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期::共修研學-菩薩清淨的行持
菩薩清淨的行持—華嚴經淨行品(十七)
清淨行持在正見
對境發願成道力
文殊成就秘密藏
要為後世做增上
丙二、指事顯因答其徵因
丁一、總徵
丁二、別顯
戊二、出家受戒時願
己三、正落髮出家 求出家
經文:求請出家,當願眾生,得不退法,心無障礙。
南亭老和尚註解認為,前兩段是準備出家,這一句才是正式出家。之前是已經選擇要出家,一般出家都要先當淨人,熟悉寺院當中的事情之後,才求出家,沒有馬上就給人剃頭的,一定是先準備,看他有哪些條件適合的,求出家不是因為愛情失戀,也不是事業失敗沒搞頭才求出家,身為戒師需要看清楚,不能因為寺院缺人,有人求請出家就趕快剃頭,戒師一定要弄懂想出家者背後的動機,並且對此人要有一些瞭解,此人真正動機是想要學習教法、弘法利生者。
此人找到想學習的師父,在出家前必須要在僧團裡做一白三羯磨的法事,一白三羯磨是在受具足戒時,由羯磨和尚向大眾宣布,某某人要加入僧團,「白」是宣布、表白的意思,之後還要連問三次有無反對的意見,這叫「三羯磨」,要得到所有僧眾或者住持的允許,才有出家資格,一般來說必須要確定此人發出離心否?發菩提心否?對方要連答三次,當此人都說「要」,住持就可以代表眾僧同意他。
南亭老和尚也說,要發願度一切眾生,出家後得不退法,使心無障礙。所謂「不退法」(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位不退」是指既得的修學果位不退,「行不退」是指所修的行法不會退失,「念不退」是指已得到的正念不會退轉。
註解上面引用《詩經》的「靡不有初,鮮克有終」,「靡」是無的意思,「鮮」是少,「克」是做得到,也就是說初發心的人,想要辦了生死的大事,但很少人能夠一路做到最後(鮮克有終)。有始有終才能有所成就,有所成就以後,才能得不退法,心無障礙。在東吳支謙的版本:「請求捨罪,當願眾生,得成就智,學不中悔。」所謂的學不中悔就是學到中間不會後悔,也就是得不退法之意。
「位不退」是指此人不會再退到二乘之外,不會退到凡夫之位。「行不退」就是大乘不會退到二乘。「念不退」是指以佛果為所緣,不會生起退轉之念。所以位不退可以進入二乘位,行不退可以進入大乘位,念不退則是以佛果為所緣生起不退轉的念頭。極樂世界是五不退,也就是再加上處所不退以及畢竟不退。「處所不退」就如西方極樂世界,那是一個不會退轉的環境,這叫做處所不退;另外「畢竟不退」就是念一句佛,永為金剛道種,也就是一句佛號,畢竟不退。
不退是恆心的修學法,一定要有好的環境才能得不退法,所以辦教育給學生好的環境,在「處所不退」當中不退向道的心,藉著外面良師益友的環境,好好的在法上尋求正解,甚至是對二乘、大乘以及佛果的通達,之前有人曾問雪公離開臺中是否有不退的方法,雪公回答說「全退」;「畢竟不退」的因就是念佛,念佛即是求佛菩薩的加被,而你自己本身也有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的決定恆心,終於可以得到不退。
「心無障礙」的詩眼在「心」,身有障礙沒關係,最怕心有障礙。某人遇到障礙退轉,絕對不是外在,障礙都是因為心弱了、怕了,覺得不堪忍了,心覺得不堪的這一分才是最可怕的,絕對不是外在。例如,玄奘法師越過八百里流沙去印度取經,遇到很大的障礙,鬼哭神嚎,經過了許多蠻荒沒有人煙的地區,為什麼玄奘大師能突破這麼大的障礙?不是外在境界障礙消除,而是內心有承擔力,有突破障礙的心,這才是最可貴的,所以說「吾心信其可行,則移山填海之難,猶如反掌折枝之易;吾心信其不可行,則反掌折枝之易,猶如移山填海之難。」
如此可以想見孫中山先生的建國大綱,是歸結在心理建設,沒有心理建設,還談什麼呢?所以坦白講,很多事業做不成,甚至中途而退,最後都是因為心先退了。觀修所有佛果的功德,觀修所結合的因,如果內心認為是一種使命感與內心的莊嚴,成佛難嗎?釋迦牟尼佛往昔生中,也曾經在地獄長劫的時間,但是他已經成佛了,那我們呢?我們還在領薪水過日子,還在計較有沒有月退,所以說心上有很多需要克服的障礙!
而律部當中有云,可以三次出家、還俗,這就是佛通達人情世故的地方,不是把你關在佛門裡面,讓你進退不得,人生變成一灘死水,浪費生命又破壞僧團,乾脆打開門讓你走,可是過頭了之後,就不要了。這也可以用在我們身上,像我們去上課立志不能缺課,因為缺了一次課,就有下次缺課的理由,缺了幾次課就不去上了,下次開課再去上,接著又一直缺課,這樣一直下去,自己得不到受用,老師也不會想好好的教導。
己三、正落髮出家 求出家
經文:脫去俗服,當願眾生,勤修善根,捨諸罪軛。
俗服指的是俗人穿的衣服,也就是出家時,把在家人的衣服換下,換上袈裟,所以這裡希望眾生「勤修善根,捨諸罪軛」。「軛」是架在牛、馬頭上的橫木,也就是牛要犁田時,架在牛頭後面的木頭,此即罪業的繫縛,修學就是要將此繫縛(罪業)放下,反過來說就是要勤修十善,俗語說「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只要不修十善,就自然會造成十惡,所以「勤」字極為重要。
「俗」就是指世間的染污,我們在家人穿衣、脫衣時,也可以觀修脫衣是把罪業放下,穿衣則觀為勤修善法。東吳支謙的版本是「脫去白衣,當願眾生,解道修德,無有懈怠」。無有懈怠就是勤修德的這一分。
出家、求法的重點是求不退法、學不退法,不退法要如何學成?就是心裡面不生障礙,什麼法都可以學成,可以一直學上去,雖然離大德還很遙遠,但是只要立定志向,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或有人說事情很忙,家務很多,子女需要照顧,沒有法侶,或者覺得經本太厚讀不完,若上述這些成為障礙,則佛菩薩在因地修學時也會生起這些障礙,障礙其實是從心生,而非在境上生。
有云「脫去俗服」跟「勤修善根,捨諸罪軛」有何關聯?俗就是世間的染污,心不善就會有染污、有罪,罪就像牛的軛一樣,表徵我們是被業所繫縛。脫去俗服就像捨諸罪軛一樣,所以觀待俗服生起的傲慢、放逸、男歡女愛、虛榮,這些都必須捨去,叫做脫去俗服,捨諸罪軛。反面來說是捨諸罪軛,正面來說是勤修善根,所穿的袈裟就是壞色衣,它是方便修法的法服,彰顯遠離世俗華美衣服的傲慢、放逸、歡樂等。
若用「願所依,能願所願,願所為」來串,這一條裡面有四個增上,第一個是願所依,我們脫去俗服的時候,第一個是願脫去俗服,第二個是願依靠菩薩而生;當願眾生,能願的是菩薩,所願的是眾生;願所為是菩薩可以得三業清淨,離過成德。
四增上的觀修法,第一就是願眾生能勤修善根,捨諸罪軛,當眾生能勤修善根,捨諸罪軛的時候,內心產生隨喜,他越這樣做我越高興。第二個是我願,這是我內心的盼望,不只是我內心的隨喜,也是我內心的渴望,有情勤修善根,捨諸罪軛是我的渴望,而且他快樂,我比他更快樂,所以菩薩不用等到他自己的福報生起,他的快樂就建立在有情的快樂上,我們在眾生的快樂中生起自己的快樂,菩薩是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第三個是勤修善根,捨諸罪軛是我幫助他做到,我不只發願,而且藉著願力,充實我自己的能力,我幫助他做到,不要以為這是觀音菩薩或阿彌陀佛的責任,我只要在旁邊念佛就好,以為念佛就可以成佛。
第四個是希求三寶加被,我能幫助有情勤修善根,捨諸罪軛。
勤修善根和捨諸罪軛有什麼關聯?善根就是對法的體悟力那一分,而對法的體悟力必須要能捨諸罪惡,而罪惡就是業,業是來自於煩惱,定業就是投生到地獄,在那之前都不算定業。而煩惱的正對治就是教法,對教法的勝解,想法被圈住才是最可怕的業。(下期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