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期::佛學幽覽
大乘百法明門論簡說(三十) 拾肆、心所有法 | 根本煩惱
心理活動真隱密
世間佛法皆探究
目的不同失毫釐
繫縛解脫地與天
經文:四、煩惱六者:一、貪。二、瞋。三、慢。四、無明。五、疑。六、不正見。
前述四諦十六行相(連同色、無色界為八諦三十二行相)之內涵及所破外道見,今再以《俱舍論》中見惑、思惑修證次第做說明。《俱舍論》雖為小乘部派之論典,但了解其修學理論體系,有助於我們深入大乘佛法,因為二者並不完全相違,而大乘佛法也是站在小乘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發揮般若的真義。
見惑就是受到宗派見影響,認為所執的我具有真實性,因而對於四聖諦的道理迷惑,產生十使煩惱。欲界迷於苦諦時,十使煩惱都會生;迷於集諦、滅諦者,各有七種煩惱;迷於道諦者,有八種煩惱,以上一共三十二使。迷於集諦跟滅諦為何只有七使?因為要謭除身見、邊見及戒禁取見。集諦是說明苦因,而身是苦果,邊見也是從身見而起的常斷見,明白苦諦即可斷除,所以唯苦諦下有身見及邊見。戒禁取見例如外道錯認苦行為解脫正因,所以可歸於苦諦的迷惑,而同時也是對道諦的錯認,因此只有苦諦和道諦下有此煩惱。
色界、無色界(合稱上界)無瞋,因為唯有修禪定才能投生上界,禪定要以慈悲喜捨為助伴,有瞋火則無法入定,其他煩惱則與下界相同,所以上界一共五十六使,三界合計八十八種煩惱,稱為見惑八十八使,如《俱舍論》云:「苦下俱一切,集滅各除三,道除於二見,上界不行瞋。」
五道: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可用在大小乘修學的階位上論,眼前斷見思惑也可以依五道而說斷證過程。由資糧道至加行道先斷除見惑(分別見),自見道位起至無學道,再斷除思惑(俱生執)。資糧道從五停心觀修起,這是入止觀的基礎,讓心止於道理上進行觀察。五停心觀後先觀苦諦,有別相念跟總相念之分,別相念是一觀對一境:身不淨,受是苦,心無常,法無我。久修成熟之後,可以一觀對四境(例如:身不淨,受、心、法亦不淨);或者一境用四觀(例如:身不淨,亦苦、無常、無我)此稱之為總相念。以上為資糧道所修觀法,「資糧」是比喻我們想要完成走出三界的遠行,要有這樣的資助與道糧。
加行道取其加功用行之意,分為煖、頂、忍、世第一四個位階,也稱為四善根,因為這是入聖道的根本。煖位開始有能力具觀四諦十六行相,頂位也如此修觀,但定慧力均較煖位為強。忍位又分下、中、上三等,由於正見的力量,四善根至忍位時,就不再入三塗。下忍位遍觀上下界八諦三十二行相,至中忍位則「縮觀」,為了要讓觀慧集中,求其猛力而發無漏智的緣故。八諦三十二行相,每觀一周減一行相,四周減緣一諦,稱為一周減行四周減緣,如是三十一周後,只留一行觀—無常,進入上忍位,上忍位僅一剎那觀一行相,就進入世第一。為何觀留無常?因為小乘的宗義只能現證無常,是法有我空的思想,所以他們能夠破常一自在我、神我、自性我、不可說我,但仍認為有生死、有涅槃。世第一也只有一剎那,就是三界間的最後一剎那,可謂世間第一,下一剎即出世間,入見道位。故俱舍論云:「煖必至涅槃,頂中不斷善,忍不墮惡道,第一入離生。」
見道位所觀修者為上下界八諦十六行相,稱十六心,分為八忍八智。「忍」是對諦理忍可,此時不被惑所間隔,故稱無間道,爾時破我;「智」是由無間道而來,生起能從惑中解脫的正智,故稱解脫道,爾時證無我。上界的「類」,
是相似的意思,亦即與下界所觀之法相似。關於十六心的觀修有兩種看法,一說十六心只有二個剎那,第一剎那入前十五心任一心,成見道位;第二剎那入第十六心,為修道位。另一說認為,從第一心到第十五心共歷十五剎那,圓滿見道位,第十六剎那才進入修道位。
理可頓斷,事須漸修。見惑八十八使在入見道位時頓斷,因為所執的我理上本來就無,當見道位現證獨立實有的我無,在法上證得無常,就不會再受宗派見影響,所以八十八使頓斷,稱見惑為理所破或見所斷的煩惱;道理雖然通達,但無始以來不斷地串習我執,能執的心可謂與生俱來,出定後遇境逢緣時還是會生煩惱,屬於思惑,需要漸修才能斷除,所以稱道所破或修所斷的煩惱。斷見惑者對於真理不再迷惑,所以十使只剩下四使:貪、瞋、癡、慢(嚴格地說,還要加上俱生的身見,但為了與宗派見的身見做區別,所以思惑一般省略不提)。