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期::專題研學-大乘百法明門論簡說

大乘百法明門論簡說(十二)

依業而生苦樂果
觀待名言而納受 
不離心識法特質
妄見該法徧計執
 
拾、心法|八大心王(二)
論文:第一,心法,略有八種:一、眼識,二、耳識,三、鼻識,四、舌識,五、身識,六、意識,七、末那識,八、阿賴耶識。
緣起之相有觀待而生的緣起,有因緣而成的緣起,這些在唯識宗認為皆是心內顯現的緣起。緣起之相可分為共相及不共相,所謂的共相,是指能與他人共同受用,又分為共中共及共中不共。山河大地等共相,因為是共業所感,大家都能受用,所以是共中共;田宅衣服等,是自業所感,為個人所擁有,所以是不共相,但又是大家可見,因此屬於共中不共。譬如過去大家同造人道的善業,投生到人道的環境,為共中共,同造共業中,會因為付出不同,所以有共中不共的現象。
在不共相中也分為不共中共及不共中不共,自己的扶塵根就是眼、耳、鼻、舌、身等,這些五官能夠扶助勝義根(五官的神經系統或氣脈),使之發揮功能。因為扶塵根都是各自受用,所以稱為不共,又因為別人可見,所以是不共中共。不共中不共就如勝義根,別人不可見、無可受用,完全由自己所受用。
無論共相或不共相,應知皆是自己業力所感,所以絕對不可怨天尤人,而應好好造善業,才能轉業,不只轉別業,還要能結合團隊的努力,扭轉共業。
其次第八識因相表,第八識因相就是指第八識的種子,所有的果都是由種子生起。首先說明剎那滅,種子是有為法,滅後才會生果,種子與果不會同時存在,否則即成為因果同時,若因果同時,說因生果則成為無義,因在果已在,果如何是由因生?因在能生果,因又不滅,當然可以一再生果,所以無盡。說因果俱有,則有邏輯上的謬誤。又種子既然已滅,為何能生果?而無已滅的種,果亦不能生,已滅之種何來自體性?所生種子與果之間,不過是名言上的關聯,而非自體的關聯。
恆隨轉是指種子要恆時相續,沒有間斷,然須待緣方結果。性決定,是說明果的現行要與因的體性相符,例如快樂必定從善業而來,不會從惡業來,西瓜種不會結冬瓜。所謂待眾緣,如西瓜種要成熟為西瓜,需要陽光、空氣、水、肥料等眾緣的配合。最後說明引自果,例如布施能引財富的果,不會引眷屬和合的果,色法的種子只能引出色法現行,不會引出心法。
熏習相狀圖,七轉識就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和末那識,前七識來自於第八識種子起現行,所以叫做種生現,前七識是種子所生的果,種子是能生之因。例如投生為人,第八識人道的種子生起人道的前七識,此時所受用的全部是人道,第七識執第八識見分,能緣人道的力量以為是我。
能熏因就是前七識的各種造作,這些能力都會熏為種子收藏在第八識,成為現熏種,這些潛力會使此人未來在某一方面特別卓越。
再者種子類別表,種子就是含藏的能力,這當中分為本有跟新熏。為何會成立本有?例如吾人今生為何學佛?乃因前世曾聞佛法,熏下這樣的種子,所以今生再聞佛法,才能夠生起興趣,而前世能聽聞佛法也是從前面與正法結過善緣的種子來,如此不斷往前推,至於無始,所以稱為本有,前面一定要有,才有後面,這是邏輯推理,不是宗教迷信。無漏種如此,會生煩惱的有漏種亦然,也可推至無始以來本有,亦即有漏與無漏種皆本有。新熏即此生造作所熏,同樣包括有漏種跟無漏種。
無漏種當中有生空無漏、法空無漏跟二空無漏。生空無漏就是學般若愈來愈有體悟,終於在見道位的時候斷了人我,證得人我空,稱見道無漏;法空無漏是破法我,證得法空的無漏,稱修道無漏;最後證得二空無漏,任運地生起二空的智慧,稱無學道無漏。
有漏種包括名言種跟業種,業種起現行成熟為果稱為異熟,如前所說,異熟包括異時而熟、異類而熟、變異而熟。有了果報稱為有支,此果報可能是共業,或者是不共業的果報。例如因為自己過去生中的布施業,今生賺到了錢,屬於不共業;若過去布施時有人隨喜,在今生賺錢的時候,隨喜者也享用了一部份的福報,此即共業。
唯識宗講的名言跟中觀宗名言定義不同,唯識宗的名言就是遍計執,例如手錶是人道的看法,對動物來說,手錶就沒有指出二十四小時的功能,動物不會認為是手錶,手錶屬於人道的偏執見、人道的名言,這一類人都會如此計度。而名言當中有表義與顯境,表義就是在認知上會表現此義;透過表義顯示這個境界,所顯示的境界是遍計執而成。換言之,所有名言的顯示境都是偏執見所見之境。表義與顯境,可以說就是在吾人的認知當中顯出了那樣的境界,沒有此等認知就顯不出此等境界。
等流有領受等流與造作等流,前面滅、後面生,後面與前面的關聯性稱作等流。前面殺生,此生短命多病是領受等流。又例如前生為豬,在髒亂的環境習慣已久,此生為人,仍有髒亂的習氣,稱為造作等流。等流有我執的等流與名言的等流,以相續的五蘊為我,是我執的等流。名言的等流,例如隨著人道的顯現,能生起認識人道的名言。
下面又分為共相跟不共相,我們都以共相的方式認識境界。例如茶杯,凡是能納水的都可稱為茶杯,這是共相,無論大小高矮、鐵製、木製,都是茶杯。至於不共相,就是透過對於共相的解釋,找出差別,逼近別相。再以茶杯為例,在茶杯中舉出鐵製的、有裝水的、綠色的,等等說明,從中區分出別相。其實百法的學習,就是讓我們能夠仔細的觀察跟思維種種相狀的差別,讓我們能夠對世間萬法有正確的認識,解決各種可能的誤會。(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