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期::蓮池海會
白呂旦老居士助念見聞記
生死大事當經營
平常共修結善緣
家庭佛化知護念
往生能得勝助念
白呂旦老居士生於民國五年農曆三月十二日,卒於民國一0五年農曆八月初七(國曆九月七日)午時,享壽一0一歲。受限於當時的時空背景,老居士從小沒有受教育的機會,且由於家境貧窮,十五歲時即嫁給世居淡水的先生白梧桐,以聘金助其娘家度過生活困境,婚後育有七子三女,長子於十歲即因病過世,先生則享壽七十五歲。
老居士具有農村婦女傳統的美德,勤儉持家、刻苦耐勞,協助務農的先生,下田種菜、飼養家畜、收割曬穀等,並打理家中一切大小事務,舉凡養兒育女、洗衣、煮飯、送餐至農地等,一手包辦,家中人丁興旺,其工作之繁重可以想見。
先生過世後,老居士由兒子們共同輪流奉養,高齡九十餘歲時逐漸喪失生活自理能力,除了行動不便外,並出現身體不適、記憶力衰退等現象,因而聘雇外籍幫傭加以照料生活起居,居住在祖厝旁的小屋中。老居士信奉民間傳統信仰,重視祭拜天地神祇與歷代祖先,於初一、十五有吃素習慣。因子女與孫子中少數人接觸佛教各宗,平時會以誦經、持咒、念佛、放生、捐款等善法,為老居士祈福,並藉照顧探視時談論佛法的道理、介紹阿彌陀佛與極樂世界的殊勝,引導一同念佛求生西方,是故老居士在人生最後幾年中,遭逢病痛難耐不已時,尚能在晚輩提醒後口念佛號,哀求彌陀接引往生。
在往生前幾週,老居士出現吞嚥困難的症狀,食慾降低,不想吃東西,且伴隨著身體無來由的疼痛,而被送往醫院檢查、吊點滴,家屬以為如此下去會餓死,故強要醫院為老居士插鼻胃管以資餵食,持反對意見的家屬淪為少數,老居士本身雖也百般不願,但仍無法抵抗這樣的安排,只能任由他人決定她的命運。
離開醫院回到家中,看到老居士的症狀似乎有緩解的跡象,眾人便掉以輕心,豈料老居士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於九月七日中午嚥下了最後一口氣,家屬緊急互相周知,隔沒多久,有學佛和助念經驗的三子帶著陀羅尼經被到現場,過了一段時間,家屬們也陸續抵達,然而家屬們對臨終護持並無深入的了解,居然在此時請醫師至家中開立死亡證明並拔除鼻胃管。又因過去兄弟妯娌間溝通不良,諸多誤會未解,而形成無人在旁領導指揮、分配排班、聯繫助念團的情形,僅三、五人在房內隨著念佛機參差不齊的念念佛,一旁還放著密宗的持咒錄音,其他人則在外聯繫葬儀社,討論棺木、算日子時辰、是否要燒庫錢、搭棚架、清理環境等枝末瑣事。
待孫子趕至,首先觀察周遭現況,並請家屬入內領眾念佛,暫停念佛機,找機會將密咒播音機器移開,把擔心天氣炎熱而對著往生者吹的房內壁扇關掉,另將客廳冷氣轉強並準備立扇保持空氣流通、降低室內溫度,若見聊天者或哭泣者則委屈婉轉地請之轉往他處。經與現場長輩溝通,促成同意延請助念一事,並答應至少助念八至十二小時,隨即向學會報告大致情形,恭請老師教導後續應採取的措施,先請經驗豐富的師長們至現場了解狀況回報老師,再視情形採取行動。
確定助念後,師長們帶來助念袋,環視左右,了解前後過程,布置簡易佛堂,焚香頂禮,祈請十方三寶及眼前西方三聖放光加被,龍天護持,惟願今日的助念能順利圓滿,老居士能仗此因緣蒙佛接引,往生西方。助念過程中,師長們輪番帶領,主要由媳婦和孫子女不定時的輪流助念,老居士的兒子們多在屋外討論喪葬事宜,經提醒才三三兩兩入內,但仍走動頻繁,難以真正靜下心來助念。此外,因房屋狹小老舊,也對助念造成影響。家屬若已有助念共識,理應事先迅速將房內無用之物移除,以留足夠空間助念,並解決房門開關時產生的刺耳聲音,以營造適合助念的氛圍。
稍早,雖有取得部分長輩同意,預計將喪葬事宜交由有經驗的佛教禮儀公司負責,沒想到已有長輩與當地一般的葬儀社聯繫,故佛教禮儀公司只能居中協調提供建議,掌握喪葬與作七皆採佛事儀軌,並且絕不可殺生的原則,子孫當時皆表認同,但後因子女意見不一致,使後續產生不少變化。且鄉下地區習俗眾多,似是而非的觀念早已深植人心,造成喪葬事宜不得不兼採部分民間習俗的作法,需要辦得熱鬧,使家族在鄰里間有面子。
助念後半段,因子女聽信民間推算入殮時辰之習俗,導致助念無法延至十二小時。最後幸賴學會師長們大力護持,多數兒女子孫們皆願入屋念佛送老居士最後一程,並在聆聽法語後將功德迴向老居士能業謝娑婆,高登極樂。隨後更衣入殮前,掀開陀羅尼經被,老居士面容一如往常,毫無痛苦相狀,助念圓滿結束。
家屬也在七七四十九日內,禮請法師作七,並以誦經、念佛、參加拜懺、放生、供養道場等善法迴向老居士往生極樂,蓮品高昇,以盡孝道。期望能仗此因緣,成為家屬們未來得度,最殊勝的緣起。
綜觀本次助念經過,可知能夠順利往生實非易事,俗諺雖說多子多孫多福氣,但若多子多孫卻無法統合意見,平常在人情上也沒有努力造作,反成自己往生障礙時,福氣何在?由此可知組成佛化家庭的重要性。此外,沒有善知識的教導與協助,單靠自己如何能生起對西方的信解與嚮往?如何能破除外緣上的障礙而得助念的順緣?倘若沒有內因也無外緣,往生一事乃癡人說夢、遙不可及,可知善知識的地位乃無可取代。是故現前未具上述條件者,應努力造作以備未來之需;已具各種殊勝因緣者,實應慎加珍惜,切勿一失足成千古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