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期::共修研學-菩薩清淨的行持

菩薩清淨的行持—華嚴經淨行品(十四)

遇境逢緣能用功

心如彌陀六方護
登高望遠心境闊
要為眾生作馬牛
丙二、指事顯因答其徵因
丁一、總徵
丁二、別顯
戊一、明在家時願
己四、在家作事願─昇樓閣
經文:上昇樓閣,當願眾生,昇正法樓,徹見一切。
菩薩就在上昇樓閣中發願,菩薩及上昇樓閣成為願所依,日用平常遇境逢緣,都可成為佛法的實修,乃善巧佛道之修學者。
能發願的是菩薩,所發願的對象是眾生,眾生可以得到昇正法樓,徹見一切,成就佛的智慧;而發願的菩薩得到成佛的功德。另外一個說法是,當願眾生中亦含發願的菩薩自己昇正法樓,徹見一切。
南亭老和尚的註解中,兩層以上的房屋叫做樓,而有四方六角、飛簷翻角等建築形式謂之閣,上昇樓閣是指正法樓,徹見一切是指登高望遠,俯瞰所有的風景都在眼前,佛法的證量往上提昇,宇宙人生的真相就在眼前,如同讀王之渙的〈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當登正法樓往上提昇的時候,所觀察的境界就越來越遠,甚至可以清楚到就在眼前生起,亦即如實觀察宇宙人生真相,並以現量親證。
在東吳所翻譯的《佛說菩薩本願經》中云:若上樓閣,當願眾生,皆昇法堂,受佛諸經。由此段可知正法樓就是講堂,正法的講堂在高台之上,行者可以入講堂受用佛法。
在西晉所翻譯的版本中:菩薩在樓上時,十方人皆上佛經講堂上,皆受諸經無有餘等者。換句話說是觀想進入佛的講堂聽受佛法。世間學問是無法與佛法相提並論的。六十華嚴中:若上樓閣,當願眾生,昇佛法堂,得微妙法。
總結此段不論是入樓閣、正法樓(佛堂所說的佛經)、進法堂等,都是指聽聞正法,才是佛法實修的第一步,是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理。
 
己四、在家作事願─有所施
經文:若有所施,當願眾生,一切能捨,心無愛著。
布施可分為財施、法施與無畏施,財施分為外財施(無情的財物、物質等以及有情的眷屬等)、內財施(身與心);法施即是給予眾生正法,令其觀念開通,生起因果或空性的正見;無畏施可分為二,或因為你的施,所以對方不恐懼,或將你的不恐懼施予對方,令他平靜面對恐懼,並脫離怖畏。
在一切能捨當中,菩薩是能捨一切的聖者,而登地菩薩的修學法,就是成就即使捨棄頭目腦髓,仍不恐懼且歡喜的證量。
平常如果作這樣的練習,到往生必須要捨離自己的身體時,面對這樣的境界就不會害怕,而且心裡面不會愛著。捨是給別人自己珍愛的東西,而自己東西很多,給予別人叫做結善緣;把自己不要的東西給別人,這叫做清垃圾!以上都是我們在行布施業時要注意的。
此願是登地菩薩的修學法,在施的當下立刻生起歡喜心,這是登地菩薩的能耐,而且生起的歡喜勝過阿羅漢證入涅槃時的快樂。這樣的快樂凡夫是看不到的。
南亭老和尚的註解,最後要我們對治的就是愛我,就是破除我、法二執。布施是菩薩行之一,並不會破愛我的心,愛我的心一定要以我為觀察,在定中沒有看到我,才能夠破愛我的心。
必須要從各種面向來看布施,讓這一法成為我往生與成佛的資糧,令我能親近善知識且有道糧護持聖教。
東吳支謙的版本是:布施所有,當願眾生,興福救之,莫墮慳貪。此處是說一切能捨,將福報興起來給予眾生,不令菩薩與眾生墮入慳貪的深淵中。
西晉道真和尚的譯本是:菩薩布施時,心念言:「十方天下人皆使諸所有但欲施與人,無有貪愛者。」六十華嚴云:布施所珍,當願眾生,悉捨一切,心無貪著。將所珍愛的東西拿出去才能成立為布施,一切所珍愛的東西都能捨去,得到心無貪著的成就,入根本位時,將布施當做現證空性的資糧,後得位在利益有情時,由根本位的空性智慧以及菩提心的攝持,令所行布施生起大福而不生愛著。
 
己四、在家作事願─眾會集
經文:眾會聚集,當願眾生,捨眾聚法,成一切智。
菩薩在眾會聚集的時候,就當下發願,能願的是菩薩,所願的是眾生,眾人的聚會有它的方法,而聚會的方法攸關於領導者的品德、學問等,而僧團的眾聚法就是六和淨(身同住、口無諍、意同悅、見同解、戒同修、利同均),不論是世或出世間的事業,都要大家一起做,一個人是辦不了事業的,連佛都必須要度五比丘而成立僧團教化眾生,這是人生當中最有意義的。
會性法師說,當成就一切種智(佛的智慧)時,以空性的智慧破所知障,在眾聚當中通達一切法自相空,那是佛的證量,指的是在任何的聚會當中,同時能夠證得空性的那一分,這是佛的成就;但在世俗上不可以捨眾聚法,眾聚法的自相雖不成立(捨眾聚法),可是眾聚法在名言上是可以生起的,並且要如理如法好好的生起。
東吳以及西晉的版本皆無此段經文,六十華嚴:若在聚會,當願眾生,究竟解脫,到如來處。由此段的翻譯,可以知道如來處,是由眾聚所成就的,眾聚的自相是不可得的,但是必須要由眾聚去成就殊勝的事業。
如此可以知道經文真正的含意,此段經文不可以解成在家裡獨修,《論語》也說:「獨學而無友,則孤陋寡聞。」可見眾聚法是非常重要的。連孟母都尚且要三遷,使孟子在好的眾聚環境中學習。另外一個例子是劉邦本來喜歡戚夫人,要傳位給趙王如意,可是看到張良等老臣都與劉盈(惠帝)交往,劉邦就知道應該要傳位給惠帝,可見眾聚法的重要處。(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