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期::啟蒙園地-十四講表

佛學概要十四講表簡說(十五)

因果正見難生

通達關聯相續

所作已滅待緣

經營莊嚴佛果

第二講表

丙表、生起三由-因緣果

法相之現象包括生理、物質及心理等現象,現象的生起有緣起所成的相,亦有因緣所成的相,本文就因緣所成相來說。

【補充-暫起幻有符合三法印】

生起三由,如以因緣法而言即是「因、緣、果」。由前節所述萬法都是「因緣所生,暫起幻有」,因緣所生即是以「因滅果生」的方式而生,因為因滅果生沒有自體性,所以法的生起是幻有,而且是暫時的生起。

暫起是萬法的無常面相,而幻有是法自體性不可得的面相,此二者合說恰是三法印:無常、無我、涅槃寂靜。暫起是無常法印,幻有是無我法印,無常無我法印所成就的是涅槃寂靜法印。佛教徒用上述三法印判斷教法是不是等同佛說,如果有這三法印,即使是凡夫外道所說,都等同佛說。反之,不符合三法印,即使是佛門中人所說,都不能信解。所以檢驗一個人所說的法是不是佛印可,不在於他的形象,而在他所說的法,謂之「依法不依人」。即使一個說法的人顯現為外道,只要他所說的法符合三法印,那也要被認可,被承許的。所以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時候,參訪了很多大德中,有一些就是外道。為什麼要參訪外道?雖然他示現的形象是外道或者凡夫,但他的言語符合三法印的,就等同佛說,所以言語是最需要被檢驗的。中國大師偉大的地方,就是他的言語著述是可以被檢驗的,我們便承許他是大德。

【補充-緣起生與因緣生的差別】

諸法是因緣或緣起所生,緣起跟因緣的差別是,因緣不可以包括緣起,但是緣起可以包括因緣。因緣所生是緣起的一種。例如:「左邊是右邊所生」,是緣起而生,而不是因緣而生,如果左邊是右邊生的,那應該右邊滅左邊生。其實不是如此,左邊生出來的時候右邊還在,此為緣起而生。左邊是因為對著右邊才有,所以才說左邊是右邊所生,但「左邊是右邊所生」是緣起而生,不是因緣而生。

這裏為什麼要探討因緣而生呢?因為緣起生中因緣生為主體。因緣生都沒有自體性,緣起生更沒有自體性。

-動機、造作

先就「生起三由」中由「因、緣、果」之因緣生來探討。首先探討「因」的部分,「因」在講表裏面是「動機、造作」,「動機」指意業,「造作」指身口業,如何解釋「因」呢?

述記云:「『因』為主因,佛典言萬法生起的主因為『種子』」。用種子來解釋因,對初學教法者是比較容易接受。一般世間都接受果是由種子來,但佛法要成立果是由因來。就以世間所有的果都是由種子生來解釋,如前一節所說的相是果,此時「因」之比喻為種子。如此比喻,不善於觀察的人會落入一種執著,就是有一個實體的種子生出了果,但是實際上,諸法都是以滅法相續的方式去結果,不是有一個東西叫做種子存在於第八識。

述記云:「吾人佛性無始以來隨迷緣而為『識』,眾生之『識』有八,所謂『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為前六識,『末那識』為第七識,『阿賴耶識』為第八識。七、八識為深細幽微難知之心識作用(不經第六識),第八識乃『根本識』,以其為前七識之根本,前七識皆依之而生起故;其名為『阿賴耶識』,譯為『藏識』,猶如一大倉庫,甚深甚廣,含藏有宇宙萬法之『種子』。」

唯識宗認為第八識像田地,「動機、造作」像「種子」,種子儲存在田地遇到水、空氣、陽光結成苦樂果,而善惡業叫做種子,此種子不能被失壞,否則因果就不成立,這是阿賴耶識安立的原因,它是一個「藏識」,也就是讓因果不失壞,讓業種子有存放之處。

可是心識是有為法,而有為法的體性就是生滅,如此說來第八識應該有滅的時候,第八識滅的時候種子失壞,是否種子壞失就成佛?問題是不可能,所以安立第八識除了唯識宗承許,其他各派,有部、經部、因明派、中觀派都不承許。

如果因不能安立為種子,因果的道理要如何成立呢?中觀宗認為過去造作的業是以滅法的方式在相續,待因緣和合的時候出現。譬如過去我開車,但這兩年沒開車,可能這一、兩年都跟開車沒關係,但是一上手又會開,開車的能力即是以滅法的方式相續而結果。

滅法也可以成為因,然後現前成為果,譬如說,今天考試考得很好,為什麼?因為昨天有讀書,昨天的讀書成為已滅,經過一夜睡眠,雖然已經成為已滅,可是會令今天考得很好,可是昨天有讀書已經成為已滅,昨天已滅的東西怎麼會生出考得很好的「果」?一般世間人也都清楚昨天已滅的事情,再經過一夜睡眠,可能在過程中都跟它無關,可是今天考得很好,為什麼?因為昨天的讀書是以滅法的方式相續,結成今天考得很好的果報。

世間凡夫都未學過中觀宗,但此因果上的說法,符合中觀宗的見地。同樣的,無始劫前所造的善惡業,以滅法的方式,結出現前的果報,理由同故。而以滅法的方式來存在,即不需要安立藏識,為了初機學佛好懂,不妨以種子說因,業成為種子來結果。

另外,唯識宗安立第七識的理由,在於一般人有時進入極重睡眠或者悶絕的狀況,或者修行人進入無想定、滅盡定的時候,前六識不起現行,可是執我的心識還在,為了說明執我的心識所以安立第七識。知乎此,八個識應該是心識的細粗作用,第八識是最細的作用,或說是「體」,由「體」起「用」當中,第七識是細作用,前六識是粗作用。

但中觀宗認為處於極重睡眠或者是昏迷悶絕,雖然可以說前五識不起現行,但不能說第六識不起現行,其理由在於執我的心識,不必另外安立第七識,第六識以五蘊身為所緣成立我,此即是執我的心識(最微細的心識),不必再安立第七識。上述是中觀與唯識兩宗的宗派對心識安立之不同處。

述記云:「『種子』乃一種潛能,有生起結果之功能,論典釋云『親生自果功能差別』,即第八識中有能生一切諸法之差別力用,猶如五穀種子,能生芽莖花果。」種子結果會有自果的功能,是指種子與所結果具有同類特性相等。譬如西瓜跟西瓜種子是同類的因果,眾所周知,眼前的西瓜絕對不會是從鳳梨的種子出來,也絕對不同於其他的種子,一定是西瓜種,所以西瓜種親自承辦西瓜,葡萄種親自承辦葡萄,心法種子親自承辦心法,色法承辦色法。

但是說色法和心法,也不必以「種子」這個名言來承辦,舉例來說,沒有中觀概念,一個杯子今天看到,昨天也看到,今天看到杯子是來自於昨天看過,而昨天看過成為已滅,已滅的「看」成為現在「看」的種子因,所以在同類因果中,不會說今天「看」到的是從昨天「聽」到過的,聽的已滅,不能成為看的自類果,看的那一分一定從看來,聽的這一分一定從聽來,已滅的心識成為未來心識的因,未來心識的果由已滅心識為因,這叫做自類種。所以我們有情眾生,看的能力是無始劫來就有,看是觀待已滅的看,聽是觀待已滅的聽,如此自類相續下去,找不到一個開始。

述記云:「功能未顯,則名『種子』;功能已顯,則稱『現行』」此句可同意,亦無法同意,可同意這是方便說因果自類功能的關聯;不能同意之處,功能既未顯如何可安立為種子,實則觀待果報起現行,對著果才說名言上種子有結果的功能。

果然如此,一個是功能未顯,一個是功能已顯,諸法從同一相續的因生為同一相續的果,從功能未顯到功能已顯,雖是同一相續但體性為異,是觀待前因生後果的關聯,稱之為名言關聯。因與果的作用彼此不同,不妨在名言中說體性異,如同前我與後我的關聯。

因生果僅有二個可能,體性為一或為異。體性是一,說果成為無義,說果是沒有用的。果是本無今有,本來沒有現在有說果。若因跟果的體性是一,果就變成本來就有,因上本來就有果,何必說生,所以說因生果則無義;如果可以生,則生成為無盡,因為眼前的果可以從體性為一中生,那何妨說它一再生。故體性是一,則有說果生則無義、說果生則無窮等二種過失。

以上已明因果體性非一,次說因果體性如果是異?則因不能生果,因為體性不同故。因跟果的體性如果是異,那因跟果則成為無關的二法。此因(因果體性為異)可以生體性是異的果,那吾人也可以說大便會生黃金,因為大便跟黃金的體性是不同的,也可以說苗芽生黃金,因為本來它們體性就是不同,可以從不同的因生不同的果,也可以從一個因生各種果,也可以從多個因生一個果。

因跟果如果有自體性,只有一跟異兩條路,上述已知。因跟果的體性是一的自體性,跟體性是異的自體性都找不到,那它的體性就是沒有,因跟果就只剩下名言上的關聯。所以,為什麼今天考試考得很好?因為昨天努力讀書,昨天努力讀書成為已滅,已滅怎麼生果?如果沒有昨天已滅的因,今天也生不出這個果。已滅的因怎麼生果?已經滅了怎麼生?可是,如果沒有這個已滅的因,果又生不出,剩下的是什麼?不妨說那是一種關聯,就是因為有昨天的讀書,才有今天考得好,沒有昨天的用功讀書,才有今天考不好的關聯性。所以諸法沒有自體性,而因果的關聯是這樣來關聯。

釋迦牟尼佛對著不同的眾生,他要把這個道理說明白是不容易的,所以對著某一類眾生,佛只好成立第八識來說因果的關係,我們必須要知道佛在說法的時候,有淺說跟深說之別,有究竟了義和不了義的區別,學者要善於抉擇。

述記云:「又第八識中『種子』有『本有』與『新熏』二類。」本有,就是功能未顯的種子藏在第八識裡面,此說法,如果未經善加觀察,亦容易被人攻難。何謂「本有」?本有就是本來有,如果解釋成本來有自體性的存在,則這個種子本來就有,不必透過因緣本來就有,那是不是跟佛法最基本的宗旨矛盾呢?所以這個說法只能就某種立場來說,譬如,我們會學佛是因為過去有種下學佛的根,而過去有種下學佛的根也因曾種下學佛的根一樣類推,所以只好說是本有。

其次,本有的種子能不能被破壞?本有的種子當中有善種子和惡種子,請問善種子不能被破壞的時候,惡種子能不能被破壞?善惡種子都是本有,都是不可以被破壞,那眾生可以成佛嗎?方便用本有是為了解釋過去累積善惡的習氣,而不是真的說本來有,況且如果有所謂的本有種子,應是清不掉的,最後如何能把第八識清空?種子能被清空便無法安立為本有。

再者,種子新熏下去以後,本有的種子跟新熏的種子並存,無漏種起現行時,有漏種尚在,如何承許無漏種顯現的那一分說成佛?第八識的說法裡面還暗藏危機。故知本有種子之說只是為了讓初機學佛方便理解,但是吾人須能辨知安立名言時,其意義是為引導眾生由淺入深。

第八識的種子有兩類,一類是本有種,一類是新熏種。唯識宗本身就有見解的不同,第一類的唯識宗講到本有種跟新熏種,最後把無漏的那一分去發揚就成佛;第二類的唯識宗是說種子要清空,空空的第八識去成佛;第三類說這八個識都是染污的,都要去掉,最後由第九識去成佛,唯識宗本身都有不同的看法。

而陳那論師的唯識宗,只說前六識,不說第七識和第八識,所以為何玄奘大師要到印度去求法,就是因為所學習的唯識,沒有一家一樣,而他已在中土將各家學透,無法解決其中的矛盾,為了這樣的事情他到印度去求法,古人求法的辛酸不是我們現在人可以體會,我們很舒服的來學佛,不曉得古人所有的學佛正見,都是用生命去換來的。

其實沒有什麼叫做本來有,沒有天生的彌勒,自然的釋迦,「本來有」這事情佛法是不承許的,如果承許本來有,但又說緣起,又說因緣,這是為什麼?說因緣就表示本來沒有,都是因為因緣而有,可是本來沒有,因為因緣、緣起而有,可是又說本來就有,這不是恰好與自己最基本的宗派見矛盾嗎?所以我們學佛,在這個混亂的時代當中要培養正知見,能夠說清楚,才能夠維持真正的法幢,才能夠延續佛法命脈。

述記云:「『動機』指意業,『造作』指身口業,三業一動作,則皆於第八識中落下『種子』。下舉喻言之︰『如種下地』猶如五穀種子下於田地之中,將起生長之作用矣。」業為因,煩惱為緣,結出來的苦樂果,可以解釋眼前的苦樂是怎麼來的。或說種子及果皆從因緣而來,或說苦樂果皆從因緣而來。

動機跟造作,以第六識來說,業因當中的動機是屬於思業,造作是思已業。第六識有三個思,審慮思、決定思屬於思業,動發身思是屬於思已業。業當中還在想,還在決定、還在審慮,屬於動機的那一分都是思業,要發動身口的那一分是思已業,這個是屬於「造作」。至於業是怎麼來的?業果的關係是什麼?這些觀念尚待後面五戒十善,再行詳述。

如種下地,地就是第八識,種子就是新熏下去的造作,為了說明業果不失壞,種子跟果報的不失壞是觀待動機造作,跟未來所結的果報間存在名言上的關聯性,譬如蘋果種子跟蘋果的因果關係,都只是名言上的關聯性,如種下地所要顯示的即是此名言上的關聯性,如果此關聯性不存在,蘋果應不必從蘋果種子來,西瓜也不必從西瓜種子來。

關聯因果就是這樣,前生的你已經滅了,這一生的你關聯前生的你而顯示這一生的你,如果造作都會成為已滅,我們會產生什麼樣的決定見呢?我們眼前如何造作,未來就會如何的顯現。所以我們要發菩提心,廣作佛事,已滅的因跟果報會產生關聯性,果生出來,一定跟前面已滅的因有關聯,所以佛可以直接說出已滅的是什麼,叫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逃不了的。所以看似利益人的事情,懷藏的動機是假情假意,還是真情真意,是為公發心還是為私發心,最後都在果報上呈現,都會成為關聯,這叫作自類的因果關係,沒有辦法用另外體性不同的東西來成一個果,只有依菩提心,廣行六度,福慧雙修去成佛,沒有其他的方式可以成佛,因為它是關聯的。

如果我們不了解因果關聯的方式,絕對不會生出這種決定見,好好造作眼前的善業。所以斷惡修善的人一定要有因果的見地,以上就是「如種下地」。(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