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期::啟蒙園地-論語略說
論語簡說(二十五)—君子亦有惡乎(下)
好惡是情緒
認知乃本質
趨吉而避凶
處世能兩利
經 文
子貢曰:君子亦有惡乎?子曰:有惡。惡稱人之惡者,惡居下流而訕上者,惡勇而無禮者,惡果敢而窒者。曰:賜也,亦有惡乎?惡徼以為知者,惡不孫以為勇者,惡訐以為直者。(陽貨第十七—二三)
消 文
子貢問,君子是否也有討厭的人?孔子回答:有的。第一、討厭宣揚別人的過惡。第二、討厭在下位而譭謗上級。第三、討厭勇敢而沒有被禮節制的人。第四、討厭果斷卻事理不通的人。
老師反問子貢:你有沒有討厭的人?子貢回答:有的。第一、我討厭抄襲別人的成果當成自己的智慧財產,或者是反應很快,炫耀自己的才華,以為是有智慧的。第二、我討厭不謙遜,卻自以為是勇者。第三、我討厭揭發別人的隱私卻以為是正直。
釋 義
「賜也亦有惡乎」是孔子問還是子貢自己說?
老師問為什麼呢?因為,如果是子貢說,老師還沒問學生,學生就回答,是不是勇而無禮?這樣的行為正好被老師討厭。子曰出現兩次,第一個是回答子貢所問,第二個是反問子貢有沒有討厭的?這個文氣多好!
徼以為知的形象為何?有何過患?
子貢說討厭「徼以為知」,「徼」的解釋是抄襲,抄襲別人的智慧財產,有什麼過失呢?一、抄襲別人者往往自認聰明,不會去請教別人;二、以後沒人敢教他,因為他的學問是用偷的;三、他以抄襲為能事,這也助長盜竊的風氣;四、容易耳朵進去嘴巴出來,現買現賣;五、別人已經修正了他的說法,他還繼續沿用;六、抄襲了還把它當成自己的,這容易讓人看不起;七、真正的原作者發覺被抄,他也不願意把他的心得再拿出來分享。
惡徼以為知的形象為何?有何功德?
一、壓抑盜竊的風氣;二、保護智慧財產,也讓人樂於分享,並且鼓勵別人多求學,而不是用抄襲剽竊。現在很多人去臥底偷商業機密,出去另外組公司,看起來賺錢很容易,其實讓人不齒!如果他倒了一次,終身都爬不起來!偷別人的當成自己的,是最不厚道的行為。
以前在晉朝一位叫殷浩的將軍,後來兵敗,流放到浙江,他的外甥韓康伯,跟殷浩學了《老子》跟《易經》,韓康伯對著大眾發表他《易經》的高論,殷浩在旁邊聽了以後,很不以為然,說:我這個外甥通通在講我教他的,其實韓康伯連我牙齒後面的污垢都沒得到,就在那裡自鳴得意,以上是「拾人牙慧」成語的由來。
徼以為知者,就是喜歡耍小聰明,當成有智慧。諸葛亮是一位臨危不亂的將軍,但看他用空城退敵,那種機智是只用一次,為什麼司馬懿不敢打進去呢?因為司馬懿知道諸葛亮平素不用險,所以不相信諸葛亮會走險棋。現在有些人很敢在鋼索上走險棋,有一天一定會摔下來!
好內斂以為知的形象為何?可以嗎?
壓制小聰明,好好的事前規劃,懂得要穩重和內斂,所以,子貢討厭耍小聰明,討厭抄襲,那是不是喜歡內斂呢?是否可以說是「好內斂以為知」呢?內斂是重要的,面對看起來內斂的人必須要小心檢視,這個內斂是經過聞思修以後的內斂?還是裝出來的莫測高深,令人難以測量。如果是道理經過聞思修內化以後的內斂,大智若愚,那就是真的厲害!故弄玄虛、莫測高深那種內斂其實沒什麼,反而讓人看破手腳。
不遜以為勇的形象為何?有何過患?
不遜就是不謙遜,不謙遜裡面包括沒大沒小、目中無人、不會去請教別人。其過患是人們不願意與他為伍,也不想指導他,他也不會去請教別人,這種不謙遜往往得不到人家的護持,得不到他人經驗的傳承,過患非常地多。
如拿破崙征服了歐洲,打敗了奧地利、普魯士跟義大利的時候,目空一切。整軍兩年以後,開始想要以六十萬大軍打俄國,身邊的人勸他不要打,他反而認為這些人都是好逸惡勞,都是無可用之徒,後來浩浩蕩蕩的帶了六十萬大軍打俄國,俄國就用焦土政策,一路往後退,破壞了田地,燒掉了糧食,破壞了交通,拿破崙沒有辦法就地取糧,一直孤軍深入到莫斯科,結果在天寒地凍中不得不開始撤軍,俄國就一路攔截,最後拿破崙是大敗而返。此時歐洲各國群起攻之,在滑鐵盧一戰,拿破崙最後流落小島而死,這就是「不遜以為勇」的下場。
中國也有一個荊軻刺秦王的典故。荊軻刺秦王的時候,找了個副手秦武陽,秦武陽是燕國大將軍秦開的孫子,十三歲殺了人,人家眼睛都不敢看他,荊軻以為帶著他就可以去刺秦王,想不到該勇的時候反而不勇,當荊軻獻土地,拿著地圖給秦始皇看,眼看刺殺的時機到了,但秦始皇看到後面那個秦武陽腿抖得都站不起來!秦始皇就起了疑心,所以圖窮匕見卻刺殺不成。
惡不遜以為勇的形象為何?有何功德?
討厭蠻幹出亂事,就是要目中有人,要懂得請教別人,要能夠虛心接受指導。
好謙遜以為勇的形象為何?可以嗎?
謙遜有時候勇,有時候不能勇。顏回是謙遜之人,顏回是該勇則勇,不該勇則不勇。所以在「匡地被圍」的時候,孔子和顏回是到處躲藏,他知道把命保住,才能夠傳承聖道,所以當他跟孔子在亂後相逢的時候,孔子很高興地說:我以為你死了!顏回說:老師在我怎麼敢死。這就是顏回知道留著生命是為了傳承道法,該不勇的時候就不勇。
謙遜之人,不是容易被人騎在頭上嗎?如何說有勇?
很多人都說「值得驕傲」,怎麼可以謙遜呢?事實上的謙遜是留有受教的餘地,所以了凡先生說:「謙則受教有地,取善無窮。」我心裡面可以接受人家的建議和教誨,也可以吸取很多對我有利的內容,別人願意指導我、願意拉拔我、提攜我,對我實在太有利了!所以,雪廬老人上課說,《書經》上說:「能自得師者王,謂人莫己若者亡。」能夠得到老師的就能夠成就自己,以為只有自己最強就是亡,此人必亡!
顏回就是謙遜的人,顏回跟著老師周遊列國,餐風露宿,跟著老師顛沛流離,請問這不是勇嗎?師兄弟都對顏回十分恭敬,子西大夫也認為顏回是宰相之才,怎麼會被他人騎在頭上呢?顏回要過世的時候,師兄弟要把顏回厚葬,為什麼?因為這個人是大家的典範,太了不起了!
訐以為直的形象為何?有何過患?
揭發人家的隱私以為正直,內心裡面討厭自己如此,也討厭別人揭發他人隱私以為正直。揭發隱私的人必然是刻薄寡恩,如果所揭發的隱私是在五倫當中,那真的是壞亂人倫,攪亂風氣,令人活不下去,也讓好人學壞。
現在的媒體最會揭發他人的隱私,社會的亂象由此而生。新聞從業人員一定要有道德良知,要發揮媒體正面的價值與功能,闡發社會善良形象。
惡訐以為直的形象為何?有何功德?
討厭揭發別人隱私以為正直,功德就是能維護倫常,維護風氣,不跟揭發隱私的人為伍,也可以避免小人之害,讓社會知道標準所在,尤其是父子之間揭發隱私是最不能讓人原諒!
惡訐以為直在《論語》章節中有嗎?
子路篇:「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父親的過失兒子隱瞞,兒子的過失父親隱瞞。這是維護人倫,對你恩德這麼大的人你都敢告發,說明這個人是刻薄寡恩。所以,中國文化沒有大義滅親這件事情!雪廬老人說過法官判案絕對不能向父親或兒子要證據!萬一瞽叟(舜的父親)犯了罪怎麼辦呢?舜就皇帝不幹,夜晚偷偷地背他爸爸逃跑,這就是中國文化的正直。
好隱以為直的形象為何?如此解釋可以嗎?
好隱以為直當中,不能完全的隱,有時還必須諫諍,《孝經》裡面說,天子如果有七個諍臣,懂得向天子勸諫,天子便不失天下;諸侯若有五個諍臣,諸侯便不失他的國家;大夫如果有三個諍臣,大夫便不失封地;讀書人如果有一個諍友,懂得跟你規過勸善,你就不會失去令名(好的名聲)。這裡面還包括勸諫,不是光一昧的隱。
若不說是非曲直,何來正直?
孔子在朝廷叫做「便便言唯謹爾」,把話說得清楚明白,我把道理論說得清清楚楚,可是在論人是非的時候,要點到為止!因為裡面有很多人情世故,點到為止,讓對方心裡有數就好,不失溫柔敦厚。說破了,對方反而狗急跳牆,事情反而更為難辦。
析 疑
子貢所惡者三,如何與孔子之四惡對應?
讀書就是要反覆推敲、面面觀察、上下相讀、文理相通。
子貢很討厭耍小聰明以為有智者,所以耍小聰明的果敢其實是事理不通,而且是功利主義的只看眼前。他內心裡不會從長計議,不會穩重地思維、次第地安排,不會臨事而懼,好謀而成。
子貢討厭目中無人,倨傲地認為是有勇氣,勇敢必須要被禮所節制,要有輩份、名份、章法、次序,要懂得團隊合作,要懂得向長輩請教,而不是光靠勇氣蠻幹。
子貢很討厭揭發隱私以為正直,揭發隱私就是宣揚人的過惡,對應著居下訕上(在下位譭謗上位)。子貢不論是舉一反三,或者心裡面本來就有定見,從哪個角度來看,都很厲害。
「子貢之惡」跟智仁勇的關係
子貢很討厭徼以為知,子貢的智是內斂。所以江先生所塑的子貢塑像,最後顯現出來的就是內斂的形象。那個內斂是孔子教他的,到最後聰明不外露,顯現出大智若愚的形象。
我們中國的武功是有功夫像沒功夫,中國文化跟外國是不一樣的。中國的庭院也跟外國的不一樣,外國的庭院最精華的全部在前院,但是你看張大千的「摩耶精舍」,最精采的部分在後院!你不是知音,不帶你去後院看。讓人有無盡的回味,而不是值得驕傲,中西文化的差別就是這麼大!
第二個,有仁心的人不會去揭發別人的隱私以為正直,雖然不揭發,但是這裡面還包括勸諫,或者是點到為止,或者讓小人有所警惕,不會跟小人結仇對立,不但保護風氣,也讓好人不會去學壞。
第三,子貢在謙遜當中,還要看勇還是不勇,該勇則勇,不該勇則不勇,分寸拿捏好。顏回就是「用之者行,舍之者藏」。
有注解說,孔子所惡者四,子貢有三,亦示不敢超越老師,是否可采?
有注解認為子貢很謙虛,老師講四個我就講三個。事實上是想太多了!老師的提問要回答清楚,如此而已。
總 結
從一個人的好惡,可以知道他內心的想法,這種好惡到底是趨吉避凶的好惡?還是趨凶避吉的好惡?是可以改變命運的好惡?還是命運越來越糟糕的好惡?命運是操縱在自己的手上。
你到底要跟俗人一樣的好惡,還是要跟聖人一樣的好惡?命運也決定在自己的手中。
這裡面是綱要而舉的好惡,其實好惡還有非常多,《論語》的「尊五美,屏四惡」,「惡紫之奪朱」、「惡鄭聲之亂雅樂」,可見孔子有很多的惡!
所以,這一章可以說是在好惡當中比較約著「人」上說,這裡面包括,我討厭我這樣做,也討厭別人這樣做,但是我的討厭並不是要跟他對立、結仇,而是遠離。
問 答
問:《漢書》上有「以巡察為行徼」,故有註解以為「徼」是「伺察」之意,是否可採?
答:朱子的解釋就是將「徼」解釋為「伺察」,如果把「徼」當成「伺察」來解釋,那跟「訐以為直」的解釋重複,揭發隱私就是伺察,觀察他人,抓出隱微處的過惡,然後把它彰顯出來,認為自己是正直的,所以,此注不採取。
問:什麼才算是合宜的謙虛,不會顯得過度尊重他人,卻貶低自己?我們現在也講究要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自信跟謙虛,中間有什麼樣的分際?
答:謙虛就是看到自己的不足,不是自大、也不是自滿,謙虛的人是有步可進。為了讓自己進步,謙虛是必須的。換句話說,不虛心求教別人,別人是不會教我們的。謙虛是一個進步的動力,而且因為謙是一個請教的態度,所以是六爻皆吉。其實,自信心跟謙虛根本不衝突,而且是相輔相成。自信心是你相信你所學的,就像閔子騫,閔子騫的自信心是儘管外面鑼鼓喧天,他也不會去羨慕,顯現出來的芻豢之色,就是他的自信心。這樣的自信並不妨礙他的謙虛,因為在自信當中,還是知道自己有所不足啊!
問:勇而無禮和不遜以為勇兩者有何不同?
答:不謙遜就是目中無人,不會去請教別人,而且是蠻幹的,就像前面講的秦武陽,這種勇其實是勇而無禮,他自認為他都沒問題,可是執行下去的勇是否合乎禮?沒有合乎禮一定亂!站不住腳的。
問:當仁不讓是否是具備既仁又勇的行相呢?
答:當仁不讓其實也合乎謙虛,謙虛是我推尊別人,我願意分功勞給他,我願意跟他分享。當大家都不幹的時候,你有那個當仁不讓的承擔,這是一種君子的胸懷,謙虛也是君子的胸懷,自信也是君子的胸懷,善用這個定義,來成就君子之德。
問:是否能將孔子和子貢的好惡,當做是智仁勇的修學法?
答:可以。但是智仁勇的修學法有很多。智裡面有對形而下吉凶禍福的通達,也有形而上的通達。仁在《論語》當中也講了五十幾處。勇當中包括合理的勇、合乎智仁的勇。所以,孔子所惡的就是智仁勇的一部分,表面上看起來是智,其實不一定是智;看起來是對別人好,其實是自己沽名釣譽;形象上看起來是勇,其實是不勇。所以,各面向的學習可以讓我們更瞭解什麼叫做智仁勇。
問:如果爸爸真的做出很可惡的事,例如家暴打媽媽,又勸諫不聽,那是否該跟別人說爸爸的過失呢?
答:我們的勸諫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勸諫?我們不可以把父親當成兒子教訓,做兒子的是否是為了經營家庭和諧的氣氛,還是只要在家裡面做老大?如果能夠經營家中和諧的氣氛,他是一位人才!舜的家裡面,也是父親頑劣、母親囂張,處處想要害舜,結果最後舜讓父親慈愛、讓母親接納他,這種人反而是棟樑之材!
問:因為事情急迫而果敢決定而沒有跟上司請示是智慧嗎?還是果敢而窒?
答:權變之計越少越好,很多人很喜歡用權變,事後只好用圓謊收場!看起來似厲害,實則有一天就會嘗到苦果,一次就陣亡。所以,常常行險的人,是老天爺準備亡他,事業到高峰的時候,一次垮臺!
問:居下訕上也算是稱人之惡的一種,為什麼孔子要特別地提出來?如果居下沒辦法譭謗上級,難道居上位的人就可以任意譭謗他的下屬嗎?為什麼這一章沒有再說「惡居上訕下」?
答:到處宣揚,這裡面包括八卦新聞、小道消息、無根之言。居下訕上特別是講五倫的關係,包括兒子罵父親、下屬罵長官,這種譭謗在倫常裡面是很麻煩的。
難道居上訕下可以嗎?有時候做上級的檢討下級,他在後面做一些檢討批評,他本來就有負成敗的責任。人要長眼睛,到某種程度必須要開竅,人情世故要通達,這裡面有人情世故在。
問:倘若有些問題要解決,可是我謙虛、你謙虛,事情完全沒有進展,這個時候跳出來去解決問題的時候,是不是可以說是不遜以為勇者呢?
答:大家都謙來謙去的時候,也要仔細觀察實際情況。如果推派某人(名分對、能力強),他出來的時候,大家會服氣,我們反而要一致的請他出來主持!如果這個人的位置正好,能力也差不多,大家反而要公推他。實在是不行了,是爛攤子,那你出來做,反而這個時候大家會支持你,覺得你很有勇氣。總而言之,這個分寸要拿捏的正好,不是簡單的,要兼顧情理。
所以,我們中國的大臣很了不起,這個位置他覺得自己不見得能勝任,他會跟國君推舉大臣。唐朝裡面婁師德和狄仁傑最有這種能耐!武則天因為有狄仁傑這位大臣,才把唐朝的江山穩住,狄仁傑推薦人才,也不介意在他人之下,這就是大臣的能耐!宰相就像甘草一樣,可以調和中藥,此甘草才能發揮藥性。
問:在與人研討時,採用的觀點一般都要標明出處,以免被人認為抄襲,是否時時處處都要小心注意做到這點?
答:孔子也說「詩云」、「書云」、「於傳有之」,表示他是有傳承的,所說的話是有根據的。他不是在無師自通的、妄自發明。如果我們懂得飲水思源、懂得感恩,也知道所學都是靠別人教導,別人也樂於繼續分享給你,而不是害怕你繼續剽竊,碰到你躲得遠遠的,資料都不敢拿給你。
問:如果今天自己所講的這些正知見,別人雖然拿去抄襲,可是他也是幫忙流傳這些好的知識出去,不是也很好嗎?
答:不是麻煩在流通,麻煩在盜竊,是「其心可議」,竊取來的東西,你也不會虛心向學。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只是拿取別人的成果,不會看到別人學習過程的艱難,會把這些學問等閒看待,不會認真去看待它。
問:有仁心的君子是發公心對待一切人事,那麼在對待小人的問題上,老師告訴我們要敬而遠之。學生想請問:小人誰來幫助他呢?難道都不管他,看他墮落嗎?
答:哈!小人才不覺得他可憐,你太多慮了!你被他賣了以後,還在高興地幫他數鈔票!孔子碰到陽虎都躲得遠遠的,坦白講,我們親近善友都來不及了,哪來的時間去度人家?助長好的風氣都來不及了,浪費時間跟小人在那裡周旋,到最後自己越來越黑了都不知道。
問:告密算不算是訐以為直?是不是說告密都是不好的?
答:訐就是挖人隱私,告密當中,如果是挖人隱私的那一分,當然不好!但如果已經是危害到大眾的時候,這個時候是有例外的,必須要秉持著保護團體的心態。所以辦事必需要抓到分寸,何者是告密,何者是維護團體?這些必須要好好地拿捏。
問:在團體中的好惡如何表現得當?如遇上級信任之小人,是否還要向上報告?
答:上級如果是小人,那你報告不是更慘?有時候要勸諫,需就事情上說,他若不改,那你就是勸三次,不行就要有可去之意了,該溜就要趕快溜,避免惹禍上身。儒家是該進則進,該退則退,孔子周遊列國的時候,不對勁的時候趕快跑!這種處世的智慧,如果能多多學習,真的是趨吉避凶。(下期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