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期::專題研學-聖者的祕密~大佛頂首楞嚴經二十五圓通暨七處徵心探源

二十五圓通暨七處徵心簡介(二十)持地地大 ~上

時哉

將地平整修地大
往大順暢助人行
有功不居平心地
地大圓通自受用

 

寅二、持地地大
卯一、作禮陳白


經文:持地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持地菩薩以地大為所緣,現證地大的自相空,地大圓通的修學法如同前述六塵、六根、六識的修學法。在楞嚴法會上,佛未指定宣講圓通修學法,然這些聖者卻能觀察因緣,待時而說。此種靈敏度要從日用平常去訓練,從體會他人處下手,從修學正法當中去開發這樣的悟性。


此時持地菩薩由法座而起,頂禮佛足,準備報告地大圓通的修學法,下述為地大圓通修學法。



卯二、陳白之言


辰一、積平地行


此菩薩以修平地行積功累德,謂之積平地行。(巳一)、正敘平地之行,正述持地菩薩平地修學法。(巳二)、兼敘效力之行,附帶敘述替眾生做馬牛以為成佛的資糧。(辰二)、蒙平心教,蒙毗舍如來的平心教法。下一行為(辰一)屬於事上之平,(辰二)屬於理上之平,(辰三)權實雙證,根本位與後得位兩者都能得到現證。最後結答圓通,佛令在場大阿羅漢、大菩薩說圓通修學法,我(持地菩薩)宣說如何以地大證得圓通。


在不可說不可說劫之前,有佛出世名為寶藏佛,護持寶藏佛的國王是千輻王,千輻王乃阿彌陀佛的前身,生了許多個孩子,受佛感化組成佛化家庭,皆於佛前發願。可見佛化家庭不是 雪公老師發明的,無始劫來就有佛化家庭,千輻王其中一位孩子發願要於苦難世界示現成佛,此為釋迦牟尼佛的前身,另一個孩子發願眾生先成佛我後成佛,這就是地藏菩薩。


眷屬共學佛道,未來能在法上相互扶持,不能成為佛化家庭,甚而反對家中學佛者,未來難在菩提道上重逢,或者重逢時不會變成修學的眷屬,眷屬聚會以正法因緣相聚,由此順緣生起殊勝正見,十善業道經最後也以正見來破癡,生起的福報就是來生投生到有正見的家庭,有正見的家庭就是佛化家庭,以這個力量來成為我投生到佛法家庭的因緣,讓這個家庭不會變成我學佛的障礙。

 

巳一、正敘平地之行

 

持地菩薩開始敘述平地之行(地大圓通的修學法)。

 

午一、從古佛世

 

經文:我念往昔普光如來出現於世。

普光如來乃心身光、智光普照法界,乃五十三佛的主尊。


午二、出家平地


經文:我為比丘。常於一切要路津口,田地險隘,有不如法,妨損車馬,我皆平填。或作橋梁,或負沙土。


普光如來佛出現於世時,持地菩薩是一位勤修苦行的比丘,其修學的法行為何呢?乃在一切要路(陸地)、津口(水路),田地險(高低不平),隘(迫窄)之處,諸凡有道路不平或過狹,往往導致馬失足或車折軸處,菩薩或作橋樑、或負沙土,將凹凸不平的路平填,需要涉水而過的,就做橋樑。


何以選擇此種辛苦的菩薩行,想想我們在做善法時,或者放生動物搬運生物,或者法會時整理會場,或者活動圓滿清理善後,難免牢騷滿腹。殊不知,所有善法之功德乃觀待心力是否強盛、事情的困難度,以及有否祈求三寶的加被。是在皈依的心態下來做這些事情,還是只看到眼前的利益?現世的福報?

 

今天作利益眾生的事業時,或者某人來參加放生、或來助念、或來聽法,須知道極為難得,當你的服務可以保護這些人的善根福德,請問你的功德是大還是小?透過你的服務使共修的人有軟墊子可坐,麥克風的音量清晰適中,餐點有人供應,請問這些功德是大還是小?


 

午三、經多佛世

 

經文:如是勤苦,經無量佛出現於世。


持地菩薩如是勤苦,經無量佛出現於世,在路途凹凸不平的時候將它弄平,渡口無法通過時為做橋樑,或者自己做,或者幫他做,讓別人在交通上沒有這種險難,沒有車損軸、馬傷足。


此時我們不得不佩服持地菩薩,我們在禮佛、拜佛的時候,看到菩薩慈眉善目,體態輕盈,面容豐滿,錯覺佛菩薩輕鬆愉快。卻覺得自己每天拜佛很辛苦,還打佛七、還作義工,沒有學佛時可以在家過幸福美滿的生活,學佛之後半夜還要助念,平常要上課,活動時還要作義工,何必自找麻煩?果真瞭解業障可怕,而且必須靠作佛事去消除,應覺得便宜划算,問題是有沒有那種眼光,千不怪,萬不怪,就怪我們愚癡!


經無量佛出現於世,代表菩薩的辛苦是持續的,這種的持續力使得他學法的能力與因緣大增,使得他能證悟最深的義理。當累積證量的資糧時,旁人以為他有福不會享,實則累積因緣具足時,成就的是他,真所謂是快快修持慢慢到,低處修時高處到。

 

巳二、兼敘效力之行

 

且持地菩薩以平路積功累行,作為成佛的資糧時,另有利益眾生的苦行。


午一、豐時全捨

 

經文:或有眾生,於闤闠處,要人擎物。我先為擎,至其所詣。放物即行,不取其直。

 

闤闠處是市場,擎物是將東西高舉,因為市場人來人往,老弱婦孺所提之物可能被擠掉,菩薩將重物頂在頭上,協助度過人潮,到達目標。東西放下來就離開,不取分文。這個人專做笨事,有力量為何不去追逐名利,或攀岩、登山,作各種冒險刺激的活動呢?


殊不知,當他是普光如來座下的比丘,比丘是懂得做事心態的人,他做的這些事情都不是笨工。我們無始劫來做世俗的事情,平常也是從早忙到晚,是不是今天不做佛事就真的輕鬆?不然,我們每個人都不輕鬆,上班很苦,但是退休是不是就從此輕鬆呢?不然,要在家裡帶孫子。所以人世間都是要做,你說我不做佛事總輕鬆吧!不然,一樣很辛苦,上班很忙吧,退休之後一樣忙碌。然無始劫來的忙碌都是無意義的忙,不知道為眾生忙才有意義,忙碌若不被清淨的動機攝持,會產生諸多過患,變成修行上的障礙,這種忙碌最後結成的果報,反而非我們所願。


作父母的都很害怕子女沒有出路,害怕他在社會上比別人少吃一口飯,所以從小一路叮嚀、一路扶持,但是子女在社會上能吃到一口飯,全看所積的善業,聰明才智只是幫他得到福報的方法,但是如果沒有福因,怎麼努力都得不到福果,田地裡面沒有種子,努力施肥、灌溉能得什麼呢?所以〈了凡四訓〉說:得之有命,求之有道。再怎麼按照世間的常軌努力,也只是得之有命,不過將我宿世的善業起現行,得到過去善業所結成的樂果,如此而已。福報生得越多只是將過去的善業消耗得越多,福報生起的越少只不過將善業消耗得少,如此哪有比別人多什麼、少什麼?還不是吃自己。孩子吃父母的,只是將過去生中善業用完而已。
回想持地菩薩用最傻、最辛苦的方式去利益眾生時,以他為典範想想該如何來積功累德,如何脫困人生的瓶頸,只要抱著服務的人生觀,事無大小,唯取對眾生有利益來行,必然改變命運。


午二、饑年節取


經文:毗舍浮佛現在世時。世多饑荒。我為負人,無問遠近,唯取一錢。


經過無量佛世的苦行,直至毗舍浮佛示現在世時,毗舍浮佛是莊嚴劫最後一尊佛,毗舍浮義為遍一切自在,乃遍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地都自在。


現在世時,是示現在那個時候的毗舍浮佛,當時世間多饑荒,饑荒有水災或旱災的饑荒,此處為水患後之饑荒,後文了知。我為負人,無問遠近,唯取一錢:持地菩薩除了去造橋、修路外,並憑著孔武有力的比丘身,幫忙揹人到安全的地方脫困,而且是唯取一錢。


或許有人會有問題,在豐時全捨,饑年則取,應該是豐時取一錢,饑年不取,為何正好相反呢?這有兩個解釋,或者當時在這種困難的情況下,他可以把拿到的這一錢再去救濟其他窮人,或者在這種困苦的環境當中,他本身也有生活的困難,可以取那一錢來活命,兩種說法都可以說得通。


午三、神力拔苦


經文:或有車牛,被於泥溺。我有神力,為其推輪,拔其苦惱。


或有車牛,被爛泥巴困住。菩薩有神力,能將陷於泥巴之輪推至平地,除卻車夫苦惱。此之神力不輸楚霸王的神力,為何有這樣的神力?因地上或有幾種善法,能感應力量強大的果報:第一、懂得供養食物給人,讓他人從體力弱變成體力足,容易感應未來施者體力強,所以在廚房煮食者,將來會有體力很好的福報;另饑餓也是病的一種,填飽肚子之後病相就解除,所以施食者亦可感應將來是無病的。第二、懂得供養體力(出力做善),布施財物,將來財物更多,懂得布施體力,來世體力強盛。第三、懂得隨喜別人施力的善法,亦是未來體力強盛之因。不可輕視廚房煮飯者,隨喜他們法輪未轉先轉食輪,感應來世無病、體力強盛。持地菩薩的神力,就是因地中出力行善而來。


世俗善事不但應秉持正確的意樂,也須有勝義的修學法。在事項當中如同天台大師所著小止觀:在世俗對境時,會有兩面相(世俗與勝義)的觀修。比如布施這一法在世俗面相是以菩提心攝持布施善法,並串習著布施修學法;在勝義面相的觀修則知布施這一法是三輪體空。以法布施為例,觀修能說所說性空寂,所說必須觀待能說,能說必須觀待所說。能說為何必須觀待所說?今天如果沒有所說的對象,哪裡能成立能說的法師,能說是自相空,如果能說有自相,不必觀待聽眾,對著石頭就可以說二十五圓通,所說若不必觀待能說,則每位有情可以隨時聽到二十五圓通,所說也必須觀待能說二十五圓通者,中間說的教法也是體性空寂,觀待能說、所說才有中間的教法,能說、所說、中間說之法三輪體空。


為什有些人這一生的力量會這麼大呢?是什麼樣的業就會感什麼樣的果,不造這樣的業,自然就不會結這樣的果,佛來了都沒有用,佛只是一個示道者,不是萬能。如密勒日巴尊者也有這樣的神力,觀待往昔有服務善知識的心力與體力。


毅力、心力、體力三者相互觀待,來世一定很有神力。此世何以常常生病,體虛弱,無力承擔善法,乃往昔不肯施力服務眾生故。


再者,持地菩薩能一佛、一佛累劫的做,此恆心也不是一般人有的,為什麼他會有這樣的恆心呢?乃以堅固菩提心行善法,對善法極有堪能地一直做下去。須知菩提心乃大孝之心,抱持對眾生盡孝之心,從親至疏、從近至遠、從內而外,是故《梵網經》讚歎釋迦佛是大孝釋迦道,累劫度冤親。對每一位眾生生起做過我母親的決定見,以報恩的心態來護持有情,自然生起累劫利益眾生的力量。


持地菩薩以如此的因緣,累積成就的資糧,到毗舍浮佛時,證悟空性的能力就顯現了,證悟空性的聖者,前必有厚福的累積,用作資糧方能無障礙生起證悟的能力。(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