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期::活動報導-出路由名言中通達—由論語及百法說起

餐前觀修

二時粥飯雜用心
昔日趙州歎難生
君子無終食而違
餐前觀修善用功

   
        美好聚會的用餐
    王洋逵

敢問世間何者為美好聚會的用餐?有的人答說:三五知己群聚一堂,醉羽觴、品佳茗,相契高談闊論,最是美好聚會的用餐;有人又答說:祖孫三代同堂,相會於宴席,賀高堂福海南山,最是美好聚會的用餐;有人更答說:金榜高中,賀客盈門於酒肆,齊祝青雲有路,最是美好聚會的用餐;也有人會引用古人所常說:洞房花燭夜,喜宴洋洋和樂聚一堂,甚至延伸的慶祝銀婚、金婚、鑽石婚等紀念,邀集親朋好友同樂,最是美好聚會的用餐。上面設問的四個例子,是世法正面認可的說詞。
至於反面遭人呵叱的說法,誠如《論語》〈衛靈公篇〉所載「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換成白話說:鎮日成群相處,彼此交談都不是合宜有益的話,又競相好耍小聰明,這樣的氛圍,可說是最不美好聚會的用餐。可見,聚會用餐這一件事,是人云亦云,多麼的無自體性!
世俗人的見地,終究於聖人有霄壤之別,宗聖曾子說:「以文會友,以友輔仁」,能如是一期一會,最是美好聚會的用餐。《佛說阿彌陀經》也明白的紀錄,極樂世界的殊勝,除了有佛菩薩的說法,就是因為有「諸上善人的聚會」,天廚妙供,更是殊勝美好聚會的用餐!現在我等齊聚學會研學儒佛妙理,既是會文輔仁,又有教授善知識的不厭宣說妙法及同行善知識的切磋,如此場景,餐餐聚在一起用餐,真不啻是人間最美好聚會的用餐!

        禱告與用餐            魏甄儀

我們對禱告都非常熟悉,例如待會餐前觀修完畢後要做的供養、或每逢民俗節慶我們會燒香祭拜祖先神明、或像每年會舉辦的各種拜懺法會,都是不同形式的禱告,但重點是—為什麼我們要禱告呢?
其實禱告的目的有兩個,第一、是為了求祖先神明的保佑,尤其餐前供養,就是要求三寶的加被,讓我們今天吃的這頓飯,不再只是吃飯,而是為了往後學習能更加增上而吃飯,為了往後能累積更多修學資糧而吃飯,如果不懂得在飯前做供養、做觀修,那這頓飯的福報就等於白白被浪費掉,無法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失之可惜!
至於禱告的第二個目的,就是讓我們懂得敬仰祖先神明,學習報本還恩。
畢竟我們現在獲得的一切,都不是我們獨自掙來的。想想如果最近天候不佳,發生地震、颱風或水災,我們現在一定吃不到這些新鮮的蔬菜水果;如果不是辛苦的農夫無論日曬雨淋辛勤地耕種、還有現在便利的交通建設、司機準時地運送作物到各市場商店,還有師姑師伯們犧牲睡眠休息的時間、每天早起為我們買菜、打點食材,還有辛苦的廚房義工犧牲聽課的權益,幫我們準備美味的菜餚,我們才能在上完每一堂課、飢腸轆轆的時候,馬上吃到這些熱騰騰又可口的飯菜,好好大快朵頤。
我們常常以為禱告是為了滿足祖先神明,但其實最後獲益的對象是在世的我們。
因為懂得感恩祖先神明、還有得自於他人的一切,並知道求祖先神明的保佑加被,我們在不知不覺中,維繫了風俗民情,使社會風氣亦趨淳厚仁愛,這才是禱告最重要也最容易被人忽略、最難被看見的意義與內涵。
因此,我們不要小看每一次的餐前觀修,即使是簡單短短不到三十秒的供養,都充滿了意義。在之後的幾天講座,還有講座結束之後的每一天,我們都要懂得恭敬虔誠地禱告,無論是餐前的觀修供養,或往後祭拜祖先神明,或參加各種拜懺法會,因為禱告不僅是求祖先神明的加被保佑,更重要的是讓我們懂得要尊敬感恩,並讓這良好的風俗義涵,傳承後代,源遠流長。

        得失與用餐        蔡易儒

什麼是「得」呢?《百法直解》云:「依一切法造作成就假立」。老師說,即是過去造作,現在、未來成就;或是現在造作,未來成就。如現前造作善惡等業因,雖然在造作的同時沒有看到果報的生起,但由名言上的關聯性知因滅果生的道理,觀待未來會生起果報,故名言安立「得」,以顯因果不失之理。老師又以債券作為「得」的比喻:眼前雖然從債券上看不到錢,但觀待未來可以換成錢,故假名「得」錢。因此,「得」之一法闡述的,即是因果的決定見。至於「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利害得失等觀念,則是此處「得」之一法延伸的內涵。
然而,由於缺乏正知見,我們往往不懂得作因果的觀察,每天的日常生活也忙碌於利害得失之間。而對於得失,人們所在乎的不外乎財富、名聲、權勢、地位,乃至種種的物質享樂,在得到這些利益時感到非常快樂,一旦失去時卻又非常痛苦。為了獲得利益、滿足個人私欲,人們每天汲汲營營地追求,或是夢想著能夠不勞而獲,甚至選擇佔別人的便宜,自己則不肯吃半點虧。然而不論得到或失去,內心總是得不到真正的安定與快樂,容易患得患失,生起眾多的煩惱,往往歲月就在得與失之間匆匆溜走,人生最後經營的其實只是一場空。
那麼,人生的經營當中,究竟什麼樣的得才是真正的利益,什麼樣的失才是真正的損失呢?縱觀歷史而言,得與失其實是一體的兩面,有得往往就會有失。例如:春秋時代魯國的魯定公接受了齊國饋贈的女樂,卻因為沉迷享樂不理國政,而失去了孔子這位治國的人才。另外,有些人為了得到利益,或是害怕失去既得的名聞利養,不惜覆藏自己的罪過保護過失,或是誑騙、諂媚別人,卻因此障礙了菩提聖道的修學以及與善知識的交往。相對的,有失就有得。孔子的學生子貢在人生中最能賺錢的時間,願意跟隨孔子周遊列國,護持老師,得到老師的看重與調教,成就自己成為外交的人才,能與國君分庭抗禮,言語的應對進退極有風采,甚至在孔子過世後服心喪六年,可見善知識的可貴。周公為了得到天下人才來任用,犧牲吃飯及沐浴時的安穩,「一飯三吐哺,一沐三握髮」,可見得人才的重要性。釋迦牟尼佛過去修行時曾經為了聽聞半首偈子,甚至願意捨棄自己的身體來交換,可見教法與正知見是人生的出路。
由此可見,原來人生中最珍貴的「得」,是人才的得,是良師益友的得,是具足修學教法時所需要的資源的得,是能聽聞正知見的得,是內心生起法喜的得,是修學教法後不斷串習而內心有所體悟的得,是能利益眾生的種種能力學習成就的得,那是人生中的無價之寶。而為了得到這些珍貴的寶藏,眼前我們能夠很樂意地布施財富,付出體力和心力,奉事師長親近善知識,利益眾生不疲不厭,因為眼前雖然看起來是損失、是犧牲,但這樣的失卻能引發殊勝的果報,且在造作善法及修學過程中遇到苦難,又能夠使過去的惡業大量地消耗掉。所得的利益不可思議。是故我們應當對得失作因果的觀察,並且在得失中也能如理如法,如孔子說:「見得思義」。如此一來,相信更能體會人生的出路。
經過這次講座學習《百法明門論》的課程,我們應當學習「得」這一法的因果知見,並且在日用平常中,以平常心看待事情的得失,靜下心來觀察背後的吉凶禍福,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而非每天生活緊繃,甚至一邊吃飯一邊還在思考如何謀取利益,患得患失。而吉凶禍福以及體性空的通達需要教法的學習,因此,眼前我們用餐時,可以觀想這些飯菜是用來幫助我們修學教法能夠有體力,精進向學,期許自己能夠體會「得」之一法並無自體性,乃至沒有一個實實在在有自體性的我,去得到或失去,用心體會本論「一切法無我」的宗旨義趣。如此一來,想必對用心為我們準備豐盛午餐的師長而言,是他們辛苦奉獻的「失」所「得」到最好的回饋吧!

            祭祀的用餐        梁浩

祭禮在五禮當中屬於吉禮,其內涵廣大精微,最重要的是報本還恩和求加被。
一、感恩
百善孝為先。我們祭祀祖先的意義是為了「追養繼孝,民德厚望」。追養是對親恩的追思和緬懷。繼孝是為了發揚孝道,彰顯家風。如果一個人虔誠的祭祀祖先,那麼他的仁義道德是日趨淳厚的,厚德才能載物,家庭有孝道才和睦,所謂家和萬事興,從而幫助實現幸福人生。何為孝?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能夠祭祀祖先,人心就厚道、就純樸。祖先對我們的恩德,對我們的福蔭,是無法描述的。祖先就好比是一棵樹的根本,我們的家族是一棵大樹,從祖先那裏長起來,今天之所以枝繁葉茂、家族昌盛,是因為有根,我們要報本反始,人能夠常常有這種報恩心,這個德就厚,人心就樸實。有這個德行也就有福報,所以我們中華民族,能夠綿延五千年長盛不衰,而且是歷久彌新。
我們對祭祀之禮非常的看重,這是因為對祖先真的有那分恭敬心。
夫子論孝,在《中庸》當中大贊武王、周公,所謂:「武王、周公達孝矣乎。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就是將祖先的內涵、修養、德學加以認知並繼承,善述人之事者,將祖先的事功、德業傳承。此為大孝。故了凡先生聞得改造命運的道理後,首行三千樁善事,即是報天地祖宗之德。
近代無論是諾貝爾獎得主,還是湯恩比博士都講:解決二十一世界的社會問題或者要生存下去,必須汲取孔子的智慧。正如孟子所說: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如果沒有祖宗的智慧來莊嚴內心,我們的人生觀宇宙觀是錯誤迷惑的,人生即是苦的。

二、誠敬
「郊社之禮,所以事上帝也,宗廟之禮,所以祀乎其先也。」「踐其位,行其禮,奏其樂,敬其所尊,愛其所親,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我們深知祖宗、天地神明、佛菩薩的深恩厚德,祭祀須有萬分誠意,誠意體現在過程中、儀式中、包括散齋三天,治齋七天,修其祖廟、陳其宗器、設其裳衣、薦其時食,序昭穆,辨貴賤、辨賢、容眾、敬老,事死如死生,事亡如事存的愛敬心態展現出對祖先和神明的誠意祭祀。

三、報恩
期勉自己努力學習,學有所成,效法古人以德學、事功來祭祀祖先,供養祖先。莊嚴道場。

四、求鬼神加被
夫子說:「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我祭則得福。」文王祭祀至誠感通,能聽到祖先的嘆息聲。我們希望用自己的誠意和依教奉行感得祖先和神明加被,道統能承傳、文化能復興,人民能和樂,天下能太平。
現在我們馬上就要用餐了,餐廳的師姑很辛苦,她們用心的為我們準備了營養又豐盛的晚餐,我們非常感恩師姑們的付出!在用餐之前,讓我們用至誠的恭敬之心、深深的感恩之心、虔誠的報恩之心供養!感恩諸佛菩薩、古聖先賢的慈悲護佑、感恩老祖宗留給我們至尊至貴的中華文化!一個人惟有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建立了真正屬於自己的人生目標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此出發,自覺地選擇和承擔起對他人和社會的責任。讓我們大家一起努力,不忘初心,堅定信念。深入經典,精進修學。齊心耕耘,永不言倦。為文化在傳承盡自己綿薄之力!

        維持生命的用餐    蕭惟元

這次餐前觀修的主題,是依據《百法明門論》心不相應行法的命根所立。什麼是命根呢?在書上提到,命根是「親生第八識之名言種子」,也就是納授果報的名言種子,老師在上課的時候還教導我們,命根是「已滅的引業」,透過已滅引業的相續,已經決定了我們這一生能夠活多久。過去所造的業力強,此生的壽命就長;過去所造的業力弱,此生的壽命就短。把我們所能受用的受用完畢,酬業酬完了,就得離開。
從命根這一法中,我們學習到了什麼呢?
首先,我們都隨著業力在三界六道中輪迴不停,或做人、升天,或墮地獄、餓鬼、畜生,沒有一處可以永遠停留,然而受用三塗的命光總是比較長。這是我們要警惕的。
其次,透過命根的學習,原來這一生要吃多少飯,或者說有多少時光能用多少餐,原來過去生所造的引業已經決定了。當我們吃一餐,就少一餐。因此在用這一餐的時候,應該十分珍惜的去享用,除了感恩香積、工作人員的付出,還要想到,這一餐除了維持生命以外,要發揮廣大的作用。
如何發揮這一餐更廣大的作用呢?除了維持生命,這一餐的受用,還要資助慧命的培養,把用餐所吸收的養分與能量,全心投入在教法的修學上。
另外還要怎麼發揮廣大的作用呢?就是透過我們餐前的供養。所謂是: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供養一切眾生,願斷一切惡,願修一切善,願度一切眾生,願生西方極樂世界,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這短短的句子中,有供養,有發願,有修福,有修慧,有慈悲心,菩提心,還有成佛的方法。確實將這一餐的作用,發揮到極致,何樂而不為呢?

        名言與用餐        應雨橋

聽到「名言」這個詞,想必很容易就聯想到中觀宗的宗義「諸法自體空,唯名言安立」。「諸法自體空」乃就形而上說,諸法體性皆空,皆無法自己成立;而「唯名言安立」乃就形而下說,諸法的顯現是以名言的方式來顯現。那這跟用餐有什麼關係呢?既然是「諸法」,當中自然包括用餐這一法,用餐也不外乎自體空和名言安立。
首先,在次第上須先觀察用餐的自體空,為何如此?當通達用餐這個法的顯現是沒有一定的,這個時候只要給足其條件,它要顯現得多殊勝就可以多殊勝,這觀待於用餐者。那要如何觀察用餐的自體空呢?就用餐這一法上作能所的觀察,當中有能用的我們和所用的餐點。能用的我們沒有自體性,若有的話,那理應不需要餐點我們就能夠成為能用餐者,倘若如此,那即使在上課時我們應該還是用餐者而非聽課者,但現見並非如此;第二個,所用的餐點也沒有自體性,若有的話,那理應就算沒有人去用它,它都會被用完,因為是所用故,但現見也並非如此。此外,還必須觀待種種其他的條件,像是講座的因緣、用餐的場地、辦事團隊的努力、蓮友大德們內外財的護持等,若有自體性,則不需以上這些條件都還能成立能用餐的我們和所用的餐點,但現見都不能成立。既然能用的我們和所用的餐點都無自體,那它們兩個加起來的用餐又怎麼會有自體性呢?
既然用餐非自體成立,那就表示它的顯現是沒有一定的,此時就看用餐者要給它什麼樣的名言,只是「填飽肚子的用餐」,還是「可以幫助我們好好學教法的用餐」,乃至「直指佛果的用餐」,想讓用餐有多殊勝,就可以有多殊勝,就看要給它什麼樣的名言,特別是觀待結合什麼樣的心態來用餐。那有哪些心態可以結合呢?
一切法行皆應直指大乘,直指佛果,除空性的觀察外,大悲心與菩提心是必須要結合的心態,才能讓此法行成為成佛的資糧。所謂大悲心,即不捨一眾生,讓一切眾生皆去成佛。所謂菩提心,即為了達到讓一切眾生去成佛的目的,自己要先去成佛。藉著眼前的用餐幫助自己迅速恢復體力,目的是為了更好的作眼前講座的學習以及各種事項的工作,如果心態上在於將其作為未來能夠廣度有情成佛的資糧,此時眼前的用餐在名言上就成為了「大悲心的用餐」;如果心態上在於將其作為自己未來成佛的資糧,讓自己在成佛道上修福修慧沒有障礙,此時眼前的用餐在名言上就成為了「直指佛果的用餐」;如果心態上在於將此作為往生的資糧,為了成佛以往生淨土作為方便,此時眼前的用餐就成為了「淨土的用餐」。
藉著用餐讓自己體力充沛,來作廣大的學習和種種為公發心的事項,這也恰恰是佛菩薩所作的法行。佛菩薩所作的法行我們現在來作,實踐其內心的渴望,以此表達對諸佛菩薩最大的禮敬、稱讚、供養、內心最大的懺悔與隨喜,而且將來要拿這一分請諸佛菩薩轉法輪,請諸佛菩薩住世,以此法行代表我對眾生的恒順,把此法行作無盡的迴向佛果、迴向眾生、迴向淨土、迴向三輪體空。此時眼前的用餐就在名言上成為了「十大願王的用餐」。
總之,在因位上結合越多好的心態、好的名言來用餐,在果報上就越發殊勝。僅將以上觀修供養大眾,若有不如法之處,還請各位老師、蓮友大德、學長不吝指正,祝用餐愉快!謝謝大家!

        平等的用餐        許熒純

宇宙萬有森羅萬象,無量無邊,萬事萬物都叫做法,一切事一切理也叫做法,山河大地或日月星辰都叫做法。而天親菩薩將之歸納收攝為百法,使我們能以小見大、以最精準的行相去認識所在的宇宙。
然而這麼多的法,我們是怎樣去認識的?
所有事物依據其特性,可以分別為不同的種類,在不同的種類之中,又可以找尋萬法的關聯處及相同處。將符合同樣定義的歸納一類,然後以總相的方式去認識法,再由總相去認識差別相。
這樣的分類架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呢?當我們在分類萬法時,把有同樣定義的歸成一類,例如以「能思」的特性,將符合此定義的劃歸為「人道」,當我們劃分出人道後,往下其實又可根據某些特性,再加以劃分,如此而下。即使是同樣定義的事物中,也還可以再繼續劃分,直到最貼近萬法的真實相。
對於萬法我們所給予的定義,其實會隨著不同的取向,而有不同的分類結果。所以這些定義,也只是我們根據某種作用所安立的名言,不同人乃至於不同道的詮釋,皆不盡相同。
這告訴我們什麼?萬法在未被定義之前,他的本體是平等的,卻因為我們的認知,而產生了種種的分類組合,而我們的認知影響對事物所下的定義。那麼怎樣將萬法做最恰如其分的分類,就有賴於我們在《百法》上的學習。
就以這次大專講座的聚餐來說,來參加的師長們,有臺灣和大陸,大陸地區又可以分為雲南、瀋陽和諸暨等,臺灣又可以分為北中南,各地的飲食不盡相同;何況有人吃素,有人沒那麼素;有人喜歡糖多放一點,有人又想吃鹹一點;有人想吃飯、有人想吃麵;有人想增肥,有人想減肥;有人想自己吃飯,有人喜歡一群人吃飯;有人喜歡吃紅蘿蔔,有人看到紅蘿蔔避之惟恐不及。準備餐點的人要怎樣去調和飲食呢?呈現在餐桌上的菜色,如果要迎合每個人的喜好,煮甲喜歡的,乙就會抗議不平等,那後天煮乙喜歡的,丙說怎麼可以!不公平,甲也順便跳出來說話。有情眾生那麼多類的人,按照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下去輪替,哪時候輪得完?哪時候可以做到真正的公平呢?對煮飯的人來說,簡直比登天還要難!
但是這個時候運用「眾同分」的概念,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了!此次講座設立目的是為了研學傳統文化,甚至學習怎樣將傳統文化的內涵應用在這個世間,所以參與的人,把自己當成參與講座的師生,用這個分類法,來參與這個活動,享用這些餐點;並且種種受用,都是為了維持生命,以用來研學經教,用這樣的心態來享用餐點,又何必分東西南北呢?況且煮得餐點好吃,是不是自己所習慣的,又有何妨呢?
最後,願大家都能以感恩的心態,感謝背後默默付出的義工們,為我們悉心準備美味的餐點,使我們能無後顧之憂地,在經教上學習;又能不餓肚子,專注在所學之上,讓我們謝謝他們。

        各司其職的用餐    蔡濟安

炎炎夏日,此時此刻大夥兒有緣聚集在這裡聽聞並串習正知見,須知是非常殊勝難得的因緣,有些師長是坐了千里的飛機輾轉來到這裡,有些師長是想來台灣卻來不成,有些師長是冒著被裁員的風險請長假來聽課,來到這裡又因為外頭的高溫,讓我們的冷氣運轉不力,造成教室裡也悶熱難耐。我們在教室裡都覺得很悶熱,試想在廚房中的師姑開著火爐烹煮佳餚,在眾多冷氣室外機運轉的防火巷洗菜煮飯的師姑師伯更是宛如身在火燒地獄,以及所有幕後辛苦承辦的工作人員,他們為何願意如此犧牲自己呢?一切都是為了成就在場的諸位可以好好地上課,把老師所傳授的正法學入心,進而能傳承弘揚,利益更多的眾生。所以能把心安住在課程上,不昏沉不掉舉,把不懂的東西努力搞懂,把所學內容融會貫通,就是我們參與這是講座的職責所在。遙想兩千年前,孔子二十一歲時,就擔任乘田吏,跟現場部分年輕的學長年紀差不多,其任務是在牧園內放牧牲畜吃草,使牛羊繁殖眾多並茁壯,也就是在農業時代幫國家拚經濟的工作,職位雖不高,但盡心盡力地做好本分工作。眼前有些人是初次接觸百法及論語講要,可以好好地打基礎,多請教。有些人是學習多年,可以好好串習不熟悉的知見,並提攜後進。期望剩下的幾堂課,大家都可以繼續盡自己的本分,圓滿這次的講座。
       
        差別的用餐       唐微智

記得國中國文課本有一課必選課文叫做雅量,第一段說道:朋友買了一件衣料,綠色的底子帶白色方格,當她拿給我們看時,一位對圍棋十分感興趣的同學說:「啊,好像棋盤似的。」「我看倒有點像稿紙。」我說。「真像一塊塊綠豆糕。」一位外號叫「大食客」的同學緊接著說。我們不禁哄堂大笑,同樣的一件衣料,每個人卻有不同的感覺。那位朋友連忙把衣料用紙包好,她覺得衣料就是衣料,不是棋盤,也不是稿紙,更不是綠豆糕。由這段課文可見,同是一件衣服,每個人卻會產生不同的見解認知。同樣的,當我們面對中午一盤盤的美味佳餚,每個人對酸甜苦辣鹹的看法也都不同,不管看法如何,總是自然而然的對自己喜歡吃的食物生起貪愛,夾越多越好,對自己不喜歡吃或是不敢吃的食物則生起厭惡心,看到別人吃得好,自己吃得不好,心裡不平衡,還會產生嫉妒心。如此貪圖自己的生活享樂、口腹之慾,一頓飯,就長養了我們的貪、瞋、癡等等煩惱。
正因為凡夫有人我執、法我執,愚痴無明,妄計有實我實法,因此都是異生性,異於聖人的性,凡夫的長相、思想、見解、種類、地域、受用都不同,且都有見所斷的煩惱未斷的特性,會不斷起惑造業,隨業受報,不得自在,墮入種種趣中,不斷受苦,無法出離。而聖人名為同生,因為一切聖人,皆證悟空性,不起我見。這就是凡夫與聖人的差別所在。
原來凡夫跟聖人的差別不是聖人都吃美食,而是聖人都有相同的知見,知見讓人超凡入聖,讓人在嫌惡中看見美好,在差別中看見平等。今天享用這一餐,它當然是美味的一餐,但我們在學習百法之後,除了品嘗這一餐的美味,還要品嘗這一餐的法味,法味該如何品嘗呢?就是把學過的教法結合有法,結合到用餐上。蕃茄、胡蘿蔔、豆干、青菜、香菇、糖、鹽巴、醋、醬油、黑胡椒、芭樂、鳳梨、蘋果、梨子,千差萬別的各種食材調味料,煮成許多盤色香味都不相同的菜餚,餐餐不同,然而若從自體性來觀察,這些不平等中,原來都有共同的體性,都是自體性空,都是觀待吾人名言安立而呈現不同的滋味。
要破除煩惱種子,見真空之理,進入聖人之流是很難的,我們可以先從簡單的開始做起,常禮舉要說:「不挑剔食之美惡」,即吃東西不要挑剔,也不要偏食,練習對治我們的貪心、瞋心。從前印光祖師飲食只充饑渴,衣服只取禦寒,雪盧老人也吃得很簡單,孔子曾經稱讚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顏回雖粗茶淡飯,卻不會改變他對道的喜樂。他人不解顏子之道,則不知顏子之樂,只有孔子知道。可見心安住在道上,便不會起種種的分別執著。再則,好吃的菜餚如果有自體性,應該誰吃都覺得好吃,事實並不是如此。一盤青菜,今天學會一百個人去吃,不是一種味道,卻是一百種味道。對於生病沒有胃口的人,這樣辛苦籌辦出來的一餐,在他心識前可能是避之唯恐不及的東西。透過這樣的觀察、串習,原來我們因為差別而產生的各種負面情緒,都將更能被我們的心掌握。相反的,應在各種差別相中賦予正確的名言認知,如知「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常懷感恩的心,就像唐老師上課所說,在廚房辛苦忙碌的師姑們跟我們並沒有血緣關係,卻為了我們的三餐汗流浹背、奔波勞碌,我們應該好好做正法的學習,否則無以回報,眼前來細細品味這一餐。

        吃出用心的一餐      王姿云

或許有些學長們會想說:用心吃飯?我會呀?這有何困難的呢?吃飯看似一件稀鬆平常之事,事實上它卻包含了很大的學問,大多數的人不會吃飯,在更大多數的人不會用心吃飯,為何如此說呢?我們知道在以前先人篳路藍縷背景下,往往有一餐沒一餐,而我們卻是在這節奏匆忙的現代生活中,為了課業、為了事業或其他非金錢以外的因素,而有一餐沒一餐,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早餐要吃得像皇帝,午餐要吃得像平民,而晚餐要吃得像乞丐。這是從吃飯的量和質來做的比喻,然而多數的我們卻往往倒過來,用餐時間的混亂、少則節食,多則暴飲暴食、早餐不吃或是宵夜已成定律,這不用聖言量,用比量推度也可知將來身體必銷。
若能保證會吃飯,也未必保證會用心吃飯,該如何用心?用甚麼心?用心的程度又到哪?為何用心吃飯如此重要?這可以論身上,也可以論心上。論身上而言,吃飯不專心會導致身體的問題之一就是味盲。味盲就是當我們進食得太快,或是心志不專,食不知味時,會造成口中味蕾不滿足,大腦感受不到吃飽的滋味,如此一來會造成我們用餐過量而發胖,或是喜歡重口味,而成為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三高者。另外論心上而言,用心吃飯也是一種修行,在<景德傳燈錄>中有一篇是關於有源律師想問大珠慧師如何用功修道之事。正所謂做事修行,皆當用功,一日修來,一日功;一日無修,一日空。故「和尚用功修道」。有源律師想修卻不知如何用功,故請大珠和尚開示,大珠和尚竟以「饑來吃飯,睏來即眠。」答之。有源律師聽聞,覺得訝異!一般人不是正是如此嗎?大珠慧師回答:「是不同的。一般人吃飯時不肯吃飯,百種思索;睡時不肯睡,千般計較,故不同」。
「悟者」活在當下,用心吃飯,放心睡覺;「迷者」妄想執著,做此想彼,執迷不放。從這篇當中可知,修行不離生活,如何在日常中用心、放心、無心,才是會用功,因此用心吃飯也是種修行。
而我們該如何用心?怎麼檢視自己用心的程度?前面老師為我們上過的〈孔子聖蹟圖〉當中,孔子二十九歲學琴師襄,這是個正值年輕的歲數,在未被告知曲名為<文王操>之下和魯國琴師師襄學琴,彈到熟練、精準了,卻因為未得其數而不願換曲,得了數之後卻因未得其志而不願換曲,而得了志之後卻因未得其人,而不願換曲,最終孔子彈到出神入化,文王如現其前。從孔子學琴師襄中我們可知,孔子的用心程度,這般心靜學琴的功夫是多麼的深厚,而我們是不是也能將此運用到吃飯上,在吃下一口飯菜時,用心咀嚼,看我們能不能分析出它的酸甜苦辣,是用了甚麼食材烹煮、是放了何種調味料、是用了多少比例的鹽和糖,分析出來後還不要吞下,繼續看看我們能不能品嚐出煮菜師姑、師長們的心志,他們煮菜時在想甚麼,為我們準備這頓晚飯的心意為何,只是希望我們吃得白白胖胖嗎?只是希望我們吃出他們的好手藝嗎?還是有更大的心志在其中呢?如果得知師姑們的心志後,將那口飯菜下嚥也別急著吃第二口,再看看我們能否在口中的飯菜餘香中,得知是哪位美麗莊嚴的師姑、師長為我們烹煮的天廚妙供,若能如是,這就是所謂的得其人了!這樣的用功法不只可以用在吃飯,用在我們現在在學的《百法》、《論語》還有《唐詩》,也能運用在生活大小事中。如是觀修,願大家都能吃出用心的一餐!

        善用其心的用餐      王文徽

在五位百法中,心法的次第排在第一位,是謂一切最勝故。心的造作可以使人墮入輪迴,受業繫縛;但也能夠生起般若智慧破除二障,離苦得樂。既然心是如此重要,我們是不是應該好好地善用它於用餐之中呢?
老師曾說,吃飯是為了學習,吃過飯才有力氣學習、思考、辯證。而世尊也親自示現證明苦行絕食並非解脫的正道,適當的飲食更有助於修行。然而吃得過多也會令身體不適,反成修行的障礙。所以飲食應該節制,既不絕食也不貪食。
有了正確的飲食觀念後,那在用餐時該有何種心態呢?講座期間的每一餐,都應該用心觀察、思考、思惟,食物得之不易,有多少人為我們辛苦付出。如果不是師姑師伯們在炎熱的環境下為我們打理餐點,我們能有眼前的這一餐嗎;若不是老師們期許我們能夠專心於教法的研習之中,我們能有眼前的這一餐嗎,我想是不可能的。因此要懷著感激的心用餐,並將此福報作為修道的資糧,種下來世樂果的因,如此生生不息。
不僅如此,我們一般人在吃到美食的時候,就想多嚐一點,生起貪愛之心。遇到不好吃的食物便覺難以入口,大加排斥,生起瞋恚之心。結果就在用餐中起惑造業,感得來世之苦果。
《華嚴經》〈淨行品〉告訴我們,只要善用其心,吃飯穿衣等日常瑣事都能成為修行的法門。如經上所言:「若飯時食,當願眾生,禪悅為食,法喜充滿」對教法生起殊勝的法喜,就好像人必須吃飯一樣,無它不可。「若得美食,當願眾生,滿足其願,心無羨欲」美食當前要能知足惜福,不隨意浪費。「得不美食,當願眾生,莫不獲得,諸三昧味」遇到不喜歡吃的食物,能觀其自體性空,不要妄生分別。「飯時已訖,當願眾生,所作皆辦,具諸佛法」希望能在用餐中成就佛法。所以在吃飯的過程中,不管食物好壞與否,皆要用「心」修道,將眼前的福報成為下一個福報的因,好上加好延綿不斷。用餐時善用其心,心存感激發大願力,讓用餐不只是簡單的吃飯,更是修行的增上緣。

        同甘共苦的用餐   林士棋、海辰

同甘共苦,簡單來說,就是有甜一起吃,有苦一起嚐;不論順境、逆境,都能互相分享與扶持。而眼前的一頓飯或是家中的柴米油鹽醬醋茶等等,往往也就是順、逆境的一種體現。
然而,是否能夠同甘共苦的關鍵究竟在哪?我們常常以為同甘比共苦來的容易,好比說一頓不能共苦的用餐,就是當你有困難,僅有粗茶淡飯時,大家就開始疏遠你,轉向去跟有好吃的人在一起。令人不禁聯想到在天道的眾生,生活衣食無虞,有很好的享受,但到了壽命將盡,五衰相生起的時候,每個人都跑得遠遠地,沒有人願意照顧陪伴不再美好的人事物。在我們身邊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像是一些企業家、政治家,在事業順利的時候,很多人願意和你一同享樂,但當投資失敗、官場失利後,平常支持你的人,甚至是親人,也都會漸漸地遠離你。
所以患難見真情,能同苦的相處,是很難得的,像是在當兵打仗時的袍澤,在重考班一起打拚的朋友。共苦雖不容易,但是很多時機只有在共苦時才會成熟,例如孔子與學生餓於陳蔡的革命情感,不僅對孔子之道是一種考驗,對學生也是道心上的測試。
但進一步說,有時候分享所成,同甘的用餐,反而是更困難的。在歷史上,漢朝開國者劉邦在打天下的時候,受到了很多人的幫助,但是在建國之後,卻收回兵權,判功過,權力的鬥爭就此開始。離我們比較近一點的例子,名歌手阿吉仔,在出道成名以前,跟他太太一起打拚,但在成名之後,卻娶了一個更年輕的美嬌娘。
由這些例子,我們可以知道,甘與苦不能只看眼前的甘或苦,而應該有個更大的共同目標來攝持。
之前的餐前觀修有提到,自體性空的用餐,用餐的自體性無,我們想要它有多好,就能有多好,並且這包括了用餐的氣氛、一起用餐的人、用餐的意義等。一頓很高級的飯菜,如果大家在餐桌上只是討論八卦,甚或大吵一架,就可能變成浪費福報的一餐,或者是帶來瞋恚、苦果的一餐;反觀,即使是一頓家常便飯,如果有正法的攝持、家庭和合的氣氛,也能成為最好、最美味,同「甘」的一餐。
或許我們可以這麼說,同甘共苦的用餐,就是一個志同道合的用餐,有共同的目標與理想,不以苦為苦,不以樂為樂,而只要在道上的用餐,就是一個同「甘」的用餐,那想必這樣的用餐,在面對生活大小事時,也能化苦為樂,互相扶持,成為增上的資糧。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