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期::共修研學-菩薩清淨的行持

菩薩清淨的行持 —華嚴經淨行品(十二)

家庭甜蜜追五欲
有情繫縛不求出
觀過修法輕安樂
方知貪愛真可怕

淨行品是菩薩的行持,每一條的行持須以願力與般若智慧攝持,這些清淨的行持能帶給有情及個人無限的安樂。菩薩的願力是隨機、隨緣皆可發,在菩提意樂下所修學的正法,都會轉成菩提的資糧。

丙二、指事顯因答其徵因
丁一、總徵
丁二、別顯
戊一、明在家時願
己三、受家室等願  妻子集會
經文:妻子集會,當願眾生,怨親平等,永離貪著。
受家室就是已經成家了,有太太和小孩,成了家這是集會,應該要如何看待這樣的集會呢?家庭和樂是菩薩發願的所依,在與太太、小孩享受天倫之樂的集會中,菩薩依著妻子集會發願。當願眾生,能願的是菩薩,所願的是眾生,願眾生冤親平等,永離貪著。菩薩依此發願而行,能得前面所說的十種利益,自身三業(身口意)能離過成德,成就佛果的安樂。
每一個願都要做這樣的觀修,並且希望眾生如此該有多好,其次是我希望他如此,三者是我能幫忙他達到,第四是三寶加被我能辦得到。如此,依著每一行持所發的願才不虛發,且能具足成佛的資糧。
南亭老和尚的解釋,妻子集會就是貪著的生起處,是以怨親平等的觀念拿掉在集會中對親人的貪著。唐詩中最感人的就是邊塞類以及閨怨類,守在邊疆的將士不能回家,家中婦女望夫不歸的苦,那是有情最難割捨的愛別離苦,也是八苦當中最苦的。梁山伯與祝英台愛別離的苦,雙方愛執到骨子裡面,連佛來也救不了!
怨親平等是對怨拿掉仇,對親拿掉貪,這句偈的詩眼在永離貪著的這一分,拿掉對家庭的貪愛是怨親平等的目的,觀察怨親平等,在平等之下,更重要的是永離對家屬的貪著,將這樣的心意面對親人、中庸境和仇人,如此訓練自己的心量,在無有愛憎的心境下,方能生起無夾雜的大慈大悲,這是此段的主旨所在。
東吳吳支謙所翻譯的《佛說菩薩本業經》:順教妻子,當願眾生,令出愛河,無戀慕心。順教妻子,就是結婚生小孩主持家庭,要教育妻子、兒女,如此才是辦家政,在辦好國政之前要先辦好家政,家政都辦不好怎能辦國政?古人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順著正法教化太太和小孩。辦家政的目的即大家成為菩提眷屬,離開家庭的愛獄,所以《佛說四十二章經》當中:牢獄有釋散之期,妻子無遠離之念。犯罪坐牢有期滿之時,麻煩的是對於妻子沒有遠離之念。
所以組成家庭,要當成大家是組成修學的伴侶,家庭是培養子女、善教子女的地方,如果只是增長貪愛,那是比牢獄還要厲害。所以印光大師在〈家庭教育是天下太平的根本〉中講到,養兒育女的重點在於培養子女成為一鄉一邑的人才,這是組成家庭的意義所在,現在人沒有這樣的想法,不瞭解自己應該有的責任。
聶道真翻譯之《諸菩薩求佛本業經》:「菩薩居家有所思時,心念言:十方天下人皆使脫於愛欲中,得道極過度。」把家庭轉成修學佛法最好的環境。

己三、受家室等願  若得五欲
經文:若得五欲,當願眾生,拔除欲箭,究竟安隱。
得了五欲(財色名食睡)一般人認為是好的,錢財多則生活富足,色不僅是眷屬美俊,還包括顏色好(身體健康),顯色好(氣質幽雅,風度翩翩),名聲好(人前稱人後讚)。生活品味、美食、品茗等好的享受,包括居住環境很舒適,這些都是人之所欲。
欲界如此,色界亦如此,色界的五欲包括宮殿之色、形體之色,以及種種美妙的受用、威名等,三界的安樂都是五欲,五欲會讓自己快樂,但是因為我執未破,對五欲生起了貪愛。
菩薩得五欲,對著五欲來發願,願眾生拔除欲箭,究竟安隱,而菩薩自身可得到前文所云的十種利益,乃至成佛。
眾生生起五欲的果報身,是名受第一枝箭,依著五蘊愛著五欲是受第二枝箭。南亭老和尚說,拔除欲箭,身心才能得到安隱,身心為何能得到安隱?禪定都是離貪,一般人以為得到五欲才能得到安樂,可是修學禪定者,知道必須離開五欲的貪愛,方能進入禪定得到輕安之樂。
而要如何拔除五欲箭?拔除欲箭是非常困難的,剪他不斷,理他還亂。第一,要先觀修五欲的過患,離開五欲的功德,貪著五欲快速消耗過去辛苦所累積的功德。第二,貪著五欲會引發貪瞋癡等煩惱而造惡業。第三,貪著五欲容易與大眾結惡緣。一個人擁有極大的福報,卻不願意分享,又因為對方是貧苦多怨,所以容易和貧苦者結惡緣,變成貧苦者仇恨的對象。
該如何對治對五欲境的貪?或云修不淨觀,對自身都尚且不貪愛了,哪裡會貪愛五欲呢?或云修無常觀,因為五欲境快速變化,前面擁有後面失去更苦,或者曾經是有地位的人,一旦失去地位,那是更苦的!甚者,如果我的好樂心是在正法上,對正法有勝解的法喜,那就能夠遠離五欲境。是故顏回是簞食瓢飲,居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或說是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對佛法有勝解時,這樣的快樂自然就會取代想要追逐五欲的心!另外一個方法就是修學空性,五欲境是在名言中認為它是安樂,透過財可以達到我想要的,在名言中生起對財的貪愛;色也是如此,或有云西施有沉魚落雁之貌,在魚來說,西施並非美貌者,可見美貌都是眾生在名言中通達的,不是自相成立。請問此時貪什麼?愛什麼?擁有什麼?斬斷了對五欲的貪愛。以上這些觀修法能幫助眾生,拔除欲箭,究竟安隱。
究竟安隱可以解釋為成佛或解脫,安就是身安、心安,隱就是這樣的安樂是他人不知,非修行人是看不見修行人的安樂,不修行的人總認為享受就是安樂,但當他在享受的時候,其實也沒有真的得到安樂,就算每天都在玩樂,好像也沒有真的快樂起來!
修行人的快樂是隱藏的,就因為是隱藏起來的,所以不修行的人看不見,否則大家早就捨去世俗的安樂,修行了。
這一百四十一願,可以說淺可以說深,說到深處是結合菩提心和空性智慧。
吳支謙翻譯的《佛說菩薩本業經》:「若得五欲,當願眾生,皆得清淨,心無所著。」心無所著,就是生起空性的智慧而無所著。
聶道真翻譯之《諸菩薩求佛本業經》:「菩薩居家相娛樂作音樂時,心念言:十方天下人皆使聽受諸經,悉得聞如是作音樂時欲聽聞。」抓住五欲快樂的覺受,這就是學法的快樂,當願眾生學法得這樣的快樂,當願眾生對空性有勝解時,就是這樣的快樂,想要世俗安樂的心態都是學正法的心,好樂世俗回過頭來就是好樂正法。(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