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期::孔學一隅-孔門心法—中庸之道
孔門心法—中庸之道(二)(中庸研學須知)
孔門心法載中庸
性與天道不得聞
子思傳承稱述聖
要為萬世開太平
中庸研學須知
一、《中庸》真偽辨析
有一些學者認為《中庸》是後期的人物所作,偽託子思之名,可很多都是文獻不足,就妄下斷言。在鄭康成的三禮目錄中,他就說《中庸》是子思的作品。雪公老師在他的《中庸表注》裡面亦承許為子思所作。
二、《中庸》一書演變
中國從上古時代就有文明,又經歷夏商周到周公旦(周公旦是孔子最尊敬的一個聖人),他開始整理中華文明,如果沒有把這些文明做整理,就沒有辦法代代相傳,並維持民族的風采。周公旦在代理天子的七年中,著作周禮,建立周朝官制,其次儀禮對婚喪喜慶等有制定儀式。這些禮的義理和作法,透過曾子、子夏、子游、孺悲、漆雕開等人的請問,孔子的回答,經過子思、樂正子春,公孫尼子等人整理,及眾所熟知的禮記。
一直到漢朝的后倉講學禮記,弟子包括戴德和戴聖,戴德是叔叔,依后倉的講學整理了八十五篇,戴聖是侄子,整理了四十九篇,鄭康成宗於戴聖,所以流傳的是戴聖的這四十九篇,其中《中庸》就是第三十一篇。可是《中庸》雖然在禮記裡面,但在漢時已有單行本,漢朝的劉向、劉歆父子編撰的目錄學,以及後來在班固的《藝文志》裡面,就把《中庸》獨立出來,可見《中庸》並不是二程(程頤、程顥)、朱子時才獨立出來的。唐朝李翱的《復性書》,就是來解《中庸》的,宋明理學派,朱子有《中庸章句或問》和《中庸輯略》,是宋儒理學派的開端。後來在二程時,《中庸》,《大學》,《論語》,《孟子》,合成四書,是天下必讀,考試必考。
三、《中庸》注解參考
(一)抉擇古注
《中庸》一書,文字所含攝的義理很深,不容易理解,所以必須看注解,而中庸的注解林立,各家不同,如何抉擇這些古注呢?東漢鄭康成有禮記的解釋,可為主體,到唐朝孔穎達有宗鄭康成的《禮記正義》,一般公認為解《中庸》的最標準的版本。王肅(《孔子家語》的作者),他的注解不同於鄭康成的,處處有反鄭康成的文句,讀這兩家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中庸》。
後面還有司馬光、程顥、楊時、游酢、晁無咎、呂大臨和郭宗敬等都有寫《中庸》的註解,以及朱熹的《中庸章句或問》和《中庸輯略》,都可以作為參考。
古注大體可以分為漢儒和宋儒兩大派。漢儒,如鄭康成及孔穎達等,比較注重考據、訓詁;宋儒,如朱熹等人比較偏向於微言大義。
(二)特別所依
本次講《中庸》特別所依之注為何?我們主體是依徐醒民老師(醒公老師或稱自公老師)的《中庸筆記》,還有雪廬老人的《中庸表注》,那是雪公在一九六五年於中興大學(後來才成立了中文系),講授《大學》和《中庸》時所作,雪廬老人作學問最大的特色,就是作表分析。 自公和 雪公一樣,他們都是既不偏漢,也不偏宋,只要宋儒的微言大義不偏旨趣,宋儒的解釋也可以採用,漢儒講到的名目章句,乃至於考據,其實都可以變成我們的參考。
以上兩個作為這次《中庸》上課所依的注解,並以此來通鄭康成和朱熹的《中庸》解釋。
(三)注重義理
由注解通達義理,內心安住在這個義理上,弘揚經學的義理是人生的價值。
四、《中庸》全篇架構
有的人把《中庸》分為四十九章,有的人分為三十三章,鄭康成和朱熹都是分成三十三章,但他們的分法是不一樣的,此次採取的是朱熹的分法,當然也可以參考鄭康成三十三章的分法。
根據醒公的筆記,雪公的表解,還有古注的參考,我的分法是:第一章就是開宗明義,講到《中庸》的大宗旨,朱熹說第一章就是總說,後面三十二章是解釋第一章,這是朱熹的看法。其實第二章到第三十章,是分別解釋《中庸》的宗旨跟意趣,最後三十一章到三十三章,反覆讀之,你會發覺到子思是在寫他的祖父,以他祖父的風采作《中庸》的結尾和結論,意思就是說「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才能夠真正弘道,文化在人的身上,文化不在典籍上,所以子貢才會說,「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文武之道,就是中華文化到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的時候,整理得完備,文武之道能夠向下流傳,不是在典籍,而是在人。可見,道在人的身上,經典的義理在人的身上,不是在典籍上面。
五、《中庸》與它經關係
(一)《中庸》與《大學》
《中庸》和《大學》都是承接孔子的心法,都講內聖外王的道理,彼此都有關聯,我們可以把中庸的「中」跟大學的「內聖」結合,把「和」跟大學的「外王」結合,這兩部經典整個的意趣是相通的。
(二)《中庸》、《大學》與《論語》
要想讀懂《論語》,一定要懂《中庸》和《大學》,因為它們是孔門的心法,當你了解了孔門的心法,再來讀孔子各項的言論,你才知道他各項言論的旨趣和大要所在。
那有什麼證明呢?《論語》裡面有一章,孔子說「端木賜啊!你認為我是多學而有體會的嗎?」端木賜說「對啊!不是嗎?」 孔子說:「不是,我一以貫之。」一以貫之就是他心法,意思就是說,你必須通達一以貫之,才知道多學而識的方向和去路。多學而識就是說,你可以學詩、書、禮、樂、易、春秋,你可以在《詩經》裡面,通達溫柔敦厚;在《易經》裡面,通達絜靜精微;在《禮經》裡面,通達恭儉莊敬;在《春秋》裡面,通達屬辭比事;在《樂經》裡面,通達廣博易良;在《書經》裡面,通達疏通知遠,這在《禮記》的〈經解篇〉裡都有。
問 答
問:既然心法的傳承到子思就斷了,我們要如何知我們現在學的《中庸》是正確的?
答:《三字經》說:孟子者,七篇止,講道德,說仁義。《孟子》的七篇看不到性與天道,儒家後面幾乎算是斷了傳承,那我們如何知道自己所學《中庸》是正確的呢?漢儒鄭康成能夠把文句作解釋,宋儒是發揮微言大義,但是宋儒也是從佛學去解儒學的性與天道。所以我們不要帶著偏見,從道家、佛家的精華來解儒家的性與天道,就能夠找到《中庸》的旨趣,找到真正的出路。
問:在《論語》當中提到吾道一以貫之,他有印可曾子的傳承,在一些典籍當中,好像找不到曾子印可子思,怎麼能確定子思真的得到曾子的心法?
答:問的很好!鄭康成、朱熹都認為子思發揮了孔子的性與天道,曾子一生的精華也教給了子思,古書上也認為子思是傳承了曾子的學問。如果不帶偏見的從佛道去看《中庸》,也會知道子思是得到了孔子的神髓,各代的讀書人也承許子思得到傳承。
問:科學都講究證據,像東漢的鄭康成,甚至宋朝的朱子,都說子思是《中庸》的作者,但是他們兩者年代相差這麼久遠,我們應該如何推理這兩位大儒所說是沒有錯誤的呢?
答:我們沒有辦法好好地一一的把它說清楚,然而自鄭康成以下的諸儒,包括蘇東坡、司馬光這些大儒,不論是在考據上面、文獻上面,他們都認定《中庸》的作者就是子思。有些人提出一些疑問,其實都不足以證明《中庸》不是子思的著作。
問:曾子是孔門後期的弟子,為什麼子思要拜他為師呢?
答:第一,因為曾子傳承性與天道。第二,子思本來就是一個天資穎慧的人,從他小時候跟孔子之間的問答就可以看出。第三,雖然沒有證據說,孔子在過世前是否讓子思去找曾子學習,但是相信孔門弟子裡面都想教子思,因為孔子對這些弟子們的恩德實在太大了,而且子思也跟著這些學生們一起守喪三年,子思要找誰學習,他們都會義不容辭的,但子思為什麼會找到曾子呢?因為孔門的弟子雖然是當仁不讓,可是每一個人也不會爭著出頭,子思也是別具一隻眼,去找曾子來學,曾子雖然是後期的弟子,但是真正的學問是不論前期後期的,要以得到心髓為主要,這就是子思的出路。子思在眾弟子當中,找到曾子來求學,這是曾子的福報,也是子思的出路,也是孔子的陰德加被。
問:子思是如何得知曾子已經得到孔子的神髓,進而向他學習呢?
答:第一,因為曾子曾經在孔子晚年的時候,孔子說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第二,曾子在《大學》裏面,對性與天道的闡述是很清楚的,就是內聖外王。內聖的部分,是聖人的成就,其修學法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外王的部分,是君子的成就,其修學法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兩者都止於至善,是至聖的成就,就是在講孔子,曾子說得清楚明白。有人說,有參方志,必須要有參方眼,就是說你有志於要去找老師,要有找老師的眼力,所以子思或許就是有找老師的眼力。在孔門眾弟子當中,他以曾子為師來求學,這或許也是子思的參方眼。
問:子思到底有沒有教過孟子,另外《史記》上面說,孟子是受業於子思的門人,這個說法是否可採?
答:子思生於西元前四八三年,孟子生於西元前三七二年,兩個人差了一百一十二歲,所以子思是不可能教孟子,而且子思過世的時候,一說六十二歲,一說八十二歲,即便是八十二歲也教不到孟子,所以應該是子思的門人教孟子,而不是子思教孟子。之所以有此訛傳,是因為朱子引用程頤所說,他說孔子的心法,唯恐傳承中斷,所以子思做一個整理來傳給孟子,很多人就根據這句話演繹說子思傳給孟子。
問:為什麼子思他已經掌握了《中庸》的心法,但是他的性格還是難容於世呢?
答:孔子的處事比較圓融,子思的處事比較有個性,之所以有所不同,原因有二:第一,孔子的境界非一蹴可幾。連顏回都贊歎孔子「仰之彌高,鑽之彌堅」,宰我也說:「吾觀仲尼遠於堯舜」,就連堯舜也是比不上我的老師的,差的很遠的。在見地上可以相似,可是在入世時,隨著不同的環境,有不同的變化,子思未必氣象可以達到那個程度。第二,子思何嘗不是藉著他的個性,來表達君子的去就之道。子思所處的時代與孔子時不同,有時不能表現的過分謙恭,各國國君都不遵從周禮,都是強兵霸權、爾虞我詐,這時要表達自己的信心,合則留,不合則去,有時候反而個性要稍微鮮明,因為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就要有不同的作為,就像堯舜是禪讓,而湯武是革命,作法是不一樣的。
問:孔子已知天命了,但為什麼在顏回過世的時候,還會悲痛的說「天要亡我」,這只是代表一種悲痛心情的表達,還是有別的寓意存在呢?
答:多一個得到傳承的顏回那會更殊勝,能傳承的弟子越多越好,而不是只剩下一個,所以不妨說天要亡我。顏回這個弟子非常難得,悟性高遠又好學,有若無實若虛,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好問而學,曾子有的特點顏回都有,顏回也能如曾子那樣將所學不停的串習,可是顏回有的曾子卻沒有,如顏回的天資聰穎,聞一知十,所以孔子才會有天喪予的感歎。
問:《孔叢子》這本書,後代學者有懷疑它的真偽,不知它的內容可不可靠呢?
答:此書記載孔子到二十三代孫孔季彥,不僅是孔鮒所作,後人又添加了一些內容,在《隋書》《唐書》,以及司馬光的《資治通鑒》裡引用《孔叢子》的內容,只不過有些後人添加了一些內容,難免穿鑿附會,所以必須有擇法眼,辨別哪些是不要採取的,哪些是珍貴的史料。
《孔叢子》這部書有七卷二十三篇,記載著從孔子到他二十三代孫孔季彥,不只是陳勝的博士孔鮒所作,還有後人添加了一些內容。在《經籍志》、《太平御覽》、《隋書》、《唐書》,司馬光的《資治通鑑》都引到《孔叢子》,如果說孔叢子是偽書的話,這些人為什麼會引用?只不過後人所添加的內容,難免有穿鑿附會,必須有擇法眼。
問:老師曾說過,並沒有證明孟子得到性與天道的傳承,是否代表說,性與天道,自從子思之後,就斷了傳承呢?
答:從兩漢到宋明理學之前的著作中,沒有看到性與天道的見地。從這一點可以粗略的判斷,在子思之後斷了傳承。傳承就是後代要不斷的去演繹前代,注解前代,應該是越到後面越完備。可是自子思的《中庸》之後,後面的儒學著作中卻不見了性與天道的內涵,尤其到了孟子,講道德,說仁義的時候,都是入世之談,沒有性與天道之言。故可判斷傳承斷了。到了宋明理學後,從佛家來發揚儒學,我們在學習性與天道時,不要帶著門戶之見,要從道家、佛家的精華,回過頭去解性與天道。《中庸》也是,根據雪公的解釋,我們會發現好像有一把鑰匙什麼門都可以開,三十三章的門都可以開。只要不帶門戶之見,就可以通達孔子的性與天道,找回孔子的風采,找回文化的出路。
問:有提及「中」跟「性」是屬於形而上的部份,「和」跟「天命」是屬於形而下的部分,中間還有一個天道的圖示,不知道這是屬於形而上或是形而下呢?
答:天道是趨吉避凶,是含兩類,就是通達形而下入世可以趨吉避凶,通達形而上入世也可以趨吉避凶。如子思不為名聞利養所動的那一分,是和性與天道有關的,富貴的很多陷阱,子思是不會往下跳的,所以可以趨吉避凶;入世的時候演繹修齊治平的道理,這都是出路,都是趨吉避凶之道。因此,天道的範圍包括形而上和形而下。
天命也是橫跨兩邊,你具有形而上和形而下傳承的人,必具天命,辦政治與辦教育的天命,而且都有出路,天命在你。
問:像李翱的《復性書》,是否可做為我們學習《中庸》的參考?
答:建議先將雪廬老人的《中庸表注》和醒公的《中庸筆記》看完,以及把線上的課程聽完。我們學習不要求快求多,不要認為別人就是看了什麼書才贏我,有時候老師看的書,學生看了是毒藥。所以要按部就班的把眼前的課程學好,然後再去參考各家,才不會隨境而走,成為迷途的羔羊。
問:曾經有人說,《中庸》是理論,《大學》是方法,《論語》跟《孟子》是聖賢人的表演,此種說法,可採嗎?
答:《中庸》裡面有理論也有方法,《大學》有方法也有理論。《大學》裡面講到內聖外王就是旨趣,方法就是格致誠正、修齊治平。《大學》的理論就是大人之學、方法就是透過定靜安慮得成就至聖。《論語》跟《孟子》雖是處世的方法,不過也含有理論,如《論語》中講到性與天道,但《論語》中所言甚少,所以還要《中庸》跟《大學》作為《論語》性與天道的補充。其實在某種程度上說,《中庸》是理論,《大學》是方法,《論語》跟《孟子》是聖人的表現,這點上其實也是可以承許的。
問:顏回、子路去世,夫子痛哭失聲,對於舍利弗、目犍連的涅槃,佛陀卻淡然以對,兩位聖人面對極為優秀的傳人,態度截然不同,我們應如何理解呢?
答:各有表法,釋迦佛是表現出世的那一分,孔子是表達入世的那一分。孔子在入世時要表達入世的情懷,顏回去世,他表達對天下蒼生的不忍,傳承如果斷了,天下蒼生是何其不幸,他是以對天下蒼生哀憫的那一分而哭泣。而且顏回和子路與孔子都非常有革命的情感,孔子的哭是表達世俗的情誼,對風俗有加厚的功能。佛陀則是表達人生本是種解脫,修行就是解脫,透過壽命終止來表現解脫,所以是高興的。兩種表法雖然不同,可是意趣是相同的。
問:誠則明、明則誠,到底是明在先,還是誠在先呢?
答:明則誠就是說,你的明就是你的智慧之明,透過明知誠之要而具足誠,又因為誠,方能透過修學而證悟心體成就明。(下期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