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期::藝術賞析-孝經圖簡說
孝經圖簡說(十五) —諫諍章
揚名聲是顯父母
利生有成揚名聲
充實德學能利生
親師好學能充實
諫諍章第十五
諫諍就是勸諫與據理力爭,孝道雖講究順從,然孔子在本章回答了曾子,並非完全順從才叫做孝,要懂得喻親於道,也就是善巧方便引導父母親向道,適時地的勸諫父母親免於損德之過.然須和顏悅色,並善用言辭與不傷情分,此即是諫諍之道.
孔子說:天子如果有這種諫諍的臣子七人,天子雖然無道,也不會失天下,亦即不會敗亡;諸侯如果有這種臣子五人,雖然無道也不會失國;大夫如果有這種臣子三人,即便無道也不會失其家,能保有他的領土與地位.
士是國家公務員或讀書人,有這種朋友,則身不離於令名,亦得到美好的名聲,這是人生最大的財富,家中父親有這樣的兒子,不會陷於不義,遭到禍患.
所以做兒子的,懂得將父母親導到正道,就懂得把朋友導到正道.在政治裏面,就懂得將長官導向正道,做臣子的懂得把君王領導人引向正道,這樣的人即使不多,也能讓天下安定.
本章江先生繪的是坐在上位的人,或許是國君、或許是天子,正在聽兩位臣子的諫諍.一位是跪拜的陳述,一位是彎腰磬折的表達,由於語言與態度得當,君王以手示意平身,臉部毫無憤怒的表情.旁邊戴頍冠注目這兩位諫諍者乃君王的近臣,君王的身後有四位宮女,其中有兩位手執團扇,後有山川屏風,表徵君王統攝天下國家.圖左有執刀斧的侍衛,或是小朝廷議論大事的場合。
總之大夫的諫諍之道,動機要正確、態度要講究、言詞要和緩、禮儀要重視.很多人不懂得勸諫之道,勸諫像是在教訓,哪裡會讓人接受呢?尤其是在眾目睽睽之下,這種勸諫得宜的能耐,是在家庭引導父母親向道,培養起來的。
歷代畫作當中都是畫著勸諫,只是畫法不同.歷史上最高明的勸諫,其中之一是齊國宰相晏子,能維持與景公的交情,與景公如臣如友,或陪國君下棋暗示人生大道理,或分析問題令景公悔悟,是以景公離不開晏子,此乃高明之勸諫。以上是本章諫諍章的大意所在。(下期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