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期::孔學一隅-論語簡說

論語簡說(十四)—學須以道貫之

舉一反三多學識

貨殖難以一以貫
幾番提斯待回首
廬墓六年醒覺乎
 
 
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衛靈公第十五-三)
前  言
 
此章極為重要,孔子一生所學世稱「道貫古今,德配天地」,即是所證的道古今通用,能證的智慧可配天地。天能覆蓋萬物,地能承載萬物,孔子能教育萬物,所以孔子能與天地和合。但是要如何進入孔子之道呢?此章提供了一個完整的答案。
 
釋  義
 
一、設問以發(令知本)
此章分為兩段。第一段是老師設問題來啟發子貢。端木賜啊!你認為我是多學而識嗎?識就是誌,也就是能將道理記得住,又很有領悟力,將道理體悟得很深!
對曰就是下對上,學生對老師叫做對曰。子貢回答:是啊!但是又語帶保留的說:不是嗎?
 
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
《日知錄》中描述夫子自述自己好樂古人的內涵,而且見多識廣,又有領悟力。
孔子周遊列國的時候,曾有太宰問子貢:孔子是聖人嗎?不然為什麼這麼多能?(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可見時人也認為孔子擁有很多能力。
冉求在魯哀公十一年打了一場勝仗,冉求自述兵法學自孔子。
子貢也曾經說: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中國的典籍傳到文王、武王的時候完備,這裡面有如何承天治人、順應天道、治理人情(大道);也有完備的條目(小道),孔子學到文武之道的大和小,即是多學而識。
顏回也說跟孔子的學習是「博我以文,約我以禮。」子張跟孔子學干祿,孔子也回答他:要多聞、多見。
老師為什麼突然這樣問子貢?這就是對症下藥!因為子貢是多聞而識的人,子貢的才情、悟性、外交長才、識人之明,在在都顯示他是一位多聞之士,老師這樣問,就是為了引他往上走。
 
然,非與。
你看子貢怎麼回答?這就是說話的藝術了!「然」就是承許,我認為老師就是一位多學而識之人。可是,因為有疑惑,所以反問老師「非與」,語氣上是一種保留的語氣,因為語帶保留,才引出孔子的下文。
子貢為什麼要用這樣的口氣呢?子貢雖然學得很多,可是他自認沒有通達孔子的內涵,這就是他的自知之明。「非與」兩個字,就是要引出夫子的內涵。
 
二、否定令進
曰:非也,予一以貫之。
「非也」二字是全盤否定。夫子教出的三千弟子們,各個多才多藝,孔子應該要說:「對,我是多學而識。」結果孔子竟然全盤否定。孔子也曾說自己是多學而識,此處卻全盤否定,難道當時之人、弟子們通通看錯嗎?
孔子要點出的後面是「予一以貫之」,什麼叫做以「一」來貫?這個「一」字,各家注解不同,也說不出要「貫」的是什麼。
或問,夫子究竟是不是多學而識之者?如果是,為何否定子貢的答案?孔子自己也說,我是默而識之的人,我是學而不厭的人,我是誨人不倦的人。
再者,他自己也說:「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一個地方有十戶人家,一定能找到像我這樣質地的人,可是沒能找到像我這麼好學的。
那夫子為什麼要否定子貢的答案?可見這個否定是:不否定而否定,否定而不否定。這樣的回答法不是二分法,目的是希望子貢了解,多學而識是不夠的,必須要一以貫之,這才是孔子對子貢用「非也」這兩個字的理由!否定子貢以多學而識為滿足,期許他向上走!
這就是孔子的因材施教,要引導子貢向上一著,如此也可見子貢是可以傳承的人才。前說「賜不受命」,因為子貢沒有好好地深入「一以貫之」之道,所以不能成為傳承的人才,沒有得到傳承的天命。
 
解  析
多學識之
或問,多學識之就是多元學習或多才多藝嗎?多元學習,現在一般說財經、政治、教育、文化、體育、生活等。多才多藝可以說是六藝的學習,舉凡禮、樂、射、御、書、數,禮就是在進退當中,把自己的角色扮好;樂就是涵養自己的心情;射是體能項目;御是駕車,引申來說就是各種服務;書是通達文字、文學作品以及公文書信往來;數包括數學、財經等等。
多才多藝跟多元學習中,最重要是經典的學習,開才藝的見地以及做人處世的能力!多才多藝才能真正利益人!讓自己跟大家結到善緣!所以孔子的多才多藝,也跟現在所說的多才多藝是同而不同,不同而同。
首先孔子對經典的學習就是多學而識,舉《詩經》之例,除了廣學《詩經》,刪定《詩經》為三百篇外,並悟出《詩經》的旨趣在「思無邪」,意即三百篇詩作皆詩人的真情之作,意在言外,委屈婉轉,學之能令人溫柔敦厚又有悟性。學《書經》可以知道上古辦政治的原則,成為開通的人,不會誣枉古人。學習《樂經》,容易使人善良,又對靡靡之音有阻擋的能力,不會腐化心志。學習《易經》,能懂得趨吉避凶之道,不會被賊害。學習《禮經》能懂得進退應對,又不會落入繁文縟節。學習《春秋》能知列國得失,不會一再重演歷史的教訓!這就是多學而識!
學東西須識之,方能領悟其中之奧妙,而心領神會,例如孔子向師襄學〈文王操〉之樂曲時,雖不知作者是文王,但能藉著彈奏通達作者的心志與胸懷,更悟作者的身材與其人,此種識之簡直出神入化!
 
一以貫之
中國的錢是外圓內方,代表內有原則,外要能圓融處世,錢幣中間有孔,能以繩子貫串著。學習此章或誤認孔子是一以貫之,其實孔子的能耐還包括多學而識,這一章要兩邊看。
多學而識如同錢多,一以貫之如繩子貫串銅錢。即一以貫之就是以「一理」來貫「多學而識之」!
一以貫之是對悟性高的人而言。《論語》中夫子只有對顏回、曾子以及子貢談到。顏回與子貢是悟性高者,所以,引導他們往一以貫之的方向走;曾子雖是魯鈍之人,然能下死功夫學習,並且能自我反省,最後也能了解一以貫之之道。
而一以貫之的「一」是什麼道理?孔子周遊列國在陳絕糧時,所開演的「性與天道」就是此處所謂的「一」,以性與天道貫串孔子的學說!
《易經》〈繫辭傳〉:「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天下何思何慮。」就是形而上那一分沒有形相可見,故無形可思、無形可慮。天底下的事情千百種,做法也各個不同,但是歸到形而上(本體)時則成為一致,以形而上來貫串所有形而下。形而下是多學而識,形而上是一以貫之,此乃孔子之道。此道貫古今,如果能夠多學而識、一以貫之,就能德配天地!
如此,多學而識能讓人入世很有能力,通達一以貫之時,也能在世間超越煩惱,極有風采。一以貫之稱為出神,多學而識謂之入化,孔子的學問即是「出神入化」! 
《中庸》之「執兩用中」,由事理兩端當中,事相上是多學,理上通達就是識之,用中即是一以貫之!這就是六經的教育,六經的教育完整又有體系,清楚而明白。
 
多學識之與一以貫之
從老師那裡多學,跟老師與朋友切磋,自己回去琢磨琢磨,這樣的人才會從老師那裡學到很多東西,從多學而識到一以貫之,這裡面最重要的就是要講究老師、朋友。
如此多學而識的一以貫之,會讓本來不知變通的高柴,最後不但到衛國當司法官,回來魯國當成邑大夫。雖然曾子是魯鈍不開竅的人,最後也是多學識之、一以貫之,最後到楚國當上卿大夫,回到魯國教育生徒。子張個性開張,但最後能成為八大派的傳承。透過多學識之,用禮來約束自己,就能明哲保身,若再能有一以貫之的學習,就能改變個性,趨吉避凶。
總   結
 
人生最忌諱的是不學,人不學,容易長俗氣病。癌症還有藥醫,人長俗了沒藥醫,俗氣病比癌症更可怕!現在人卻不怕俗氣而怕癌症。
一般人多是少學無智或多學而不識。少學就是學得很少又不通達;多學是報章、雜誌、網路等隨便看、隨便聽,沒有分別的能力,沒辦法抉擇重點,觀念像雜菜麵一樣,糊了一鍋粥。
整個文化在孔子身上,孔子的內涵就是「多學而識、一以貫之」。此章是孔門傳授心法,在多學而識當中傳授一以貫之的心法。《易經》〈繫辭傳〉:「一致而百慮」以及「殊途而同歸」,同歸就是一以貫之,殊途就是多學識之,一致就是一貫(形而上),百慮就是多學而識(形而下)。此章也可以看出孔子對學生的瞭解,對多學而識的子貢,引他進一步能一以貫之。
最後,《反身錄》的作者李二曲先生認為,吃東西只要能消化,吃得少、吃得多都沒問題,但只要不消化,不論吃得少或吃得多都不行!所以,只要不消化,少聞、少學或者多聞、多學都不行。
多學而識的識就是消化,多學而識如果再被一以貫之所攝持,那這個多學而識就更不得了!能出神入化、莫測高深。
 
問  答
 
問:孔門中有哪些是多學而識的人才?有哪些是一以貫之的人才?又有哪些人是多學而識又一以貫之?
答:子貢就是多學而識的人才,他的外交、口才與財經都有出色的表現;子夏是六經的傳承,東漢的徐防說:子夏發明章句;冉求多才多藝;子游對禮的通達,讓當時的人以子游一句話定輕重,以上是多學識之。
顏回、子貢、曾子都是能了解一以貫之之道的弟子。
多學而識又一以貫之的弟子,那非顏回莫屬。顏回是「博我以文,約我以禮。」老師講各類的課程,他全部廣博地學!跟著老師不疲不厭地學,並且能在禮上表現出內涵。難怪他過世時,孔子哭之慟,就是因為這種人才千古不易得之。
 
問:請問性與天道是什麼意思呢?
答:性就是指形而上。天道乃吉凶禍福的道理,如果能夠通達形而上,入世時能懂得如何趨吉避凶。《易經》的〈繫辭傳〉就是形而上的概念,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等四千多種的變化,講究的就是趨吉避凶。
真正性與天道的精華就在《中庸》跟《易經》,可是入門處在《論語》,下手處必須要先把《論語》好好地研讀,先瞭解孔子怎麼定義忠?怎麼定義孝?怎麼定義仁?怎麼定義為政?怎麼定義六經?怎麼看人?怎麼看自己?得先好好地學,否則會消化不了。
 
問:請問老師,這章談到以性與天道貫多學而識,可是孔子又說,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其恕乎,為什麼這裡的一不是指恕道呢?
答:當弟子還沒有辦法被引導到性與天道時,只能在形而下裡面去了解多學而識,此時用恕去貫穿,並且推動所有的德行。
每個人都不希望別人對我們不忠,所以自己要對別人忠,用恕道去推忠的德行;每個人都不希望子女對自己不孝?想當然爾就必須對自己的父母孝順,這就是用恕道去推廣孝道,乃至於推展各種德目。
 
問:請問此章的一以貫之與忠恕之道的內涵是什麼?忠恕等同於多學而識嗎?或者是否能等同於性與天道嗎?
答:忠恕都在形而下論,那是因為弟子們都沒有辦法引導到形而上,夫子必須在形而下裡面,用忠恕去串那些世俗的德行。但是,究竟處是用性與天道去串所有世間的多學而識!
 
問:平時的學習應該一門深入,長時熏修呢?還是多學識之,一以貫之呢?
答:一門深入是專一地學習進去,那就是少學而識,至少必須要識,也就是能夠領悟、通達所學習的內涵,否則會不消化。
研讀《論語》,必須要完整地把四百九十八條都讀起來,而且跟著讀書會和老師學習,不是關起門來自己學。識之就是真的瞭解,而不是死在文句當中,中國文化最怕死在文句之下,把人教笨了,最後認為這些都是古代的東西,以為與現代脫節。
 
問:如何做到博學而精純不雜?
答:多學而識的學是要從聽聞開始!沒有透過聽不會真正懂得,中國文化典籍到文王、武王時完備,孔子才能在魯國把文化道統完整學會,集各個老師的精華在他一身,而不是無中生有的。
顏回也是跟著孔子學出來的,孔門的十大弟子、七十二賢、三千弟子,全部都是跟孔子學。不但不會多學,也不會少學,更不會雜學,或者學了不消化。
 
問:君子不器也就是君子的學習,不會被侷限在某一個特定的功用,是不是一定要多學而識才有辦法達到君子不器?
答:君子不可少學而識,要多學而識。經典要學得完整,不是東學一點西學一點。但是君子更重要是一以貫之!超越器形繫縛,那才是真正的君子!所以孔子這位君子不是一般的君子,那是擁有聖人氣象的君子。一以貫之是內聖,多學而識是能外王,由內聖成就君子的不器。
 
問:我們引導學生多讀書、多看書,但是應該如何引導學生在多讀時能夠「一以貫之」?且保證學生能力的提升呢?
答:老師一定要先「多學而識、一以貫之」,才能引導同學「多學而識、一以貫之」。總而言之,老師是學生成就的唯一關鍵!高明的老師未必教出高明的學生,但是高明的學生一定出自於高明的老師。
 
問:《論語講要》〈里仁篇〉,孔子告訴曾子,一以貫之的是忠恕之道,本章是從多學而識進到一以貫之。請問傳承聖道必須要有多學而識加一以貫之,還是只要一以貫之就可以呢?
答:一以貫之的人,雖然能夠超越形體達到形而上,可是要在世間弘揚聖道,不靠多學而識怎麼利益世間,弘揚聖道呢?所以要傳承聖道的人,一定要多學而識、一以貫之!否則沒有辦法入世,沒有辦法跟世間人結善緣,難以推廣一以貫之的精華思想。
 
問:「非也」是孔子對子貢的全盤否定。請問使用這種全盤否定的教學法時,老師跟學生需要各自具備什麼樣的條件?如果不善用的話,會有什麼樣的過患?
答:「非也」一句,是引弟子向上一著。對學生來說,這必須要有相當的悟性,才知道老師說這句話的意思!子貢反問「非與?」表示他已經知道老師你有很多內涵,我想要引出還有哪些我不知道的內涵?老師引出更深的形而上思想,入世時不被世間所迷惑,此人可以辦政治、辦教育,不會在大福報當中迷惑他自己。(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