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期::共修研學-菩薩清淨的行持
菩薩清淨的行持—華嚴經淨行品(二十二)
人生多要事
首在修止觀
坐上與歷緣
對境修空性
丙二、指事顯因答其徵因
丁一、總徵
丁二、別顯
戊三、就坐禪觀時願
己二、正修止觀 修定
經文:修行於定,當願眾生,以定伏心,究竟無餘。
接下來前行結束,要進入正行,第一個即是修定,定的另一個名字叫做止(定的體性是止)。何謂定?定即是利用正念、正知,使能緣的心緣在善所緣境上,相續安住而不散亂,直到生起身輕安及心輕安的所有喜樂,此即是定。
而所謂的正念,即是我們所緣的境界(根本所緣),讓這根本所緣於內心中不忘失。正知即是當緣住所緣境時,利用正知生起觀察,如實了知心念是否緣住此境界,若有散失立刻察覺,並抓回來繼續修定。
定的修學法即是透過正知認識定的障礙(昏沉、掉舉),靠著正念使定力成就(生起輕安)。有了定功之後,最大的好處是能夠幫我們修觀,定是體性,止是一種專注力的成就,觀是生起的作用,有專注力的人才有辦法鎖住境界作觀察。另外還有一種定,是觀所成之後,以定來安住在觀所成的意境上,如佛的楞嚴大定即是如此。是故,定可以是觀的前方便,也可以是觀力成就之後的安住,有不同的形象。
修定時會碰到二個很大的障礙,一是昏沉,一是掉舉。
昏沉有二種狀況,一是心太向內收攝,此時會對所觀的境界失去執持力,應作觀想提起心力,才能繼續修定,可於內心觀想使自己喜悅之事,如觀想莊嚴的佛像,或自己大放光明,藉此提起精神,或觀想著太陽的光明,以破除內心的黑暗。
昏沉的第二個狀況是心力往下掉,此時應思惟三寶、菩提心,或暇滿人生的功德。若平時研究教法,在定中方能觀修三寶的功德、菩提心的殊勝、暇滿人生的利益,否則無能力做這些的觀修。若以上二種方法皆無法破除昏沉時,可起身走走或洗臉,甚至乾脆將睡眠補足精神後再修定。
其次掉舉,由於貪慾而引發掉舉,心會散失到自己所想的境界上,對治掉舉的方法是要思惟無常及貪慾的過患,將心思移回到原來的善所緣上。
究竟無餘即是得到輕安,這是修定最主要的目標,輕安有分身輕安及心輕安,得到心輕安後,心就會不疲倦而感覺愉快,由心輕安之樂引發身輕安之樂後,此時風大充身令全身感覺舒暢,這時想坐多久就多久,無有障礙。
修定要有修定的方法及認知,此時修定才有用,所以一般在寺廟中修禪坐修定之人,主其事者一定要告知修行的方法,而非讓他就在那裡呆呆的坐,讓他在那裡懵懵懂懂,或掉入黑暗或心思提不起勁,或散亂的緣念善法。例如叫你念佛他卻想到無常或布施等,有的人也覺得蠻不錯的!其實那是善的散亂,之後容易對於想專注的所緣境,無能力安住。
究竟無餘講到最究竟處是破煩惱障、破所知障。《金剛經》中說:菩薩摩訶薩,云何降伏其心?一般伏心大都解釋成伏惑而已,究竟處是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而生心,應生無所住心,不住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安住在人我空、法我空上是究竟的降伏其心。究竟地安住在空性上。煩惱障、所知障一點剩餘都沒有,此為最殊勝破所知障的空性定。
己二、正修止觀 修觀
經文:若修於觀,當願眾生,見如實理,永無乖諍。
何謂觀?即是在定成就之後,分出一分心力如理觀察所緣境,見如實理即是或以比量或以現量證得空性,永無乖諍是不會被外道的宗義所破壞。
乖即是乖違,無乖違即是和合無諍,《金剛經》上,須菩提是解空第一的聖者,佛說他得到無諍三昧,是真正解空之人,沒有世間的戲論(諍論),因為所執的我都不可得了,哪還有所執的你呢?你、我都不可得了,哪還會有你、我的對立呢?如此和合就從此處生起,一切外道的戲論都不會再生,因為外道的戲論就是有神我、法我、自性我、不可說我、獨立實有的我,無諍即是在觀中成就了這樣的智慧,照見了這樣的如實理,和合無諍,滅除戲論。
止觀的修學即是修空性,這是修學佛法最關鍵的一步,所以對空性的教法要瞭解,回過頭來做世間的抉擇,此人會是修學佛法的上根。
己二、正修止觀 捨座
修止修觀皆是為了要修學空性的義理,前方便是能入修學的法堂,把修學的床座鋪好,並端正自己的坐姿(結跏趺坐),將身體調正、呼吸調勻、把心放緩,開始在定中專注法義,在觀中修學法義,生起定慧的力量,現證佛法的實義,得到佛法的受用,方能自行而化他。正行是修止修觀,結行即是捨坐。
經文:捨跏趺坐,當願眾生,觀諸行法,悉歸散滅。
願所依是捨跏趺坐,菩薩就在捨跏趺坐時發願,願也依菩薩而生;當願眾生,能願的是菩薩,所願的是眾生,菩薩希望眾生能觀諸行法,悉歸散滅。
每一願的修學皆具體的展現菩薩道的行持。若說到四步驟的修學,第一個是隨喜,若眾生都能夠觀諸行法,悉歸散滅那該有多好;第二個是發願,我希望眾生皆能如此;第三個是我要承擔,幫助眾生都能如此;第四個是我祈求三寶的加被,讓我有能力幫助有情成就此能耐。
南亭老和尚的《講義》中提到,以無常的面相來說,萬法皆是生滅法,簡單來說即是一切造作之法,其體性皆是無常(悉歸散滅),聚會時必有散會,世間的快樂與痛苦皆是被造作出來的,皆悉歸散滅。隨著業生起的苦樂果,當業的勢力滅時,隨之而生的苦樂果亦消失,以上是觀諸行法,悉歸散滅。
再者,可從空性的面相說,在西晉聶道真的《諸菩薩求佛本業經》中說到:「菩薩起坐時,心念言:十方天下人皆使所見虛空法無有不了知者。」究竟之義理為能見諸法自相不成立的現象,生都看不到它的自相,滅也看不到它的滅相,說明悉歸散滅的究竟義理。即是行法中自相不可得。
諸法生時,尋覓生的體性無一粒微塵,此即悉歸散滅,無一法可得。觀待正坐才有捨坐,捨坐不能自己成為捨坐,是對著正坐而才有捨坐,所以萬法都是在觀待下而生起的,自相是不能成立的。
坐上修(修定、修觀),下坐時則歷緣對境修,令自相空(諸法無我)的覺受不失,方能進入涅槃寂靜。若能歷緣對境修學空性,必能幫助坐上修學空性。而所謂的歷緣是經歷行、住、坐、臥、說話、辦事的緣,在一一緣中所對的境不外是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嚐味、身接觸、意知法。例如與人說話時,就有六根對六塵,一一皆要如是作觀察,體會無常、體會自相空,從中得到佛法的受用。以大悲心攝持所學度化他人,使有情得到殊勝的法義,能夠破除煩惱,解脫輪迴,這才是真正受用法義之所在。(下期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