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期::孔學一隅-孝經簡說

孝道跨時代的意義與價值 —孝經簡說(六)

 

士先器識後文藝
道為所依志能依
千秋氣節久彌著
萬古精神又日新

 

盡孝 在忠順事上〈士章第五〉

《孝經》士章第五,在說讀書人孝道的修學法。讀書人可以在朝為官,也可以在野為民。在朝為官就辦政治,在野為讀書人就辦教育。辦政治與辦教育,是國家最重要的大事,所以,讀書人是國家的骨幹。在朝為公務員,其清廉能帶動政局的安定,其高素質可帶動施政的品質,其理想與抱負能帶動國家的興旺。在野興辦教育,若有中心思想及文化素養,那一定能培養人才。試想,前說的這些讀書人,不就是國家的骨幹嗎?沒有讀書人,國家是無法興旺、民族是不能延續的,讀書人實在是太重要了。

釋 義

經文是:「資于事父以事母,而愛同;資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愛,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則忠;以敬事長,則順。忠順不失,以事其上,然後能保其祿位,而守其祭祀,蓋士之孝也。《詩》云:『夙興夜寐,無忝爾所生。』」
整體架構可分為兩段。第一段是說:士呀!這個讀書人怎樣來保祿位呢?祿位就是俸祿,意即此人要懂得把公務員做好,這才能保有他的祿位,這是讀書人於公的方面。守宗廟呢?宗廟祭祀是於私的孝道修學法。其次分別顯示,是這人懂得在家裡對父母孝敬,也懂得對領導人忠順,這樣的人於公於私就能夠盡上孝道。結論讚歎說:這就是讀書人的孝。進而舉出《詩經.小雅》說:「這人能夠每天好好的來實踐內涵,他一定是個能彰明孝道的讀書人。」以上是本章的大意。
第一段有關居家愛父母。經文說:「資于事父以事母,而愛同。」資是取的意思,邢昺《疏》把資叫作取,就是我侍奉父母時,取那個侍奉父親的「愛」來侍奉母親,所以,我對父母相同的部分都是用「愛」。為什麼呢?第一,因為父母對我的恩德太大了,且就恩德這一分來說,父親與母親是相同的,所以我愛護父母。
第二「敬君父」說。經文云:「資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意即取侍奉父親來用於事君。而要取什麼呢?乃是取「敬」的那一分。父親主持家政,所以要對父親恭敬;而國君掌理國家大政,所以就主政的那一分,既對父親是敬,對國君也是敬。相對於取恩德的那一分,父親是愛、母親是愛,這要分開說明。
再來,經文:「故母取其愛,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則忠;以敬事長,則順。」「故母取其愛」,意即對母是愛;「而君取其敬」,意即對君是敬;「兼之者父也」,就是對父親有愛、有敬,有愛的部分是父親對子女的恩德,有敬的那一分是父親主持家政的那一分。
經文:「故以孝事君,則忠;」所以把孝道拿來事君,即是把國事當成家事來辦,以國當家。試想,在家裡盡心盡力的人,若把國當成家,此人當然是忠心,所以叫作「則忠」。常人對家庭必定是付出的,但是對國家則不一定,若能把國當成家來經營,這人必定忠。
經文:「以敬事長,則順。」敬就是恭敬,在家裡對長輩兄弟懂得以恭敬來對待,對於職場上的長官就能恭順。君是指國家的領導者,長是指各級的長官。對國家的領導者是忠,對各級的長官是順。為什麼對國家的領導者是忠呢?因為國家由他負責,他代表國家,所以必須要對他盡忠,對他盡忠等於忠於國家。那麼順於各級的長官,又怎麼才懂得順呢?因為你在家裡懂得恭敬兄長,所以就懂得對長官恭順。這等於是讀書人,懂得把國當成家來經營。有些大公司也懂得把公司當成家來經營,所以員工上班的時候,好像回到家一樣的溫暖,這就是企業家睿智的地方。
經文:「忠順不失,以事其上,然後能保其祿位,而守其祭祀,」忠順不失就是不缺,這人對國家的領導者「忠」,對各級的領導者「順」,或者對國君既忠又順,這樣的讀書人就可以保有祿位。祿位是對於公家而言,亦就是俸祿與爵位。於公來說,他可以保住公務員的身分;於私,則可以「守其祭祀」。古代的讀書人在朝為官,可以立一宗廟,若不失在朝為官的身分,就可保有他的宗廟,可以守他的祭祀。
經文:「蓋士之孝也。(結明)」意即大抵上士的孝就是這樣子。士的孝道非常多,但主體就是這樣。就是於公家上能將公事做得好,你就是真正的盡孝。換言之,讀書人在朝為官,不僅是在家庭盡孝,還要在國家盡忠,要能夠把公務員的形象彰顯,把國家的政治莊嚴、政局開通,這樣才叫作讀書人的孝。所以,讀書人的孝與一般人不同,一般人的孝只要把家庭管好,但讀書人又是公務員,更重要的是把公家的事情做好。是以雪廬老人說:「為公發心,公心辦事,論人是看公心。」此即讀書人的盡孝之道。

析 疑

孝道裡總共有五個階層人行孝,現前是說讀書人的盡孝-士。讀書人是國家的骨幹,沒有讀書人國家不能長治久安,文化無以延續,各行各業很難發展,所以「士之孝」實在太重要了。
二00七年的七月七日到十三日,學會辦理暑期成長班活動,其中就談到士,特別是北宋的士,因為雪廬老人說:「北宋時期一邦君子在朝。」這裡面有士的為官氣度、胸懷抱負、文學素養、政治品格,人物包括范仲淹、歐陽修、蘇東坡、蘇洵、蘇轍、曾鞏、司馬光、包拯等。從探討北宋的士裡,試著讓學生們立住品格、有氣節、有內涵、有文采、有怡情養性的能耐。這個啟蒙活動示意,教育如果有方向、有見地、有教材、有引導、有次第,效果會是斐然的。可惜的是,學生回到學校以後,學校並不這麼教,大概一個月後,又回到原來的狀態。
前說士的孝道,那麼「士」的地位如何呢?中國社會分為士、農、工、商四個階層,雖然士的地位最高,但也可能是最沒錢又經濟狀況窘迫的,為什麼卻排於士農工商的首位呢?雪廬老人說:「士雖然沒有恆產(月入不多),可是他有的是恒心。」士是百姓的典範,典範你不把他列為第一,社會沒有辦法端正清新,就會一昧追逐名利,誰錢賺得多就當老大。士不以賺錢為目的,經營的是人生的內涵,他有眼光看未來,有豐富學識與文化素養,這樣的人當然要成為四民之首。而選任官員必要從士裡去擇選,社會要以他為尊,培養人才也要靠這種人去擔綱。
這樣的形象為什麼稱作「士」呢?士究竟有什麼義涵?很多人都未知實也。士在《毛詩傳》裡叫作事情的「事」,或在《白虎通》裡叫作「任事」。什麼是「任事」呢?就是你會不會幹事。雪廬老人說:「能辦事的人就是士,不能辦事的就是書呆子。」坦白說很多人都是書呆子,書讀完了不會活用、不能通達人情世故、不能知人善任、不能自我反省,這不就是書呆子嗎?所以,辦事的歷練太重要了。很多人以為書讀完了就成功,其實不然,經過歷事練心的考驗後,他才知道那個教法有沒有用,及所學的道理夠不夠厚實?
「士」在家對父母的孝有什麼不同呢?前說士對父母恩德的那一分,其孝是愛;此外,對父親更是一種敬,這是敬他的主持家政。進一步說,士把這個孝道拿來為官,對朝廷有什麼助益呢?上說士把朝廷與國當成家來經營,這樣的人懂得對領導人盡忠順從,既能得到領導人對他的信心,也會和同僚團結合作,其辦理政治是為了盡孝道,所以不攀求名利,這種人就是國家的幹才。
本章中所說的士,應該是諸侯之士、還是天子之士,其名稱有何不同?若為天子之士,稱作「元士」;所以很明顯此處為諸侯之士,但也不妨礙他是天子之士。此士在國家裡算是一種官員,也可泛稱在野的讀書人。
士該如何事上呢?上說士要忠順,於中還包括士要充實內涵,要懂得勸諫。在《孝經》中,怎知道要懂得勸諫呢?因為第十五章就是〈諫諍章〉。所以《孝經》是各章相合的,要前後配合一起看,忠順非僅是阿諛奉承,若長官說的全對,長官做非法的事情也配合,這是愚忠。現在很多人這樣讀書,讀一章反對一章,讀一章死一章,必要把第十五章讀用進來,懂得忠順下的勸諫。勸諫中要懂得言語、態度、作法、時機與場合,若實在勸諫不得就離開,不必擔心無路可走。俗話說:「士若恥於惡衣惡食者,未足以議道也。」
本章只有說對上要順、對國家的領導人要忠,怎麼沒有提到同僚呢?這就是要活讀書,古書要以經來解經。《論語》〈鄉黨〉說到孔子這位讀書人如何與同僚相處,經云:「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與上大夫言,誾誾如也。」孔子為大司寇,但爵位是下大夫。上朝議事時,與下大夫(同僚)論事,話語從容和樂;與上大夫(指季孫、孟孫、叔孫三家大夫)論事,話語理直中正。顯見,對下和樂便能包容攝受下屬,對上不阿諛奉承,忠順而理直氣和。
士要保有他的祿位,必須公心為民,這頗符合現今所說的「為民服務」,但為何要強調儒家的用「事上」來保祿位呢?須知,儒家所說的事上,乃士在執行國家政策時,必須要與長上好好的相處,必須順從忠於他。試想,若不爭取他對你的信任與合作,他不願意讓你去執行公務時,你怎麼公心為民呢?所以,儒家含藏許多的人情世故在裡面,不是我們現在看的這麼簡單。
士之公心為民,其俸祿如何呢?《禮記.王制》裡面載有士的俸祿,公務員區分三等,一如現今公職十四等,此十四職等大略可分為三等。「下士」為最低職務的公務員,概算是「上農」,古代上農分配的土地,可以養九個人;「中農」可以養八到六個人,「下農」可以養五個人。「中士」可以養十八個人,「上士」可以養三十六個人。換言之,士的待遇不錯。孔子為下大夫,若以最少來合算,下大夫兩倍於上士,孔子的俸祿可以養七十二個人。可見古代的士,俸祿算是高的。
本章所說「士守其祭祀」,與前章卿大夫守其宗廟,有什麼關聯呢?此關聯叫作「互文(上下文相參互補)」。而互文要怎麼看呢?前章的卿大夫叫作守宗廟、守祭祀,本章的讀書人雖然叫作守祭祀,但國家准予讀書人設一廟,而大夫三廟、諸侯五廟、天子七廟,所以士也還是要叫作守宗廟、守祭祀。
祭祀這件事,究竟要怎麼解呢?首先,祭叫作際,是交際之意,與鬼神相接。祀就是相似,相似之意是祭牌位時,宛然對象就在前面。這是上乘的觀修法,若懂佛學乃一心不亂的修學法,禮佛時佛就在前面,禮祖先時祖先就在前面。想想,儒家跟佛家講的有不一樣嗎?心法講到上乘的時候都一樣。
祭祀有三種,第一是山川,第二是社(土神)稷(穀神),第三是宗廟,而這祭祀的意義為何呢?《論語.八佾》云:「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這個祭不正是氣氛交接嗎?祀就是在眼前。用這種修學法,祭我的祖先,我的祖先就在眼前,祭山川、社稷,山川、社稷的神就在前面。孔子說:「吾不與祭,如不祭。」如果我生病或有要事請人代祭,等於我沒祭。所以,祭三軍將士亡魂、祭孔……,國家領導人要親自祭祀,找一個人來代替,等於國家領導人沒祭,這道理是一樣。
接下來看周文王怎樣開國。《禮記.祭義》云:「祭之日,入室,愛然必有見乎其位。周還出戶,肅然必有聞乎其容聲。出戶而聽,愾然必有聞乎其歎息之聲。」周文王在祭祖先時,進入了宗廟,彷彿看到祖先就在前面,供品上完準備轉身出去,肅然聽到祖先動作的聲音,等出到外面細聽,又像是聽到祖先喟嘆的聲音。看周文王如此祭祀他的祖先,就可知道他的心意是如何的誠懇。
所以,《封神榜》裡說:周朝在文王的統治下,若有人作奸犯科逃跑,大概也逃不久。可知為什麼逃不久呢?因為文王只要努力祈求,一卜卦就知道犯人逃到哪裡,厲害到這種程度。為什麼他最後會去找姜子牙?就是因為卜卦找不到人,這才知道後面有高人,所以才會去渭水找姜子牙。至誠若神的這種修學法,佛家的修學法難道不是這樣嗎?儒家跟佛家有什麼兩樣呢?
祭祀是這樣,士若懂得誠心誠意的對他的祖先、父母,也懂得在辦政治的時候誠心誠意,這完整的就是士的盡孝。天子、國君、卿大夫與讀書人的孝道,一脈下來其義涵就很深遠廣大。沒有孔子這樣說,我們哪裡知道孝道是這個模樣,還以為孝道只是在家裡問安、給父母親衣穿飯吃,其餘就沒有了,殊不知原來孝道的義涵這麼多。
士有在朝、在野者,但以在朝為主,試問《論語》中有沒有這樣的典範?第一個在朝的典範是子游,他小孔子四十五歲,所以孔子過世時,最多二十八歲。二十八歲前,子游就當上了武城的縣令。孔子到武城聽到弦歌之音,高興的說:「割雞焉用牛刀。」割雞焉用牛刀意指,子游在小地方發揮大才用,實在太棒了。第二個是澹臺滅明;子游在武城得到澹臺滅明,他是個中規中矩、不諂媚阿諛、不徇私舞弊、不關切說項的人,這就是士。
士可以是縣令,也可以是主任秘書或家臣;一個在公朝上班,一個在私朝上班。於私朝上班的士是誰?是冉求與子路,叫作「具臣」,意即具備臣一格的人。還有在私人封地當縣令的,此如「仲弓為季氏宰」,仲弓(冉雍)要到費邑去當大夫,行前孔子告訴他一定要先「分司」,意即要先把各單位依功能先劃分出來,且要寬赦百姓的小過,要優舉賢才。這就是讀書人在朝的典範,也是孔子教出來的典範。
文後舉出《詩經.小雅》來說明士的孝,這要怎麼說明呢?「無忝爾所生」就是不辱所生。所生有兩種,一種是指父母,一種是指你的身體。一般的注解都說父母,但所生也可以指身體,因為父母是能生,身體是所生。換言之,最不侮辱你身體的作法,就是把自身發揮到最大的價值。所以士呀!生活很正常,精力很充沛,所要執行的就是在家盡孝,在公守法盡職,既忠順於上,又和合團隊,積極充實本職學能。這樣的人既不辱父母,也能莊嚴父母,更能發揮生命的價值。
古代有何在野之士的典範?在野之士雖未在朝為官,可是他學養豐厚,有見地、理想與抱負,一旦入朝主持大政,即能撥亂反正,三國時代的諸葛亮即是這樣的典範。其與友人聚會時,大家問諸葛亮對未來出路的看法,他吟誦道:「鳳翱翔於千仞兮,非梧不棲;士伏處於一方兮,非主不依。樂躬耕於隴畝兮,吾愛草廬;聊寄傲於琴書兮,以待天時。」又搖起羽扇說:「我是待價而估呀!」直到劉備三顧茅蘆,諸葛亮始出山相助恢復漢室。這種士多好,不鞠躬哈腰,但把自己充實好。現在的讀書人,最缺的就是這種涵養與骨氣;若能培養這樣的氣象,其國家民族是不得了的。
士除了讀書外,能否從事其它的行業?這當然可以,諸葛亮就是「躬耕於南陽」。此意即是,士為了謀生,不妨從事一個農工商行業,但最終目的是辦教育使政治清明,當國家能夠延請到你的時候,便是國家之幸與萬民之福。可是,未能出仕前,士還是要努力充實自己。雪廬老人說:「我們不能夠不充實自己,然後自以為能拯救天下蒼生,捲起袖子來幹。你不出山天下還太平,出了山卻天下大亂。」諸葛亮出山能夠安邦定國,杜甫欣賞這種良相將才,於成都武侯祠寫下〈蜀相廟〉一詩,云:「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試想於亂世時,百姓多麼盼望有像諸葛亮般的讀書人出來,哪怕是一兩個,都能夠安邦定國。
士除了務農,能不能做工呢?可以!殷高宗用傅說為相,他就是出身於版築工人。那麼士可不可以從商呢?子貢就是個大商人。其餘像是伊尹,未被任用前是位廚師。所以,讀書人不要怕行業輕賤。孔子說:「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意即如果富貴求之有道,連執鞭趨避行人的小差役我都可以去做;若不如法,雖上卿大夫我寧可不為。讀書人就是要有這種情懷,不必怕出身低、薪水少。

孝經圖解

再來看江逸子先生如何呈現此章內涵。這位讀書人,他衣著淡雅主持一個家。面前有石頭與芭蕉,代表讀書的心志像石頭一樣堅實有原則,情懷如芭蕉一般虛心謙和。他所經營的家風是什麼呢?爸爸拿著手杖,媽媽滿頭白髮,雙親雖然年邁,但卻笑得很開懷。而他的太太在旁扶侍公婆,說明一家上下和樂,這就是在家裡經營孝道成功的讀書人。
再就整體來說,以孝治家不僅是對上的奉養,還包括對下一代的教育,這才算是完整的孝道。這位讀書人有六個孩子,而孩子們都做些什麼事呢?兄姐揹著弟妹,一起在演騎馬打戰的遊戲,前頭指揮騎馬進攻,一邊搖搏浪鼓助陣。此意是說,這位讀書人不僅經營家庭的和樂,還懂得教育孩子對國家民族忠貞的信念,猶如岳母教子保國衛民。屋前的公孫(杏)樹,喻意這個家是有傳承的;一旁的竹子,代表他的節操。整體所展現的氣象,就是士孝道的修學法。

總  結

第一、讀書人是國家的骨幹。在政治上,需要這種有內涵的讀書人,政治才有未來,國家才能清明,民族才能延續。在野的也需要這種讀書人,才能夠辦出好的教育,提供各行各業的人才。
第二、士是能辦事的人。讀書人不能辦事、不能知人善任,便是個毫無用處的書呆子。所以,雪廬老人培養的學生,最後都要去辦事,並不是說而不行的。辦事須有經營的眼光,且能通古今之變,不是眼光短淺的把事情做好就好了。
第三、古代求學很難,不容易找到學校與老師。現在學校普遍設立,讀書相對的方便,廣義說大家都是讀書人。但讀書若讀不出一個盡孝道的情懷,而只是為名利的市儈,這根本不算是讀書人。所以學校經營的風氣很重要,這樣的讀書人才會有內涵、有見地、有情懷。(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