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期::孔學一隅-孝經簡說
孝道跨時代的意義與價值—孝經簡說(二)
千載道統孔傳曾
孝為德本教化始
保身護國行道難
孝道一貫大吉祥
前 言
孝道是建立在父母或祖父母的恩德上,而行孝對個人有許多的好處,譬如:能提升心性的修養。為什麼呢?因為當懂得報恩的時候,其心性修養成為調柔,始能去觀察他人的功德與恩惠,而非刻薄寡恩,不但心性修養提升了,心態也調柔了,感恩心提升之後,人際關係也得以改善,能獲取他人的尊重,整體言之,是命運的改變及生命的豐富。何以是生命的豐富呢?因為此人已經懂得與他人結善緣,乃至於能夠使風氣改變,也能讓鬼神敬重,甚且成為他人的典範。
進入主題前,先來看一幅江逸子先生的畫—《椿庭思親》。圖的右邊畫有香椿樹與松樹,香椿樹代表父親,松樹代表子女;子女依著父親而立松柏之志,可見孝道裡含藏著志向的確立及內涵的充實。面前有茶花與萱草(金針花),金萱花代表母親,茶花代表對父母親的孝心是不變的。
就整體畫面來說,一位孝子對著椿庭(有香椿樹、松樹、茶花、萱花),莊嚴若有所思的情景;所營造的氣象除了對父母親的懷念外,還包括自身的立志與充實,因為唯有己身立志與充實,才合於父母親真正的本懷。天下父母無不盼望著孩子成龍成鳳,若孩子有沖天的志向,再加上充實的內涵,才是真正對父母親恩德的回報。
接著來說「科判」的功能。上述孝道所表徵的概念,之於全經都在講孝的《孝經》,我們要如何來研究這部經典呢?首須提綱挈領,以架構式的學習入手,而架構式的學習是雪廬老人(李炳南老教授)教學的特色,也是有心於深入經教的善巧方便,這最能得到經學的旨趣。
雪廬老人在臺中開設「論語班」與「內典班」教學,內典班的班訓有四點。第一、是「研經貴在得旨」:此即是經學的見地,而科判架構式的學習,就是在入經學的見地。配合孔門的德行科,可見德行科不是只有品德,而是在經學的見地,唯有經學的見地才能立住品格;所謂有千古的見地,才有千古的品格。第二、是「言語先具次序」:乃論說要有先後次序,不能糊了一鍋粥似的講話,讓人不知所云。第三、是「辦事要求精細」:是說辦事不能馬馬虎虎。第四、是「文章練習通達」。這就是孔子的德行、言語、政事及文學四科,也是雪廬老人內典班的班訓,乃是配合孔門四科而行的。
「研經貴在得旨」是架構式的學習,這點非常重要,它能夠將經文的義理貫穿起來。經上說了很多的義理,就像珠子本來散落一地,現在以架構式的方法來學習,宛若用線把它串連起來,成為一圈漂亮的項鍊。這意謂著你懂得善巧方便的學習,便能懂得經學的整體內涵及各章的大意,而每章的大意又能夠結合中心思想,你就是個很有經學見地的人,必能依著經學見地來自行化他。
黃道周孝經書法
繼而,《孝經》書法中有個黃道周先生的版本,以下說明。黃道周先生乃明末清初人士,為明朝崇禎皇帝時的大臣,因為勸諫引起崇禎帝的惱怒,被打入牢獄監禁十八個月,期間雖遭受刑求皮肉綻開,但他一點也不怨恨朝廷。忠臣就是這個形象,即便皇帝對他惡劣到如此程度,他對國家還是忠心耿耿。不似春秋時期魯人陽虎,當國家對他不好的時候,就念念要把魯國消滅,像這般就是小人。雪廬老人說:忠臣只有中國人有,外國人是不會有的。這種民族的特質,即是中國的特質。
黃道周先生在獄中十八個月,他沒有成天漫罵國家,也沒有日夜無病呻吟,而是定心書寫了一百二十部的《孝經》。這一百二十部《孝經》,每個字都渾厚蒼勁,嗅不出他的牢騷,反在獄中修心養性。在溼暗的監獄中,雖環境差飲食又不佳,但卻能從他的書法中,品味到人生最高的修養。所以前人的人格與學問是相結合的,而今人是學問與人格分開的,或許很博學,但在人格上卻可能站不住腳。
孝經科判
要怎樣的架構式學習《孝經》呢?《孝經》全文可分為三大段:第一段,是總的標出「開宗明義」,《孝經》的第一章,就是「開宗明義」,此章先說本經的宗旨、義理是什麼。第二段,「分示孝的宗義」,說明孝道的意義及行孝的方法。第三段,「結明以喪祭之禮來盡孝道」,禮是要講究心態與作法的。所以,孝道也是要講究心態與作法,而且是講究父母生前、過世及逝後怎麼樣來盡孝與祭祀。如此才是一個完整的孝道,並非生前於父母親生日時,買個蛋糕唱首生日快樂歌就是盡孝;然而,今人對於孝的觀念,大抵上只有這樣而已!以上是整個《孝經》的大義。
再則說明第二至十七章「分示孝的宗義」。所謂的「宗」,就是行孝的方法,是孝道的修學法。可以分為「孝要」、「如何以孝事親」、「需推廣」、「需諫諍」、「能感通」及「以孝進退」六部分。所謂「孝要」,就是孝道的重要,包括第二章到第九章,這裡面包括天子、諸侯、卿大夫與士民的孝。天子就是現今的國家領導人,諸侯乃各省、市長,卿大夫可說是國家部會首長或省市廳處長,而士人是一般公務員與讀書人,至於庶民就是農、工、商等各行業。繼而讚歎說,孝道的經營會使人與天地相合成為三才。再者,孝道是聖人治天下的功德,特別舉周公為例。
第十、十一章談「如何以孝事親」,這裡面包括孝親該做與不應該做的事項。第十一章說刑法三千,其中有五種刑罰最重,而最嚴重的罪行就是不孝。再來講「需推廣」,是強調孝道必需要推廣的;其中第十二章說:推廣孝道的功德即是能讓百姓喜悅;第十三章說:孝道的推廣能夠讓自己成就至德,即是德行圓滿;第十四章說:孝道的推廣能夠讓你揚名天下及後世;第十五章說:孝道不只是要孝順父母,還要懂得把父母親導引到正道,所以要勸諫父母親;第十六章說:孝道能感通鬼神,得到天地鬼神的加被護佑。第十七章說:孝道是能進能退的,進可輔助國君,退能充實內涵。最後第十八章結歎,說明以上整體都是要用「禮」來經營;禮乎禮乎!孝乎孝乎!孝與禮簡直是不能分開,無怪乎孔子西行請教老子,是去問禮的。
經文解析
開宗明義章第一,是孔子與曾子二人的對談。
經文:仲尼居,曾子侍。
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參不敏,何足以知之。」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復坐,吾語汝。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
《大雅》云:『無念爾祖,聿修厥德。』」
以上五段讀誦,就是架構式的讀書法。架構式的讀書法,將這一章的經文分為清楚的五段。如此將經學讀通了,不論你的看法或文筆,都可從經學的見地來通達人情世故,來了知人心最隱微處的需求。
第一段「仲尼居,曾子侍。」這段叫作「證信序」,什麼是證信序呢?即說明第一章是「序文」。整部《孝經》經有十八章,第一章「開宗明義」是序文。「證信序」的意思,就是證明讓你相信。證明使信有六個要素,第一就是「仲尼居,曾子侍」,這代表是曾子的傳承所述,因為「仲尼」一語就是明證。在《中庸》裡,子思講孔子的時候是稱「仲尼」,講他的老師叫作「曾子」,可見這部經,首先相信它就是曾子的傳承所記。其次,是這個傳承所紀錄的,乃是曾子聽聞而來。第三個,它的時機點,是孔子閒居無事的時候。第四個,說法者是孔子。第五個,聽法者是曾子。第六個,處所是孔子的家中。這六個要素,就像開會的時候,有主持人、有記錄、有與會者、有處所,加上會議紀錄,證明有開過會。所以稱作「證信序」,用來證明讓我們相信。
從第二段後就是「發起序」,意即發起這一部經。這一部經是怎麼發起的呢?孔子言:「先王有至德要道。」這個要道是可以通往至德的,乃是形而上,此種解經法,若讀過《大學》、《中庸》,就會相信這個解經法是有根據的;要道是通往至德的要道,要道是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的要道。所以這個要道,是通往形而上的至德,是通往形而下的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的要道。
其次要道通兩條,通形而上叫做至德。什麼叫「以順天下」呢?就是天下人都想離苦得樂,你推廣的要道符合天下人的心,你是眾望所歸,百姓用你的要道,大家能和睦相處、上下無怨。假如你是曾子,你想不想聽這個通往形上、形下的要道,而且是重要之道、唯一的路呢?
孔子問:「汝知之乎?」曾子本來坐在席位上,起身離開席位,說:「參不敏,何足以知之。」我是個悟性不高又魯鈍的人,不夠量哪裡知道呢!《因明學》裡面叫作「量」,他的證量不夠,所以不知道先王的至德要道在孝。
孔子就繼而說:「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夫孝」就是指這個要道,是什麼呢?「德之本也」,是通往形而上的根本;「教之所由生也」,世間教化亦由孝道開始。形而下利益人民就是要透過辦政治及辦教育達到此目的。而辦政治的目的在於創造一個方便辦教育的環境,這是為何呢?因為政治是讓百姓的生活過得好,但是教育是讓百姓的生命活得更豐富。如果只有辦政治而無辦教育,百姓在生活過得富饒時,容易驕奢淫佚,好逸惡勞。
孝何以是通往形而上的根本,是形而下教化人民的開始呢?此非教條式的宣述,更需邏輯推理以明之。接著孔子就說:「復坐,吾語汝。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可見剛才曾子是站起來的,所以孔子讓他回到坐席上,隨後告訴他什麼呢?因為孝是通往形而上、形而下的要道,所以要告訴他孝道的修學法。
修學孝道從哪開始呢?孔子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外相上的身體髮膚,一點都不敢去毀傷,這是孝道的開始。表面都不能毀傷,更何況是內在的修為,更不能離經叛道。
孝的開始是這樣,那麼孝的終了呢?孔子說:「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立身行道是以道立身,以內聖外王的大道自行化他,成為立身法,以道自行化他的好名聲,能揚於後世,典範為誰呢?孔子是最好的代表。「以顯父母」就是父母親因你而特別的光榮,這是孝道的圓滿。這樣的解法真是太好了,經學的內涵是內聖外王的修學法,若能通達,並自行化他,做為傳承者與弘道者,是圓滿孝道的方法。孝道十八章,直是「一以貫之」。
所以,孔子開始說孝。「始於事親」,行孝從事親開始,乃即辦家政。「中於事君」,事君是辦國政,意即從家政一直辦到國政。「終於立身」,就是通達於內聖外王的大道,整個孝道就圓滿了。這真的不得了,中國有這樣見地的聖人,要向彼三鞠躬。
最後孔子舉證《詩經》的〈大雅〉來證明孝道,說〈大雅〉云:「無念爾祖,聿修厥德。」無念的「無」是語助詞,實際就是懷念你的祖上,從父母親開始,然後祖父母、曾祖父母一路往上念念。聿修厥德的「聿」是敘述之意,「厥」是這個,這個德就是他們(祖上)的德。有注解說是「修自己的德」,那麼其與「念爾祖」有什麼關係呢?此時是「敘述」且「修他們的德。」此即祖德流芳。
六經開頭就是《詩經》,它的體裁是「風、雅、頌」,其表示體裁取自於哪裡。「風」是國風,取自於民間的歌謠。「雅」是典雅音樂,有大雅、小雅之分;大雅是取自於國王受臣子們朝拜勸諫的音樂,小雅是取自國君宴請賓客的音樂,屬於貴族官吏的詩歌。「頌」是對宗廟祭祀的歌頌,惟此歌頌有正面的歌功頌德及反面的諷刺。風、雅、頌是詩歌的取材,其表現手法為「賦、比、興」。「賦」是直接陳述。「比」是比喻,用已知比未知,例如江老師畫《孝經圖》,用芭蕉來比喻虛心,用松柏來比喻艱困中的志向。「興」是寓言,借常識來興起思考,例如:長江後浪推前浪,寓說江山代有人出。
以上是《詩經》的作法,孔子舉其作為「開宗明義」的結論,這個結論絕妙,什麼是「開宗明義」?「開宗」是開示這一部經的宗旨;「明義」是明了這一部經的義理。這部經的宗旨是什麼呢?就是孝,經裡面要闡述的是孝道的修學法及行孝的方法;孝道的修學法是用怎樣的方式讓人生起孝心,而行孝的方法是把這個孝道推廣出去。至於「明義」呢?此部經講的是孝道的意義、功德及對風氣的影響與出路,這些都是孝道的義。
釋 義
這部經是在什麼情況下被開演的呢?叫作「仲尼居,曾子侍。」是孔子在平居無事的時候,《論語》上形容是「申申如也,夭夭如也。」「申申」是指很正直,「夭夭」是形容很和藹。很正直的那一分得自他的智慧相;很和藹的那一分,是他的慈悲相,慈悲與智慧雙運。子夏形容孔子是「望之儼然」,意即偷偷地看他相貌莊嚴,親近他的時候很是溫和。雪公老師說:「這個望之儼然,乃是日久天長的練成,絕非裝模作樣。」
再來「曾子侍」一語。這個侍字,包括做侍者。侍者侍從的時候,可以站可以坐。《論語》裡面有幾章,就是弟子們擔任侍者時的應對。比如說:「顏淵、季路侍」,就是顏回與子路任侍者,坐在那裡;或是說:「子路、曾晰、冉有、公西華侍坐」,這四位弟子隨侍在側;可見侍者的修學法很重要。
侍者究竟要怎麼修學、擔任侍者呢?比如:倒開水、進巾奉茶、觀察老師的需求,就是勤快服務;這在雪廬老人座下,我們都曾見過,將學生調教的很好。未被調過的人,進退失據,所以做侍者的修學法是很重要的。再者,做侍者期間,老師可能會話說家常,或是談談心得,甚而無言相坐。之於無言相坐,你會有種如沐春風的感覺。此外,還有經學的請益與討論,有時老師會請你宣說志向,如《論語》所言「盍各言爾志」一般,這些都是做侍者的通說。
眼前孔子平居無事,曾子在一旁侍候,此時講述《孝經》稱作「無問自說」。釋教三藏十二部,有一部叫作「無問自說」,《孝經》就是「無問自說」。曾子並沒有請法,而孔子竟然對說。大凡由無問自說開起,表示有甚深的緣起要發生了。
《孝經》不傳於他人,為何傳給曾子?大家或許會有這樣的疑問。首先,曾子是位孝子;中國的《二十四孝》裡,曾子真是一位大孝子。其次,曾子是位好學之人,他怎麼好學的呢?《中庸》裡面說:「人一能知,己百知;人十能知,己千知。」換言之,曾子是用他人百倍的功夫去努力成就的。「人一能知,己百知。」用如此百倍的精神去努力,再笨的人都會成功。第三,曾子是「傳不習乎」,學習之路是不斷的預習、練習與複習,不像一般人學後都束之高閣。不聰明的人如此用功,最後當然得到「一貫之旨」,所以傳道於曾子。
孔子說:「孝是至德要道。」這是為什麼呢?須知,孝是想要報父母的恩德。此時會回報父母的恩德,那麼對你有恩德的人,你才會知恩感報,乃至於眾生的恩德,你都會想報答。其次,你要怎麼來報恩?報恩包括讓他的生活過得好,生命過得充實;其中最重要的是生命的充實,而不是生活過得好。父母親生日的時候,買個蛋糕祝他生日快樂,報恩不是這樣的,而是要讓父母的生命過得有意義。生命過得最有意義的是什麼?就是「至德」。要讓父母親與有恩的人(包括師長、有恩的眾生),生命過得豐富有意義,試問自己學了「至德」嗎?自己成就「至德」否?顯見孝是一個「要道」,是通往形上、通往至德的重要道路。
這是先王的成就,先王就像帝舜這般,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一脈相承,之所以特別舉出舜,乃因舜這個人的至德,即是形而上的修養到了究竟處。你如何能知究竟呢?真正形而上的修養,到了成就處時,此人是不會隨境界所轉的。所以,舜即帝位時,是他想要當帝王嗎?不,他從來不想。再者,他傳位的時候,可曾想過對他及家人有何好處嗎?不,也未曾想到。這種就是至德的形象,意即連帝王這種至大絕對的權力,於他而言,都不會引發出一絲的貪戀,這就叫作「至德要道」。唯有這樣的人,才能真正領導統御,且為他人完全的信服。試想,舜六十歲當帝王,四十八年的帝位,直至一百零八歲過世。可知,人到年老之時,會有一種麻煩現形,老年時要「戒之在得」,帝舜到一百零八歲的時候,頭腦還很清楚,要為國家百姓找有德之人,把君位禪讓給他。這若不是「至德要道」,那什麼才是呢?
以上所說,是孝道通往形而上的至德要道。
孝道可以通往形而下,它真能「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嗎?須知,孝是從父母的恩開始感念,繼而至親人、師長、朋友、眾生的恩,此時將這孝道推廣出去,大家都能互相感恩,彼此替對方著想,試想天下是快樂的還是不快樂的?百姓行孝以後,是和睦的還是不和睦的?是互相幫忙、彼此提攜快樂,還是互相勾心鬥角、爾虞我詐快樂呢?孝道的推廣是上下和睦,若下能替上設想、上能替下著想,彼此為對方著想怎會不和睦呢?難道只為一己設想是和睦的嗎?所以,真把這個「和」推廣出去,在辦理政事上就能一片和諧,此除舜以外還有誰呢?孔子亦是。
孔子在治理中都的時候,就是讓大家有工作各安其分,且讓家庭皆能以孝來持家。行於野外,依理相讓,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所以,治理中都一年後,成為諸侯效法的模範,且被提拔到中央裡擔任司空(掌水利營建),接著升任司寇(掌刑獄糾察)。這就是形而上通於至德要道,形而下能成「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曾子聽到這個要道的同時,孔子繼說:「這個要道,你知道嗎?」曾子馬上避席說:「我哪裡知道?」曾子起身答話,孔子又說:「坐。」讓曾子坐下來。
避席是一種禮貌,意即「離開席子,起身來請教。」此處要特別介紹唐朝玄奘法師,他的祖父為禮部侍郎,父親陳惠擔任過縣令,因隋朝政治腐敗天下大亂,父親就罷官回家耕讀,育有四個孩子,玄奘法師排名第四,二哥出家法號長捷。玄奘法師八歲時,聽父親講述《孝經》,說到曾子「避席」時,玄奘法師站起身來,父親問為何?答道:「曾子尚且知道避席,我何人敢不避席。」父親心想這孩子從小就不凡。後來隨二哥一起生活學習,十四歲時想參加出家人的考試,因年歲未滿二十不能應試,在外徘徊。大理寺卿(等同司法院長)鄭善國見他氣宇軒昂,問說:「你為何要出家?」他答道:「遠紹如來,近光遺法。」遠紹如來之意,就是傳承遠溯到如來,換言之,他要學有傳承的東西,並且把所學的教法發揚光大。鄭善國聽了十分驚愕,不經考試就當下破格錄取。不僅常人二十歲無此能耐,即便四十、五十、八十歲也沒有這種見地。
曾子說:「參不敏,何足以知之。」他自認不聰明,這有何可證明?抑或是謙虛之詞?《論語.先進篇》上說:「參也魯。」魯就是魯鈍、愚笨、不開竅、沒有悟性。他後來有沒有克服魯鈍呢?有的。就是前所說的得到「一以貫之」之旨,即是悟性很高,得到形而上的傳承,這當然就克服了生來的魯鈍。
孝為何是德之本?教化生起於何處?孔子說:孝道不但是通往形而上,且通於形而下;是以,形而上孝是德之本,教化生起於形而下。上已說德之本,以下再說教化生起處。孝為什麼是教化的生起處呢?試問教化是將人教成善人還是惡人?當然是教成善人。若你對父母親都不感恩回報,怎麼可能是個善人呢?如此怎能教出善人,要這樣的教育幹什麼呢?所以,教育的功能是把人教善,如果不從孝道起始,試問怎麼把他教成善人?這樣孝道難道不是教化的生起處嗎?教育是要先談孝的。
既然孝這麼重要,要怎麼盡孝呢?這就叫「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試問有什麼孝的意義在裡面呢?須知,身體髮膚要好好的保護,因為子女惟有生病這檔事,會讓父母親擔憂,其他的不足為慮。所以這裡面的孝義,包括要好好的保護自己。
頭髮也可以是一種表徵自己的東西,比如:以前戰士出征前,可能剪一撮頭髮留在家中,表示雖身體不在家,但頭髮代表我在家裡伴著親人。頭髮雖是個人身體的一部分,但實是父母生我育我之物,非是我的財產,而是父母的財產,所以,我要保護父母的財產。
此時,要怎麼保護呢?「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這是一個原則。這其中還包括「君子不立危牆之下」,萬一那座牆倒下來,將自己壓死該怎麼辦呢?這是孟子說的。還有,勿涉足不良場所,諸如:歌舞、刀光劍影、販毒等場所。再者,為了保護身體,所以不與不良者交往。飲食作息要正常,切莫到了凌晨兩點還不睡覺,把身體搞爛了讓父母親操心;因為這身體不是你的,是父母親生養的,必須尊重父母親。現在的食物、飲料、泡麵很可怕,要特別小心,比如:油炸類與味精不能吃。雪廬老人吃了味精,在床上躺了三個月,此後學生們再也不敢吃味精了。許多再製品添加色素,如果懂得這些道理,此類東西你都不會吃。至於生病的時候,要懂得調養、服藥與休息,這些都是孝道中「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的概念,不是我們表面上看的這麼簡單。
立身行道,揚名後世,是如何來表彰孝道?立身也是道,這才能立身。行道就是把道推廣出去,讓天下蒼生都得利。不但在世揚名,也揚名於後世,它所以最能表徵孝道,乃因為這讓父母親很光彩。其次,將此功德回向於父母親,父母親最能得力。再而,立身行道的道,特別是指孝道的本質,將這個孝道推廣出去,讓天下人都能盡孝,這才是真正對父母親的盡孝。
有人以為孝就是事親而已,其與事君、立身有何關係呢?須知一位國家領導人,該以什麼概念來領導國家?或是省、市級的領導,他要用什麼概念來治省、治市?這就是「君」的概念,一定要把它當成家庭來經營,這是中國人的概念,稱作大家庭。所以,不難理解堯舜能讓天下和睦,就是把天下當成大家庭來經營的。而大政治家是什麼呢?乃所管轄的人民都是他的家人,把百姓當家人來經營,故能一片和諧。所以,當百姓沒飯吃,視作家人沒飯吃;而百姓出人頭地,就當作是家人出頭天。人民的出路就是他的出路,就像見到自己孩子有出路時,比一己有出路還要快樂,這叫作大政治家。
「事君」就是這種概念,要把君王當成家長來侍候;所以,辦政治是大孝,而最圓滿的孝道是「立身行道」。這種觀念只有孔子講得最清楚,於經文中也只有《孝經》講得最清楚。因此,《論語》中有關孝道的講論,與《尚書》、《禮記》、《國語》、《左傳》等所說的孝,都必要和《孝經》合起來看,這樣的孝道才真是一個完滿的修學概念,始能完整的來闡揚孝道。二0一六年是雪廬老人往生三十周年,我們若能用推展孝道來懷念一代大德,不止是家庭、社會、國家得利,自身也會獲得許多的好處。
孔子舉《詩經.大雅》:「無念爾祖,聿修厥德」詩句,要怎麼來彰明這個孝義呢?「無念爾祖,聿修厥德。」是用「好好地想念祖先的德,進而來敘述與修學」,來作為這一章的圓滿。意即把祖德往下流傳,是家庭孝道最圓滿的現象。家庭孝道圓滿,才能夠推展孝道於國家,若連己家的孝道都無法圓滿,又怎能推展到家庭之外及於國家呢?我們要怎樣追念先祖、修養自己、發揚他們的美德呢?中國人的先祖,本來都是同根同源,所以,不僅是自己的祖先,還要包括先聖先賢們。
總 結
最後,以《詩經.大雅》的詩句來總結「開宗明義」具殊勝意義,此意義是什麼呢?此義就是「傳承」。我們的先祖及各家庭祖先的功德,其實都完整的敘述在經學裡,再也不會超出經學之外。所以,我們完整的來傳承經學,就是孝道的圓滿相,最後的結論叫作「傳承」。《孝經》之開宗明義,證諸全世界,哪一個文化像中國一樣,即便講到文化的源頭「孝」,有哪一個像中國闡述的這樣完整?這叫作「書讀千遍,其義自現。」意即,你真的會讀書,以架構方式完整的分析,一段一段的相連,便能發覺到義趣是一以貫之的。慶幸生在這個國家、當孔子的後輩、讀孔子的書及得到孔子的傳承,生命有了價值,此生沒有白活。(下期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