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期::活動報導-出路由名言中通達—由論語及百法說起

出路由名言中通達—法語觀修

修學正法賴解行
行由正助不偏廢
觀念提斯助正功
往生上品乘願來


        文化要如何保留
      戒慧

為了遍滿虛空的有情眾生,我們必須要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為了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興辦大專講座。此次課程所依的是《百法》當中的二十四不相應行法,及《論語》—從〈孔子聖蹟圖〉說起。
儒學的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祭祀,第二部分是品德,第三部分是學問。這三個部分都要從見地來經營。可惜現今只會在學問上講求,不會在品格跟祭祀上講究,也不會在見地上經營,只剩下皮而已。祭祀這一部分,儒家講究的是祭天、祭地、祭社稷、祭宗廟、祭山川等等,這些都代表一個能夠通達鬼神、佛菩薩的見地,求加被,求福、求慧,我們一般人不懂,以為這些都是不重要的,去掉這些精華和神髓,也去掉在品格上充實的學問,剩下的就是文字和歷史的考究,所以現代難教出人才和有見地、氣象的孩子。為什麼?因為我們把學問的精華拿掉了。
儒家在祭祀的這部分幾乎是蕩然無存,但佛家還保留住,比如說唱讚佛偈,就像廟堂當中的歌功頌德,《詩經》有所謂的風、雅、頌,頌就是歌功頌德,以樂配德,激發出人的感悟之心,見賢思齊之心,以及舉措看他上流之心,如果這些學問都被拿掉了,剩下的是甚麼呢?剩下的是才藝、飆經,文學考試功名等,變成末流中的末流,再加上名利的追逐,學術論壇裡面的爾虞我詐,則連骨、連皮、連血、連髓通通不見了,如此則經典已不會有人要學了。
再來,讚佛偈就像一首用詞很美的詩,大家進退有秩序是禮,所敲擊的鐘鼓樂是樂,整場就是詩禮樂的經營,如果用在廟堂祭祀,可以呈現雍容大度、氣象萬千、和睦莊嚴的氣象,只可惜現今不如此講究,培養不出有氣象的國民,如此就無法呈現一個有內涵的生活;等而下之,音樂也非有素養的音樂,禮節也沒有辦法呈現溫柔敦厚,只剩下在世俗中的追逐,追求一個記憶的學問,甚至因為容不下這些美好的學問內涵,所以毀謗傳統文化是糟粕,古代的中心思想不能融入現代,現代思想又沒有中心思想的尷尬局面。
處在這個時代的末流,我們應該要回過頭來在根上去尋找,首先在學問上論品格,在品格上論見地,然後在見地上論祭祀,懂得人生的經營,一方面是在人情世故上的講求,一方面是求加被的修學,相信對我們這一生有莫大的幫助。
這堂晚課就給我們這樣的啟發,它就是文化最美好的地方,納西古樂、東巴文化就是因為少掉見地上的經營,以及祭祀的加被,東巴經典通通都沒有意義,只剩蝌蚪的文字,文化的精華已經不見了,只剩下保存文化的經典。
如何彰顯儒學的神髓、氣質跟外相?端看我們怎麼去保留它,保留了《論語》的文句、保留了《論語》的義理,乃至於保留對古代先聖先王的讚美,像梵唄的學習、祭祀的經營,相信會找回儒家的靈魂,重拾文化的神髓,會帶來國家的強盛,國民的安定,這種慎終追遠的風氣一打開,就是民德歸厚,即便鼓勵老百姓作奸犯科,老百姓都不幹,這叫做堯舜之民,比屋而封;而桀紂之民,比屋而誅,就是風氣壞的時候是壞透了,風氣好的時候,是找不到壞人,堯舜之日跟桀紂之時可以差別這麼大,那我們今天要如何截長補短?要如何損益,端賴於我們處世的智慧。
唯願聖賢加被,傳承攝受,讓我們對儒佛的正見有殊勝的了解,並且自行而化他,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雖然不能達到聖人,然心嚮往之,相信這一生的命運是大大地改觀,能帶來未來的殊勝。
因為豐原莊家豐居士在今天早上九點往生,現在已經是八個鐘頭,我們也在這裡特別回向莊居士能夠蓮開九品之花,佛授一生之記,乘願再來,廣度眾生,滿菩提願。

差之毫釐失之千里─論滅盡定與無想定        戒煜

經論上說滅盡定與無想定合稱為二無心定,一般定是專注所緣,此二無心定是心不緣境生起輕安,但二者千差萬別。
滅盡定是屬於空性定,在空靈靈的心識中受想不生,心緣空性義,不做勝義的抉擇,所謂勝義的抉擇,是以法為所緣,不斷的在定中尋覓其有無自相而加以辯證,以此道力進入初果、二果、三果,在進修四果之前,先暫止息。此時是三果阿那含,道力是已斷上下界九品思惑後三品,不受欲界後有,會在色界第四禪的五不還天,並在定中修觀慧,斷除色界、無色界八地的七十二品思惑(俱生執),出離三界。
滅盡定(內道定)是三果以上的聖者,第六識以空性境界為所緣,在空性定中,無任何一個境界可受可想(無世間的受想),觀慧暫時休息的狀態,但不是自性地滅除受想。而外道無想定是只要有想法就厭離,修無想定之人乃是凡夫、外道,因誤認無想就是涅槃,心識空靈靈的,以為能解脫痛苦,尋求此種涅槃的積極力很強,發起強大的警覺力,只要有想就厭離,此定僅一切現象不生,但執著有一個我想要離苦得樂的心仍然存在,並非證得空性,例如無聞比丘修無想定入四禪,卻妄言證到四果阿羅漢,非滅計滅,結果報盡墮入地獄。
此外,無想天的壽命有五百劫,他死亡的時候以引業的方式取無想天受用,最初半劫會生起想心,接下來四百九十九劫因為過去的習氣讓他生起厭離的狀態,所以四百九十九劫想心不起而得無想定,最後還有半劫引生來世時又會生起想心,因為入的時候想心必起,出的時候想心也必起,起心而去投胎。
但他已經證得無想定又怎麼會去投胎呢?想心起則有引業,亦即由想而生愛取,由愛取滋潤往昔所造之業,如此則有投生來生心識的生識,而投生到來世。
無想定雖是外道所修,但此種修學法對我們修行也有一些幫助,因為我們有很多的想法也必須要被厭離,例如念佛時,會有一段止靜念佛,也必須要先生起厭離想,然後好好的取佛號來用功。
最後我們可以下一個結論:無想定是外道定,但的它行相又像內道定,無想定跟滅盡定行相相似,不明就裡的人會以為兩者一樣,實則天差地別,一個是接近解脫,一個是只剩一個大大的我,解脫是連邊都沾不上,所以有些東西恰似如法卻是最不如法的,這些都必須被認真檢視。修學無想定的方法,也可以取用作為內道修學的增上,就看我們怎麼用它。所以,法一定要懂得活用,那才是一個善於修行的人啊!

        無常、勢速觀察是修行關要    心妙

為了遍滿虛空的有情,我們一定要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為了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眼前興辦這次的講座,今天的法語是無常、勢速觀察是修行關要。無常是一切有為法的特性,有為法就是所作性,萬法有生就有滅,就滅分來說定義為無常。人身有生老病死的無常,心念有生住異滅的無常,世界有成住壞空的無常,無常是無所不在,遍滿宇宙世間的共同現象。勢速就有為法的變化迅速遷流不停的特性,定義為勢速。勢速可分為諸行勢速、士用勢速及神通勢速。因為無常勢速,一切色、心諸法皆迅速變化並且生而必然趨滅,如《法句經》云「積聚皆銷散,崇高必墮落,合會要當離,有生無不死,國家治還亂,器界成復毀,世間諸可樂,無事可依怙」。我們一生忙忙碌碌追求不停,一切的成敗或患得患失等,也終將生而散滅,所以觀察生命無常勢速是修行的增上緣,也是對治煩惱的利器,更是離苦得樂的重要關鍵。無常、勢速是心不相應行法當中的二法,如何抓住對無常勢速的覺受,作為幫助我們生起精進修學的動力,略說如下。

一、善察無常勢速,發心學習正法
佛在《無常經》中告諸比丘:「有三種法,於諸世間是不可愛、是不光澤、是不可念、是不稱意。何者為三?謂老、病、死。」但佛陀又說「若老、病、死世間無者,如來應正等覺不出於世,為諸眾生說所證法及調伏事」。正因為世間有老病死三者,佛陀才能以一大事因緣出現世間,為眾生開示如來所證得的涅槃寂靜大樂,及調伏煩惱解脫生死的方法,雖然老病死無常有無窮的過患,但善於觀察利用,卻能令我們有此勝緣聽聞佛陀偉大的教法,使我們發心修學以求同證真常,這就是善察無常勢速所帶來的對治功德。

二、觀修死時唯有佛法堪用的決定正見
經論上也教我們思維觀察人生無常的內涵,其中有三理、九因及三決定。三種道理是:一、有生必然死亡之理。二、死無定時之理。三、死時唯有佛法堪用之理。九種原因是:一、死亡的事實是無法改變。二、壽命處於日減月損。三、人生短暫而能長遠修學佛法的機會甚少。四、一期壽命長短沒有絕對。五、生存因緣少而死緣多。六、生命脆弱,經不起風險。七、物質財富對死亡無能為力。八、親朋好友也挽救不了我的生命。九、平時有用的身體,當面對死亡卻無能為力,最後只能成為一具屍體。
在〈普賢菩薩行願品〉也提到,「是人臨命終時,最後剎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親屬悉皆捨離,一切威勢悉皆退失,輔相大臣宮城內外,象馬車乘珍寶伏藏,如是一切無復相隨,唯此願王不相捨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所以佛陀在《佛說四十二章經》中告訴弟子說:「人命呼吸間」,一口氣不來就是死無常,臨終時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除非修學佛法,特別末法眾生以淨土法門最為契機,行者若具足信願行三資糧,臨終必蒙佛接引,正念分明往生極樂世界,永脫離輪迴之苦,究竟成就無上佛道。
經由以上思維觀察後,我們了解到臨終唯有佛法堪能受用的覺受,內心生起三種決定:一、我決定要修學佛法。二、我決定立即修學佛法。三、我決定全力以赴地學習佛法。不但要修學佛法且立即修,不用等到有空閒時或退休時,而應該把握當下,趁年輕時就應該努力來修學儒佛正見,特別是在具有傳承的教授下,能夠全方位的學習,修福修慧,更為殊勝難得。唯有努力的修學正法利樂有情,才是人生真正的出路,唯有以正法為依怙,臨終才能了無遺憾,無有罣礙恐懼。

三、善用暇滿難得的人身寶
所謂人身難得,經上比喻得人身機率如盲龜浮木,在廣闊大海中,有一浮木隨風浪四處飄蕩,浮木中有一孔洞,海底盲龜每百年浮現一次,當盲龜恰巧浮出海面,龜頭正從這個孔洞伸出來時,這樣的機率比喻獲得人身的機會如此微小。又就得人身的數量而言,以六道眾生來較量,經上比喻如果地獄道的眾生像大地上的微塵那麼多,那餓鬼道就如同恒河中的沙子一樣多,畜生道就像釀酒後的糟粕那麼多,阿修羅道就像飄雪時的雪花數量般,那麼人跟天人就只像手指上的微塵般數量而已。可見得人身也是最少最難得。而一旦獲得人身,卻又容易失去,佛陀曾經說過,此生得人身若如恒河沙一樣多,而下一生再得人身的機率只剩下手爪上的塵土而已,以上是人身難得而易失的觀修。
既知人身難得,而能夠獲得暇滿人生更為殊勝難得,暇滿是閒暇圓滿的意思,暇滿人生是指有閒暇做善法並具足圓滿條件,能夠用來聽聞修習正法的人身寶。暇滿需具足八種閒暇及十種圓滿,八閒暇是指能遠離八種無暇的障礙,即未能值遇佛法、諸根不具、具邪見、邊地受生、生於地獄道、惡鬼道、畜生道、長壽天等八無暇。十種圓滿包含自他圓滿各五種,自圓滿有五:一、生為人。二、生於四眾佛弟子所在,有宣說及修學正法之地。三、諸根具全的人身。四、不造作五無間重罪。五、信解勝處,對戒律具足虔敬的信仰。他圓滿有五:一、佛出世。二、佛說正法。三、教法常住。四、隨教轉,行者能藉由修持佛法能獲殊勝利益與功德。五、他悲憫護持,具足教證功德的善知識,及能發心布施提供各種資具的護持者。
眼前難得大家有閒暇來共造善法,我們不但生在人道中、六根具足、生在有佛法的環境、獲得善知識的慈悲教授、得聽聞傳承的正法,並學習儒佛正見破除邪見,還有義工等外護善知識的護持,具足這些殊勝因緣,可以說是得到暇滿人身寶。人道中最厲害的是思惟力,經由觀修無常勢速的覺受後,應善用此人身寶,用來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生起出離心乃至發起菩提心,修學正法乃至傳承正法事業,利己利人,成就儒佛的聖賢之道。正所謂「人生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

四、以憶佛念佛成就往生志業
又觀察我們的心念也是念念無常剎那生滅不停,當遇急難或臨終時,是否能正念提起,要看平時的念佛功夫,在日常生活中種種作息,或為衣食奔波或為公發心等,一切都不離我們當下這一念,我們要如何來攝持這一念心?〈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提到:「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雪廬老人曾經開示:「念佛,就是起心動念都是阿彌陀佛,這當然都是淨念,但是這樣什麼職業也都不必幹了。另有方法,就是憶佛,也就是心裏想佛,忘不了佛。念佛是念茲在茲,憶佛是銘記不忘、默而識之。舉例:人人都忘不了錢,也忘不了吃飯,如此將想錢與想吃飯的心,變成想佛,一切都是阿彌陀佛之所變化。這樣默而識之,不說而心裏有印象,就是憶佛。」
所以憶佛是我們內心的隱微處能銘記不忘,凡所作所為都不忘阿彌陀佛,都以求生西方為志業,而平日念佛時我們的念頭也是無常勢速,當念著一聲聲佛號時,我們的念頭是淨念相繼還是妄想紛飛,或是昏沉掉舉呢?正因為每一念頭都是生滅無常變化不已,所以念念都是轉變的契機,在念佛的當下能觀照自己的心念,是妄念多還是正念起,古德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只要時常學習萬緣放下佛號提起,至誠懇切念下去,久而久之自然功夫漸漸純熟,臨終時自己成為很容易被助念的對象,只要善知識一提醒就願意放下煩惱執著,一提起就能夠念佛,則臨終時決定仗佛慈力,屈身臂頃就到西方蓮池,這就是神通勢速,生西以後受用極樂世界六塵勝妙境界,更能快速成就佛道。
相信藉由觀修無常勢速,我們便能善加把握生命當下的每一念,不但以斷惡修善作為平日修學的助功夫,更要把握時機精進學習聖賢文化,甚至成為中華文化的傳承者,自利利他;並且以憶佛念佛的功夫幫助我們決志求生淨土,一旦無常來時,得阿彌陀佛護念,善友護持,人人都能不怕死,個個都是正念分明,決定蒙佛接引,成就我們離苦得樂的西方志業。〈普賢菩薩警眾偈〉云:「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大眾,當勤精進,如救頭然,但念無常,慎勿放逸。」最後以此與大眾共同勉勵,在菩提道上互相扶持,以期共成淨業。

            名、句、文     心晴

我們是如何透過這二十四個心不相應行法來認識宇宙人生的概貌?原是透過名言的概念來認識宇宙人生。今天就就著名、句、文這三者來認識。
名、句、文簡單來講,名就是我們認識世間的名相,也就是我們熟知的名詞。句就是句子,有一個主詞,後有術語來闡釋這個主詞。原來我們認識的萬法都是以定義的方式來認識,就是用接近該法的表述語言,也就是用名言來認識該法。再者,文就是世間以文字來記錄這些名相、概念。
所以在人世間,首先誕生的應該是聲音,有了聲音以後,開始透過聲音去表述意思。進一步才有語文,這些文字、語言的發明,統歸在名、句、文中。
透過名、句、文的研究,探討到底名、句、文是屬於色塵,還是屬於聲塵,還是屬於意識所緣的法塵。這三者剛好能夠符合各部宗派裡來解說佛經這件事情。如有部認為佛經是名、句、文,是屬於色塵的部分;唯識宗認為佛經是證悟者的心識,因為這是佛所闡述的,所以是證悟者心識的顯露,是以法塵的方式來顯示;中觀宗、經部宗則認為佛經屬於聲塵,因為他是透過聲音的方式來做傳承,也就是靠著言說來進入法義。
而佛經到底是屬於色塵、法塵還是聲塵呢?其實教法的體性在音聲,證明就是《論語》裡說到「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如韶樂到了齊國,其實並不是樂譜的保留,而是能夠演奏韶樂的人,以及演奏韶樂的樂器到了齊國,所以說韶樂來到齊國。
同樣的,道未墜於地,正因為有傳承的人,所以即便這些經典以名、句、文的方式記載下來,如果沒有人弘傳的話,這些名、句、文是沒有辦法傳下去的,就沒有辦法成立傳承這件事。而孔子也示現在魯國,是「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夫子是焉有不學,他是沒有固定的老師,只要有能夠傳承大道還有種種技藝者都向彼學習。所以整個傳承在人。
聲塵為教法的體性,由聽聞成就,是故「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而佛經的弘傳,在音聞裡特別就是以聲音的這一分來把經義、經文(名、句、文)解說,讓我們了解教法真正的內涵,所以透過聲音的解說,我們才能真正進入名、句、文這個色塵的內涵,也能夠透過名、句、文的認識得到證悟。所以唯有聲塵能夠真正發揮色塵和法塵的作用,這就證明了學習教法乃至傳承教法,全部都靠聲塵,也就是有說、有聽,有善知識的說,然後我們能夠藉由善知識的解說來聽聞,聽明白了再往下傳。
這也說明了聲塵能夠把名、句、文的經典加以闡述,行者透過闡述來證悟,也說明了佛經是六塵說法,並開出了教法、教法輪、證法、證法輪。教法輪是觀待佛智慧所說的法,這個法能夠輾平眾生的煩惱;教法就是傳承的這一分;我們透過教法輪(佛智慧所說之法),隨順教法輪,可以來對治輾平我們的煩惱,這就是證法;觀待教法輪產生了證悟,有了初地、初果以上的證悟,這就是證法輪。
要成為傳承者,欲深入世尊的教法,就必須靠聽聞。而聽聞就是善性,也就是正趣善士,這個善,怎麼樣來定義它呢?就是能夠趣入善士,跟隨著善知識聽聞正法,能夠明白並且建立正知見,然後依著正知見來實修、證悟,這才是真正的善性、真正的修行。
所以原來人生的出路就在聽聞。所說的聞也是建立在說聽之上,聽聞不是只有聽的那一方,必須也要有說的那一方,說者必須是善知識,是一位能把法說得明白,而且有傳承者,我們依著善知識所說的,能夠聽明白。所以聞就建立在說、聽上,而說聽有方便,方便是說者必須依據經典、依據古注並抉擇古注正確的解釋,而我們聽聞的這一方,也必須依著善知識的引導深入古注,把古注真正的意涵抉擇出來,這才是真正的藉由說、聽來把傳承傳下去。
所謂的懂事,也就是耳根的圓通,能夠聽明白,依著法來長時薰修。建立在首先要聽明白、聽懂,然後還要不斷的串習所聽聞的義理,再者,依著善知識的引導來加以思維,把疑惑開通,這樣建立的聽聞,根基就會越扎越深。這就是名、句、文的價值,由此可以明白修學之路,一定要依著善知識來聽聞正法,深入經文。
另外,諸法唯名言假立,名言二字也是我們這次在二十四個心不相應行法裡邊所要學習的。名言也就是所謂的概念,經典裡也講到名言,他有幾個特性,也就是「隨、歸、赴、召」。也就是我們隨著符合該法定義的名言,加以歸納整理,然後進入召喚出該法的境界,就是以名言來理解該法。
在名言理解該法中,還有一個定義叫做「於相有所增語」,也就是對某一法,透過符合定義的名言來認識之外,還可以增加符合這個定義的言語,慢慢地更深入了解該法。一切法都是用總相的方式來認識,而增語也就是增加更多符合定義的言語,從總相裡歸納出來,更逼近這個別相,一一地逼近這一法,來瞭解這一法,這就是一個定義的傳達。
我們說一篇好的文章要符合信、雅、達,當能夠精確定義,就能夠恰如其分的表達。再者,言語之道是一門藝術,我們除了要選擇正確的言語,還必須賦予他雅正的意涵,以言語正確的表達出該法。就像百法講到的圓滿文意,也就是在名、句、文裡,在我們的用字遣詞裡,文要符合義,要來表達義,當文義都能圓滿的時候才算得上是真正的通達。我們是用名言來認識境界,而境界也觀待我們名言的假立而被認識。所以原來諸法唯名言假立,諸法都是觀待我們用名言來認識。
名言既然是由我們來定義,那每一個人定義不同時,名言就產生不同的效果。所以可以知道名言有不可思議的力量,這個不可思議的力量就是語言的力量。我們可以想想每天的經歷,當聽到一件事情的時候,這件事情或許並不在我們眼前顯現,可是會隨著我們聽到的音聲,他所傳達的意思,我們的身心立即產生了變化。而我們是不是能夠恰如其分的對一件事情賦予名言,這件事情也透過名言的定義產生不同的功效。由此可以看出,語言的力量,名言具有不可思議的力量。就好像我們的用字遣詞,這些字句、名詞、句子,它是有溫度的、有表情的、有特色的,有引導的作用。
既然名言的定義,可以帶領我們去經歷不同的經歷,就該好好的下定義了。在定義裡,世間最常遭遇的就是正面或負面的言語,正面的言語可以帶給我們正面的力量,而負面的言語也可以帶給我們負面的情緒。所以原來我們每天都在莫名其妙的、大量的用這些名言,大量的去經歷這些名言帶給我們的感受而不自知。所以如何學習恰如其分的使用名言,精準地去定義世間的法,這是佛法要帶我們去認識的。
所以用對了名言,我們不但可以正確的認識該法,乃至於透過名言,讓我們的思想更為具體,不侷限的名言,可以帶給我們思想發展的想像空間。所以只要用對了名言,我們可以激勵自己,讓自己走上對的路,走向對的人生,有了對的態度以後,會展開一個對的命運,透過正確的名言,也可以以善緣跟大眾結緣。乃至於用對的名言、正法、正知見來打動人心,帶動大家深入法義,而不是走在迷惘的人生當中。
所以用對名言,人生就可開展光明大道。相對的,如果不善用、或者錯用名言,這個名言往往會讓我們遭致痛苦。就好像我們錯誤的定義,扭曲事實,相對的也找不到正確的方向,也沒有辦法正確的賦予事情該有的定義,可能會帶我們走錯路乃至於墮落,跟人結惡緣,背離了事實真正的情況,如果我們用了一個強烈的字眼,可能就沒有轉寰的餘地,所以如果仔細去觀察我們日常生活裡的用字遣詞,如果沒有好好運用名言定義,其實會走上一個不歸路。就好像現在一般的人非常的幸福,可是卻每天有說不完的抱怨,有很多的負面思想,乃至於覺得人生無聊,當他說人生無聊的時候,他的人生就已經走進了無聊的境界,他不會也沒有辦法去開展他光明的人生,諸如此類。乃至於我們平日慣用的語法,其實就是我們命運的既定走向。乃至於常用你、我、他這些名言,皆在串習己見而不自知。
所以善用正確的名言,會給我們帶來幸福快樂的一條路。我們口中的話會主宰意念,而意念又會主宰我們的命運,如果使用了非常多不當的形容詞,形容的字眼就會變成我們實際的遭遇,如果我們常常用負面的言語,也會帶領我們進到比實際遭遇還要大的災難裡頭。
所以如何善用言語,可以帶給我們不同的感受,我們用甚麼樣的字眼,就會帶領我們擁有甚麼樣的人生。藉由這六天的講座,相信大家都在建立正確的名言,藉由這個名言,來確立我們的正知見,由這些正知見來確立我們真正的修行方向。相信這六天的學習一定功不唐捐,可以走出自己的修行大道。
                  
 一切法的安立—由時空假立說起        心安

宇宙萬法盡在自心,不知心則佛是眾生,一念明心則眾生是佛,一切眾生無始劫來因無明之薰習,對諸法的實執習性起人我二執,妄執有自性而起惑造業流轉生死,不得解脫,我們學習百法是要了知萬法之要,明緣起無我之理,在日常生活中去執著,並能提升念佛之功夫,現在就百法中,心不相應行法之時、空來探討,一切法皆名言而安立。
一、時—即時間,包含過去、現在、未來,成、住、壞、空,四季、年、月、時、日、分、秒皆是。
有變動就是有時間的存在,許多人都有這個經驗,小學畢業後,即未再見面,直到有一天在路上巧遇,雙方皆訝異發現對方已經白髮蒼蒼、老態龍鍾,以前年輕氣盛,相貌堂堂的氣象已不復見,不覺已經過了三十年,這就是時間的概念。
那時間又如何假立呢?
(一)    亞洲臺灣晚上八點是東京晚上九點,另外美國西雅圖早上五點而歐洲倫敦卻是下午一點。同一時間在世界各地,時間卻各異,有的是早上,有的是下午,有的是晚上,皆不相同,可見時間是一個假立的法。
(二)    又一年有十二個月,若是覺得不是分別假立,而有自性的年,那我們來分析年與十二個月是一或是異。
1.若是一者,月有十二,年應該有十二,因為年與十二個月皆成一體故,但卻不然。
2.若是異者—那除去十二個月,應有年可得,但實際上尋找年卻不可得。
那既然年與十二個月不是一也不是異,可見找不到年的自性,從十二個月上以一個名言去通達、安立為一年,所以年是假名安立的法。
二、空—就是空間,也就是方,空間有東、南、西、北、四維、上、下。空間是分別假立,還是有一個自體性的空間可得?我們再來分析空間與四方是一或是異。
1.若是一者—應無法指出東西南北方,因是一故。
2.若是異者—除去四方應有一個空間可得,實際上也找不到空間可得。
既然不是一也不是異,可見找不到空間的自性。
以上係由時空二法來說尋求是否有自性,結果均是了不可得,是世俗名言安立的假法。
百法任一法門,均能通達無我的道理,如世尊言:一切法無我。即一切法皆名言分別假立,都無少許自性可得,連名言假立亦無自性,亦不可得,對此生起殊勝的勝解,融入論語的學習,在知見上培養具世間法與出世間法的出格高士,若能具備菩提心,空性正見的內涵,在行持上能破執去煩惱,為念佛之助功,必能自利利他成就佛道。

        眾緣和合    王興文

所謂和合,就是諸法很和諧地聚會融合為ㄧ的意思。萬法生起,不離因緣,所謂孤因不長,獨緣不生;必賴因緣具足而後生起一切宇宙現象。世間一切法,都是由眾緣和合所生,也就是說,一切事物都是由各種條件和合而生起的意思。一切事物的每一部分,是由眾多條件和合而生,同時也是構成其他部分之生起條件。一切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叫做眾生,人是眾緣和合,動物是眾緣和合,植物也是眾緣和合,山河大地還是眾緣和合。世間萬物、宇宙萬有皆是眾緣和合而生,緣聚則生、緣散則滅,本無所謂實體,所以說諸法自性空,自性無有相。
《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又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大智度論》也說:「因緣所生法,佛說即是空。」《百法明門論》開宗明義,天親菩薩即引世尊言:「一切法無我。」一句話道出宇宙萬法的真相,所以說不論物質現象和心理現象,都是因緣假合,暫時生起的幻影,無有實法。
然而,凡夫外道卻誤認一切法為真實,以執我故,有人我執,生起愛著,由此生死六道,輪迴不息,煩惱障生,障礙了不生不滅的涅槃安樂境界;以執法故,執著自己所得的法是實在、最殊勝的,於是我慢心起,目空一切,所知障生起,障礙般若智慧的現前。
因此,要想成佛,必須先斷煩惱障與所知障,想要斷除此二障,必須先破人我執與法我執,要破除此二執,必須先明白人無我、法無我的二空之理,也就是明瞭一切法無我,破除我執,遠離執著的煩惱。
明了萬法生起的道理,對我們有什麼好處呢?它的作用很大,可以幫助我們立命,更可以轉變命運。須知要得善果,必先種善因,若無現在的好因,豈有將來的好果報。印光大師說,報通三世,轉變由心。我們的生命,依業力相續流轉不停,因此,對生命的經營,一定要考慮到過去、現在、未來,建立在三世因果之上,努力積功累德,斷惡修善,隨緣消舊業,更要建立般若正見,認真修行,斷惑證真,求無上道。今日大眾齊聚本會,參加暑期研習,共同研學聖教與念佛共修,以期永斷輪迴之苦,同登極樂之邦,可說是眾緣和合最善的典範。
一切法無自性,有無限的可能,期望我們在善緣和合之下,能創造出更多的美好未來,謹以此與大眾共勉。

        講座之後的用功      心超

不論是藉由飛機或者是船隻,到偏遠的小島(蠻陌之邦)來聚會,這在古代是不可能的,拜現代科技之賜,所以聚會容易生起,因緣聚會的時候會把很困難的事情變得很簡單,因緣不聚會的時候,會把很簡單的事情變得很困難,現今拜科技之賜,將以前古代很困難的事情變得很簡單,要找大藏經只要上網找就有;但是因緣不聚足,也會把很簡單的事情變得很困難,比如說大家學佛是從表面、網路學,學佛本來是應該同參道友的學習,本來很容易地成就的,結果卻變成很麻煩,此人得到的資料越多,見地越多,叫做「大道以歧路亡羊,學者以多方喪生」,古代註解論語的這些大儒,多是他一輩子苦讀書得到的見解,雖然是書讀千遍現其意,但其意之現未必是孔子之意,是他自己的意。所以要正確地走在聖人的方向,是有多麼的困難!它看起來很簡單,有了好的老師、朋友,有了正確的引導後就容易成就,可是也很難,當方向不對的時候,那是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在這六天的聚會中,相信可以看出《論語講要》的重要,那是雪廬老人在研讀多家抉擇後的講學筆記,乃至於從《百法明門論研究》中看出雪廬老人的弟子在雪廬老人座下學習的心得報告,能夠將百法做這樣的整理,足見老人對臺灣最大的貢獻,就是培養了一些人才。我們其實是老人座下連敬陪末座的資格都沒有,只能拾人牙慧的在六天講座中把過去所學的,在這裡表達心得
回去以後怎麼辦呢?回去後就要看如何複習這六天所學,甚至組成讀書會繼續地相互扶持,讓自己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要退轉。過去的經驗是很辛苦的學習,可是回到世俗的享樂之中,又很快的忘記,把辛苦得來的東西很快地就丟失,就像《法華經》當中的衣繫明珠一樣,寶珠縫在衣服裡面卻不知道,有個人到朋友家作客,喝醉之後他的親友因為要遠行,為了表達相聚的不容易,把一顆寶珠縫在他的衣服裡面,來不及告訴他就遠行了,結果這個人醒過來以後,他不曉得衣服裡面縫了一顆寶珠,日後生活艱難,靠乞討維生,後來兩人相聚,親友很訝異地說你怎麼變成這麼狼狽的樣子呢?他說謀生活是很困難的,親友曾告知在衣服裡面縫了一顆寶珠,此人帶著寶珠過著乞討的生活,這說明甚麼呢?我們也曾學習過教法,可是在無明大夢中,卻很快地忘失,好不容易學了一些概念,可是回到世俗裡面,很快地在世俗歡樂、人情籌措中,在世俗消磨光陰中,這些美好的觀念已不復見,就像衣服裡面繫有寶珠一樣,這個概念變成隱藏在心裡面最隱微的地方,自己已經忘記了曾經有過這樣的概念,在人世間依然的是順境生貪,逆境生瞋,每天向功名利祿榮華富貴乞討,得到少分就高興得不得了,其實真正的大德是在見地上、品德上、學問上得到了天爵,得到了三世諸佛護持加被的尊貴,而不是乞討功名利祿維生。
所以這六天就給我們這樣的期許,未來相信人生會走得很風采,走得很莊嚴、很殊勝、很尊貴,不但所獲得的正見成為寶珠繫衣,而且自己知道擁有寶物,變成人生富貴的資糧,成為別人的貴人,在交友的過程當中,你的見地可以讓別人從汙泥裡面出來,成為別人的貴人,藉著正見來修福修慧,帶給你未來的人生是康莊大道,路是越走越寬。
今天在這裡是在總結我們六天的課程,相信我們這幾位老師的法語,對大家會有很大的幫助,回到家裡面也可以簡單的做早晚課,簡單早晚課怎麼做呢?做早晚課的做法也是有傳承的,臺灣有很多的大陸法師來臺灣,上懺下雲法師是東北長白山來的,是雪公老師禮敬的大德之一,老人家過去在臺中,有所謂:解在明倫,行在齋戒,在雪廬老人座下參加明倫講座,到齋戒學會學習佛門四威儀以及課頌等,上懺下雲法師就是我們佛學梵唄的啟蒙。這簡單的晚課就學之於他老人家,他老人家又學自於慈舟法師。簡單的晚課就是對阿彌陀佛做讚歎,讚歎報身、應化身,讚歎阿彌陀佛果地的莊嚴以及因地的行持,成為我們今天修學的目標,在早課的時候成為我的典範,在晚課時變成我精神的歸宿,不論六字或四字的佛號,都帶給我們一天正念的提起處,這種正念是一個能夠得佛力加被的正念,又從課堂上學到正知,有了正知跟正念,二者成為我們解脫的資糧,那今天這六天的課程何嘗不是想要追求正知跟正念的講座呢?
上課就是得到正知,串習百法的正知,串習孔子正知,晚課就是串習正念,當然正知中有正念,正念中有正知,這就是我們整個講座的本質,約束自己的心是戒律,以正知、正念來約束自己,並且利益別人,正知、正念就是戒體,以正知、正念來降伏煩惱,安定其心,正知、正念就是定,以正知、正念來對人生有抉擇的能力,進退有依據,正知、正念就是智慧。
所以今天過後,不管我們在哪裡相見,這段在法上的結緣,相信是一個很好的開始,結了這樣的善緣,是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的內涵,生生世世你才知道過去的結善緣有多麼的重要!像《法華經》的那些聖者,原來都是過去結善緣來的,釋迦牟尼佛跟十方諸佛的關係,為什麼是一佛出世千佛護持?因為因地當中就是結善緣來的,這種結善緣成為滅法,後面所結的果報,世間人說不清楚的,只有佛、聖者才能說得清楚,簡直就是不可思議!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