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期::孔學一隅-論語簡說

論語簡說(二十二)、—博施濟眾(下)

仁事易顯仁心難

善人易見君子難
愛他如自仁之方
立達才是行仁法
 
 
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雍也第六第三十章)
 
前  言
 
這一章可以看出孔子對仁的定義,博施濟眾只不過是事相,儒家要追求的是心裡面的成就。所以,孔門的思想中,最高的成就是聖與仁!聖就是形而上的通達和成就,仁就是形而下的通達與成就,叫做「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今就此處開始加以闡釋,而此章消文與可參考上期(一一三期)會刊。
 
釋   義
 
夫子答「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其用意為何?用意就是告訴子貢「博施濟眾」是事相,仁是內涵與見地。夫子直接否定子貢,實在是對子貢的愛護。在《論語》裡面,夫子很少讚歎子貢(幾乎沒有),為什麼呢?因為對他格外愛護!知道這個人可以經過這樣的調教而成為大才。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何以是仁心的行相?「欲」就是我渴望,「立」就是內在有出路,我渴望能這樣地幫忙別人。雪廬老人說,「欲」字是孔門的心法,叫做「我欲仁,斯仁至矣」。仁心並非「博施濟眾」,是論內心的涵養、見地。
「立」有幾種解釋,第一是「經學成立」,這是劉寶楠《論語正義》跟《皇侃疏》的說法,內在的出路跟經學有關,經學讀得越通,內心的出路越廣。
第二是依禮來建立人格,比如孔子對伯魚說:「不學禮,無以立。」學禮能夠把人格建立,懂得進退應對。
第三個註解,雪公在《論語講要》上列有表解,此表解完整地說清楚什麼叫做「立」。(後文詳述)
「達」就是通達,要像蜘蛛網一樣四通八達。子張曾問夫子什麼叫做通達?孔子告訴他,內在的質地不錯,而且又有正知見,又懂得察言觀色,又懂得謙卑下人,這就是外相的通達。
如何深入理解「立」與「達」之義?「立」就是內在的出路。內在的出路包括「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道」就是我所要證的道,「德」是我能證的智慧,這兩者是形而上的內涵。
仁是形而下,要去利益天下蒼生,想要利益天下蒼生必須要通達形而上,所以「依於仁」可以往上走,也可以往下達。往上走就是通達形而上的內涵,對境不會迷惑,這樣的人才真正能夠去利益別人。
形而下該怎麼達呢?例如通達六藝,能夠辦政治、辦教育,通達百工技藝,讓老百姓有能力生活,也有能力賺取很多的錢財去博施濟眾,所以博施濟眾只不過是「己欲達而達人」的其中之一,並非仁全部的內涵。
「博文約禮」,「博文」就是通達形而上跟形而下的學問;「約禮」是形而下的應對進退,能夠趨吉避凶。《易經》裡面的各卦各爻,許多都是在禮上抉擇而趨吉避凶,在禮上能通達,就容易趨吉避凶,而不是看算命、風水。
「能近取譬」就是由近及遠、從親及疏,行仁的方法,就算他只是在家,還是仁!《易經》裡面的六月卦,叫做「天山遁」,就是指遇到亂世的時候,君子要隱藏,孔子周遊列國不為所用,就不是仁人君子嗎?顏回沒有被大用,就不是仁人嗎?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是在欲立上講究還是立人上講究?是在欲達上講究還是達人上講究?讀書是要越來越深入,如果在「立人」、「達人」上講究,顏回沒有辦政治、辦教育的機會,那顏回就不是仁人嗎?十二月的消息卦裡,六月的「天山遁」卦,代表陰盛陽消,天下大亂,君子要避禍,且要明哲保身,是否有損於他仁人君子的形象?顏回是「欲立」、「欲達」,可惜生在亂世,沒有讓他發揮的餘地,但是從不妨害他是仁人君子。
仁遠嗎?對於渴望要得到仁心的人,仁是不遠的;對於不想得仁心的人,仁是很遙遠,道就在渴望當中得到。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有注解認為是恩惠加施於人。這個注解也很多人贊成,其實,恩惠施加於人就是博施濟眾。如同之前所言,顏回沒有能力來將恩惠施加於人,請問他是不是仁人君子?他是!所以,這樣的注解是不可采的。
「能近取譬」除了是行仁的方法,還有其他解釋嗎?孔子為什麼要說「能近取譬」?這四個字是從就近處找譬喻,叫做「由親及疏、由近及遠」。在《中庸》裡面說:「仁者,親親為大。」就是從自己的父母親開始做起。《大學》裡面:「一家興仁,一國興仁。」仁從家裡面興起,此人只要有仁心的內涵與見地就是仁人君子。這個人能夠往外推展仁政,他也是仁人君子。不管他的職位(影響力)有多麼小,都稱得上是仁人君子。
《孟子》〈梁惠王篇〉也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尊重、體恤和愛護我家的老人,我把這個心態往外擴展,也去體恤、愛護別家的老人;我提攜、關愛和教育我的子女,也把這種心態往外擴展。
又如周文王推行仁政,先從西岐七十里地開始推行,先做一個示範點,讓別人感覺到這是真正仁心與教化的內涵,是一個可以培養人才的內涵團隊,讓「近者悅,遠者來」,成為四方的模範,這個時候他就很有說服力,大家一看就知道,將來周家可以統一天下。
「能近取譬」是行仁的方法,也可以解釋為由近處找比喻。我的內心極為渴望有出路,我把這個覺受抓住;我也渴望幫助他內心與外相都有出路。所以,「能近取譬」是仁心生起的方法,從我身上找覺受,然後類比於他,我在幫助他的時候,就像幫助我自己一樣。
比如小孩子從小接受父母親的關愛,長大之後努力工作,就是為了要讓父母親生活過得好,從這當中知道別人也有這種渴望,幫助別人有這種能力讓父母親都過上快樂的日子.這也就是《孝經》當中講到,讀書人為什麼願意好好地充實道德、學問?很重要的觀念就是「光宗耀祖」!讓父母親活得有尊嚴。
本章讀完,試問博施濟眾之境界到底能否達到?如果今天在位者能發展仁政,並且懂得辦政治跟辦教育。讓人富而好禮、樂善好施;而且貧而樂道,以道來脫離貧窮,讓他「不怨天、不尤人」。所以只要好好地興起仁心、充實內涵,並且把仁心「由近及遠、由親及疏」往外擴展,由近處找比喻,最後「博施濟眾」也能達成!但是那是從內涵經營出來,不是從事相去論。
 
總  結
 
這一章是在論見地、論內涵,依著雪廬老人的抉擇,我們才知道這一章到底在講什麼!人生需要充實內涵,不是在外相講究。內涵充實了,外相的成就也可以達成。若只講究外相講究,不僅內涵達不成,外相也落空。
論事功的人(博施濟眾),必須要論他的內涵跟見地,如此才能論他的事功是對還是不對,是不是真正對天下蒼生有利益。
「仁者愛人」,此人必須要有內涵、胸懷與見地,而且「由近及遠、由親及疏」,從自己身上找比喻,通達形而上與形而下,而不是單純的論愛。必須要愛民如己,而且充實他的內涵與見地。
這一章必須要跟「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性相近,習相遠」,以及「我欲仁,斯仁至矣」這幾章合看。才明白老人在解《論語》的高度,在各種註解紛亂當中,可以整理出一個頭緒。
 
問  答
 
問:有注解說,子貢說「博施濟眾」實為見道之言,他的才識已經到達了賢者,想要請問老師,這樣的注解是否可以採取呢?
答:孔子未說子貢見道,本章回答仁長的樣子和生起仁的方法。這樣的注解,你同意嗎?
 
問:堯舜假設都做不到博施濟眾,是否代表後世的明君聖主也都沒有辦法做到呢?假設如果後世的明君聖主也都沒有辦法做到,那我們這些凡夫又該如何?
答:孔子之道如果往下傳,透過孔子的經典傳承,依著大儒的抉擇,充實內涵,國君在外相中又能夠通達仁心,辦仁政、辦教化,讓富有的人好禮而樂善好施,讓貧窮的人樂道,不論貧富都能脫困,你說能不能?孔子如果說都辦不到,他就不會努力講學,因為待有後人,問題是大家要不要傳承孔子的內涵,那是留待後人去想。
 
問:古注有提到,本章孔子並沒有告訴子貢如何成為仁人、聖人,而是只提出行仁的方法跟要領,這個注解我們可以採取嗎?
答:「己欲立而立人」的「立」裡面就有「道、德、仁」,道德就是聖人的修學法,六藝的通達就是仁,仁人跟聖人的方法、內涵都有提及。
 
問:此章所提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從這裡如何看出中華文化究竟的旨趣?
答:「己欲立而立人」的「立」包括「道、德、仁」,「己欲達而達人」的「達」是「藝」,這就是中華文化的究竟旨趣。
 
問:到寺廟見到功德箱就施,是不是缺乏智慧的做法呢?很多人認為現在乞丐也有很多行騙的,因此,由智慧觀察不應施給乞丐。布施也要有智慧,要從能夠幫助別人培養見地、充實內涵的發心去施才是有智慧的做法,是否能這樣理解?
答:博施濟眾一定要從內涵充實,看到別人在行善的時候,我們固然要隨喜,但是你要清楚自己的重點在充實內涵!如果沒有好好充實內涵,只是在事相去論的時候,不一定是真的在做善。所以行善當中還分大小、半滿、真假、端曲、偏圓,不是表面上這麼簡單。
 
問:救急不救窮,具體的做法有哪些分寸呢?什麼情況下是要救的急,什麼情況下是不屬於要救的窮?
答:是的。當乞丐跟你要錢的時候,給他與否看著辦。若有受到人或的可憐人,我們倒要盡己之力幫忙,但是主要資源,還是要用在文化道統的弘揚跟培養人才!
 
問:請老師再講解一下「立達」的內涵。
答:立就是指內心的出路,達是指外相的出路。一個有仁心的人,這就是你內心的出路,包括以德來證道的形而上內涵,會讓你格外有風采。而且,外相上懂得趨吉避凶,用你的能力去幫助別人。如果好好地培養自己,在內涵上講究,在經學上通達,這是立,與人交往不但有能力把事情辦好,並能通達人情世故,如此能幫助你在各行各業的發展,這是達。
 
問:能近取譬,由親而疏,有利益的事就先想到給親人,不就是私心嗎?又怎麼說是行仁之方呢?又,人生中首要欲立及欲達為何?
答:此章是對著天下蒼生的時候有這種心量,而我的心量是靠著對親的覺受,例如堯舜治國,把天下當成一家,並不是我什麼都先想到我的家人,而是我對家人的那個覺受能用到天下!
但是問題是我們的能力,如果能力不足以治天下,應該要好好地來治國;以下類推,不足以好好地治縣市就該好好地持家。雪廬老人常說:「吾等不出山,天下還太平,必得捲起袖子幹,天下大亂!」此處並不是說自私地為自己,我們必須要好好充實自己的能力,否則,天底下很多壞事,不只是小人壞出來,也有很多是好人辦壞的。
 
問:能近取譬可用同理心來理解嗎?
答:沒錯,這是恕道發展出來,可是內涵比恕道更深。恕道只是世間的功德心,將心比心。仁道更重要的是充實自己形而上的能力,而且在形而下的時候,能夠遍緣眾生。是一種以親人的概念去緣念他,比如說,堯舜可以把天下當成一家,文王是澤及枯骨,看到枯骨野外曝屍,像看到家人般好好的埋葬。大禹看到餓死的人,猶如是自己傷害親人這般,這種的心胸,就是治鄉、治縣、治國、治天下的胸懷。
 
問:可夫子說期望的境界是「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是不是還是要觀待這些人想不想去學道、學禮?
答:是的,理論上是要把天下人都教好,但是實際上對小人是辦不到的。仁人君子當道的時候,這些宵小全部收斂。
 
問:立有三個意思,一是經學成立,二是依禮立成人格,第三是雪公表解。雖說以雪公表解的說法最好,但是其他兩家是不採,還是也可以採,只是不夠好?
答:雪公的表解最能夠完整地說明立的意思,其他的解釋只能呈現其中一分,根據《論語》來完整地陳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來陳述這一章的宗旨,是雪公老師最獨到的見解!不妨礙其他好的注解,但是雪公老師的注解既完整、又實在、又無懈可擊!
 
問:《論語講要》中的「通三才」,該怎麼去運用跟解釋呢?
答:代表你這個人能夠在天地當中通三才,天跟地固然偉大,可是天跟地辦不了人的事情,四季如春、大地祥和能不能把人教成聖人?不能,要靠人。當此人通達形而上,在形而下有能力去幫助他人,他能夠參加贊助天地化育。所以《中庸》有說聖人君子是「其德配天」,就是天地的人!此人不僅是在形而上的成就,在形而下、心態、能力推廣時,他能夠參加贊助天地的化育之德!(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