外出用餐體現仁的義理,是為此次外出用餐的殊勝之處,冀期功德成就,請愉悅用餐。

游於藝的用餐 / 蕭家齊

孔子的學行準則是「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所謂的志於道,是志向定在道上。據於德的據是杖持,德是智慧,告訴我們應當立足於智慧之上,不被煩惱繫伏。依於仁,即因於仁,以仁為因,從仁心出發。至於游於藝,三字經有云:「禮樂射,御書數,古六藝,今不具。」藝可以指六藝,但若廣說,卻可包含百工技藝,各種才能。學者應當游泳沉潛於才藝中,愈游愈廣,愈潛愈深,猶如周公多才多藝,所以能夠利益人群,天下歸心。

然而道如樹根,德為樹皮,仁是枝幹,藝是葉、花、結果。廣博的才藝還是應當有根本,藝得先有仁,依靠仁而有藝,沒有一種藝不是仁的發展延伸。例如:古代的藝術,都含有規諫的意義,像喝酒的觚容量二升,按規定只勸二升就該止了,若過二升則是「觚不觚」。古代的酒杯「爵」,上有二個小短柱稱斝(音假),讓飲酒者難以乾杯,用意在於「止飲」。從前鼎上鑄有堯舜時貪吃的神獸饕餮,也是提醒飲食應有警戒,不該貪心。商湯的洗臉盤上刻著:「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這些都是以藝載道。

因此任何的藝,都有其用意,就是使人往道上走,所以藝是廣博的,是我們所要學習的。在吃飯上,我們要有禮節、要不挑剔、要適量、要發覺香積組的用心,要注意周圍的整潔。這樣的用餐就是合於藝的用餐,就是游於藝的用餐,是能夠往道上邁進的用餐。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