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期::大德法語

圓通寺齋僧法語開示(下)—楚石大師西齋淨土詩

人身難得易失

觀修暇身無常
來世惟待善業
正助雙修往生
 
接著我們再說到西齋淨土詩,明朝的楚石大師,他這麼說:
說著無常事事輕。
飢餐渴飲懶經營。
一心不退思安養。
萬善同修憶永明。
淨洗念珠重換綫。
堅持佛號莫停聲。
妄緣盡逐空花落。
閒向風前月下行。
說著無常事事輕:乃講到無常,其他的事跟無常比起來都是很輕緩、不要緊的事。無常是什麼?無常就是死的意思,死的另外一種名稱叫無常,講到無常是比較容易的,講到死字我們都不喜歡聽,其實無常就是死,所以說到無常,也就是說到死。生死是大事,所以其他的事跟生死大事比起來,都是很輕小不要緊的事。
饑餐渴飲懶經營:飢餓了,我們就吃飯,口渴了,就飲水,但是我們連饑餐渴飲都懶得去經營料理,是為了什麼?就是一心不退思安養:反省的內涵在不退轉,思念極樂世界,而輕泰也是極樂世界另外一個名稱,一心專行不退轉,來憶念極樂世界,這句話包括一種信念,淨土的三資糧:信、願、行,此行就有信願在裡面。
萬善同修憶永明:萬善即廣修萬行,像永明延壽大師,白天能行百八佛事,夜晚精勤念佛,天天念滿十萬聲,那幾乎等於沒什麼休息。所以他廣修萬善,並將萬善回向西方。以淨土宗第六祖永明延壽大師做榜樣,他以萬善回向莊嚴淨土,我們讚歎、效法他,也以萬善功德,回向求生極樂世界。不論自他,都能往生到極樂世界,所以是萬善同修憶永明,好好憶念永明延壽大師。
淨洗念珠重換綫:念佛念久了,念珠會有垢穢,把念珠洗乾淨,而念珠的線斷掉了,要重新換線。假若我們平常懶惰念佛,或者一天沒念多少聲佛號,念珠還是新新的;因為念珠常常念,所以有垢穢,那就洗一洗,念珠常常念,線也容易斷,所以要重新換線。
堅持佛號莫停聲:堅固的執持阿彌陀佛的聖號,不要停聲,念佛有出聲、有默念,出聲有出音聲的相狀。那麼不出聲默念,也有默念的聲響,但是,念佛的時候,我們念出聲音來並且將佛號聽得清清楚楚,聽得清清楚楚表示我們沒有打妄想、起雜念,也沒有昏沉,不會不知道念到哪裡去,也不會聽不到念佛的聲音,所以我們要堅持佛號莫停聲。要堅固的執持阿彌陀佛的聖號,要聽出聲音,不論出聲或默念,都有聲響的。以上這兩句是正行,就是正功夫。
所以信、願、行都有了,而且又有助行,萬善同修憶永明就是助行,一心不退思安養就是信願,那麼淨洗念珠重換線,堅持佛號莫停聲這兩句屬於正行。所以前面有信、願,後面又有正行、助行。
妄緣盡逐空華落,閒向風前月下行:這一句就扣到第一句的說著無常事事輕,妄緣就是第一句的事事輕,說到無常,世間任何其他事,都是很輕小的,不是那麼重大,生死的大事才是最重大的,所以我們修行要有所成就,必須要轉變心態,怎麼轉變心態呢?就是世間的事擺第二,修行的事、了生脫死的事擺第一。所以換成了脫生死這是大事,世間其他的事都沒有那麼重大,擺在第二,修行的事擺第一,這樣就會有成就,將來也能夠往生到極樂世界去。
所以去追逐虛妄的世緣,就好像虛空花落下一樣,虛空本來沒有花,都從眾生的妄想執著生出來的,本來沒有事,就如同俗語: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最後我們清閒的時候,在風前月下經行念佛,一面經行,一面念佛,所以最後一句就是結歸正行,這首偈非常好聽。
 
接著我們再說一首楚石大師的偈頌:
一寸光陰一寸金,
勸君念佛早回心,
直饒鳳閣龍樓貴,
難免雞皮鶴髮侵。
鼎內香烟初未散,
空中法駕已遙臨,
塵塵剎剎雖清淨,
獨有彌陀願力深。
一寸光陰一寸金:一寸的光陰就是一寸金,其實一寸金買不到一寸的光陰,一寸的光陰消失了,再也沒辦法把它拉回來,用多少金錢去買都沒有辦法買回來,所以一寸光陰就是一寸的命光,命光消失了,我們的生命就逐漸減少,所以一寸光陰一寸金,我們的光陰非常寶貴。
勸君念佛早回心:勸諸位念佛要早日回心,怎麼回心呢?我們要真的生起真實的信心,而且信得非常深,對淨土法門一點疑惑都沒有,絕對不懷疑,有了信心發起真切的願,有深信切願就會老實念佛。而且更要精勤老實的念佛,不能有雖然老實的念佛都沒有打妄想,也沒有起雜念,但是念佛次數太少,其他時間就隨便打妄想,做其他事,這也不容易成就。所以不但要老實,而且要精勤的老實念佛,有深信,有發起懇切願,還要精勤老實念佛。
不僅如此,我們為人處世,平素能夠存良心、說好話、做好事來對待一切人,我們能深信切願,精勤老實念佛,又能事事都憑良心、說好話、做好事,那就可以決定往生極樂世界。絕對萬修萬人去,沒有不去的,只要我們如法修,決定萬修萬人去,所以說勸君念佛早回心。
直饒鳳閣龍樓貴,難免雞皮鶴髮侵:直饒就是縱然,縱然女眾都住在鳳閣,男眾都住在龍樓,鳳閣、龍樓就表示很高貴的地方,縱然住在很高貴的地方,處在很富貴的境界,也難免雞皮鶴髮侵,小孩子皮膚很細嫩,當年紀越大、越老,手、腳、身體的皮膚就起雞皮疙瘩垮掉了,起老人斑,有種種的情形出現。鶴髮就是本來頭髮是烏黑的,但是年紀越來越大了,黑髮逐漸變白髮,變成鶴髮了,所以叫做難免雞皮鶴髮侵。侵就是侵犯,我們本來沒有雞皮,而有了雞皮,本來沒有鶴髮,而有了鶴髮,有了白頭髮。
鼎內香烟初未散,空中法駕已遙臨:我們努力用功辦道,鼎就是插香的鼎,鼎內的香烟最初還沒散,我們修行用功,通常會點香先供佛,供養三寶,接著就修行用功,鼎內的香烟最初還沒有散開,在虛空當中,西方三聖的瑞像,法駕已經遙遠的蒞臨,要來接引我們了。我們有如是因,就召感如是果,因為自己這麼修,就召感極樂世界瑞像來迎的因,所以是空中法駕已遙臨。
塵塵剎剎雖清淨,獨有彌陀願力深:宇宙裡面有太多的佛國土,可以說是無量的剎土,無量的佛剎土雖然都是清淨,但是唯獨十方諸佛阿彌陀第一,為什麼是第一呢?因為阿彌陀佛的願力最殊勝,願力最深重。他在因地做法藏比丘的時候,對著世自在王佛發起四十八願,所以諸佛裡頭,以阿彌陀佛的願力最為第一,救渡眾生的悲願最為深重。所以說塵塵剎剎雖清淨,在非常廣大的宇宙,無量無邊的佛剎土當中雖然都是清淨的,然而在這麼多剎土當中,唯獨只有阿彌陀佛的願力最為深重,換句話說,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最為第一,最為清淨,有這個意思在,阿彌陀佛以大悲願力來接引攝受所有世界念佛的眾生,所以是塵塵剎剎雖清淨,獨有彌陀願力深。
 
最後我們再說一首清朝省庵大師所寫的勸修淨土詩。省庵大師是淨土宗的第十一祖,十二祖是徹悟祖師,十三祖是印光大師。省庵大師他也有一首勸修淨土詩:
我教原開無量門,
就中念佛最為尊。
都融妄念歸真念,
總攝諸根在一根。
不用三祗修福慧,
但將六字出乾坤。
如來金口無虛語,
歷歷明文尚具存。
我教原開無量門,就中念佛最為尊: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的教法,原來是開出無量的法門。無量的法門都隨著眾生的根器,因為眾生的根器無量,所以佛施設的法藥(法門)也是無量的,在這無量的法門當中,就屬念佛法門最為殊勝。在這當中,念佛的法門是最為位高尊勝的。
都融妄念歸真念:完全能夠融攝妄念,歸於真念,所以說我們念佛,還是會打妄想、起雜念等,念得純熟之後妄念逐漸少了,最後歸到真念,能夠真心念佛。
總攝諸根在一根:諸根就是六根,收攝種種諸根合在一根,關於這一句,蓮池大師在《彌陀經疏鈔》裡面,解釋到一心不亂的時候,他就說心王、心所無所不一,所以叫做一心不亂。講到心王、心所,雖然有八個心王(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跟五十一個心所,紛然雜陳的情形,然而歸溯它的源流,窮盡它的源頭,都超不出一心。
我們現在念佛的人,最初用的是耳識,用耳識來聽聞阿彌陀佛的名號,其次用意識,專注的憶念,因為專念的結果,就總攝諸根,眼、耳、鼻、舌、身等識都不起現行,換句話說,都歸到意根,也就是六識都不起現行,已經歸到第七識,第七識就是意根,所以是總攝諸根在一根。
然後再進一步用功,念茲不已,念寂而忘,這也就是所謂恆審思量的第七識,他的思量也寂滅了,再經過用功,忘之不已,所謂真妄和合的第八識也銷亡了,那麼到這個地步,七識、八識都不起現行,做主人的既然都不起現行,八識心王都不起現行,那麼隨從的五十一個心所又何必討論呢?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皮膚都不存在了,毛依附在哪裡?皮膚比喻八識心王,毛比喻五十一心所,皮膚都不在了,毛在哪個地方依附呢?八識心王都不存在了,已經都銷歸一心了,那五十一心所就不必說了。
就在這個時候巨浪微波,咸成止水,巨浪就比喻前七識所攝持的心王、心所,因為前七識的心王比較麤重,會障礙真如本性,對真理引發重大的疑惑,所以是巨浪。那微波就是比喻第八識所攝持的心王、心所,因為第八識的心王比較微細,障礙真如本性,屬於比較難以察覺的疑惑,最後巨浪、微波完全都成為靜止的水,就好比海水起大波浪,波浪小的就起微微的波浪。現在巨浪、微波都完全成為止息的水。
濃雲薄霧,盡作澄空,濃雲也是比喻前七識所攝持的心王、心所,他比較麤重,障礙真如比較重大的緣故。薄霧就是比喻第八識所攝持的心王、心所,因為他比較微細,障礙真如比較難以察覺的緣故,所以叫做濃雲薄霧,盡作澄空。能夠如此觀察,那麼到如此,我們現前不就是極樂世界的境界了嗎?念佛念到這個地步,就是身在娑婆當下就是極樂,總攝諸根在一根。
不用三祗修福慧:普通法門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修福、修慧,福慧圓滿才成佛。我們修淨土法門不需要如此,不需要用三大阿僧祇劫修福、修慧,福慧圓滿才成佛,所以叫做不用三祗修福慧,如果需要三大阿僧祇劫,我們怎麼修呢?
但將六字出乾坤:只要運用「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的萬德洪名,就可以出乾坤,乾坤就是天地,天地在佛法裡面就是比喻三千大千世界,只要用六個字就可以出離三界六道的生死苦海,而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
如來金口無虛語:如來的金言玉語,如來所說的話絕對沒有虛妄的言語叫做金口,因為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佛所說的話是真實不虛,佛絕對不欺誑眾生。如來金口所說的話,沒有虛妄的言語。
歷歷明文尚具存:歷歷就是清楚了然,明白的經文尚且具足、存在,就像淨土五經仍然流傳在世間,而所謂淨土五經就是專門陳述念佛往生極樂世界的事。所以歷歷的明文尚且還具足存在,而其他的千經萬論也是處處指歸,所以我們要死心塌地的好好修這個法門,平時也要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好好信願、精勤的老實念佛,那麼將來個個都能夠往生到極樂世界去。
今天也說了不少時間了,以上說法的功德就來酬報諸位那麼辛苦來供佛齋僧的功德,最後回向,也恭祝諸位身心安樂,將來個個往生極樂!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