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期::專題研學-大乘百法明門論簡說

大乘百法明門論簡說(十五)

應觀法界唯心造   唯識承許無外境  

中觀主心能造作   了不了義待論師
 
拾、心法|八大心王(五)
論文:第一,心法,略有八種:一、眼識,二、耳識,三、鼻識,四、舌識,五、身識,六、意識,七、末那識,八、阿賴耶識。
依據前面各表的說明,能夠對於八識的現象及作用有基礎的瞭解,接著對八大心王作一整體說明。
《百法明門論》心法在第一位,因為最為重要,唯識宗認為萬法的體性是心識,稱萬法唯識,並以一水四見論證,水的體性若不是心識,為何鬼看是猛火、魚看是空氣、人看是水、天人看是琉璃,可見境界的體性是心識,因此六道中不同的心識變現不同的外境,心外無境;但中觀宗則認為,心是造作者,不是變現者,境界唯名言生起,也就是心識過去所造作的業,使吾人不得不然以這樣的方式納受眼前的境界:當你是人,就以水相來納受;若是鬼,就會以猛火的方式納受。善業的人,可以納受樂境;惡業的人,則是納受苦境。但無論是萬法唯識,或者境界以名言的方式生起,都告訴我們境界的轉變在心。既然轉變唯心,心又為吾人所掌握,可見命運操之在己,怎可怨天尤人。
心如何能改變外境?當苦、樂果報生起時,心態改變能使苦不那麼苦;樂也不會令人放逸怠惰。此外,當所造作的善業夠大時,即便進去痛苦的世界也能顯現快樂,如觀音菩薩入火坑則轉為蓮池。孔子也說:「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可見萬法唯識,或者萬法只能以名言的方式生起。至於唯識或中觀何者為了義之說,需要論師的抉擇。
八識都有它獨特的行相,稱為「識自相」,例如眼識有它自己的功能,不會跟耳識混亂,而這些行相都是心的作用,不是心的本體(心性)。蕅祖《百法直解》說:「心性離過絕非,尚不可名為一,云何有八?若論相用,浩然無涯,今就有情分中,相用最顯著者,略有八種。」
心性是心的體性,亦即空性。離過絕非,是指離四句過與絕百句非,旨在破除執著法有自體性。凡是舉出一對事物,都能將之分為四句:正、反、雙亦、雙非,例如上述心識與心性,其四句可為:二者是一、是異、是一是異、非一非異。邏輯上一與異就包括了全部,因此不是一就是異,一與異是相違的兩法,並不存在「是一是異」,也沒有「非一非異」,所以離四句過,其實只有離兩句過,而四句過都是執著法有自體性的過失,稱為根本四句,根本四句的每一句,都還可發展出四句,例如心識與心性是一的概念之下,又發展出是一、是異、是一是異、非一非異的執著,稱為枝末四句。
四種根本四句的枝末四句,一共是十六句,十六句都有過去、現在、未來三時,共計四十八句,四十八句又各含已起和未起,所以一共是九十六句,再加上根本四句,此即所謂的百非。因此離四句、絕百非,都是要離絕法有自體性的執著。
心性為何不能名之為一?此應從心性與心識是一或異論起,才能了解為何心性不能用言語形容。心性與心識如果是一,那何必分心識與心性,且若心識就是心性,見到心識就等於見到心性,就可解脫,何必再修空性?例如茶杯跟茶杯的空性如果是一,在茶杯上就可直接照見空性,那將不需要般若的修學與講述,任何人都可直接證得空性。若異,二者成為無關,任何人都不可能在心識上證得心性,不同法故,明心應該不能見性。因此心性跟心識是一也不可得,是異也不可得,一跟異包括了一切,所以心性與心識只是名言上的關聯,就心識上的空性,名言安立為心性,並不是別有一個實體的心性存在,所以心性不可名為一,一就是有自體性,尚且不能名為一,何況說八?此處的八識,是就顯現的相與作用來安立。
心性是心的體性,而當心性都沒有自體性,心識當然也沒有自體性,無自體性的意義,就是指存在無限的可能,吾人希望多好就能有多好,希望多壞就能有多壞,所以《論語》上說:「我欲仁,斯仁至矣。」
既然心性沒有自體性,且空性是無法形容,所以經論上說:「開口便錯,動念即乖。」任何名言都是對著有才能作詮釋,對著沒有的東西則無法詮釋;而對著沒有的東西,無論怎麼去想,也無法取其形象,所以叫做不可思議。
體性不可得,相用則浩然無涯,心有無量相、無量用,不過依據分類法,把它分成八類,名言安立為八大心王。看的功能稱為眼識、聽的功能稱為耳識、嗅的功能稱為鼻識、嚐的功能稱為舌識、觸的功能稱為身識、思考想像等功能則稱為意識、執我的功能稱為末那識、儲存一切法種子的功能稱為阿賴耶識。
某些修行人,例如阿那律尊者,依著佛教他的樂見照明金剛三昧修學,練成半頭天眼(半顆頭都可以看);又例如四禪天所用的是體呼吸,即全身都可呼吸。由是可知八識只是名言上的分類,不是自體上的歸類,如果是自體上的歸類,怎麼修也不可能使頭變天眼,使身體能夠呼吸,所以說相用浩然無涯。
八識中眼識緣色塵、耳識緣聲塵、鼻識緣香塵、舌識緣味塵、身識緣觸塵、意識緣法塵,前述當心性都無自體性,心識當然也沒有自體性。此外還有許多論證心識無自體性的方法,例如眼識緣色塵,若眼識有自體性(可自己成立,不必觀待色塵及眼根),那麼眼識的成立是在色塵之前、之後或者與色塵同時生起?凡是有自體性,必定只有這三種可能。
眼識若在色塵之前,則不必外境也可生出眼識,就如不必青色就可以有見青色的眼識生起;倘若眼識在色塵之後,則表示色塵已滅眼識仍可生起。所以無論眼識在前或在後,都無可能。是否眼識與色塵同生?若同時生而且有自體性,那表示眼識不需要色塵也可以獨自生起,同樣違背事實。由此可知,眼識緣色塵,是色塵藉著眼識生起色塵,眼識藉著色塵生起見色塵的眼識,二者同時生而無自體性,八識皆是如此。
第六識緣一切法,包括過去法、現在法、未來法,屬於法塵。法塵會以宛然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的方式顯現,所以說是前五塵謝落的影子。比如想念某人,想像中會以色塵方式顯現,但卻不是色塵,否則旁人應該都能見到。
第七末那識緣阿賴耶識,末那識就是執我的心識,是緣阿賴耶識的見分為我。唯識宗認為,善業會結成樂果,惡業會結成苦果,那麼善、惡業必定有存放之處,否則如何結果?前六識是無常法,有生有滅,而且時常不起現形,因此無法存放善惡種子,第七識僅有執我的功能,所以必須要另外安立存放善惡種的功能,此即阿賴耶識,為心識最微細的功能。
若依護法論師的四分說,八識都有見分、相分、自證分跟證自證分,例如眼識的相分是色塵,眼識的見分是緣色塵的能力。色塵之所以成為眼識的相分,是指影像相分會隨著吾人的眼識而變化,對於一個有青色色盲的人,青色在他眼裡無法表現為青色。而阿賴耶識的相分就是根身、器界、種子,根身就是正報(身體),器界就是所依存的環境,阿賴耶識能夠生起六道的正報、依報,因為當中存放了六道的種子;阿賴耶識的見分則是指能緣相分的力量,因為有緣住它的力量,才能夠生起各道的六識去受用這些境界,倘若沒有能緣的力量,人道的六識就沒有辦法受用人道的境界,所以末那識緣阿賴耶識的見分執為我,就是將其能緣的力量認為是我。
以上是八識的說明,而太虛大師在北平華北居士林講述《八識規矩頌》,他是先說明第六識,再說明前五識、第八識,最後說明第七識。之所以順序不同,因為前五識由第六識主宰而生起,故先說明第六識,再說明前五識,而前六識以及前六識所緣的環境,都是由第八識所生起,而且每一個人的第八識都是橫遍十方、豎窮三際,理由是第八識可以變現六道,而且有情間的第八識交互相徧,同類相似,所以當我們同樣在人道時,可以一同見到人道的境界,既然交互相徧,何必對著自己的第八識執著是我,所以太虛大師最後論第七識,第七識就是因為執有自他之別,而忽略了第八識彼此的交互相徧,沒有自他物我的隔別。以上八大心王解說至此。(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