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期::活動報導-天涯若比鄰 —二0一三年三月馬來西亞丹江 「認識中華文化‧論語與儒學講座」 暨「論語國際交流會」系列報導

論語國際交流會 —由論語獲得正知見是出路

探索生命出路     追尋文化價值

找回論語正解     成就國際交流

引 言

 

丹江弟子規教學中心會長張偉慈先生:

來自國內海外的各位大德、長輩、學者專家,大家下午好,謹代表丹江弟子規教學中心出席這次論語國際交流會,這次交流會的意義非常深重,聽了唐老師這幾天的課,學了不少章論語,試問學習論語、學習傳統文化到底有沒有出路呢?

再者,如果我們知道學習論語、學習傳統文化是有出路的,那又該如何推廣呢?待會請尊敬的唐老師來跟我們解說。

在此非常謝謝大家蒞臨參與這次的交流會議。

 

 

專題演講─論語耕心田

 

中華無盡燈文化學會理事長唐瑜凌先生

壹、正知見是文化也是個人、民族、國家的出路

以正知見耕心田

本次交流會專題題目為:「《論語》耕心田—傳統文化的出路,以及如何推廣論語」。所謂《論語》耕心田,是由《論語》的學習中獲得正知見來耕心田,若未得正知見,是耕不了心田,心田若耕,一切出路皆在其中。在臺灣,曾經推廣過《論語》的教育,但是效果不彰,因為只是應付考試,再者大家也不認為它是出路。學校的老師教《論語》,連自己都不認為讀《論語》是出路,怎麼教學生體認那種觀念是出路?雪廬老人最大的特色,就是能在他身上看到一個讀書人的氣節、格局、見地以及目標的肯定,在他身上看到整個文化的氣象與出路。

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

若能好好學《論語》與國學,如顏回就是一位在學習文化中獲得心裡出路的大賢,是一位待價而沽的幹才,但絕不賤賣。所謂:「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其內涵無窮,待人發覺,若別人不知也不慍,此即君子的形象,能不能被用是屬於天命,要看天下蒼生是有福還是無福?所以我從雪廬老人身上看到士君子的風範,看到如孔子般的風範,孔子是至聖先師,無人能比,但如果沒有老人所展現的風采,我人對孔子的風範是不能想像。很多讀書人都批判孔子,這就如同子貢所說,他們在門外被高牆擋住,看不到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因為不知道夫子的內涵,甚至認為所說的有糟粕,因為他們從來都沒看到真正的內涵,像門外漢說外行話一樣。透過老人家的講學,才知道書本真實的味道,讀古書也覺得不會太困難,回想當時的學習,內心是很高興的,並能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貳、如何推廣論語

選擇正確的傳承

接著闡述如何在各地推廣《論語》學說,在老人家身邊學習非常高興,只是還沒有深入學習,當老人過世時,那種無依無靠的感覺是非常可怕的,不知道該何去何從?

團體共學

之後成立了讀書會,將老人講述的內涵重新討論、整理與學習。曾在中央銀行社團上了十年的《論語》課,還未講完一輪。之後成立社團辦啟蒙班、人才培訓班等,學習國學,是以《論語》為主軸課程,再納入《常禮舉要》、《詩階述唐》、古文選讀、〈大學〉、〈中庸〉、〈弟子規〉等課程。然二十年下來,即便論語都無法把《論語講要》配合《論語集釋》講完一輪。老人對於《論語集釋》的講解,令弟子們產生抉擇古注的眼力。

立訂標竿

《論語》中描述顏回窮困到簞食,瓢飲,居陋巷,然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可見顏回在道統的學習中找到內心的出路,有了內心的出路不會在意外相的出路,合道則留,不合則去,去留以道為準。即使楚國子西大夫覺得顏回有宰相之才,但做不做官決定在顏回,不在國君,命運是掌握在他自己手上,這就是「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孔門弟子中也有在外相中有出路的,如子貢、子路、宰我,這些人到各國時,被委以重任,即使資質魯鈍的曾子也承傳孔子的道統,並曾當楚國做過上卿大夫。而孔子本身也曾在年輕時到了齊國,齊景公亦想給予孔子相當於宰相般的地位,這就是讀書人的出路,由此可見儒家讀書人的風采與能耐。

然而儒家讀書人,道統的傳承就是他內心的出路,也是真正的出路,顏回就是這一類型的代表。今天我們來談傳統文化有沒有出路?孔子把人培養成人才,這就是出路,第一步先相信傳統文化可以把人變成人才,接著問相不相信出路在人才上?如果人才沒路走,難道蠢才就有路走嗎?如果蠢才有路走,人才沒路走,那就表示時局不好,何必去跟大家淌這團渾水呢?

推廣《論語》其他重點

如何在各地推廣《論語》,還有幾點說明:第一、要確認注解,以張會長為例,讀《論語講要》很多年,那就是方向對了;第二、要有心推廣《論語》,並知道《論語》能將人培養成人才,人才是發展的關鍵;第三、要用什麼方式來推廣《論語》,如成立讀書會,以雪廬老人所講的《論語》來學習《論語》,所培養的人才可以到其他學校去推廣,到其他讀書會去主持,是最好推廣《論語》的方式。第四以科判的學習法來提升對《論語》的見地,如何由《論語》條目中知仁、知禮、知樂等,以及認識「孔子的德學」,認知「孔顏之樂」。透過科判式的學習,對文化有完整且正確的認識。第五、除了辦讀書會大家一起共學,並且辦理啟蒙班,引導小朋友開展聖人的見地。在古文觀止中—「上樞密韓太尉書」,一位十九歲的年輕人就有如此的見地跟氣度。孔子的學生子游,年二十餘就能在武城當縣令,辦理縣政有聖人般的氣象,孔子讚歎地說割雞焉用牛刀!

反觀,我們今日教育不能將人培養成人才,為何不好好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然有些推廣傳統文化,也是一知半解名為推廣,實則傷害文化,傷害孩子的善根,孩子學習產生不了法喜,讀經也讀不出味道,長大以後回想人生最痛苦的階段,就是被逼著來學國學文化,他自己不但不願意再碰國學,也絕對不會讓他的下一代來接觸國學,文化的傳承中斷了,這是我們學習並且推廣傳統文化者必須要深思熟慮的。

 

參、小結

張會長因為有這樣的遠見,所以我們才會來此跟各個團體交流,抱著野人獻曝的心情,將自己過去皮毛的所學和在各地推廣文化時的見聞經驗供養大家,當然也很願意聆聽大家對中華文化如何宏揚與傳承的看法,此之主題被彰顯,則一切主辦單位所花費的財力、物力與人力都值得。

以上就是今天的報告,第一段說明傳統文化的出路;第二段說明如何推廣論語,希望透過這樣的報告拋磚引玉,引出各方的激盪,呈現充實、圓滿的研討會,謝謝大家。

 

學術交流座談

 

中國雲南中華文化促進會常務副主席(前昆明文化局長)秦桂珍女士:

尊敬的張會長、唐老師與張理事長,我非常感謝你們,創造這麼好的條件,讓我們來馬來西亞吉蘭丹州學習《論語》,謝謝你們。促成來此因緣,首先要感謝柯先生,他曾兩次到昆明,被他的真誠感動而心動、行動,所以到這裡來了。

沒想到到這裡參加國際會議,除了迎來純樸的《論語》、弟子規的清風,還要自己洗碗。我曾擔任昆明市文化局的局長好長一段時間,也去了一些國家,但從不需自己洗碗的。當時站著有點呆,但因為大家都洗碗,所以我也跟著洗碗。之後看到大家都打招呼,不說話也笑臉相迎,就感覺挺舒服的,人跟人的距離雖然遠,心卻拉近了。而且這幾天下來,看不到汽車堵塞,城市的吵雜,看到的是飲食文化、田園文化、建築文化、人文文化,整個學習的氛圍營造的那麼好。當時收到邀請函,以為張會長肯定是個老夫子,沒想到是位年輕人,我被他的大器所感動,一顆中國心深深地折服了。

由於我是來自中國雲南昆明,那是明朝七次下西洋大航海家鄭和的家鄉,那是大家聽音樂就會想到的東方小夜曲,「月亮出來了,亮汪汪,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一九五六年我們雲南歌唱參加世界青年聯發會,那次演唱被譽為東方小夜曲,跟我年齡差不多的應該都會想起來「大里三月好風光……。」

我們國家有五十六個民族,在雲南就有二十六個民族,我現在退休並與文化部部長高贊強先生及許嘉棟先生,成立中華文化促進會,弘揚中華文化。相信透過《論語》的學習,確立知見,就能實現世界大同。

 

中國雲南民族大學人文學院楊潔教授:

首先感謝唐老師與他的團隊,給我們精神與思想上的潤澤與滋養,感謝張老師與志工們提供我們學《論語》的機緣。接著進入我最想談的聽課後的三點感受。

第一點,以前讀書時會常看到把孔子、耶穌基督、佛祖相提並論,當時很不解,孔子是人,他們是神,怎麼可以拿來一起比較呢?但這次來丹江弟子規教學中心,發現他們對人的心念、幫助社會和人的改變是雷同的,這才知道為什麼會把孔子放在那個位置上。

我們都知道孔子是萬世師表,從小學就學《論語》,但很慚愧的是我本科是學經濟貿易,後來碩士因為興趣改念人文,在文學院學習,但《論語》不敢說懂,甚至一知半解都不敢說,現在聽了唐老師講解以後才知道自己有很多功課要做,為什麼孔子是萬世之師,其實只是因為我們是迷途中人不知道懷中有寶。

另外,第一天參觀丹江弟子規教學中心時,有種「牆外開花牆裡香,海外開花海內香」的感覺,大陸這樣的地方很少,希望透過這次學習回到我的學院,能將這花香帶回去給我的學生,覺得自己此生也有責任把這種子帶回去,我們的讀書會不應該只是讀西方的經典,謝謝。

 

中國雲南民族大學人文學院郭教授:

我與剛才發言的楊老師是同事,這次到丹江弟子規教學中心,聆聽唐老師與他的團隊講述《論語》

首先簡要介紹我們學校的情況,我們學校在中國雲南省昆明市,主要是培養少數民族,在少數民族地區培養少數民族學生,拿什麼來培養他們呢?這是我們會遇到的問題,我們的學生也學習古文,但事實上是很不夠的。雲南省有個著名的地方叫澗水,很多人不知道澗水有我們國家第二大的孔廟,雖然有一個那麼好的地方,但我們守著這寶貝沒有人認真的去挖掘與認識。

而我個人對儒學的認識是在一個非常時期,小學的時候國家處於文革時期,所以第一次聽到孔子這個名詞是批判時聽到,結果在成長過程和教書後才知道孔子是個偉大的教育家,確實有很多高明之處,所以從國族意義以及文化傳承上來講,它需要一個經典來把我們的文化聯繫,那這經典是誰呢?我們中國文人需要大家共同認同的經典,這個經典或許就在《論語》。謝謝大家。

 

丹江弟子規教學中心執行顧問張偉慈老師:

要辦讀書會最重要是先有正確的知見,要有正確的知見首先要有「明」師來指導。常常看到社會很多搞崇拜的現象,迷惑於名師的言談,或被驚人的口才和花俏的言語吸引著,但其實論語說「焉用佞」,有時候好口才說出來的未必是真實內涵的傳承,這是回答楊教授提出的一個論點。

郭教授說或許《論語》就是我們一部應當學習的經典,我們都知道中華文化傳承了許多經典,聽了這幾天唐老師的課,我們可以知道《論語》是很好的開始,四百九十八條裡面,跟著雪廬老人的傳承學習,是很好的開始與啟發,尤其今時今日,有誰能像雪公從《論語集釋》六百多家去做篩選,如果我們沒有像雪公老師這樣的明師指導,連開始都不行,更重要的是在我們沒有正知正見的辨別能力之前,雜菜麵式的學習是個禍端。像剛才唐老師在演講裡提到,有時我們看到傳統文化形勢是一片大好,若沒有中心思想,其實是禍端,如果不從內涵裡尋求,現在的形勢大好就是未來的大壞。

 

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許海明副主席

我這兩天半上了《論語》,其實感觸很多,我是其中少數七十多歲的學員,之前也參加過很多文化、教育的盛會,但這次感觸最多。第一是因為這主題非常恰當:認識中華文化,把論語和儒學合在一起做探討,個人覺得非常適當。我們整天把中華文化掛在嘴邊,但文化到底是怎樣的?什麼是我們的中華文化?很多人都在這方面不是很有把握,甚至一知半解,所以我們在馬來西亞說要發展《論語》教育,要傳承中華文化,語言是我們傳承文化的工具,但是什麼是中華文化?我們如何去傳承?到現在為止很少人能在這裡著力。

這幾天透過唐老師《論語》的講述,給我很多啟示。我們要發展中華文化,但是馬來西亞跟其他國家不大一樣,第一、馬來西亞學校制度跟其他東南亞國家不同,也肯定跟臺灣、大陸不同,我們從小學就有我們自己的華文小學,而這些華文小學雖是華人辦的,但在教育法令上是屬於政府的學校,所以教學綱要會受到政府的控制,很難排進任何跟文化內涵有關的課程,所以都是一些小學校長利用自己的智慧將經典課程穿插在正課裡面,公開的學習一定會發生問題。中學也分政府公辦或華人私辦,而華人辦的中學,可以自己選擇課程。

馬來西亞在各種情況下都面對很大的挑戰,雖然知道中華文化對一個民族是非常重要的,華族是馬來西亞第二大民族,雖然馬來西亞的政府允許我們辦華校、華小,但在政策上仍存在許多不公平的現象,所以馬來西亞的華人在各方面不斷跟政府爭取。

我們的文化一直在流失,首先當然跟五四運動有關,接著就是紅衛兵在批孔的運動中摧殘了中華文化,現在這些流傳各地的文化,主要還是在中國跟臺灣。文化建設雖然一路都有在重建,但是流失多過重建,這是我們要面對的問題。而我們要如何重建我們的中華文化?重要的是讓我們更認識中華文化,如果不認識中華文化,如何去傳承與重建呢?而且中華文化流失已經到了一個非常嚴重的程度,如果我們不即時給予補救或重建的話,一定會變成第二個埃及。

我從事華語教育的工作四十多年,但我沒花太多時間在文化方面,所以這次我參加了研討會,覺得以後要改變路線,華語教育不是單講語言的教育,是跟民族的文化息息相關的,這是很重要的。我常會有文化的失落感,過去年輕時必須跟政府接觸,某些民族有自己民族的服裝,但我們馬來西亞的華人沒有代表性的服裝,所以只好穿西裝,這是我們面對的問題,這就是我們文化的失落,也因此很遺憾地看到中國人民代表大會,看到少數民族的代表可以穿自己傳統服裝,我們漢族卻穿西裝,這是我們應該去找回來的東西。我們中國到底是唐裝、中山裝、或像我們傳去日本的和服?到底為什麼我們的文化會流浪到其他國家去?所以說文化的推廣工作是事不宜遲。

雖然文化還沒到滅亡的地步,但我們不能夠掉以輕心,所以我覺得臺灣的無盡燈文化學會還有丹江弟子規教學中心,是把文化的火花傳播出去的工作者,讓火花傳播到每個角落去。跟大家報告,我要把這火花帶到檳城去,我們站在各自的崗位,無論海外或大陸,我們時時刻刻都以中華文化的弘傳為己任,肩負歷史的使命,要重建中華文化的歷史使命,我們剛好處在這樣的年代,重建中華文化,匹夫有責,希望我們大家共來努力,謝謝大家。

 

丹江弟子規教學中心執行顧問張偉慈老師:

確實在馬來西亞土生土長的華人都會有這種文化的失落感,馬來西亞的中文教育一路走來只能用「艱辛」兩個字來形容,所以我們叫「華教鬥士」,以堅決爭取的方式讓它傳承下去。今天我們說要挽救中華文化,還是應當從挽救它的內涵開始,一個民族如果沒有文化,就等於失去它的靈魂,這是我們的華族之魂—林連玉老先生說的。而一個文化如果不把它內涵找回來,只會在形式上講究,甚至會套進一些功利的思維,這文化就流於形式、偏向功利,而流於形式、偏向功利的文化是傳不久的,是屬於先盛後衰的那種,成長的很快,形勢一片大好,但那只是一個短暫美好的形象而已,長期來說,如果我們忽視內涵而流於形式,它將來的破壞會比現在形勢大好來的嚴重不知多少倍,所以當我們說要復興文化、搶建文化的同時,一定要把它內涵先找出來,從明師與內涵下手,才能真正恢復過來。

 

泰國淨宗學會黃玲玲居士:

我只是一個家庭主婦,剛聽到許主席說他在檳城,我就很有感慨,因為我大概是二00八年時,第一次接觸到傳統文化,我記得它背景是一個很大的蒲公英,蒲公英在散發種子,所以我要跟許主席說,那個種子是真的會到各處發芽的,當時我就在想這麼好的東西我要把它推廣到什麼地方去。然後因為我不是很會講話,所以我只能以一顆真誠的心,以一個責任感,覺得自己應該把這麼好的東西傳到每個地方去,尤其是泰北,因為那裏有很多華校,所以看這次有很多泰北的老師,還有教師聯誼會來這地方學習,所以不用擔心,這種子一定會發出去的,這次與會的來賓、老師、校長一定會把這種子帶回去,謝謝。

 

丹江弟子規教學中心執行顧問張偉慈老師:

黃居士來自曼谷,到泰北要坐十多個小時的巴士,人在曼谷卻不計遙遠距離來護持泰北華教跟泰國北部的清萊中華文化教育協會,黃居士非常用心,我相信中華文化是要以身作則的,我在黃居士身上看到了以身作則,是我們效法的對象,謝謝。

 

臺灣中華無盡燈文化學會理事長唐瑜凌老師:

黃居士跟許副主席的觀念並沒有衝突。許副主席帶著悲天憫人、不忍文化衰敗,從反面給我們警惕;黃居士帶著正面的心情。兩種說法合起來可以找到人生的出路,將這兩個觀點合起來看,知道文化的重點就是內涵的發揮,如果內涵不去好好充實,所發揮的功能未必有用。當年蔣介石總統來臺灣的時候,是用政治力量推動文化復興運動,大陸則是文化革除運動,當時臺灣的國學是一片欣欣向榮,當時是政治力量加上民間的大儒帶領著往前走,誠如張會長說的,形勢大好未來未必好,所以雪廬老人晚年講課時語重心長,因為如果沒有深入注解好好做抉擇,魚目混珠,會分不清好貨和假貨。

 

泰國清萊教師聯誼會顏協清會長:

我是來自泰國清萊教師研習會。三天來聆聽《論語》講座,使我茅塞頓開、如沐春風,跟來這裡第一天見到大家感覺不一樣,每個人臉上都帶著不一樣的笑容,想必每個人都領受了論語的內涵。我們中華文化的精髓在《論語》,請教唐老師與張會長,在推廣《論語》的同時,是否應該先從《弟子規》入門?畢竟《弟子規》是從《論語》出來的。

先簡要介紹一下泰北,泰北是一個特殊的地方,各位有看過金山、異域的書,因為時代變革,我們流落在泰北金三角地帶,為了延續中華文化,我們的前輩只要有一天的生命,就要把中華文化傳承下去。半個世紀以來,泰北的每個村莊都創辦了一所華校,目前我們清萊有五十個村莊就有六十五所華校,我們辦校創校的立場就是要聯繫與傳承中華文化,在那種艱困的環境中,我們無法透過正常時間授課,會利用下午或晚上五點以後來教學,用這種時間來傳承我們的中華文化。

半個世紀以來是蠻艱辛的,但我們也得到中華民國政府與其他國家各地善人給我們的支持,泰北的文化要延續,師資是一個最大的問題,未來要讓中華文化在我們泰北開花結果,我們聯絡了六十五所的華校成立了教師聯誼會,因為沒有政府的補助,我們只能靠收取學生微薄的學費,發給老師們能賴以為生的薪水,當這些老師體力不支,六十歲以後不能任教的同時,他將一無所有,所以教師聯誼會是一個教師的聯誼組織,卻擔負起了中華文化傳承的責任,尤其感謝清萊文化教育學會和黃玲玲大德對我們的護持,所以我們才敢大膽的成立這個基金會,希望我們在泰北的中華文化未來會更好,祝福大家我們一起學習愉快,謝謝。

 

臺灣中華無盡燈文化學會教學總監林蔚芳老師:

首先非常感佩顏會長的教師組織會願意來推動傳統文化,尤其是讓文化在泰北生根發芽,這個發心是絕對值得讚佩。第一個問題是,是否應該從弟子規推動?其實弟子規的推動跟《論語》的推動是絕對不衝突的,尤其慢慢進入到《論語》內涵後。弟子規的確是《論語》學而篇之一章出來的主題,也是清朝賈存仁教子範本,可以很快在生活中落實。雪公老師開出來的學習內涵,弟子規是其中的項目之一,但它不妨礙其他項目的學習,我們如果有《論語》的整體概念與內涵了解,則是以經為架構進入弟子規的每個條文,則每個條文都能經典化,所以在此會強烈建議不能偏廢《論語》的學習,甚至應該以《論語》學習為主軸,弟子規可以成為輔導配合的其中之一項目,這是個人的見解。

 

臺灣中華無盡燈文化學會理事長唐瑜凌老師:

一九五一年,雪廬老人就開始推廣讀經活動,當時臺灣還很窮,許多小朋友仍在穿開檔褲、打赤腳,雪廬老人的啟蒙課程裡就有弟子規這一門。在中華無盡燈文化學會裏,林蔚芳老師曾講一輪弟子規就講了十年,請林老師說一說。

 

臺灣中華無盡燈文化學會教學總監林蔚芳老師:

其實很慚愧,自己是在雪公座下在啟蒙課程學習上來的孩子,小學六年級的時候,母親帶我到臺中,參加由雪公老師的弟子成立的蓮友子弟輔導團,那是啟蒙班的前身,我就在那裏受教育,受的教育不是讀經教育而是啟蒙教育,是以國學為內涵來啟發童稚的心靈。蒙就是孩子的心靈待蒙發的是幼苗,要好好去保護它、扶正它,所以老師的啟蒙教育是「蒙以養正」,以文化經典來將孩子幼小的心靈扶正,蒙昧可以打開,得到傳承的智慧。

個人有幸得到這樣的機會在雪廬老人座下一路學習,我大三時老師過世,後來由他的弟子們不斷將老人教法傳承下去。後來在臺北辦啟蒙教育就是懷著一個報恩的心來教學,也發現這樣的啟蒙教育是非常少人知道與接觸的,所以在讀經教育與弟子規為主的教育之前,啟蒙的讀經教育其實已經開展十幾年,我們這十幾年用的教材全都是以雪廬老人的內涵為教授的內容。

孩子們其實是海綿式的吸收,你教什麼他就學什麼就會什麼,因為曾在老人座下學習,所以敢開很多課程,《弟子規》是其中一門,凡舉《論語》、《常禮舉要》、唐詩、古文這些全部都是一個基礎課程,再加上讀經,大學時期在啟蒙班學習當助教,陪很多孩子讀經,那時的讀經本是由蓮社的老師用工整的書法寫下的課誦本,這些應該是我們能發現的最早讀經教材,這些教材也非常豐富。除了三百千千、弟子規、《論語》乃至於各種經典,我們就是一路讀下來,後來在一、二十年裏頭從事經典教學。一路讀下來的經典真是難以計數,但讀經的重點仍在解經,隨著孩子不同的年齡來解經,這就是基本的啟蒙概念。

 

丹江弟子規教學中心執行顧問張偉慈老師:

謝謝林老師跟我們的心得分享,那我在這邊也做個簡單的分享,我們推廣《弟子規》也十多年了,但接觸《論語講要》之後,才知道《弟子規》總敘中「首孝弟,次謹信,汎愛眾,而親仁」是要養我們的心正而後行正,重點在心正之後行自然就正,所以我們學啟蒙教材,唐老師說我們應當以《論語》做主軸來學習,那絕不會衝突。

 

臺灣中華無盡燈文化學會理事長唐瑜凌老師:

大家所說的其實我們都試驗過了,今天是拋磚引玉來表達我們一路走來的心得,經典的學習當中,當一個人有大量經典的讀誦,再加上從小由淺入深的學習與了解後,他的格局會加大。剛剛林老師講到一個非常重要的重點,孩子是海綿,給他什麼他就是什麼,要給他多還是少,要給他真正的內涵還是給他皮毛的內涵,決定權都在大人,今天因為是以文會友,所以大家不要有壓力,因應各地風俗民情,各地可以有不同的作法,沒有關係。

 

雲南的律師:

我一直崇尚用民主法治來建立一個國家,那這次為什麼會來丹江學習呢?也是因為在整個社會建構當中發現我們這個中華文化的傳承,對我們中華民族的建設是有很大的意義,我們一直都在說海外跟臺灣對中國文化保護得比較好,所以才說我們是留學馬來西亞來求經,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在張老師的身上看到謙遜與睿智,以及學儒者的力量。這兩天在唐老師的教授中也悟道一些儒家的大智慧,老實說我這幾天思想上有很多轉變,但也有很多衝突,因為這跟我原來思想有些不一樣的地方,在這裡有個疑問想請教兩位老師,例如像這樣:老師好(恭敬向老師鞠躬的樣子),老實說這一開始我真不習慣,因為那不是我的習慣,但過一段時間後我也習慣,我回去一段時間也會這樣,所以有個問題,就是儒學在推廣過程中核心是最重要的,核心是重於形式的,儒家的大智慧是形而上的,形而下的到底重不重要呢?我話稍微直接一點,我看到包含在國內一些學習,都會有些形式在裡面,例如包含一些禮樂、服裝、奉茶禮儀,這些形式在推廣儒學當中,應該擺在什麼樣的位置呢?因為在我們的推廣當中,沒有專心來聽課的人,應該都只會看到這些形式上的東西,說實話這些形式上的東西跟我們某種日常生活狀態是不一樣的,對於這些形式的東西是不是一定要來推廣呢?謝謝兩位老師。

 

臺灣中華無盡燈文化學會理事長唐瑜凌老師:

形而上是講超越形體的繫縛,如性、道等,仁、義、禮、智、信等都是形而下,形而下又包括內涵跟做法,形而上的部分我們難以了解,易經繫辭傳裡面所講的本體就是形而上,所以我們在中華文化裡面如何清楚的定義字義是很重要的。

「禮從俗、時從宜」,禮從俗就是要隨順場合,例如蔣介石先生到印度,印度的習俗是見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