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期::共修研學-菩薩清淨的行持

菩薩清淨的行持—華嚴經淨行品(二十)

受教受戒依師受
堪生定慧證出世
證得無生方無依
成為有情所依怙
 
丙二、指事顯因答其徵因
丁一、總徵
丁二、別顯
戊二、出家受戒時願
己四、受學戒時願
庚二、受戒   受和尚教
經文:受和尚教,當願眾生,入無生智,到無依處。
和尚就是教授,阿闍黎就是助教,和尚直接教誨、主持傳戒或是直接傳授教法。由經文可見學戒、學規矩、學威儀通通要導向第一義諦,所行真實跟入無生智而成為八輩上人(四果向、四果),方堪成為僧寶。
願所依是在受和尚教授及菩薩。能發願的是菩薩,發願要利益的對象是眾生,發願眾生能夠入無生智,亦即證得自體不生,有此空性的智慧,使自己能不依靠任何的助力,成就解脫,謂之到無依處。
而佛就是真正到無作處成就究竟解脫,是名無依道人。佛這位無依道人能在各個世界投生,生起俱生慧時不必依靠善友,例如釋迦牟尼佛就在菩提樹下直接生起破所知障的智慧,為何能如此?因為擁有廣大福助成智慧的生起,例如獨覺在無佛之世也能夠生起解脫的智慧,是靠著他對僧團百大劫的修福,使他能夠生起這樣的俱生慧。
破煩惱障的智慧在獨覺是無依,破所知障的智慧在佛的那一分是無依,智慧的種子為因,以廣大福為緣生起智慧的果。古人云福至心靈,並不是福裡有慧而是福幫助慧生起,修福、修慧是互相觀待,因為有慧的幫助,所以廣大福可成就為佛的色身,因為有福的幫助所以甚深慧可成就佛的法身。
 
庚二、受戒   受具足
經文:受具足戒,當願眾生,具諸方便,得最勝法。
受具足戒的當下發願,願力依靠受具足戒時生起,也是依靠我生起,能發願的是菩薩,所發願的是眾生,我們發願眾生具諸方便,得最勝法,所以願所為是發願眾生,具諸方便,得最勝法。具足戒是在寺廟裡受戒,從沙彌戒、比丘戒到最後的菩薩戒,受了菩薩戒之時就是受具足戒,所有的戒律皆完整,稱為得最勝法。
四面向觀察,第一、我受具足戒,當願眾生,具諸方便,得最勝法,我要隨喜他;第二、我希望眾生都能受具足戒,具諸方便,得最勝法;第三、我受具足戒時,我有能力幫助眾生,具諸方便,得最勝法;第四、懇請三寶加被我能夠幫助眾生,具諸方便,得最勝法。
受具足戒,得到和尚和阿闍黎的教誨,我來受具足戒當願眾生,具足方便,得最勝法,照南亭老和尚的解釋,菩薩戒是最勝法,以比丘戒為生起菩薩戒的最勝方便,比丘戒作為基礎發起菩薩戒,菩薩戒就是最勝法,就是成佛的方便。另外一個解釋,最勝法就是成佛,受戒是為了要成佛,以持戒作為成佛的資糧。所以戒律是修學定慧的前方便,以定慧為最勝法,以定慧(止觀)來證得世俗與勝義,雙證二諦以成佛,故定慧是最勝法,然最勝法的基礎在戒律。
 
戊三、就坐禪觀時願
在家十一願以及出家受戒十五願之後,就正式進入禪觀,就坐禪觀時願,總共有七個願,這七個願又分二部分:修前方便以及正修止觀。
己一、修前方便四   入堂宇
經文:若入堂宇,當願眾生,昇無上堂,安住不動。
堂指禪堂,宇是屋子,指打坐修學的地方。無上堂指有成佛的證量,因為是成佛的證量所以是安住不動。
從幾個方面來觀修,願所依是若入堂宇,也就是進入修學之地時,依著這件事情來發願,能願的是菩薩,所願的是眾生,眾生得到的成就是昇無上堂,安住不動。
從四個角度來看此願,第一、眾生都能安住不動,昇無上堂該有多好,這是隨喜,他越殊勝我越高興;第二、我內心渴望他這樣做,所以我以發願的方式來幫助他,這是發願;第三、不但發願要幫助他,而且實際的去幫助他,我允許諸佛菩薩都入涅槃,宇宙間只有我一個人幫忙有情,我都願意這樣做;第四、我祈求三寶加被,讓我有獨立完成度有情的能力。
南亭老和尚的講義中,解釋若入堂宇,禪室有時或名般若堂,或名大徹堂,意思就是進入這間屋裡來修學定功,我願意眾生同時皆昇無上堂,安住不動,無上堂是心法之譬喻,就是內心的證量以無上堂來表示,希望眾生都能達到明心見性,昇無上堂已,則八風吹不動。
我們藉由修行的禪堂,內心裡面希望眾生昇無上堂,希望眾生心裡進入無上的境界,以空性的智慧去破所知障,這一分是最無上的,這樣的人有能力成辦世俗的事業。
安住不動,就是破所知障的那一分,境界在他心識前了不可得,內心不為境界所動。當以空性的證量破所知障時,所有的顯現都是非實有的顯現,所以安住不動並非只是定力的不動,它是慧的成就讓心安住在其上,不是普通的定,是「妙湛總持不動尊,首楞嚴王世希有」,是成佛的首楞嚴大定。
初地是在定中不為外境所動,但是出定的時候,因為有俱生我執,所以仍會被外境所動,到八地之前都有俱生我執,八地之後的不動地,是境界雖然實有,但是內心生不出實有的執著,成佛是連境界的顯現都非實有。
成就無上的那一分是以空性的智慧破所知障而說,入世時因此八風吹不動。八風之「利」是指事業順利,得到很多世間的利益;「衰」是指事業,備嘗辛苦;「毀」指背後的譏毀;「譽」指背後的稱讚;「稱」指當面得到稱讚;「譏」指當面受到譏笑;「苦」是身心所受之苦;「樂」是身心所受之樂。
利衰是指依報,苦樂是指正報,稱、譏、毀、譽是指口業的那一分。菩薩的八風跟二乘人的八風絕對不同。從譏、毀、衰、苦來消惡業,從稱、譽、利、樂中顯現善業,成為利益有情的資糧,受苦時如何善用苦?享樂時如何不被情境所轉?假如菩薩在利益有情的時候遇到非常猛的八風,風力就像緬甸一次吹來百萬人死亡的那種八風,請問你若是這菩薩,如何過這八風?二乘人被八風吹時,就算空性的證量不退轉,可是他願力退失,原先是大乘人,此時退轉菩提心。
因為執我,所以八風一吹就生煩惱,譏、毀、衰、苦是我受苦,稱、譽、利、樂是我受樂,我樂就會生貪,我苦就會生瞋,有貪、有瞋就會有分位與等流煩惱。八風吹不動,就破煩惱障的那一分,所執的我不生,在八風中不生煩惱。所以這裡的安住不動,並非禪定的安住不動,是在破煩惱障、所知障下說的安住不動。(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