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期::活動報導-心靈的印記~八八風災過後-災變觀修文
我們應對大地有情
敬其
自從十八世紀工業革命之後,人類即開始大量使用石化燃料,二次世界大戰後,更在欣欣向榮的重建下,對石化燃料甚至已達漫無節制的消耗。二十世紀兩次石油危機,人類雖有短暫的省思,並發展替代能源,然而成效並不彰。九○年代,前蘇聯及東歐共產國家相繼瓦解後,冷戰對峙的戰爭威脅得以舒緩,世界經濟又再一次地蓬勃發展,當然,天然能源又被大量甚至超量使用,於是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急速增加,地球暖化的現象日趨嚴重,因而造成南北極冰棚加速融化,使得全球溫度普遍增高、海平面上升以及氣候「極端性」的變遷,其結果就是對水資源、農作物、自然生態系統以及人類健康等,造成愈來愈嚴重的負面衝擊。
在本世紀初,當全球各地尚在歡樂慶祝千禧年的餘溫中,各種對未來擘劃陸續出爐之際,幾個毀滅性的大自然災害給予人類嚴厲的警告。首先是二○○四年十二月發生在印度洋的南亞海嘯,重創印度、斯里蘭卡、泰國、印尼等周邊國家,估計死亡人數達二十多萬。其次是二○○五年八月發生在美國的卡翠納颶風,除了使得爵士樂發源地的紐奧良市頓時變成水鄉澤國,至今尚未完成重建,還重創了「超級強國」美國救災不力的形象。第三,則是二○○八年五月重創緬甸的熱帶氣旋「納吉斯」,估計至少也奪走了十多萬寶貴的生命。
這些駭人聽聞、大規模毀滅性的大自然災害,似乎是真的震醒了世人,讓人們重新認識與界定人類與大自然的關係。於是一九九七年十二月所簽署共識性的「京都議訂書」又被重新並且很嚴肅地審視與規範。而美國前副總統高爾所推廣的「不願面對的真相」紀錄片,也逐漸並大大提高世人對地球暖化問題的關注與重視。
地球暖化造成了世界各地氣候極端的不穩定,氣象專家經常以百年、甚至上千年破紀錄來形容。而臺灣,很不幸地在本世紀一波波天然災害中,遇上了莫拉克颱風。
莫拉克颱風在二○○九年八月八日凌晨抵達臺灣,這個原被視為「虛胖」的颱風,且預計在北部造成的災情將較為嚴重,然而卻出乎意料地,對臺灣南部造成了尚無前例近似毀滅性的摧殘。面對這樣一個自然浩劫,由於這絕不是最後一個,則我們究竟應該以什麼樣的態度看待,就變得很重要。
由於救災、防災是一項極其專業的學問與技能,且牽涉的層面既廣且深,在此不敢也不能提出稍具價值的看法,僅思以設身處地、反省式的提問方式,就教於諸位大德。
據學者專家透露,二十多年來,政府有關單位即委託學者專家,針對臺灣國土、水文做了多達數百件的調查報告,其中甚有利用衛星空照,依據不同降雨量,標示出數百條可能發生土石流的區域,今天面臨重建及重新審視國土規畫,假如我是總統,是否敢不顧民眾恐慌,公布這些調查報告?我是否有能力嚴格要求政府有關主管單位擬訂妥善的搬遷、安置及重建計畫?我是否有信心能說服災民或居住在危險區的民眾進行搬遷?假如我是災民,我是否有勇氣要求政府公布這些調查報告?另並要求且接受政府妥善的易地重建或遷村計畫?
《韓非子》曰:「人主者,守法責成以立功者也。聞有吏雖亂而有獨善之民,不聞有亂民而有獨治之吏,故明主治吏不治民。」這意思是說,做為一個領導者,主要的職責是依據法律,確實要求屬下妥善處理政務,因為雖有不負責任的官吏,但百姓卻是良善的;不曾有不良善的百姓卻有負責任的官員,所以一位好的領導者,應是致力於提升官員的治事能力,而不是做一般地方父母官的事務。
《韓非子》又曰:「救火者,吏操壺走火,則一人之用也,操鞭使人,則役萬夫。」遇到失火,假如官員自己提著水桶去救,只能發揮一個人的力量;假如官員能有效指揮,則能發揮眾多人的力量。假如我是總統,我是否有確實要求政府有關單位負起責任努力推行政務?假如我是災民,能否體諒總統日日必須處理如麻的國事而致分身乏術?
自從「九二一地震」發生後,臺灣山地土質已經鬆動,未來遇上颱風,雨水造成的災害可能要超過風災,一旦遇上,無可避免地,走山、土石流會再度發生。大自然運行的規律,絕非人力所可以改變的。今天所遇到的天災,絕非偶發,有其因、有其緣,故有其果、有其報,如何善待土地,避免不當使用,可能才是趨吉避凶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