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期::藝術賞析-華夏精魂千秋

華夏精魂千秋(二十四) —明倫史畫─化民成物─魯恭

仁心須從孝弟

讀書充實無間

歷練能力增長

時間累積成功

 

  【史話】

 

 魯恭,字仲康,東漢右扶風郡平陵縣(今陜西省興平市)人;生於光武帝建武八年,卒於安帝永初六年(西元三十二-一一二年)。生性仁慈孝友,知書達禮。祖父匡(天潢)在王莽新朝任羲和(大司農),提出「五均六筦(管)」的經濟政策(抑制富豪兼併),竟成為權貴謀私的工具。父親紫照於光武帝建武初年,出任荊州武陵郡(今湖南省常德市)太守,死時魯恭十二歲,與弟丕謹服喪禮,哀慟至誠,鄉里稱奇。

十五歲時,與母親、弟弟一同住在太學,終日閉門向學,不與他人閑遊,兄弟皆博通儒學。太尉趙熹賞識他的好學精神,經常讓兒子送些物資給他,但都遭到婉拒。為了照顧弟弟早獲功名,他一再推辭州郡的召舉,在京兆新豐縣(今西安市灞橋區)教書。章帝建初元年(西元七十六年),丕(魯恭之弟)舉賢良方正,魯恭才做郡吏。

趙熹知其出仕,便召入府內任事。建初四年,帝下詔召集諸儒名士於洛陽白虎觀,共議《五經》異同,魯恭亦參與其事。隨後,趙熹舉薦他為中牟縣(今河南省中牟縣)令,以德化治理地方,不濫用刑罰,鄉里多年難斷的爭訟,經他平理曲直皆能解決。

建初七年(西元八十二年),司隸州(轄區約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山西南部及陜西渭河平原,計七郡一零六縣)所屬郡縣發生蝗災,農作受損嚴重,唯獨中牟縣沒有蟲害。河南郡尹袁安聽聞蝗蟲不犯中牟之事,心中疑思不信,派郡吏肥親前去察看。魯恭陪伴肥親巡行田野,果然一片平疇綠野,絲毫沒有見到蝗害。來到桑樹下休息時,見一旁野雉啄食、孩童嬉戲,彼此互不侵擾。肥親問孩童:「你怎麼不捉牠呢?」孩童回答:「野雉就將下蛋孵育了,不可以捕捉。」

肥親聽後很受感動,起身恭敬地對魯恭說:「我來察訪您的施政情形,見蝗蟲不入境,是第一件不平凡的事;教化能施惠及於禽獸,是第二件不平凡的事;年幼的孩童具有仁慈的心腸,是第三件不平凡的事。這正是您政績與眾不同的地方,我不便多加叨擾,就此告別。」

魯恭治縣三年,普受人民愛戴,因母病逝辭官守喪。後任侍御史,拜為《魯詩》博士;平定東州民變,遷升侍中、光祿勳,每能對時政提出善言,和帝時累官至司徒。安帝永初六年(西元一一二年)壽終,享年八十一歲。

 

  【圖解】

 

本圖江老師所繪,乃司隸州發生蝗災,唯獨所屬中牟縣沒有蟲害;河南郡尹派郡吏肥親前去察看原由,於巡行田野之後,魯恭與之同坐樹下休息交談之景。肥親見童戲、雉食互不侵擾,又聞童言:「不可擅捕雉鳥」,便知此處是個善教之地,不僅人心善良,且民胞物與,萬物融和,風調雨順。

《論語》中有「仁」者五十八篇,是故說「仁」是孔子思想的中心,用以推行教化。仁者愛人,即是博愛之意。愛人非表面的做作,而是從心底發出。俗謂:「一念善心起,百萬順緣開。」人的命運不好,追根究底就是善心被障蔽了。

《論語》〈鄉黨篇〉中,孔子見山中橋樑上有雌雉,便舉古詩對子路說:「色斯舉矣,翔而後集。」本意是鳥感受到環境有異,一時間便振翅飛去,於空中翱翔觀察後,若覺得無危險才落下來棲息。孔子藉此教諭子路,人之處世要如雉鳥懂得時機,觀機後進則進、退則退。子路聽聞後,拱手向雌雉禮拜,雖無侵擾之心,但雌雉以為將受害,便振翅飛去了。

由是可見,心念之細雖無所見,但卻可以感應到。子曰:「能行五者(恭、寬、信、敏、惠)於天下,為仁矣。」而身為領導者也須愛民,行仁政、施德澤、克己復禮,則一個禮治的社會不難實現。如此再觀於此史話與圖作,魯恭治縣蝗蟲不侵,實是善心仁政之教化風成。(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