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期::活動報導-二0一五年大專講座-佛說四十二章經

佛說四十二章經考題解答(中)

大教東來白馬駝

經教要義四十二
文似小乘實近大
善用如蜜中邊甜
 
二十、何者是最殊勝之善法?何者是最殊勝的志向?人有志向有多殊勝?計較善法大小有何好?
答:(一)以三輪體空的智慧攝持善法或菩薩道,如此方是最殊勝的善法。
(二)立志於解脫道乃甚至成佛是最殊勝的志向。
(三)人之有志如樹枝有根,有志向者能提起心力,步步往目標邁進,終有成功之一日。
(四)計較善法大小,能將有限的生命,用於最重要的事務上。
 
二十一、忍辱何以多力,此力之行相為何?最明之相為何)?得此明相有何殊勝?
答:(一)忍辱之人心中不懷宿怨,沒有惡念,其有耐怨害忍,能忍眾生怨害;安受苦忍,可忍天災飢寒;諦察法忍,於道業精進,最終諦察無生法,是故凡事可忍,其力自現,其事自成。如是之人,得道多助,必為人所尊敬。
(二)能夠斷除煩惱,不為欲塵所染,是最明的行相。
(三)得此明相,證得佛果,對於無始以來所有事情,沒有時空限制,不論大小粗細,都能知曉。
 
二十二、有愛欲何以不見道,其法與喻相為何?如何是捨愛欲方見道?
答:有無明我執就有愛欲,不能看見萬法的真相,而萬法的真相就是沒有自體性,執我之心即是執人與法有自體性。
「澄水」喻照見道之力;「致手攪之」喻愛欲交錯,心中濁興;「覩其影」喻見道。
捨愛欲之法分二;第一種是修對治法,對每一個貪愛的法都一一修對治法,貪愛的法越多,要修的對治法就越多。第二種是直接從根本問題解決,修學空性,觀諸法的自體性無,在一法上不斷的串習及觀修,由比量推度到現量,現證空性後,對法不起執著,自然也不會有愛欲了。
 
二十三、如何是見道,其法與喻相為何?
答:見道就是看到諸法的真實相,透過般若的修學現證空性,了知諸法的自體性其實是沒有的。
「冥室」喻無明我執;「炬」喻道,也就是般若的智慧。般若的智慧可以破除無明我執,就像拿著火把進到千年暗室之中,立刻呈現光明,有明則無暗,不會有明、暗同時存在的狀態。以般若智慧現證空性後,就不會再有無明我執,也就可以脫離六道的輪迴。
 
二十四、念如何至無能念所念,行如何至無能行所行,言如何至無能言所言,修如何至無能修所修?
答:念就是憶念,一個憶念的成立,分析之下必有能念和所念。而憶念本身、能念、所念三者皆無自體性;若有,則會有諸多不合理的地方,例如:假如三者都有自體性,則三者不必相互觀待就能各自成立;三者可獨立成立,那豈不是有三個念了。分析「念」的三個環節都沒有自體性,此即在做善法時的三輪體空觀察。
至於如何能達到無能念所念、能所雙亡的境界呢?就是在三輪體空的基礎上,以比量的智慧串習觀茶,直到能緣的心識和所緣的空性境界像以水就水般分不出能所,即所謂能所雙亡,現證空性。
 
二十五、佛法三法印其相為何?何以稱法印?此三稱法印說明什麼?
答:佛法三法印為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何以稱為法印?就是印證整個佛法的重點都在無常、無我、涅槃寂靜。只要某部經典有提到三法印這三個重點就可以等同佛說的經典。此三稱法印說明了人要離苦得樂,究竟的方式是出離三界,所用的方法就是無常、無我,而涅槃寂靜是成就相。
 
二十六、四大如何無我,試述之?
答:有情的身體是由四大組合而成的,分別是地、水、火、風。這四大分別都沒有自體性,因為這四大必須要相互觀待才能成為四大,例如:「地大」如果離開水大、火大、風大,也不能成為安立為「地大」;「水大」如果離開其於三大,也不能安立為「水大」。火大、風大也是如此。
既然這四大都沒有自體性,那麼由四大組合而成的身體也沒有自體性。
 
二十七、隨情欲求聲名,何以用燒香之喻,此喻在說明什麼過患?
答:燒香是把檀木拿去燒,燒了後會讓人聞到香味,但是在讓人聞到香味時,檀木也燒成灰炭了,以此譬喻追求聲名的人,目的在於成名令人知道,從中獲得人們的尊崇、禮拜;然而,此舉就像是把身體當作木頭拿去燒一樣,當功成名就時,壽命也已到了盡頭。
修學般若正見(解脫道)需要投入大量時間與心力,若不及時把握,反將寶貴的時間花在追求與解脫無關的虛名上面,到最後盡其一生心力、拚死拚活所得到的只是把整個身體都搞垮了,浪費了可以用來修學正法、利益有情,以及辯證空性的身體,令一生空過,是人生最大的浪費。
 
二十八、財色為何如刀刃之蜜?何以不是一餐之美,比喻在說什麼?小兒之形象為何?舐之割舌之喻在說明什麼?
答:財色引發的過患像是刀頭舐蜜,即眼前所得財色的快樂像蜜一般,但吃的同時馬上就會割到舌頭。
不足一餐之美在比喻追求財色的人連世間一般人的快樂都比不上,就像刀刃上的蜜不足以讓人飽餐一頓。一般人不追求財色,看起來什麼都沒有但是很快樂,然而追求財色之人,像有些有錢人到最後,反而很羨慕貧窮但卻笑口常開的人家,表示他連這種基本的快樂都沒有。
小兒的形象就是無知,只要沒人去保護,很容易就會受傷害。
舐之割舌之喻在說明剛舔到刀刃上的蜜,馬上就會被割到舌頭,嚐到苦頭,換句話說,只為了眼前短暫的享樂,後患卻是無窮。
 
二十九、妻子舍宅的過患何以勝過牢獄?妻子舍宅不是體性空嗎?如何轉為功德?
答:因為對於妻子舍宅的愛戀,依依不捨,所以說其過患勝於牢獄。
妻子舍宅體性空,但對出家人而言仍有過患,因為出家人本來就是要出家修道,怎麼可以對妻子舍宅依依不捨而還俗回家呢?所以要修學般若正見,對其做種種觀察,從而生起出離心,更重要的是觀察所愛執的對象到底有沒有自體性,發覺都了不可得的時候,乃可成就出塵羅漢。對在家人而言,五倫以夫婦為始,有夫婦然後有兒女,有父子、兄弟。有夫婦然後有家,有家然後有國,夫婦倫一正其他皆正,是故將家庭營造成學習正法的環境,而非沉溺於五欲堆中,以正知見來經營,可幫助家人修道。此外,家庭守五戒,也有助於國家長治久安。
 
三十、愛欲大分幾項?過患最重者為何?試述其義?以執炬逆風之喻說明什麼?
答:(一)愛欲大分財、色、名、食、睡等五項。(二)財色名食睡中,財名食睡皆易於斷除,惟色欲最難斷,欲界眾生多以緣男女交而動其淫心,而轉世入胎,凡夫遇名色不可得兼,必捨名而取色,財名食睡皆不能勝之也。而從十二因緣的觀察,愛取之後,才有了來生的定業,故知愛欲最嚴重的過患在結輪迴之苦果。由近而言之,男女行淫一次,便損一次壽命,影響身體體力及健康,無法在世間學業及事業有所作為,果報為今世來世短命多病。其次淫心熾盛,無法克制,第十六章:「心中濁興,故不見道。」成為修學出世間法的障礙。更甚者因淫慾而敗家亡國者,如殷紂王寵愛妲己、周幽王寵愛褒姒、唐明皇之於楊貴妃、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等,為淫欲造下極重惡業,來世果報在三途。(三)執炬逆風之喻,手喻根、炬喻色塵,手執炬喻根緣境生識,逆風喻愛欲。執炬逆風是說,根對色塵升起愛欲,如不去對治,最後會引火燒燒到自身。
 
三十一、佛如何遠離對玉女的愛染?
答:佛在因地修學不淨觀,其一生都攝持五種不淨觀修學,(一)種子不淨:投胎的心念帶著愛欲而來是為種子不淨,所攝持父精母血亦屬不淨。
(二)住處不淨:胎兒住胎期間,住處子宮被大腸、小腸、胃、直腸及膀胱等臟腑所包圍,這些臟腑所包覆者不外食物逐漸變成糞便及尿液,就跟住在廁所旁邊沒兩樣。
(三)自相不淨:出生後一生中,外相上眼生眼淚與眼垢、耳出耳垢、鼻出鼻涕與鼻垢、口吐痰與口水,肛門排糞便,尿道解尿,毛孔汗酸臭,身體積垢,每天都要清潔,方能除其臭。
(四)自體不淨:再觀察所愛自身當下組成從外至內的眼、耳、鼻、舌、頭髮、體毛、指甲、牙齒、皮膚、肌肉、筋膜、血管、血液、淋巴液及淋巴系統、神經系統、骨骼、脂肪、心臟、肝臟、脾臟、肺臟、腎臟、胰臟、膽囊、腦、大腸、小腸、胃、直腸及膀胱所排出的物既然不淨,能排的器官組織有清淨相可取嗎?所以是自體不淨。
(五)究竟不淨:身體年輕時,有些人遠觀乍看有年輕貌美之可愛相可得,可是每個人最後終將老去,髮枯面皺,老態龍鍾,死後軀殼腫脹、青瘀、爛壞、血塗漫、膿爛、蟲噉、散落一地、成白骨、燒後一空,人死後如此不堪,則生的時候貪戀有何意義?
但以上五種修學法僅為對治法,只能破貪欲之現行,修學般若才能究竟破貪欲種子,貪欲心起時,去觀察能取的心是否不必靠外境就可以生,如果是那就對著豬狗雞鴨所有外境都一律生貪欲,而且既可以自生,應一生永生不會滅,但現見不是,可見貪心不在能取的心上自相可以生。如果貪心在外境女色自相生,那不必靠能取的心,可是聖人、世間正人君子也不會貪著女色,如唐朝狄仁傑夜宿客店遇寡婦而不動心。沒有能取的心,就也不能成立所取的外境,這樣自然遠離對玉女的愛染。
 
三十二、在河中之木如何入海,如何以比喻說明修道者必得道?
答:以河中之漂流木以比喻修道之人,入海即是比喻入聖道成佛之義(小乘則是成就阿羅漢果)。
漂流木要入海條件有五:
(一)尋流而行,不觸兩岸:循著中流而行,不觸兩岸,引申之義為不墮入常斷二見,有自體性見的人會落入常見及斷見,常見(自性有)與斷見(根本無),活著的時候認為事物都不會壞,永遠存在在那裡,看到事物不在的時候就認為不會再有,一滅永滅,這都是有自性見在看待事物。
(二)不為人取:不為人所攝,意味著不墮入愛網、情關及名聞利養。
(三)不為鬼神所遮:修行時不會著魔,或是不會去修外道見與鬼神相應。修行時若動機不純正,沒有傳承而盲修瞎練,不是被人取,就是被鬼神所遮。
(四)不為洄流所住:不被水中的漩渦纏住。修行時不生在惡劣的環境、或是善友難求的環境,或者忙於許多外務不得修行。另外為洄流所住的人,也意味著人懈怠、退轉,雖然無前三者,但是修行時不精進,沒有法喜,不會前行。
(五)不腐敗:意味修行的人要耐久,若不能持久,意味著已漸漸變質,所以遇境逢緣都要懂得串習正見。
若以上五點都能做到,修行人要有知見、中觀正見,遠離名聞利養、愛欲(人取),遠離外道見(與鬼神打交道),並且修行要精進不變質,就能保此木決定入海,此修行人必成就聖道。(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