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期::活動報導-二0一五年大專講座-佛說四十二章經

佛說四十二章經講座考題解答(上)

大教東來白馬駝

經教要義四十二
文似小乘實近大
善用如蜜中邊甜
 
一、佛的根本定行相為何?三寶之性相為何?一期三寶以何為緣起?
答:破煩惱障、所知障的能所雙亡空性定為佛根本定行相。
三寶的性相:根本定的能證者為佛寶,所說現證空性修學法,帶來內心的證悟(教法輪與證法輪中,特別是證法輪)為法寶,僧伽如法修行證得聖位為僧寶。
一期三寶緣起在世尊八相成道,為佛寶出現,在鹿野苑轉四諦法輪度五比丘的四諦法輪為法寶,五比丘證果為僧寶出現,乃至其後證果之比丘亦然。
 
二、外道經典形象為何,為何不能信?內道經典形象為何,為何需要深信?
答:外道經典的行相,或降之於天,或來自乩鸞,其性相皆以執我的概念來攝持,或修行或受用,皆非究竟離苦得樂之法,故不能信,甚至有撥無因果邪見,善惡不分,依之而學,下場淒涼。
內道經典均源自佛語,有信聞時主處伴六成就,以資徵信,有能說的善知識傳承經學見地,所傳為破我執證空性之法,究竟離苦得樂,故可以信,而觀待性空的因果正見,在世俗的修善,更是自利利他的良方,般若修學的助伴。
 
三、修學解脫道與大乘道之本質何以皆是四諦,試述之?
答:輪迴之苦對有情是實在(雖體性空,但對著有情顯現為苦),然輪迴的苦是有因生還是無因生,由於這些苦是變動不居的,故是有因生,其因為何?乃集諦的觀察,確立無明我執為輪迴之苦因。既然苦果是我不想要的,然不對治苦因則如何離開苦果?苦因苦果的滅,才是究竟安樂處,是滅諦的觀察。而現證空性破除無明我執才是究竟出路,是道諦的觀察。所以解脫道的本質是四諦,本質在自利,而大乘道本質在利他,利他如不知觀四諦法門以解脫,則利他亦不究竟,嚴格來說未幫助眾生脫離輪迴,就毫無利他可言,人天安樂不求解脫,皆三世佛冤。所以大乘道也是在教眾生修學苦集滅道四諦法門以脫離輪迴之苦。不只幫眾生破煩惱障出離輪迴,更進一步要破所知障出離變易生死,得成佛的大樂。但這除了需要般若的修學法,還要廣大行的修持作為助伴,使空性慧格外有力,進破所知障。所以大乘的四諦法門比小乘的四諦法門內涵更為深廣,除了自己能觀四諦還要學習教導眾生觀察四諦的種種善巧方便,而有「無量」四諦。
 
四、比丘三義形象為何?比丘之果為阿羅漢其成就形象為何?比丘義當中一義為佈魔,試問如何令魔恐怖,例舉三相?
答:比丘為因,阿羅漢為果,其義有三,因果亦三。
(一)因地修學般若,對治煩惱不作惡事,是為「破惡」。果地成就能對治煩惱種,殺煩惱賊,是為「殺賊」。
(二)因地修學般若,對治我慢,能乞食以活色身,是為「乞士」。果地能破煩惱種,成為福田應受供養,是為「應供」。
(三)因地發出離心修學般若,對治我執,魔宮震動,天魔為之恐怖,是為「怖魔」。一者比丘欲出離,魔懼眷屬減少。二者比丘化度眾生,魔眷再少。三者魔本自以為究竟,現知已非究竟安樂,知見動搖,為之恐怖。果地能破煩惱障,沒有實有的我及我所,知諸法自性不生是為「無生」(體性從來沒生)。
 
五、阿那含(三果)壽終靈神上十九天,何謂十九天?到十九天之上,彼處形象為何?到那裏做什麼?
答:阿那含義為不來,已破欲界九品思惑,壽終後生五不還天(無熱天、無煩天、善現天、善見天、色究竟天),在那裏以色界無色界七十二品思惑為所緣,觀修空性以破之。因五不還天位於色界最高禪定四禪天中,唯三果聖人可居可見,其他四禪天人無法共其境界,故曰高於四禪天。因自最下欲界六天(四王天、忉利天、兜率天、夜摩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初禪三天(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二禪三天(光音天、少光天、無量光天)、三禪三天(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四禪三天(福生天、福愛天、廣果天),加上四禪另有外道修無想定而愛色身者所投生之無想天,共計十九天。三果聖人所生之五不還天高乎其上,故稱壽終靈神上十九天。
 
六、見惑為五利使,名為利使的理由為何?思惑為五鈍使,名為鈍使的理由為何?
答:凡夫執五蘊身上有我為實有,被俱生我執所攝持的貪、瞋、癡、慢、疑等煩惱,生起猛利,敏銳迅速謂之利,驅使吾人墮落三途受苦謂之使。而定中見到真實的俱生我執了不可得,明白所執的我體性沒有後。此時外道表現如何殊勝、快樂及富有,行者也不會相信其所說的常ㄧ自在我、靈魂我為實有,此時安立為破見惑。觀待見道位聖者出定遇境逢緣,雖然曾於定中見真實我了不可得,無始以來的習氣使他仍生貪、瞋、癡、慢、疑等煩惱,安立為思惑,但已經很薄弱,徐徐生,不會驅使聖者入三途,觀待見惑的煩惱稱利使,思惑則謂之鈍使。
 
七、輪迴之體性為何?招感下一生的愛取形象為何?
答:無明我執是輪迴的體性。今生臨終前最後一念以無明為緣所生起的愛取,潤業所造的生死種,招感下ㄧ生的異熟果。
 
八、出家沙門所修須歷階位成就阿羅漢,經文卻說不歷諸位,其故何在?
答:出家沙門所歷階位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等,最後成就阿羅漢果,所安立的階位為觀待出定後歷緣對境所生的煩惱輕重而立,須陀洹尚俱三界思惑最重,斯陀含已進破欲界上上品等六品思惑,阿那含已全破欲界九品思惑,不再受生於欲界,阿羅漢則全斷三界思惑,煩惱不生。不歷諸位指上述聖者(初果至四果,初地至十地)入定現證空性,能所雙亡,心識前空靈靈的狀態,談不上是何種聖位。
 
九、為何要離開愛與欲?要如何離開?
答:觀待對世間的愛欲,就有輪迴的繫縛,解脫輪迴的能力是觀待對世間愛欲的對治,斷見惑證初果,所斷見惑即是先對治愛欲的粗猛相而安立,進一步對治愛欲的微細相而安立斷思惑,所以要出離輪迴之繫縛,愛欲必去之。然要如何離開愛欲的繫縛呢?所謂「嗜欲深者天機淺,嗜欲淺者天機深」,初發心者應先訓練自己得少為足的能力,所以佛才要沙門:「剃除鬚髮而為沙門,受道法者,去世資財,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樹下一宿,慎勿再矣!」能知足的人,才是修行的道器。以上所述僅為對治愛欲的前方便,是說這樣的人比較容易修。為何生起愛與欲,是因為要追逐與樂著可意境讓我得到快樂,若見到真實的我了不可得,能愛能欲的我了不可得,則又如何對可意境生起愛欲?故般若修學法是愛欲的正對治,所以佛才會說:「斷欲去愛,識自心源,達佛深理,悟無為法。」觀待識自心源,達佛深理,悟無為法,才能真正離開愛與欲。
 
十、善之體性何以是非遮?無遮與非遮之義為何?其數為十,試述之?
答:首先說明何為遮法,成法為肯定法,遮法即為否定法。遮法有遮止義,又分無遮與非遮。
無遮:全面否定,不引向餘法。
非遮:部分否定,引向餘法。
舉例:
或問友人:你口袋裡有什麼?
可能性一、友人答:我口袋裡什麼都沒有。-表示口袋空空如也。(無遮)
可能性二、友人答:我口袋裡沒有錢。-口袋裡沒有錢,卻可能有信用卡。(非遮)
其次,善的體性是止惡,也就是以非遮法說善,何以故?如果善不以止惡為基礎,那麼人們可以早晨放生,下午打死蟑螂。
我們必須了解所謂斷惡修善,要先斷惡、懺悔、改過,才能引發真正的善法欲修善。所以,十善業的基礎是先對治十惡業而成立十善業,例如,以不殺生對治殺生,然後在不殺生的基礎上成就護生、放生等種種功德,並將此功德迴向解脫與成佛,期望將來善法生起成為樂報時,就能成為我們修道的資糧。
 
身口意三業及其止惡行善如下:
身三業:不殺生---放生
    不偷盜---布施
    不邪淫---持戒
口四業:不妄語---說誠實語
    不惡口---說柔軟語
    不兩舌---說和合語
    不綺語---說如義語
意三業:不貪---布施
    不瞋---忍辱
    不癡---智慧
 
十一、感三界之果由來為惑業,惑為緣,業為因,其義為何?
答:人們因為有無明我執所以起惑造業感果,惑為緣即是因為惑會潤過去所造的業,使業感果的功能轉強,而成熟為未來的果。
 
十二、懺悔清淨須四力淨懺,其相為何?理由為何?
答:四力淨懺:拔除力、對治力、防護力、依止力。
如果我們有因果知見、知道輪迴之苦,在見到世間果報時必然會生起恐怖畏懼之心,害怕過去無始劫以來所造作的惡業起現形,也會對此生所造之惡感到慚愧,為了希求往昔所造惡業不來相擾、為了離開輪迴,我們必得求哀懺悔,並尋求滅罪之法。
滅罪之法首要在三寶前發露先罪,透過將過去所造惡業一一在佛前翻出來檢視,因而警示自己、斷除念念相續造惡的心,此即拔除力。懺悔的對治力是要對治無明我執,然此須結合般若的修學法,並求佛力加被生起修學的順緣,去除修學的違緣,此即對治力。對治後,需要有防止再造的防護力,即是發願護持正法改往修來、護住自己的清淨心。然上述之所修須依止三寶、發菩提心,此即依止力。從懺悔、改過、反省、發願、力行、迴向,最後我們才能得到真正的身心清淨和願力清淨。
 
十三、惡人聞善來擾亂者,其形象為何?何以對彼不瞋責?彼如何自惡之?
答:一、聽聞我要造善而來擾亂的惡人,有可能是我過去的惡業所感、或我曾得罪過他、或者他的體性就是惡,只要遇到善人、善法就想破壞,或是善知識、佛菩薩的考驗,本章所講的惡人或是體性為惡者,若是連這樣的惡人,我都能做到不瞋責的話,何況其他三類?惡人來擾或是以惡口(口業)、或是行動上破壞(身業)、或是有擾亂的意圖(意業),更甚者,組成一個團隊來破壞。
二、對來破壞我造善的惡人不起瞋心、不去責難,是因為觀察到他之所以來擾亂,是他的煩惱驅使他而有身口意上的造作,他的煩惱才是我真正的仇家,我若對惡人起瞋責那是弄錯對象。故發願要除掉他的煩惱與惡業,而非報復這個人。
三、惡人被定義為惡是因惱害眾生,我不因惡人來擾而發怒責備,就不造業,且藉此機會修忍辱,因而生起對惡人的感恩心,沒有他,我如何修忍辱?而惡人發動身口意的造作,將來果報必得自己背負,因果報應不爽。惡人犧牲自己來助我修行,我對他能不生慈悲心嗎?惡人對我造善的擾亂,我不起瞋責,也就是在我的這一分來說他的擾亂沒有成立,我若發怒了,那惡人就得逞了;在惡人的那一分上來說,他的種種造作,惡有惡報,果報不在我的身上,誰也無法代受他的業報。
 
十四、佛已是無過之人,何以還遭罵辱?如何面對?彼惡人如何受報?試以三喻明之?(依經回答)
答:一、佛無過失,過失是在有情身上顯現。其次,佛的無過失也沒有辦法自體成立,否則就連外道也會承認佛無過失,事實上卻是相反。
二、佛對惡意來辱罵者回應是沉默不答,等他罵夠了、無趣了,停下來之時,佛才開示。
三、惡人來罵就像「子以禮從人,其人不納,」所以「禮歸子」,也就是說送人禮物,人家不收,禮物沒送出去,自然是回到自己手上。又好比是「響應聲」,這裡叫一聲那裏就迴響一聲,就如空谷迴音,有時迴音甚至比原先的聲音還大。也好比是「影之隨形」,就像漁網放在沙灘上,拿走漁網後,沙灘上仍留下網痕。以上比喻都是說罵佛之人乃是「子自持禍歸子身已」,因為有聲必有響,有形必有影,因果不失。
 
十五、顏回讚夫子博我以聞,約我以禮,然此處佛說博文愛道,道必難會,何以儒佛有如此差別?
答:佛說法有四意,(一)、平等意:例我即阿彌陀佛,指證量平等。(二)別時意:指以後非現在,例《佛說阿彌陀經》:「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並非聞經及聞佛名現在就得不退轉,是指其未來的成就,現見很多人聞經及聞佛名,往後卻退轉,跟經文所示不同。(三)別義意:不能從文字表面承許,要另外觀察,例如觀世音菩薩「侍多千億佛,發大清淨願」,侍多千億佛非發大清淨願之正因,侍多千億佛是學廣大行,去資助空慧,有能力破煩惱障、所知障,方能令所發之願清淨。(四)眾生樂意:仍以遮而令學者更上一層樓,如否定布施,是為了令行者持戒,非不要布施。
本章佛否定博文愛道,是為了令眾生守志奉道,能專心致志串習般若修學法。儒家孔子也有用眾生樂意的方法,如《論語》〈衛靈公篇〉有一章:「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即是希望子貢不要只停留在多聞而識之,要向上提升進入性與天道的學習,將所學的一以貫之。
 
十六、隨喜他人得福甚大之理由為何?他人福報何以不失?
答:(一)隨喜這一法也沒有自相可得,觀待對隨喜對象的了解,並生起殊勝的隨喜,所生的隨喜福報越大。例如懂得隨喜幫助佛法的傳承、弘揚,福報當然遠大於一般世間善事的隨喜;懂得隨喜自己,會讓自己學佛的路走得下去;懂得隨喜他人,可以降伏我慢,會讓自己有學習的目標,有向上的動力;懂得對他人隨喜因上的行持,會助自己在因上做善巧的抉擇;懂得對他人果報的隨喜,可以對治自己的忌妒心。觀待隨喜的見地愈殊勝,所生的善根亦無盡增上,福亦無盡增上。
(二)因為隨喜者,完全在見地上論,是約自己善根增上,而說福報,所以福報之大小觀待是否善用己心生喜,並不是隨喜者去分被隨喜者的福報。而本章的隨喜特別約「施道」來說,即佛法傳承的隨喜,佛法傳承特別是般若,隨喜說法者在般若的見地上,依般若知見所做善業,方不會生起三世佛冤的福報。
 
十七、供養飯食福報大小何以要論田(對象)高下?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殊勝,其行相為何?
答:人欲學道,須有資糧,因此在廣種善業種子時要有能力判斷所種的福田之高下,就好比世間人在投資經營時,也要先論投資何種事業,其報酬率如何,不也是相同的道理嗎?但修道者並非在意世間福報的多寡,而是以能助般若生起的出世福報為重,其目的亦是為了利益有情,成就佛果。
然諸供養中以法供養最為殊勝,因為要令三寶住世,須靠人傳,將自己培養成佛門的人才,傳承教法證得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修得如此也成為世間的福田,這絕對是十方諸佛菩薩所樂見,也是三寶最願意加被的對象。
 
十八、學道有二十難,分為殊勝外緣難遇,內心障礙難破,所以修學難有成嗎?這些難要如何突破?
答:要成就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必經諸多難關,觀無始劫來的有情眾生皆未全數成佛,即可知曉其難甚大。但要明白,困難並無自性,突破與否皆存乎一心。孔子曾說: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學廬老人在表解中亦云,環境只能拘束凡夫,不能拘束真發心者。滴水能穿石,鐵杵可成針,惟有透過教法的傳承學習,才能令志向堅定不退,用正確的見地將所有困難轉化為殊勝的增上緣,勇往直前,使自己每天都比昨天更進一步,將來必有一番成就。
 
十九、修道之人何以要問宿命通?斷欲無求如何是得宿命通的方法?用其他方式得宿命通有何過患?
答:修道人誤以為得到宿命通,見得過去生中生死情狀,能夠不再重蹈覆轍。實而不知,若無正知見,徒然知道過去自己過去生的歷史,也無助解脫。
斷欲無求者,是能現證空性,知道所執的我無,所以沒有世間的欲望。而入空性定遠難於世間禪定,是故當其有空性定之基礎,再修學世間禪定獲得宿命通則甚易。
若不先斷欲無求,以其他方式修得宿命通,則易生驕慢,長養名利心,道退魔至。(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