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期::專題研學-大乘百法明門論簡說

大乘百法明門論簡說(二十)

 

法相能明助修學
善用其心百法功
配合時代心理學
光大正法入時代

拾貳、心所有法|別境(一)
經文:第二,心所有法,略有五十一種,分為六位:一、徧行有五,二、別境有五,三、善有十一,四、煩惱有六,五、隨煩惱有二十,六、不定有四。
別境五者:一欲、二勝解、三念、四三摩地,五慧。
別境就是必須對著特別(或差別)的境界才能生起的心理活動,有別於五徧行是周徧一切性、一切地、一切時、一切心。五別境心所生起,有時其中一種單獨生起,有時候起二,有時候起三,有時候起四,有時候起五,彼此間共有三十一種可能。
首先說明欲心所,《直解》云:「於所樂境,希望為性。勤依為業。」欲心所的親作用(比較親近的作用),就是對著所樂境產生希望。由希望而生起勤勞,成為勤勞所依的功能是疏作用。如果按照因明學的解釋,「於所樂境希望為性」是講欲的定義,依此定義會發生勤勞的作用。所以過去毘舍浮佛的傳法偈說:「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欲心本來不生,觀待境界才有。勤與精進相似,但精進的形象還是有所不同,勤所針對者可以是好事也可以是壞事,例如想謀財害命的人,也會十分勤勞地去謀劃。而精進則是能勇悍地斷惡修善,屬於善心所一類。
境界如何被決定成所樂境?前述五徧行作意引起心的作用,使心、心所觸境,產生樂受,想心所取相並安立此境為我所樂,思心所就會推動欲。欲必須由思推動,修行人遇到所樂境時未必起欲,例如吃過山珍海味,不因此對美食起欲,回家一樣能吃青菜豆腐。可見思可以推動欲,也可以推動不欲,面對所樂境不一定產生欲,但欲一定觀待所樂境生起,所以欲也沒有自體性。
每一個人的所樂境不一樣,我認為的所樂境,對他可能是所惡境,如冷氣吹來,身強體健者覺得舒服,所以努力賺錢去買冷氣機,而身體孱弱的人對冷氣生不起快樂,也就沒有去買冷氣機的欲。如果張三的所樂境是名,李四的所樂境是利,當名境生起時,張三可能會生起欲心所,為求此名而認真努力,因此所樂境只是名言安立,不是自體存在,而欲心所的運用,可以是善法也可以是惡法。如果對著戒定慧三學生起好樂、希望,這樣的欲就是善。雪廬老人說,所有秘密的心法中,最秘密的就是欲。《論語》上說:「我欲仁,斯仁至矣。」所欲為何,決定這一生的出路。
修學戒定慧眼前可能在吃苦,但為何能成為所樂境?因為它是樂因,所以能顯為所樂境。當決定為所樂境時,是眼前快樂後來痛苦的所樂境?還是眼前痛苦未來快樂的所樂境?還是眼前也快樂未來也快樂的所樂境?還是眼前大樂未來小樂的所樂境等,這些法相都要看得懂,這樣的欲才是有遠瞻的欲,而不是膚淺短視的欲。
懺公表解上,所樂境也有粗細的差別,可欣境是讓人欣喜見聞覺知的境界,不同於可厭境、中間境(不喜歡也不討厭),屬於所求境的一分。所樂境不一定是所求境也不一定是欣觀境(很想觀察的境界),但所樂境變成所求境或欣觀境時才會生起欲。例如聖者口渴的時候給他一杯水,這杯水是他的所樂境,可是不會變成他的所求境也不會變成他的欣觀境。所求境當中,對於可欣境未得到時會生起欲合,得到了會希求不要離開;對於可厭境得到時會生起欲離,沒得到則希望不要得到,所以可欣境跟可厭境都是欲的生起處,一個從正面說求合,另一個從反面說求離。
第二個是勝解,《直解》云:「於決定境,印持為性。不可引轉為業。」勝解就是殊勝的見解,決定境就是透過五徧行的作用,對境界產生肯定,而由思去推動生起印持才叫勝解,這樣的勝解不會被轉變。印持是印證執持的意思,在內心深深同意如蓋印般深刻,並且把持住這樣的概念。比如某種學術主張或某種宗教信仰,對它十分肯定、認同而拳拳服膺。
決定境未必生出勝解,但是勝解一定從決定境中來。如佛化家庭的子弟,從小耳濡目染,對佛教的信仰產生肯定,然而長大後因為事業失敗而改變信仰,可見以前佛教信仰的決定根本沒生過勝解,如果有生出勝解,那將不會被引轉。當於境取相施設名言為猶豫境時,思會推動疑,就不會推動勝解。勝解既然屬於五別境而非善心所,也就有善有惡,如果決定境是正法,勝解就是善;決定境是邪說,勝解就是惡。
儒家所謂:「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志相當於前述的欲心所,而不是勝解,勝解能夠產生欲,欲就是志。所以五別境可以互相生,可以同時生,境界又是所樂境、又是決定境的時候,欲和勝解就可以同時生,而所謂的同時生,其實是指一念中多面向的觀察,一個境界可以在心識前同時呈現多種面向。心念原來有這麼多微細的面向,所以學習《百法》才能認識自己。
第三個是念,念心所,《直解》云:「於曾習境,令心明記不忘為性。定依為業。」念心所對的是曾習境,就是過去曾經學習或經歷過的境界能夠明記不忘,因此能產生定的作用。曾習境也是有善有惡,念心所一定從曾習境中生,但曾習境不一定生念,如念佛人平時念佛,在緊急時卻未能念出佛號,就是失念。所以在心裡面留下印象雖然是曾習境,在當中還要有專注力使之成為深刻印象,才有念心所的作用。念佛人對於阿彌陀佛能超拔生死苦海的能力有深刻印象,在面對苦難的緊急關頭,才真的可以萬緣放下一直念佛。基督山恩仇記的主角對他的仇人從來不會失念,若以這種覺受來念阿彌陀佛,早就一心不亂了,所以修行就是要懂得如何用心。
修定之人會有昏沉、掉舉、散亂等障礙,需要有對治法才能入定。對於曾經學習過的對治法,如果沒有深刻的印象,不僅無法入定,在打坐過程中其實在不斷地串習昏沉等煩惱,如此更遑論定中修學觀慧。(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