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期::社論

菩提心的滋味

 

入道學佛初,常受勉勵發菩提心最為殊勝,其基礎是先發大悲心,而大悲心是不遺漏一位有情的發心,如果我們心中有某一個對象,他或者曾經得罪我,或排擠我,或傷害過我,或學佛資歷比我淺,或有很多不如法的行為,或者我就是對他有偏見,如此則不可能有一起共學的機會,更談不上想幫助他或救度他。
而基於此種心態,就會產生第二個乃至無數個自己內心想摒棄的人,如此便生不起永遠不會捨棄任何一個眾生的大悲心,更談不上發菩提心了;反之,透過觀察,深深明白我所有的安樂來自於有情,他們都曾經當過我的母親利益我,所以願意以報恩的心,想將我所有的善業在有情身上生起,因其恩德如母,而其可愛的面相如唯一的愛子,一心一意想要度脫他出離輪迴,離開一切痛苦,得到安樂。
 
而發大悲心還要以出離心作為基礎。但觀我人對於欲界的男女、飲食、睡眠、生活的種種受用尚不能割捨,如此的大悲心僅是個空言,所以沒有出離輪迴的心做基礎所發之心,並不是真正的大悲心,更別談發菩提心了。而真正的出離心除了出離欲界煩惱,還要出離色界光明高大的色身、巍峨莊嚴的宮殿,以及無色界的快樂。必須知道,人天的享樂,福盡必會墮落地獄、餓鬼或畜生道,其中的痛苦若能將心比心地去體會,才會生起對輪迴恐怖的感覺而真正發起出離心,否則人天之樂,往往讓人迷惑其中。
 
須知凡夫學佛,惑業滿滿,就算學習教法,能記得住,講得頭頭是道,此時的「聞所成慧」依舊只是非量,必得將學到的教法結合有法去觀察,面對境界時,不管好境界、壞境界、快樂、痛苦、得意或不如意等事,內心有何覺受?有何抉擇?以何種理由,什麼樣的觀點來詮釋所面對的各種情況,思辨是否與教觀相合,如此才能邁入比量的「思所成慧」及現量的「修所成慧」,如果不是如上所說的修學,雖說有發菩提心之名,完全沒有自利利他的能力,只能算是名言上的發心。
 
因此經教的學習使自己具備佛法的見地就格外重要,過去雪廬老人曾定下相關初級課程,包括:佛學概要十四講表、唯識簡介、佛說八大人覺經、般若心經、佛說阿彌陀經及普賢行願品。後續還有百法明門論、天台教觀等大經大論,都是為了讓行者能具備發心的眼力與知見。經典可以學習的面相很多,例如上課開場的引言、科判的分析、種種名相的解釋及消文的能力;但主體還是在建立般若的宗派見及廣大行的見地。在上課的過程中去探究如此闡釋的原因,找到成立的理由,有模糊不清的地方,必得要弄懂,最重要的是要想辦法將它變成我的看法。試想我們學佛到底是要學什麼?不論是佛的慈悲、智慧、願力、行持等等,這些都是佛的看法,而修行都是為了努力學習善知識的看法,而我怎麼學了半天,依舊另有看法?個人的看法如果跟解脫成佛都無關,就成了戲論,所謂的發心也只是空言一場。
 
知乎此,不管是學會乃至各地讀書會的經營,所遇到的大大小小有關教育文化推廣或農園的經營,甚至是遠地善友的請法,種種課程安排、大眾共修以及出遊等,辦事時順逆境都能如法觀修,就會成為解脫成佛的資糧,反之則徒增煩惱,勞苦功微,能不慎乎,願共勉之。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