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期::活動報導-九十九年度心靈成長班~孔顏之樂

說話的藝術

愛蓮

 

一篇大文傳世作
時蔽能治招福來
今日教育順己意
無慧之言多引禍

 

西方所謂「說話的藝術」(The Art of Speaking),其實與我國古人所說的「善言」相近,但就對「善言者」語言使用的多方面觀察來評論,中國人的「善於言語之道」,內涵上就顯得更深廣許多了。


什麼是說話呢?簡單來說就是「對他人說的話語」,人際要素明顯。《說文解字》『說』者,釋也,從言兌。談說的話語,有論與議等方式。《周禮》云:「直言曰論,答難曰語。論者,語中之別,與言不同。又《論語‧序解‧正義》云:「論者,綸也,輪也,理也,次也,撰也。以此書可經綸世務,故曰綸,圓轉無窮故曰輪,蘊含萬理故曰理,篇章有序故曰次,群賢集定故曰撰。《文心雕龍》昔仲尼微言,門人追述,故仰其經目,稱為論語,蓋群論立名,始於茲矣。」『話』,是合會善言也。善人之言也。《詩.大雅》指話是「慎爾出話」。中國古人認為話語是從人類「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後滋乳發展的。


西人對說話的看法又如何?教會的《聖經》中稱「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即是神,這道太初與神同在」(In the beginning was the word. The word was with God, and the word was God. He was with God in the beginning.) 就他們的看法,言語是形而上的與神同在,萬物始於聲音,word是字、詞、話;言語的存在是與神同的,那麼說話是創造者的許諾,話語是神所喜愛的,所以幾乎所有拉丁語系的基督徒皆熱愛講話,不會太反對這種對於神的認知。


那麼藝術又是什麼呢?『藝』者,極也,百行之高致。《禮.禮運》月以為量,故功有藝也。而藝猶才能也。『術』,邑中道也。言有文章,術有條理。


什麼是說話的藝術?是很會說話嗎?是口才便給嗎?是說得天花亂墜的人嗎?
現代人,人人都很會說話,說話反而變得愈來愈一發不可收拾了!或有人說「人類有智慧才會說話,有誰聽過小貓小狗說話有文法會造句呢?多說無妨啦!是現代文化發展啊!」


但是自從人類「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懂得暗夜發聲呼名後,空氣中人類聲音的成分就遠遠超過於獅吼虎嘯、狼嚎馬嘶、騾叫犬吠、鳥鳴…加起來還要多得多呢!現代的人們,在各種電子通訊產品推波助瀾之下,似乎沒有辦法停下來不說話,見面的時候容不得一刻的靜默,不曉得沉默也是語言的一部分,語言被濫用的現象很嚴重。法國人甚至認為「說話」等於人「活在世上」的證明。


但是一般說話的作用卻是天差地別,因為口為禍福之門。《孟子》有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言一句六月寒」,即是福從口出,禍從口出的造作;身口意三業中意念引發的口業,因口造作與他人耳根和合,善作用得福果,惡作用招禍果。四種積極惡的口業為妄語、惡口、兩舌、綺語。相對的是不說不好的話,以口業的積極善作為包括誠實語、(真心)真語、(好心)好語來作做學問立德立言的基礎。


《論語》是孔子教弟子立志立言之書,也紀錄了夫子精要的智慧說話術。孔門十哲言語科的宰我及子貢便是以善的口業來招福;孔子稱端木賜為璉瑚大才,是福從口出的人物,子貢是春秋時代的索羅斯跨國大亨,亦是國際間叱吒風雲的外交大員,他是保魯、亂齊、滅吳、強晉、成越霸業的推手。但孔子亦提出那些是不好的說話方式,比方在〈學而〉篇所言「巧言令色,鮮以仁」。大家要記得「君子一言當百,小人多言取厭,虛言取薄,輕言取侮。」


另「兌則若莫邪之利鋒」,歷史上禍從口出,導致殺身之禍的人物如楊修,他是曹操賞識器重的高級幕僚謀士「總知外內」主薄,其人才思敏捷,聰穎過人,舌辨之士,恃才放曠,因其炫耀聰明、舉止輕狂,最終導致殺身之禍,顯然是由嘴巴引來,禍從口出故也,算是咎由自取,亦見古代智者所說「慎言」二字的份量。在人前,管好自己的嘴巴,守住自己心靈的大門,也是自我保護的護身符,關鍵時刻,控制你的情緒,沉默是金,少說話為妙?


我們的話語是否常常使人得到益處?先過濾一下,你會發現很多話不必說,也不用說。學習掌管我們的嘴,不容它任意妄為,當一個人掌管了舌頭,自然就掌管了全身。


聖嚴法師曾說:「話到口邊想一想,講話慢半拍,惜言慎語。」
I stop and taste my words before I let them pass my teeth.


要時時緊記…
說話的原則:不要涉及別人的隱私、政治、信念之異、族群差異、文化孰優孰劣等。


說話達成溝通的要素:有重點、有內涵、好態度、表情親切、有說服力。


說話時保持有禮貌:不要不用手指人說話;要常說「請」、「謝謝」、「對不起」、「您好」、「不好意思」、「敬老」、「護少」、「守住嘴巴」、「閉嘴、張耳」、「用文雅語言」及「小心文字的力量」。


還要學會傾聽,時常檢視傾聽有沒有用心聽、從傾聽中學習他人之長、不打岔,不爭論、予人說話的機會、瞭解對方真義、心情、勤做筆記。孔子最善聽「六十而耳順」,孔子不是用自己的執著去聽,夫子是用仁心去聽,是默識心通而耳順。


亞里士多德對說話應恰如其分曾說:因為正確的原因,用合理的方式,對適當的人,說恰當的實情。

"Speaking the right truth to the right person at the right time in the right way for the right reason." Aristotle.



我們即以此名言為「說話的藝術」的註腳吧!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