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期::活動報導-瀋陽國學講座暨臺北造就時代菁英講座

瀋陽國學講座與臺北造就時代菁英文化之旅

大清帝國發源地

而今重抱文化夢
點燃希望的火苗
光照神州孔聖人
 
瀋陽,對長期生長在臺灣的末學而言,是個遙遠又陌生之地,腦海中僅有模糊的歷史記憶,從未動念想過要如何?然而命運似乎是早有安排,就在去年(二0一三)八月中,臺北的中華無盡燈文化學會應瀋陽的明明德教育基金會之邀,遠赴當地舉辦國學經典講座,前後共十一天(含三日參訪),末學有幸隨同前往,並結了不解之緣。
從桃園國際機場起飛,三小時不到就抵達瀋陽機場,直接進入了歷史古都。由於抵達旅館時已是深夜,住宿旅館又位在新開發區,路上人煙稀少,黑夜中增添幾分神秘的色彩。隔日早上,來自瀋陽各地的校長及老師們約三百人陸續報到,在瀋陽市教育局領導的主持下,舉行了隆重的開訓典禮後,就正式展開了為期八天的講座。課程內容包括(一)論語選講:從論語中擷取孔子自述其德學的相關章句,作成科判有系統的介紹孔子的德學內涵;(二)常禮舉要:選講常禮中的在校篇,說明常禮在現今社會的重要性;(三)詩階述唐:以國畫、相片、卡通、吟唱等多元方式,介紹桃花溪、聽蜀僧濬彈琴兩首唐詩;(四)圖畫賞析—道藝春秋:藉由江逸子老師的多幅精彩國畫,用以藝載道的方式,將中華文化的內涵和盤托出,寓教於藝;(六)孔門聖賢:以「孔門聖賢」影片為教材,逐一講述孔門十大弟子的特質與內涵;(七)孔子聖跡圖:以「孔子聖跡圖」的影片內容為依據,逐一介紹孔子一生的精彩事跡與意義;(八)影片欣賞:由唐老師將其多年精心收集的重要文化藝術影片,製作成精采片段播出,並詳加解說,提升大眾對文化的認知與欣賞能力。講座中也特別安排了瀋陽師範大學的劉兆偉教授及遼寧大學的顧魁相校長分別作了兩場的精采專題演講。此次唐老師雖說是抱病參與講座,課程不敢安排過於緊湊,但內容精彩依舊,毫不鬆懈,令人敬佩與不忍。
這次講座雖有八門課程,實際上是以論語為主軸,約佔五分之三;而論語在一般人的刻版印象中是八股又無趣的,當初主辦單位也擔心參加講座的師長們,會不會因此坐不住而翹課,因為這在一般的講座中是常見的現象;然而令人訝異的是,講座期間不但無人缺課,更有師長們感動之餘,課後立即打電話通知親友們前來旁聽,真是出人意外,大眾的反應竟是如此的熱烈直率,這算是末學第一次見識到東北人的直率性格。而在講座結束當天,由於行程更動,因此宣布提早一堂課結束,結果在座的所有人得知後都不願離去,連一堂課都不肯輕易放過,無論如何都要上完最後一堂才肯離開,真情感動了唐老師,終於排除萬難圓滿達成大眾心願,這是第二次見到了東北人的真性情,也見證了唐老師講課的風采與魅力,令人印象深刻;而論語的內涵與價值,以及雪廬老人的真知灼見,更令人不由得深深的佩服與景仰。
課程結束後,我們參觀了瀋陽名勝古蹟,包括瀋陽故宮、北陵(皇太極之陵),張學良故居等地。參訪古蹟也是文化學習的重要項目,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學以致用,對見地的開發與視野的擴展,都有莫大的助益。印象最深的是北陵與故宮:北陵完成於西元一六五一年,古稱昭陵,是清朝開國之君皇太極與孝端文皇后之墓,陵園佔地廣闊,古木參天,園內有一大湖,湖光盪漾,景色宜人,墓道兩旁,歷史遺蹟,隨處可見,令人發思古之幽情。瀋陽故宮,建於西元一六二五年,距今亦有三百餘年歷史,史蹟歷歷,斑斑可考,駐足其間,遙想當年滿清盛況,如日中天,而今人物安在?令人唏噓,悵然若失。看著眼前景物,心中不禁浮起「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的無限感慨。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何不以史為鑑,共效聖賢之志,齊將有限之生命化作無窮的力量,同轉文化之巨輪,駛向光明的未來,庶幾不負此生!想到此,心中豁然開朗,充滿無限的希望與快樂。
瀋陽之行最難忘的就是東北人的豪氣,隨處可見。舉凡談吐行為舉止,熱情大方,直率不拘,民族性強,凝聚力大,東北的大地孕育出來的民族特性,果然不同凡響,難怪滿清王朝能集少數民族之力,統治全中國近三百年,其來有自。難忘的東北歷史文化之旅,就在離情依依之下劃下了圓滿的句點。
然而,相隔不到四個月,就在去(二0一三)年的十二月十二日,瀋陽的明明德教育基金會劉會長,立刻又迫不及待的組成了一支十人文化參訪團前來臺北,開啟了中華無盡燈文化學會舉辦「造就時代菁英」文化講座的契機,同時也吸引了來自福建、浙江、遼寧、馬來西亞等地共約三十名的學員前來,共聚一堂,分享著又一次的文化饗宴。
這次講座前後共八天,除了五天的教室課程外,還包括三天的課外參訪行程,結合理論與實務,別具特色。課程內容分別是:(1)論語選講,這次主題是介紹孔子德行科的四位弟子: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再加上孔子法脈的傳人—曾子;(2)常禮舉要,解說聚餐時的禮儀規範,同時另由中華無盡燈文化學會的人才班,以話劇的形式演說常禮中的訪人篇;(3)唐詩賞析:介紹杜甫的「返照」及「九日藍田崔氏莊」兩首詩;(4)國學經典與啟蒙內涵的介紹;(5)弘明幼教理念的簡介;(6)無盡燈文化學會的例行課程:法華經講座、人生大事—不能忽略的事實講座。(7)特別安排明明德教育基金會的劉奇會長,現身說法,給臺灣的年輕學員們上了一堂寶貴的人生經驗課,具有很大的啟發與鼓勵作用。(8)最後一天的最後一堂課,配合誠品講堂的「生而互聯,生而移動講座,邀請貴賓們參加最後一堂課:「All for One ,One for All.──人人媒體、物物互聯、網路附身、全幅跨界的想像與現實。」
此次前來參學的學員中,以現職的教師居多,其中多有從事幼教工作者,因仰慕臺灣的文化教育成就,希望到臺灣取經,除了學習有關的文化課程外,並盼望能到各校實地參訪,深入學習,做為日後改正之參考。為了達成心願,無盡燈文化學會特別安排了兩所學校,一所是在臺北天母的弘明幼稚園;另一所是位於南投名間的弘明實驗高中。這兩所教育機構都是以雪廬老人的教育理念與內涵為依歸,具有崇高的教育理想與抱負,以德育為中心,經學為內涵,以培養健全的德智體群美之人才為目標。學校教職員工,都具有共同的理念,優良的文化傳統,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心,是現今社會不可多得的優秀教育團隊。
參訪首日,我們一行三十人,一早就來到臺北的弘明幼稚園,碰巧的在幼稚園門口遇到家長陸續把兒童送來上學,在家長離去時,我們見到四、五歲的幼兒們都主動的向父母親鞠躬道別說:「謝謝爸媽送我上學,請多保重!」,稚氣中充滿著天真可愛,舉止上天然無邪,毫無矯柔造作,好一幅溫馨動人的畫面,美好的場景,還未進入園內,卻早已被這感人的一幕,深深的吸引感動了,接下來的必然更有可觀。果不其然,成功的背後,確有高明之處,全園上下,除具有高度的專業學養、愛心耐心之外,更重要的是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正確的教育理念與目標:童蒙養正,以品德教育為核心,健全的人格發展為目標。舉凡穿衣吃飯無所不教,使從幼兒開始,就使其養成正確的生活習慣及自主能力;對同儕間的關係,上下左右的相處之道,尤其講究,使其從小養成兄友弟恭,助人為樂,互助合作的團隊精神;在體格的鍛鍊,美學、音樂的陶冶,以及科學、語言、樂器等的訓練,也都面面俱到,因材施教,務必使兒童們都能得到健全的人格發展。大夥們在教室內外不停的來回穿梭,爭看著教室內外的一舉一動,許多人更拿出手機攝影、拍照等,紀錄上下課的所有實況,生怕有所遺漏。這一幕幕熱鬧的景象,與爭睹明星的丰采似曾相識,可見弘明幼兒園的教學成就是有目共睹。
次日清晨六點,我們一行四十餘人搭乘遊覽車南下,到南投名間參訪弘明實驗高中,先至弘明教育聯體機構的草屯校區,參觀由來自八個不同校區,不同年齡層的幼稚園兒童,表演各種形式的經書、古文、詩詞等的背誦。不論是團體或個人,不管是上台或下台,動靜觀瞻,井然有序,對所背誦內容的純熟度、節奏感,以及團隊的默契等,也都表現的無懈可擊;兒童們各個衣著整潔,朝氣蓬勃,神泰自若,儼然小大人般,令人不敢小覷,若非有明師的指導與耐心的調教,絕無有如此傑出表現之可能,對這些背後默默付出的偉大教師們,心中不由得生起對他們崇高的敬意,這些兒童何其有幸,能從小生長在聖賢教育的環境中,得到良師的調教,心中不覺為他們感到慶幸。
當天由於行程緊湊,午餐就近安排在另一校區的教室裡,席開八桌,由弘明教育機構的創辦人兼董事長連志道女士招待。在教室聚餐是難忘的經驗,校區小而美,整潔乾淨,綠意盎然,教室佈置,典雅脫俗,井然有序;撤去課桌椅,擺上圓桌,鋪上桌布,稍加擺飾,立即化為高級餐廳,既無外人之喧囂夾雜,又有舒適高雅的空間,自在隨意,其樂融融,好不愜意。連創辦人氣度恢弘,女中豪傑,為人風趣熱情,午餐一開始,便對大眾宣佈:「今天沒有常禮舉要」,真是善體人意,令人備感親切。與其說是午餐,毋寧說是午宴更為恰當,因為連女士為此特地請來一位餐廳大廚,是一位園長的先生,負責料理,菜單列有十道主菜,外加兩道點心與水果,道道豐盛,美味可口,色味俱佳,令人懷念不已。
連創辦人是雪廬老人之高足,內典班的成員,素有大志,不讓鬚眉;以繼承雪公遺志為畢生大願,十年前,不畏艱難,毅然投入教育的理想事業中,從無到有,一路走來備嘗艱辛。然而皇天不負苦心人,十年後卓然有成,已經建立一個完全依照中國傳統教育理想創立的教育機構,從幼兒的啟蒙教育開始,到小學、國中、高中的一貫教育體系與學習環境,目前學生總數超過千人,已有兩屆的高中畢業生進入各大學就讀,據校長陳火爐先生表示,他們在大學各方面的表現都很優秀,熱情合群、積極主動、樂觀進取、有自信、重規矩、守秩序,是他們的共同特質,也是大學教授及同學們所共同稱許的,令人欣慰。
午餐後,我們一行人來到了企盼已久的弘明實驗高中,車子一到,陳校長早已親率師生列隊歡迎我們於校園廣場,一下車,舞獅團與武術社的學生們立刻動起來,一時鑼鼓喧天,龍飛鳳舞,整個場面頓時熱絡起來,別開生面,好不熱鬧,令人印象深刻。簡報後,在展覽廳欣賞同學們職業級的各類才藝表演,包括古箏、鋼琴、吉他、二胡、曼陀羅的演奏,以及各國民謠與聲樂演唱等,都是學生們主動爭取演出的。同學們平時利用社團,以及少許的課餘時間練習,表現極為精彩,具有職業般的水準,潛力無窮,假以時日,必有可觀。值得一提的是,這裡的學生,風采儀態,謙恭有禮,落落大方,氣質不凡;臉上充滿著朝氣,處處洋溢著快樂;這種特質在其他地方已經難得一見,沒料到竟在此地見到,令人欣慰臺灣還有此一教育樂土,一群教育鬥士,在此為傳承聖道,延續道統而奮鬥。在傳統教育理念下,以正知見培育出來的小孩,果然不同凡響,名不虛傳。
前往臺北故宮博物院參觀乾隆展,是此次文化之旅的重頭戲,雖然天公不作美,颳著寒風細雨,但大夥的熱情依舊,一早便抵達參觀。清高宗乾隆皇帝,大家都耳熟能詳,但大多普遍停留在歷史劇與文學創作的錯誤印象中,與實際的人物特質,相差極大。細看乾隆皇帝的詩詞書畫、筆記、著作等,不得不佩服其對中華文化了解之深廣,以及整理保存的用心,令我們由衷敬佩,肅然起敬;然而相對今日我們對中華文化之陌生、淺薄與漠視,實感到汗顏,無地自容。一邊看著故宮的古物書畫,一邊聆聽著唐老師的深度導覽,有如走在歷史的時空長廊,細細品茗般的享受,令人回味無窮,真是難得的藝術饗宴,也是難忘的歷史之旅,相信大家都會有此同感。
瀋陽之行與臺北講座,末學有幸全程參與,就記憶所及,信手塗鴉,誤謬難免,有失周全,不是之處尚祈見諒,後會有期!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