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期::社論

迎接孝治天下的時代

時代脫序價值混

迷霧尋路待正見
古往今來盛世開
孝治天下指見月
「孝」字即子承老也,善事父母為孝。孝貫穿了中華傳統文化,是吾人特有,外國所無。然要做到何種程度方可稱孝,範圍定義人人各異。古代的孝是要揚名聲、顯父母,光宗耀祖。現今多數人以為的孝是讓父母衣食無虞。大陸近期也推展孝文化,落實在洗腳、搥背上。然孝若僅止於此,則何能彰顯「孝,德之本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的內涵,故找回一個真正有內涵、有價值、有中心思想的孝文化,成為這個時代的重要課題。
隨著江逸子老師十八幅「孝經圖」的完成,四月份的「孝治天下」千人論壇,八月份的上海「道藝春秋」展,乃至明年雪公太老師三十周年的紀念大展,「孝」將是主軸、是門戶,能帶領我們深入認識體會中華傳統文化。透過《孝經》、《論語》、《尚書》、《左傳》、《國語》、《禮記》、《詩經》等經典,集結孝的面面觀,把孝的價值、形象具體刻畫出來,依之來論孝道在各階層的運用,在生活中的運用,而最重要的是見地的經營,有見地的孝,才不會落入愚忠愚孝,有見地的孝,才可以修身、齊家,甚至治國、平天下,能趨吉避凶、改變命運,而見地從經學來,故經典的學習是孝道的不二法門。
《論語》學而篇第二章講到了通往內聖外王的大道,關鍵處在孝悌。此章雪廬老人數十年不解,研讀以後,依各家註解篩檢,並依經文詳加剖析與探究,才真正明此章之義。其經文為:「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其為人也孝弟」為修身之道,一個在家行孝之人,才有遇到善知識的因緣,得其提攜引導,走入內聖的大道。「而好犯上者鮮矣」言齊家之道,家庭講究和諧,及態度、規矩的經營,這樣的人處於社會中,極少有喜好觸犯上位者。「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不喜歡觸犯在上的人,必不喜歡作亂,社會由此安寧,此推及治國之道,是調和之才。而治國、家齊的關鍵在修身,修身的關鍵在孝悌,孝悌的本質立,則得齊家之道、治國之道、平天下之道,各種的百工技藝之道。倘若本源處沒有經營好,外面的事功就只是虛張聲勢。最後贊歎道「孝悌啊,大概就是仁的根本吧!」於此足見孝悌的重要性。
孝悌既是如此重要,為人子又應如何施行?《禮記》中曾子把孝分為三個等第,「孝有三:小孝用力,中孝用勞,大孝不匱。」心繫父母恩,竭力侍奉雙親,忘記身體的疲勞,這是小孝。行仁行義,建立事功,是為中孝。立身行道,以正知見利益大眾,父母死後,人們都備禮來祭祀,堪稱大孝。可見孝子對父母不只是生活起居的奉養,身體上的勞動,心態上的講究,還要有經典的學習,有經典的涵養,方能行仁利眾。而雪廬老人說,佛門的大孝是父母身陷地獄,做兒女的有能力超拔,並度父母成為菩薩,如此程度方成為大孝,又豈是世間形式上的盡孝可比擬。故真正的孝不但能揚名顯親,還要以佛道做為強而有力的後盾,發大悲心、菩提心,普渡眾生,解除宿世父母的輪迴之苦,才是真正的報父母恩。
依上述所言,可見孝道的推行非同小可、極不簡單,懂得從孝悌中見到整體,猶如經營樹根,發展樹葉,有火候、氣象、見地的經營,自然與一般的孝千差萬別,是吾人的所願境,也是這個時代最需要的,讓我們從家庭盡孝做起,用傳統文化扎根,一起迎接孝治天下的時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