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期::活動報導-佛說阿彌陀經-大專佛學講座初機課程
彌陀經講座餐前觀修
用功不離飯眠時 賴他提醒己正知
道在平常日用間 成就原來那回事
諸上善人的用餐 莊惟盛
往生極樂世界的目的,是為了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蒙其策勵,有進無退。諸上善人是十地圓滿的菩薩,在極樂世界,到處都是像文殊菩薩這種等級的人物。這些菩薩的言行舉止都成為我們的典範,很多事情或許看看十地圓滿的菩薩怎麼說、怎麼想、怎麼做,就會了。沒有人在放逸,各個都比自己強,在這樣的環境下,自然而然就會進步,不需勉強,順順利利直接到候補佛位,等待機緣成佛。能夠如此輕易快速的成就,這是外緣殊勝的緣故。
在這一年一度殊勝難得的暑期大專佛學講座中,與許多的師長、學長齊聚一堂,一同聽聞、研討,四周圍繞著對我有幫助的善知識,能帶我脫困的善知識。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一定是都攝六根,直入老師所講的教理當中,反覆咀嚼思維,生起勝解。能有如此良好的學習成效,這不也是外緣殊勝的功勞嗎?
講座期間與諸位善知識齊聚一堂用餐,雖然現在大家都是凡夫,但是把周圍的善知識看作是十地圓滿的菩薩也無不可,思維當與這些菩薩一同用餐時,我應該怎麼用餐呢?對喜歡的食物生貪,對不喜歡的食物生瞋,周圍的菩薩都清清楚楚的知道,這樣會不好意思啦!內生慚愧,就不好意思生貪、生瞋了,用心去觀想,就會生起觀想所帶來的利益,我們這裡也是諸上善人的用餐。
何等殊勝因緣促使諸上善人聚在一起呢?就像平常我們因為有太多繁瑣的事情要忙,所面對的人事物容易讓我們離開教法的思維,放逸懈怠是經常產生的。遇到逆境,周圍的朋友也無法以正知見引導我們,所以心情就容易低落。然而,由於講座的興辦聚在一起,能志同道合共同學習,課後研討,受用和合的快樂。在用餐時,也是和合的用餐。
能夠聽聞難得的教法,又有美味可口的食物當前,諸上善人齊聚一堂和合的用餐,這需要多少的福報?我們該妥善的使用福報,用餐時不起貪瞋癡,用心體會飯菜的各種滋味,體會廚房義工的用心,並且為了有好的體力來聽聞教法而用餐。以這樣的心情來用餐,才不枉費這一切人力、物力的付出,將福報做最有價值的利用。
八功德水的用餐 張鑑光
大家都知道,西方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為眾生所創造的最佳修學環境,身處在西方極樂世界,每個人舉手投足都非常的莊嚴,具備大丈夫相,不管做什麼,同時都在增長自己的善根,是一個不退轉的境界,而七寶池中的八功德水,就是具有此妙用的水。
八功德水,擁有八種不可思議的功德,分別為澄淨,就是不濁不污,清澈見底;清冷,就是不寒不熱,溫度剛剛好;甘美,喝起來非常甘甜順口;輕軟,質地柔軟沒有壓迫感;潤澤,就是滑順帶有光澤;安和,就是平靜湛然;除飢渴,喝了之後可以解除飢餓;長養諸根,喝了更能夠長養善根,令我們善根增長,對教法更有領悟力,故稱八功德水。我們所處的娑婆世界,此土之水與極樂世界的八功德水是遠遠無法相比的。
我們生在人道,每天都必須要吃飯,為的是要滋養我們的色身,但是,若只單純滋養我們的色身,過一日算一日,未免太過可惜與浪費。反之,我們的想法應該更進一步,吃飯,是為了讓我們有精力去研學經教,在滋養色身的同時,也增長慧命。
然而,有人也許會問,娑婆世界的受用如何與西方極樂世界的受用相提並論?確實無法比擬,但是,當我們已經知道八功德水的妙用之後,不妨好好用心思維,在我們吃飯、喝水的同時,觀想所飲用的水具足八功德水的妙用。觀想我們是否保有一顆清淨柔軟的心,才會看見水的澄淨,進而映照我們的智慧,有了智慧,才能夠對治愚癡;喝水的時候,要做清冷、潤澤、甘美的觀想,感受水那質地不沉重的輕軟,當心輕軟後,才能夠對治瞋恚;喝水後,除去了飢渴的功用,能夠對治貪愛;而在我們的身心滿足之後,我們的心量自然增大、頭腦清晰,使我們在研學教法上能夠更加透徹,排除修學的障礙,而有了安和的感受。至此,安住我們的身心,對治貪、瞋、癡的禍害,無形中長養諸根,增長智慧。
因此,在今天享用餐點之前,讓我們一起觀想八功德水的妙用、極樂世界的絕倫,盡心學習,努力吃飯,讓吃的每一口飯、喝的每一口水,都更加深具意義!
生老病死的用餐 蕭惟元
人要生活,基本的能量來自於吃飯,吃飯可以滋養我們的身體,維持我們的生命,食物中有許許多多的營養素,例如麵、飯、玉米等五穀根莖類,可以提供熱量及部份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油脂類提供熱量﹑脂肪及必須脂肪酸。蛋和豆類,有蛋白質﹑維生素及礦物質。蔬菜類也有充足的維生素。原來有這麼多的營養,薈萃在食物裡面,藉由吃飯,被我們的身體吸收,提供我們所需。那麼,吃飯跟生老病死又有甚麼關係呢?
有一首《普賢菩薩警眾偈》,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它的內容是這樣的:「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大眾,當勤精進,如救頭然,但念無常,慎勿放逸。」人生七十古來稀,七十歲的人生,可以換算成兩萬五千五百五十個日子,一本兩萬五千五百五十張日曆,撕、撕、撕……,三十多歲的我,一下子已經撕掉了一萬一千七百二十五張。這場講座,唰地一下,第二天就快要過去了,又撕去了兩張,相較於淨土的無量壽(有量的無量),娑婆的日子確實特別讓人感覺到迫促,這種如少水魚的歡樂,比對西方的極樂,真的可以叫做斯有何樂?
眼前的豐盛餐點,是香積菩薩們的愛心所成,是師姑用神通力變現的美食,相較於外面的食物,它們可口、乾淨、營養、均衡,還可以長養我們的諸根。然而即便是已經如此美好而又難得的一餐,我們還是沒有事已化去的能力,享用過後必須有收集、清洗、擦拭的處理,身體也還有消化、吸收、排放的過程,更重要的是,在我們大快朵頤的過程中,還是馬不停蹄地往生老病死邁進,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我們如何才能不辜負師姑們煮飯的用心、對得起這些得來不易的食物呢?我們要將這一頓生老病死的用餐,轉為往生極樂的資糧;把我們所吸收的營養,用於教理的研討、用在為大眾服務的體力勞動、用在服務師長、用在友愛同學、用在迴向往生淨土、更要用在稱念「阿彌陀佛」名號,那麼這一餐,就不是生老病死的用餐,而是未來與極樂世界相應,無有眾苦的用餐。
不退轉的用餐 蔡濟安
我們現在所處的環境是非常容易退轉的,智慧型手機在你身旁時,不斷地誘惑你去滑一下,或者用line聊一下天,或者看臉書關心朋友的近況,或者玩一下小遊戲,上課時、坐捷運時、睡覺前都放不下手機。在學校想要用功念書,但身旁的同學朋友都在玩,一下跑去墾丁春吶,一下約去看電影或吃下午茶,還要打卡留念,用功念書的人會被當成怪咖,不合群、被排擠。此外還有生、老、病、死等苦牽絆著,讓你上課時會肚子痛、想睡覺。這些種種例子成為庸常生活的內容,在這樣的環境下,想不退轉都難。
而在這麼艱困的環境下,要如何增上自己呢?就像老師上課不斷強調的,一定要改善自己的環境,極樂世界是我們最好的參考,要親近有正知見又善於教導的老師,要結交很用功精進的朋友,要常處清淨莊嚴的環境中,遠離五光十色的場所,要善用3C產品,3C產品就像一把很利的刀,可以削鐵如泥,也很容易割到自己。只要把環境經營得好,自然正面的能量就很容易生起,退轉的心也就會減弱。
在智者大師所著的《淨土十疑論》第六疑當中談到,就算我想要去極樂世界,可是我是煩惱深重的凡夫,貪瞋癡的三毒煩惱從來沒有減少過,就算到了極樂世界,理應仍會生煩惱造惡業,怎麼說不退轉呢?祖師回答:極樂世界有五種因緣不退,不但有阿彌陀佛大悲願力的攝持,而且因為佛光常照,所以菩提心增進不退。在極樂世界的依報來說,水鳥樹林,皆演法音,讓人常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就眷屬而言,在極樂世界,身邊的好友、眷屬皆是菩薩,外無神鬼邪魔,煩惱畢竟不起。而且在極樂世界的壽命,皆與菩薩、佛等量,皆是無量無邊阿僧祇劫。
我們今天在此,也擁有了各種不退轉的因緣,不但有善知識的攝持,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切磋琢磨,在熱鬧的街市中能在一片淨土環境中學習,隨喜自己的善根,也隨喜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讓我們就在這樣的歡喜心中開啟今天的午餐,也開啟往後幾日的學習,這一生的學習。
無老病苦的用餐 應雨橋
人生在世,都不免由少而壯,由壯至老,由盛至衰,縱使富可敵國、權傾一方,也免不了老病眾苦。苦,是逼惱的意思。先約老苦而言,隨著年紀的增長,色身種種機能衰退,髮蒼蒼、視茫茫、齒牙動搖、飲食難消、氣力虛微。再約病苦,有生以來,或因外感、或因內傷、或因業障,不免會患病,所患之病小至感冒,大到癌症,不論大小皆是苦。乃至長年臥病在床,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病苦惱人,實難以言喻。雖然現代科學醫藥發達,亦無法抵禦老病的侵襲。
在此娑婆世界,除以上老、病、苦外,亦有生、死、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五陰熾盛等苦,合為八苦。諸經論另開有三苦、十苦、百一十苦,凡此種種,苦不堪言。對比極樂世界,如經中所云,是一個「無有眾苦」的環境,因為極樂世界是在阿彌陀佛佛力殊勝功德下所莊嚴出來的淨土,往生到那邊的人們,即使是凡夫,也能受用實報莊嚴土的境界,受用初地菩薩以上才能受用的境界,當然是一個無有眾苦的環境,也是我們所應希求的環境。
如何將無老病眾苦與用餐結合呢?藉著眼前的用餐來補充體力,更有甚者,藉著教法的學習在智慧上充實自己,讓自己獲得往生淨土的正確知見;也能更好的利益他人,幫助他人也能往生淨土,藉此累積自己往生淨土的資糧,讓自己及眾生都能夠獲得無老病眾苦的環境。乃至於在供養時,觀想自己所代表的是徧滿虛空的有情眾生,眼前的飯食代表一切美好的資具(衣服、臥具、醫藥等),而供養的對象是十方三世一切的三寶以及眾生,目的就在於將此供養的法行作為讓自己及眾生往生極樂的資糧,讓自己和眾生都能夠獲得無老病眾苦的環境。如能在餐前作如此的觀修,那這一餐飯的體性就能夠作很好的轉變,成為無老病眾苦的用餐。
無三惡道的用餐 心法
說到吃飯,我們通常是抱持什麼樣的心態在吃飯呢?到底什麼樣的想法才能使一頓飯變得有意義,而不是只在享受口腹之慾,使福報消耗。如果透過吃飯,做正確的觀修,使這頓飯格外有意義。
身為人,我們得以享用美食,不需忍受三惡道的苦痛,三惡道為地獄、餓鬼、畜生。墮入三途的人,就是犯了十惡業者,輕則墮畜生道,再來是餓鬼道,最重則是墮地獄道。墮地獄道是因為瞋恚心,墮餓鬼道是因為貪心,墮畜生道是因為愚癡心。地獄的眾生沒有福報吃東西,受無盡之苦,餓鬼道的眾生因為身前自私不肯布施而感招飢餓不得飲食,就算得到東西,也因口中噴火而不能食用,畜生道的眾生則是弱肉強食的世界。
地獄叫火途,地獄是一片火海,鬼道叫刀途,他們身心不安,常常生活在恐怖之中。畜生道叫血途,畜生弱肉強食,流血互相吞啖而死不能善終。
在人道中,若知道殺生的過患就不會去吃眾生肉了,但許許多多的人不知道吃素的意義在哪?有些人對於吃素很排斥,或是對於吃素的人感到同情,感嘆吃素的人不懂肉的鮮美,不能吃肉的可憐,殊不知那些被奪走生命的眾生有多麼恐懼、多麼痛苦,再者這些以吃肉為樂的人一點慈悲心都沒有,也不知道肉之不淨。
我們知道美食是難以抗拒的,但是胃總是有份量,吃太多則感到痛苦,就算極為可口也不願再進一口。對於吃飯這件事情,我們必須認清它只是為了填飽肚子維繫生命的事情,不能貪得無厭,因為不管再美好的食物,到了腹中,總化為入目不堪的東西。此外世間上各種美味在時間流轉中皆化為腐敗,成臭穢噁心之物,那麼貪得口腹意義又何在呢?
極樂世界的食物,與世間大大不同,在《佛說阿彌陀經》義蘊:天人供養分第四─飯食,當中提到「極樂之味。大不同此。大本略云。銀缽金缽。隨意現前。百味飲食。充滿其中。食已自消。而無遺滓。或見色聞香。意以為食。自然飽適。食畢化去。時至復現。既不煩勞。而又潔淨。兩土合觀。當知欣厭。是教眾生捨穢土之不淨味塵。換取極樂之妙淨味塵也。」我們知道阿彌陀佛殊勝功德之力,造就出如香積國般的美味之食,並且食之能增長功德,所以我們不往生極樂世界受用如此殊勝的飯食,怎麼還在貪愛世間的食物呢?
當我們在享用食物的時候,不貪口腹之慾,不殺生,有好的食物與人分享,心中要時時感念授予我食物的人事物,感念三寶的恩德,他們使我免於飢餓,吃飽後,能在修學正法上有所助益,並且能成為往生極樂世界的資糧,這樣吃飯不消耗福報,且使自己增長功德,一切都是觀待發心動機而言。
發願與用餐 戒純
雪公太老師曾說:「夫願者,立志不移,所謂『至死不變者,強哉矯』是也。」可見「願」帶有一種使命感,就像廣告裡的台詞「Fedex,使命必達」,帶著不厭其煩,必定去實踐的意涵。就世俗而言,發願如同「立志」,一個人立定了志向,不畏艱難地去完成自己的志願;就佛法來說,「願」是往生淨土的三資糧之一,發願往生,即是將平生所修的種種功德,全部回向往生西方,不作他用;並且能夠結合廣大菩提心,乘著誓願,廣度一切眾生。
在《佛說阿彌陀經》中,釋迦牟尼佛曾四度勸請舍利弗應當發願,往生西方。可見「發願」在往生極樂世界中,具有關鍵性的作用。從《佛說阿彌陀經》中,我們知道極樂世界環境的殊勝,以及對於成佛的種種美好,對此也深信不疑。然而即便如此,若不能在內心生起對娑婆「厭離」、對西方極樂「欣求」的心,終究是無法往生西方淨土,受用其中的種種美好。這種「欣」、「厭」的狀態,就是「願」的行相。可見「發願」,具有引領一個人行為,往某個方向前進的力量。然而所發的願內涵不同,也就帶來不同的成就相。
從發願的內容,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格局見地。《論語》裡面記載著孔門師生的志向,如子路「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顯現子路對物品的不吝惜,更願意以之與朋友分享,這樣的人在世間,一定能廣結善緣;再如顏回,「願無伐善,無施勞」,顯示顏回功成不居以及體諒他人的仁心;又如孔老夫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使天下的人,都能夠安於其位,各得其所,呈現聖者寬宏的器度。而在佛經裡面,更記載諸佛菩薩的發願,其內容皆令人為之讚歎不已。
記得在剛接觸佛典時,讀到地藏菩薩的一段故事,定自在王菩薩向世尊詢問,地藏菩薩累劫以來,發了什麼願,得到佛如此殷勤的讚歎呢?其中佛說道,在無量劫以前,有兩位國王,其中一位國王發願「早成佛道,當度是輩,令使無餘」,而另一位國王則發願「若不先度罪苦,令是安樂,得至菩提,我終未願成佛」,後者就是地藏菩薩。那時候讀到這段文字,箇中的內涵還不甚明瞭,卻不由得為之一顫,後來再讀到地藏菩薩的大願內容「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可想而知,娑婆的眾生,難有度盡的一天,而地藏菩薩究竟有多大的心量,能夠承擔這樣的大願呢?地藏菩薩的慈悲,讓我每讀一次,都感動一回。
接著,在因緣際會之下,參加了「《普賢行願品》講座」,對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有了認識。普賢菩薩的十大願,其內涵是相當廣遠的,每一條實踐起來,所成就的功德利益,都是難可量知的。而其中貫串經文的「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顯現了普賢菩薩對於所發之願,是終其一生的經營。可見「發願」不僅強調內涵,更強調其相續力,要如同普賢菩薩一般,堅持貫徹,須臾不離,不疲不厭。
因此今天我們在這裡用餐,除了與諸多善知識一起學習,也要思考諸佛發願的內涵,結合《阿彌陀經》中所揭示的義理作發願,向諸佛菩薩的願行學習,以諸佛菩薩作為標竿、典範,讓自己對善法的體悟增進,使諸佛的內涵、神韻,能化為自己在未來的受用,與佛能師資道合。於舒適的用餐環境,發願珍惜物資,感謝幕後辛勤工作的人員,以及默默付出的長輩;享用美味的餐點時,發願種種色香味的受用,能令自己聽聞正法時,自然得到受用;與周遭親友用餐交談時,發願能令正法宣流;餐後清潔善後時,發願作好清潔工作,成為他人學習的善知識;在回味菜色的美好時,發願將聽聞之善法,使之雋永長存,能傳承任運,令法音宣揚,淑世利人。更讓自己對法的好樂,念念相續,無有間斷,不疲不厭,發願往生西方,以極樂國土為故鄉,誓願成就,乘願再來。
持名念佛與用餐 蔡易儒
最近國家社會很不安定,天災人禍不斷,每次打開電視看到新聞,往往都是好消息少而壞消息多,不禁令人感嘆現今人心敗壞,眾生煩惱相續不斷,身處在這樣的五濁惡世當中,我們要如何才能得到解脫呢?《大集經》云:「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釋迦牟尼佛大慈大悲,為一切眾生特別介紹了淨土法門,作為離苦得樂的良藥。淨土法門是了生死、成佛道的大法,有別於通途法門需要斷煩惱才能脫離生死輪迴,淨土法門只要信願持名,伏住煩惱歸一淨念,便能仗佛慈力,帶業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由此看來,淨土法門最契合末法時期眾生的根機,我們有幸能於這一生聽聞到如此殊勝的大法,應當依著佛陀的教化而修,力求當生成就,而成功的關鍵,在於念佛能否信願懇切,一心不亂。
然而,我們每天生活忙碌,很難從早到晚一直念佛,若不念佛時妄念不斷,又如何能夠一心不亂呢? 雪廬老人教導我們:念佛法門有二種方法,一為念佛,一為憶佛。念佛就是念茲在茲,念由心起,聲由口出,再從耳入、心記,身口意三業合起來念;憶佛是銘記不忘、默而識之,雖然口中沒有念出聲,但心裡念念都是阿彌陀佛,如同 印光大師教導我們,應當「一切時,一切處,令此一句洪名聖號,不離心口」,因此,我們行住坐臥、穿衣吃飯,皆不離憶佛、念佛,能夠如此,便是將心安住在道上,安住在佛號上,這對我們的修行能有莫大的幫助。
然而,或許有人會起疑惑:吃飯的時候,心在飯上面,做事的時候,心就在事情上面,這樣還能憶佛嗎?根據 徐醒民老師的講述, 雪廬老人過去就曾針對這個問題說了個比喻:比如一個小孩子,離開了母親,這孩子沒有一時一刻不想念他的母親。吃飯的時候也想,做事的時候也想,什麼時候都在想,他這想念的心可以不間斷。但是想的時候,並不妨礙他吃飯、不妨礙他睡覺、不妨礙他辦一切事情。他想母親的那個念頭與他日常做的事情不相妨礙!這就好比儘管心裡有佛號的念頭在,並沒有妨礙日用平常。雪廬老人還說,我們每個人都忘不了吃飯,就算肚子不餓,時間到了也還是會吃,念佛如果到了像吃飯這種地步,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因此,面對眼前的菜餚,我們可以作哪些觀修呢?古大德云:「吃飯是雜用心處。」我們往往看到好吃的菜餚,就生起貪愛,看到不喜歡的菜餚,就生起瞋恨,這樣的吃飯仍是煩惱相續,雜亂用心。然而,我們修持淨土法門,就是要在這雜用心處下功夫,不去挑剔飲食的好壞,而是念念佛號,淨念相繼,以忘不了吃飯的心來憶佛念佛。
此外,我們也當觀想,眼前這些飯菜,是為了幫助我們念佛、學佛能有充足的體力,所謂「為成道業,應受此食」,因此,應當懷著感恩的心和使命感用餐。祝大家在這次的講座中都能夠精進學習、法喜充滿!
不可思議的用餐 唐微智
吃飯,是每個人每天都必須做的事,一天三餐,餐餐都要講究,要吃得飽、吃得營養、吃得健康,還要好吃。除了三餐外,還要配合下午茶點、零食、各種保健食品、宵夜等等,來滿足我們的口腹之慾。大部分的人,每天都在計算、思量著下一餐應該吃些什麼?也許,有人一天的生活重心就在吃。打開電視,各種異地的美食節目也在挑戰我們的視覺、刺激我們的味蕾,對我們來說,享用美食可說是最平凡不過的事,用餐哪有甚麼不可思議?
但倘若你是一位非洲難民,一切的受用就截然不同了,你可能一輩子都要在垃圾堆裡撿垃圾,連筷子、湯匙都沒看過,更不用說是好好地坐在桌前享受一頓美食了。我們的一餐飯,是他們遙不可及的夢想,是他們繳盡腦汁、竭盡心力也無法想像的,簡直不可思議。
以前,我曾經去過緬甸,當時曾安排請當地村民吃飯,那些食物來路不明,全部雜放於一大鍋,看起來難以下嚥,但對那些居民而言,那頓飯可能是他們一年中,甚至一輩子中,最豐盛、可口的一餐,大家吃得津津有味,臉上泛起天真無邪的笑容,對他們而言,我們所布施的一頓飯,是不可思議的,因為他們從來沒看過、沒吃過,根本不能體會、通達。
而在極樂世界,吃飯前可以先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做供養、聞法,做完善法後再用餐,會產生無比的快樂,而且加倍有意義,所用的餐點自然加倍的好吃。極樂世界的食物都是隨心所現,想吃甚麼立刻就變現出來,各式各樣、千變萬化,不是我們所能想像的,而且不必擔心飲食會危害身心,造成負擔。吃飽了,食物會自動消失,少掉善後的一切麻煩。
就像非洲難民、緬甸村民不能通達我們一樣,我們更無法體會極樂世界殊勝的境界。雖說我們與極樂世界相差甚遠、無可比擬,但還是可以拿我們現有的去做觀修。極樂世界能供養他方十萬億佛,而我們餐前也會做供養,供養佛、法、僧三寶,再做享用,這時我們可以擴大自己的心量,就好像我們也得到神足通,觀想所有的佛國土收攝在眼前做供養。極樂世界的所有食物都是佛力變現,就像我們的所有食物都是師姑之神力所變現,我們無須動到一根手指頭,就能享有色、香、味俱全的飯菜,不必擔心健康。而食畢化去,吃完飯後,就會有當天的公差為我們服務,我們無須碰到一滴水,就回復美好整潔的環境,可以作正法的學習。若能做如此的觀修,將心量擴大至無邊無量,並發揮無限的想像力,就看我們是否能帶著佛的本質境,生起我們凡夫眾生的帶質境,而且逼近極樂世界的受用,若能做如是觀察,再去享用美食,相信這一餐也可以是不可思議的一餐。
但受諸樂的用餐 王姿云
經過這麼多天的課程薰陶,我們是不是對阿彌陀經有更深的了解呢?其中有段經文是釋迦牟尼佛問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就是說在極樂世界裡的眾生,沒有種種苦惱,只有享受種種的快樂,所以叫做極樂世界。
再具體的說,諸樂可以定為四項,一、無罪報之苦—我們在這個世間,都是受罪報的;但是在極樂世界的人不迷惑、不造業,是不受罪報的,到那裡就是享受,所以沒有『罪報之苦』。二、無因享受而造惡業之苦—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無論衣、食、住、行,享受的同時往往就是造惡業的同時,像是為了吃一餐山珍海味,而造了眾多的殺生業;而在極樂世界的享受卻不會造惡業。三、無輪迴寂滅之苦—我們現在身為人,還是在六道輪迴當中,唯有在西方極樂世界才能脫離輪迴,脫離輪迴後也不耽於此快樂,而是繼續修學,學習才是真正的快樂。四、無修道障礙之苦—我們在娑婆世界修道障礙很多,像是想學習卻碰不上好老師、想精進卻剛好身患重病,注意力不集中等,在西方極樂世界就沒有障礙,一帆風順,所以無論在物質上、在修道上只有享受快樂,不會受苦。
另外清朝乾隆時期的慈雲大師,對極樂世界也歸納出十種樂來:
(1)無不常值佛苦,而有花開見佛,常得親近之樂。(2)無不聞說法苦,而有水鳥樹林,皆宣妙法之樂。(3)無惡友牽纏苦,而有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之樂。(4)無群魔惱亂苦,而有諸佛護念,遠離魔事之樂。(5)無輪迴不息苦,而有橫截生死,永脫輪迴之樂。(6)無難免三塗苦,而有惡道永離,名且不聞之樂。(7)無塵緣障道苦,而有受用自然,不俟經營之樂。(8)無壽命短促苦,而有壽與佛同,更無限量之樂。(9)無修行退失苦,而有入正定聚,永無退轉之樂。(10)無塵劫難成苦,而有一生行滿,所作得辦之樂。
以上慈雲大師將娑婆跟極樂世界苦樂做一個比較,用苦樂來較量,共說了十種。由此可見極樂世界的殊勝諸樂。
而用餐之事非同小可,但受諸樂如何和我們的用餐相結合呢?在這邊的佳餚都是養生可口而無沾半點葷辛的素食料理,因此沒有因逞口腹之慾而殺生的罪報之苦。而這裡的用餐環境整潔,井然有序,還有涼爽的空調,無須揮汗如雨,有這些這麼好的享受,其背後的用意是用來成為我們學習的資糧,這樣就是不會因享受而造惡業墮落之苦。而我們好好善加利用這些資糧,進而精進修學,往生到極樂世界的我們也就無輪迴寂滅之苦了。而當用餐時間一到,不用因為要吃什麼、買什麼晚餐而煩憂,也無須飢腸轆轆的等待飯菜,師長們早已為我們備妥熱騰騰的飯菜享用,讓我們可以心無旁騖的把所有氣力、精神全部用在聽課上,這樣我們豈不是無修道障礙之苦了嗎?這就是但受諸樂的用餐,現在我們一起來做供養吧!
講座尾聲的用餐 王文徽
這次的講座已經進入尾聲了,透過這次的講座,老師以深入淺出的方式,配合雪公太老師的筆記要點來講解,清楚的讓我們了解淨土法門的往生法和成佛法,以及極樂世界依報、正報莊嚴、說法莊嚴的殊勝,進入極樂世界後,能依此教學環境得到阿鞞跋致,從位不退、行不退到念不退,值此一生即能成後補佛的不可思議修學法,來體會佛的慈悲和用心。相信大家在正知見的確立上,更有信心,方向也越明白了。
其實,講座到了尾聲,大家都有如釋重負的感覺,鬆懈的心態油然而生,退轉的心也悄悄地生起。離開了學會回到各自溫暖的家,打開電視、電腦,五塵的染污,立即使得退轉的心猛烈地加溫。
但是如果以空性智慧來觀察「退轉」這回事,會發現「退轉」的自體性不可得,也因為自體性不可得,其實我們可以不受「退轉」的影響。因為退轉與否乃觀待我們的用心,如何可以不退轉呢?應在教法上繼續增進,配合環境的改變和向善知識請益研討,退轉的心便能不攻自破。再者,以觀法無我的角度切入,因為「我」的自體性沒有,也就是所退轉的自體性沒有,則能退轉的心當然也沒有。
講座也無自體性,講座開始的第一天就注定結束,這一期因緣的結束,下一期因緣的開展,有名言的關連性。這一期講座的尾聲,是下一期的開始,沒有尾聲,一直要到成佛。
用餐時,不忘做自相空的觀察,有善知識的傳承,有法本,有同儕,有師長,有獎學金,有外護,有親愛的父母護持,有師姑拿了一堆瓠瓜(卜阿),有人默默拿了幾箱芒果,有可口的果凍,有遠從中部來的冰淇淋,有自己醃製的酸白菜等等,還有我們大家願意認真的來學習,每一場講座都是因緣湊合而成的,認真的吃飯,用心的吃飯,就是對講座中「吃飯」這一法最大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